中国禅宗演义连载之55 鲁祖面壁 金牛供饭

中国禅宗演义连载之55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赞   传梵音于禅话  播大悲于有缘

第三十四节 鲁祖面壁

  鲁祖宝云禅师是获得过马祖道一颁发的毕业证书之优秀禅师,并且以“鲁祖面壁”公案名震江湖。不过,就和他同样名震江湖的同学大珠慧海禅师一样,他的个人履历,已经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现在的各种资料中,只是记载了他的一些机缘语录而已。

  宝云禅师从马祖道一那里拿到了毕业证书后,就来开了江西南昌。随后宝云禅师一路游方,最后来到了安徽池州市鲁祖山。
  宝云禅师看到鲁祖山树林茂密,山清水秀,人烟稀少,实在是个居山静修的好地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离此六七十公里外的南泉山,他的师兄普愿禅师也在山上的南泉寺弘法,而且搞得热火朝天的。他的另一师兄智坚禅师也在池州市石台县杉山开山弘法,致使池州这一带的佛学氛围非常的好。
  有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自然,宝云禅师便决定在鲁祖山终身定居清修了。
  于是,宝云禅师在广大信众的支持下,在山上修建了一座鲁祖寺,作为自己弘法和修养之地。
  池州地区有非常好的佛教氛围,而宝云禅师又是拥有马祖道一颁发的毕业证书的优秀禅师,所以,鲁祖寺建立后,前来参学之人那是络绎不绝啊。

  有禅僧问宝云禅师:“如何是诸佛师?”
  佛,已经是不得了了不得的存在和象征了。这个僧人却还要更进一步的询问佛的老师。看来,他是想知道超师越祖之道啊。而超师越祖,历来都是禅宗强调和追求的一种超越精神。
  宝云禅师道:“头上有宝冠者不是。”
  很多佛像的头上都是有宝冠的,可是头上有宝冠的却不是诸佛师。这个禅僧没弄明白,赶紧接着问道:“如何即是?”
  宝云禅师道:“头上无宝冠。”
  头上有宝冠者不是,自然头上无宝冠者是了啊。可是,头上没有宝冠之人何其多也,那么谁都可以成为诸佛师了。你的头上也没有宝冠,你也可以成为诸佛师啊。
  可是,真的谁都可以成为诸佛师吗?你能当下体悟到自己就是诸佛师吗?

  这一天,当时还在江湖上四处行走的洞山良价禅师也来到了鲁祖山参访宝云禅师。
  见到宝云禅师后,良价禅师立即给宝云禅师行礼,然后站在宝云禅师身边,不过良价禅师没站多久,就走出去了。不过刚出去一会儿,良价禅师又回来站在了宝云禅师身边。
  看着良价禅师这番来来去去的表演,宝云禅师道:“只恁么,只恁么。所以如此。”
  良价禅师道:“大有人不肯。”
  宝云禅师道:“作么取汝口辨?”
  要会当下便会,思而知虑而得辩而明,离道远矣。所以良价禅师一听之下,不由得感慨良多。于是立即上前礼拜致谢宝云禅师,并且心悦诚服的留在了鲁祖山跟随宝云禅师学习了好几个月的禅法。

  有一天,一个僧人问宝云禅师:“如何是不言言?”
  宝云禅师马上反问道:“汝口在甚么处?”
  不言言者,你已经在言了啊。而且,只要你有嘴,你就一定要说话的啊,你既然要说话,何来不言言?
  这个僧人想截断众流,马上回答道:“无口。”
  宝云禅师又反问道:“你无口,那么用什么吃饭?”
  这个僧人面对宝云禅师的逼问,却不知如何回答了。
  后来洞山良价听说后,马上替这个僧人回答道:“他不饥,吃甚么饭?”
  对于这个公案,后来的禅师们也是站在宝云禅师和问话僧人的立场,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禅师站在宝云禅师的立场道:“当他道无口时,好劈脊棒。这汉开口了合不得,合口了开不得。”
  北宋五祖师戒禅师替问话僧回答道:“和尚不妨具眼。”
  南北宋交际间的宏智正觉禅师评唱道:“这僧只解握死蛇头,不能捋猛虎须。当时待他问你口在什么处?猛与一喝,拂袖便行。直饶鲁祖全机,管取做手脚不及。”
  元朝了庵清欲禅师也站在问话僧的立场道:“当时这僧若是个汉,待道你口在什么处?便与掀倒禅床。非唯使鲁祖高竖降旗,且免雪窦马后喝节。”

  这一天,有个禅客问宝云禅师:“如何是双林树?”
  佛祖是在双林树下圆寂的,所以,这名禅客之问,既是在问如何是佛,也是在问佛祖圆寂时,法身的有无去留问题。
  宝云禅师道:“有相身中无相身。”
  佛祖圆寂了,灭去的只是那个有相身而已。而有相身中所蕴含的无相身,是不会随着有相身的灭去而消失的。
  因为法身无相,只是应物现形而已。所以,即使佛祖圆寂了,但是“那个”,是不会圆寂的。
  这个禅客没有领会,只好继续问道:“如何是无相身?”
  宝云禅师道:“金香炉下铁昆仑。”
  既然法身无相,应物现形。那么万事万物哪样不在显露出无相身呢?你既然非得要我指个实实在在的出来给你看,那么金香炉下铁昆仑就是了。
  不过,对于宝云禅师的回答,南宋后期的雪岩祖钦禅师却不满意,他评论道:“鲁祖恁么答话,始终只是说道理。山僧则不然,有问如何是双林树?秋来叶落,春到花开。如何是春到花开?那边一片云,今日定下雨。”

  宝云禅师自从在鲁祖山开山弘法后,江湖中前来参学之人络绎不绝,并且鲁祖寺有常住僧众近千人。
  面对如此多的各色人等前来参学,宝云禅师却并不像别的禅师那样说法如云,辩才无碍。相反,宝云禅师常常是惜言如金的。
  宝云禅师除了偶有说法外,更多的时候,每当看见有参禅悟道之士前来参问,本来还好好坐在禅座上的宝云禅师,马上就转过身去面壁而坐。
  看到面壁而坐的宝云禅师,前来参学之人没有不茫然不知所措的。
  这就是宝云禅师名震江湖的“鲁祖面壁”公案。

  普愿禅师有一天到寺里的菜园去巡查,看见负责菜园工作的园头正在干活,于是普愿禅师从地上捡起一粒石子朝园头打去。
  园头回头一看,见是普愿禅师,赶紧收拾整理干净后,过来给普愿禅师行礼。
  行完礼后,园头问道:“和尚适来岂不是惊觉学人?”对于高明的禅师而言,自然是要利用一切机会启发学生的。所以园头才会如此询问。
  普愿禅师马上翘起一只脚起来道:“惊觉则且置,这么时作么生?”
  园头一看,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
  看着呆在一旁的园头,普愿禅师道:“你到前面鲁祖寺去拜会下宝云禅师,也许到了他那儿,你能有所悟入吧。”
  既然师父都这么安排了,园头二话没说,马上就来到了鲁祖寺参拜宝云禅师。
  不料宝云禅师刚一看到他来,马上就转身面壁而坐。宝云禅师的这个招数,比普愿禅师翘起一只脚更让人莫名其妙,更让人难以悟入。
  园头无路可通,无理可入,无话可说,无法可对。只得灰溜溜的回南泉寺去了。
  普愿禅师看到园头回来了,便问道:“你到宝云禅师那里去没有啊?”
  园头道:“去了。”
  普愿禅师奇怪的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园头哭丧着脸道:“宝云禅师才见我来,便面壁而坐,我无法应对,所以就回来了。”
  哦,原来是吃瘪了啊。
  普愿禅师不由得道:“我初出世时,向你诸人道:‘向佛未出世时体会,尚自不得一个半个。’是伊与么驴年得一个半个么?”
  看来,普愿禅师认为虽然禅是不可说的,但是高明的禅师总要“放一线道”的,所谓“官不容针,私通车马。”如果你一味的施展出你孤傲玄俊的禅风,让学生如面对银山铁壁一般,毫无悟入之处,哪么又有几个人能学到你的禅法进而使你的禅法传承下去呢?
  鲁祖面壁公案和普愿禅师的话语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在禅宗江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非常多的禅林高手纷纷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高见。
  宋朝的云门道信禅师评唱道:“鲁祖面壁若作佛法商量,入地狱如箭射。”
  元末明初的恕中无愠禅师评唱鲁祖面壁公案道:“诸方多作奇特解会,殊不知这个老汉被人以无文印印破面门,至今不欲呈露。还有不动舌头与他雪屈者么?”良久,恕中无愠又道:“只有照壁月,且无吹叶风。”
  明朝笑岩德宝禅师评唱道:“当时若有个衲僧入来便与掀倒,不惟打断诸老葛藤,亦免魔魅人家男女。”
  北宋琅玡慧觉禅师作偈评唱道:
  祖师面壁播诸方,无限禅人谩度量。
  无事晚来江上立,数株寒柏倚斜阳。
  琅玡慧觉禅师的学生海印超信禅师也作偈评唱道:
  面壁咸言上上机,衲僧到此拟何之。
  直饶截断千江水,也落宗门第二槌。

  宝云禅师这个招数传入江湖后,立即引来了几乎所有参禅悟道之士的议论。不过,宝云禅师面壁之招数,非常的孤俊玄妙,让人非常难以悟入。以至于议论者多,而真能明白其中禅机者却没有几个。
  看到绝少有人能明白宝云禅师的禅机,而且,自己的园头前去参访,也是毫不例外的吃了瘪。所以普愿禅师决定自己亲自去会会这个同在一地弘法的师弟。
  于是,普愿禅师立即就来到了鲁祖寺拜会宝云禅师。
  不料,看到自己大名鼎鼎的师兄来了,宝云禅师不但没有表露出一丝的热情和尊重,而是和往常一样,直接就转过身去面壁而坐。
  普愿禅师乃是他的师兄,还是当年马祖洪州佛学院中三个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并且弘法多年,什么阵势没见过啊。
  于是普愿禅师直接走上前去,用手拍宝云禅师的背。
  宝云禅师根本就没回头,反而问道:“你是哪个?”
  对于宝云禅师的明知故问,普愿禅师却是以直对巧:“我是普愿。”
  宝云禅师道:“如何?”
  既然你是来勘辩我的,现在也见到了我的招数,作为师兄,你觉得如何呢?
  普愿禅师道:“也寻常。”
  对于普愿禅师这种禅宗史上最为顶尖的大师之一,宝云禅师的招数自然是不能迷惑他的。在他的眼里,这些看似玄妙绝伦的招数也是很普通的。
  不料,普愿禅师话音刚落,宝云禅师立即就呵斥道:“汝何多事?”
  作为一个学校的老师,我出了一道难度登天的题出来让学生们做。他们答得出来就答,答不出来就继续学习。甚至于一个学生都答不上来也无所谓,大不了我这个学校一张毕业证书都不发出去得了,用得着你这个别的学校的高级教师大老远的来替他们做作业啊。你显摆啥呢?而且你做出来了,始终是你会啊,要让那些学生自己能做出来才行啊。
  再说了,一听说点事你就大老远的跑来计较,对于一个讲究时时处处事事都要如如不动的禅者来讲,你不论是思想还是行动都实在是多事啊。
  看来,宝云禅师的禅法,实在是孤俊高深,不可近傍的。

  宝云禅师在鲁祖山说法,和不远处在南泉山说法的普愿禅师以及在杉山说法的智坚禅师遥相呼应,致使池州地区佛学氛围高涨,学禅蔚然成风,成为了天下参禅悟道之士向往的一处圣地。
  当是时,宝云禅师的同门师兄弟兴善惟宽、章敬怀晖、鹅湖大义也在京城里弘法,三人不仅禅法高妙让人敬佩不已,而且还有皇帝和政府的强力支持,致使洪州宗在京师之地声势喧天,无可匹敌。
  但是,宝云禅师、普愿禅师和智坚禅师三兄弟,却把池州地区打造成为了可以比肩京师的天下禅学圣地,从而吸引了无数有志于禅学之人前来学习交流。
  尽管池州地区是天下禅学的圣地,宝云禅师在当时也曾显赫一时,不过由于宝云禅师的禅法孤俊玄奥,学生很难有个悟入处,致使宝云禅师虽有近千徒众跟随学法,但是却鲜有人能继承宝云禅师的禅法。
  宝云禅师圆寂后,他这一系的禅法也就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无闻了。
  而宝云禅师开创的曾经盛极一时的鲁祖寺,也被岁月冷酷的双手无情的抹去了几乎所有的痕迹。

第三十五节 金牛供饭

  在马祖道一所有有机缘语录记载的得法弟子中,镇州金牛禅师应该是个人档案最少的禅师之一了。我们对于他的一切个人履历几乎一无所知,不过,这并不妨碍金牛禅师以其独特的招数享誉于禅宗江湖。

  金牛禅师从马祖道一那里拿到毕业证书后,就来到了镇州(今河北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一处寺院弘扬洪州宗禅法。
  有一天,临济义玄禅师来到金牛禅师这里游方,如果按照辈分的话,金牛禅师那是义玄禅师的师爷了。不过,这些世俗的东西在悟道的禅师眼里是不重要的。他们看重的,是相互的禅法。
  金牛禅师看见义玄禅师来了,立即横按拄杖当门踞坐。
  义玄禅师虽然暂时还没有从学校毕业,但是已经是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了,而且常常能解答出一些连老师们都头疼的题出来。
  所以,看见金牛禅师横按拄杖当门踞坐,义玄禅师马上抚掌三下,然后就来到了寺院的客堂。
  金牛禅师一看义玄禅师到客堂去了,自己也回大堂去了。
  不过,这个寺院毕竟是金牛禅师的地盘,自己是来参学的,并且金牛禅师还是自己真资格的师爷。所以义玄禅师在客堂里没待多久,便重新来到大堂拜见金牛禅师。
  两人寒暄几句后,金牛禅师便道:“夫宾主相见各有轨仪,上座何得无礼。”看来,金牛禅师还在利用刚才见面的事情来勘辩义玄禅师。
  义玄禅师是个禅风迅猛之人,所以他马上呵斥道:“老和尚道什么?”刚才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你还蕴含在心中干嘛?
  金牛禅师刚想开口,义玄禅师提起自己屁股下的坐具上前对着金牛禅师就是一下。
  金牛禅师见招拆招,顺势就倒在了地上。
  不料义玄禅师冲上来对着倒在地上的金牛禅师又用坐具打了一下。看来,义玄禅师的禅法确实是刚烈迅猛啊。
  金牛禅师接连挨了两坐具,便道:“今日不着便。”然后立即起身回方丈室去了。
  金牛禅师和义玄禅师两个高手间的激烈交锋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引来了众多禅门高手的热评。
  沩山灵祐问弟子仰山慧寂道:“此二尊宿还有胜劣也无?”
  仰山慧寂道:“胜即总胜,劣则总劣。”
  明末清初具德弘礼禅师评唱道:“驱耕夫牛,夺饥人食,不无临济。若是毒蛇头上揩痒,猛虎口里横身,须让金牛始得。只如胜劣不分,直提向上又作么生?横按镆鎁全正令。”
  明末清初另一禅师西遁净超评唱道:“二大老一则居胜,一则退败,是将栗棘蓬擉瞎天下人眼睛,是将烂污泥涂却天下人眼睛。今之学其宗者,打必打到胜,喝必喝到胜。以为多打得几下,多喝得几喝,便为大机大用。噫,殊不知八百年前早为金牛踏杀了也。”

  当然,金牛禅师名震江湖的公案,还是下面这则。
  金牛禅师虽然是个主持,是个师父,不过寺院里僧众们每天的斋饭,都是金牛禅师亲自下厨做出来的。在所有开山说法的禅师中,能天天下厨做饭供养僧众者,恐怕在中国禅宗史上,只有金牛禅师一人而已。
  饭菜弄好后,到了吃饭时间,金牛禅师每次都会亲自把饭桶抬到斋堂来,然后抚掌作舞,并且一边作舞一边大笑着呼喊僧众:“菩萨子吃饭来。”
  金牛禅师这个独特的招数传入江湖后,立即就招来了无数参禅悟道之士的评论。
  有僧人就这个公案咨询洞山良价禅师:“请问师父,抚掌大笑是奴儿婢子不?”
  洞山良价道:“是。”
  僧人继续问道:“向上事请师直指。”
  洞山良价道:“总未曾见你问在。”
  僧人道:“只今现问。”
  洞山良价看到这个僧人不能领会自己的禅意,不由得呵斥道:“咄!这奴兒婢子。”
  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作偈评唱道:
  白云影里笑呵呵,两手持来付与他。
  若是金毛狮子子,三千里外见誵讹。
  北宋佛眼清远禅师作偈评唱道:
  长连床上狐屎尿,三圣堂前狗吠春。
  跳出金牛窠窟子,月明照见夜行人。
  南宋天目文礼禅师作偈评唱道:
  作舞金牛错用心,唤人吃饭笑忻折。
  黄金自有黄金价,何必和沙卖与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