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林徽因(节选)》 文:朱伟 诵:环佩叮咚 林徽因的文字给我以感染的,倒是她那些真挚着的情感──她最感动我的还是徐志摩死后半月及去世四周年后的那两篇回忆,她说志摩“孩子似的痴 与纯净的天真”,说“他愉快起来 快乐的翅膀可以碰到天,忧伤起来 悲戚是深得没有底”。她说,“这以后许多思念你的日子,怕要全是昏暗的苦楚”。 徐志摩活着的时候,林徽因“人艳如花”, 徐志摩“长袍白面、郊寒岛瘦”。她留下的诗是:“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她最美丽的诗是关于离愁的:“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到如今我的船依然在海面飘,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层层阴影留守在我周围。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红花儿黄花儿 朵朵的生动。” 还有“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你也要忘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这两首诗都发表于1931年,我猜测作于《新月》创刊前后。1928年3月《新月》创刊,她也在这一年与梁思成结婚,1929年她25岁生了女儿梁再冰。在那时,徐志摩的诗是:“我等候你,我望着户外的昏黄,如同望着将来,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你怎还不来?希望,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我守候着你的步履,你的笑语你的脸,你的柔软的发丝,守候着你的一切。希望在每一秒钟上,枯死──你在哪里?” 我相信所有伟大的情感都是在阶梯般彼此错失之后再相遇,没有错落也就不能孕育为伟大。我相信林徽因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大约也不可能再选择徐志摩──美丽的诗毕竟不能成为痴迷着的日常生活。女人们都喜欢着徐志摩的浪漫,又担忧着他的轻狂。哪个女人会真正喜欢热衷于找雨后的虹、墙上向晚的艳阳、刚刚入秋的藤萝,而轻飘飘地来轻飘飘地去的男人呢?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也就选择了建筑而没有选择诗,她在选择时不一定认清了那美丽感情的真正价值,但我相信那时她感到梁思成更值得被信托。 我见到的林徽因照片中,最美丽的是她16岁与父亲到欧洲时那种透明的清秀,最感人的则是她大约在26岁时凝视着女儿的那个母性的侧影。在这张照片中,美丽的光使她光洁的脸上的线条变成那样柔和,那是一种安宁所赋予的幸福感,它与感情在两个层面上,我相信徐志摩不能赋予她这些。他的感情实在在现实之外,只能在另一种咀嚼中慢慢体会,氤氲成温存她、慰藉她、也感伤她的另一个世界。 一个在现实之上,一个在精神之内,一个在舞台之上,一个在舞台之下,他们彼此交错着凝视,伟大就产生于他们自己的彼此凝视之中。它日益沉重而又美丽着,其实它已经在他们之间埋葬了的,但凡伟大的情感都会因其奢侈而被遮蔽与埋葬了的。 在现实生活中,美丽的东西总是脆弱而又短暂的。林徽因容貌的美丽其实只在1930年她26岁得肺结核之前。1920年她随父亲林长民到欧洲与徐志摩相遇时是清纯的16岁,这美丽只有十年。之后的二十多年,她其实只是一个面容越来越清瘦的病人,她其后的美丽只在人们的回味之中。我觉得林徽因的美丽恰恰在它是被凝固了的。 她在1935年还发表过一首感人的《吊玮德》的诗:“是不是那样,你觉到乏了,有点儿不耐烦, 并不为别的缘故,你就走了,向着哪一条路?玮德你真是聪明,早早地让花开过了,那顶鲜妍的几朵,就选个这样春天的清晨,挥一挥袖,对着晓天的烟霞,走去,轻轻的,轻轻的,背向着我们。春风似的不再停住,春风似的吹过,你却留下永远的那么一颗少年人的信心,少年的微笑和悦地洒落在别人的新枝上。” 她用的“轻轻的”、“轻轻的”挥袖,显然是徐志摩的“康桥”。在我印象中,她被凝固在1931年。1930年她开始患肺结核,从沈阳回到北京,香山遂成为徐志摩经常探望之地。1931年4月,梁思成正式受朱启钤聘回京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该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罹难。在那以后,从28岁开始,是另一个的林徽因。 ____ 〖附歌〗《一首桃花》演唱:雷佳 词:林徽因 曲:周雪石 (选自歌剧《再别康桥》) 桃花, 那一树的嫣红, 像是春说的一句话; 朵朵露凝的娇艳, 是一些玲珑的字眼, 一瓣瓣的光致, 又是些 柔的匀的吐息; 含着笑, 在有意无意间, 生姿的顾盼。 看—— 那一颤动在微风里, 她又留下,淡淡的, 在三月的薄唇边, 一瞥, 一瞥多情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