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聆听朗读音频
我用“维度”做比喻,但并不真的告诉你有维度这样东西,“维度”概念上是一个好的暂时可以利用的概念比喻。我们是无限维度的,那个简单的问题“我是什么”可以有无限多的答案。在不同的敏感度层面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每种答案都有看似有暂时的合理性。所以跟人交流是不简单的。对敏感度低的人直接说比较究竟的答案是不适合的,非常可能被他们误解,比如说,当我告诉他,你不是人,你是THAT,敏感度不高的听者可能误解为一边是“一个人”另一边是“THAT”,然后误解成为排斥“一个人”而追求THAT这样的逻辑了。他们产生了从一个“人”的状态转变为“THAT”的状态的幻觉逻辑。其实他没有听明白,我从来没有说有状态的转变。“你不是人”这个说法不是一种排斥,而是告诉他不要把“人我”的感觉印象当成独立的自我属性定位。THAT不是一样可以定位的东西,因为THAT是无限开放的。把自己定位于“人我”这样的单一维度就等于把无限维度的自己错误解释为局限单一维度的“人我”了。或者说,把无限开放的不是“东西”的自己误解成为“东西”了。当然,思想理智看来,无限维度的自己看起来就是单一维度的“人”的样子,不要把形象实体化了,不需要刻意消灭形象的同时,你是可以深刻明白自己是无限维度的。也就是说,在看似是“人我”的样子的同时也是无限维度的自己,不会因为“看似的样子”就真认为有一个“我这个东西”活在这里了,你会明白这是无限维度的自己,不是一样可以定义的“东西”或“情况”。所以,《明白》就是这样的一见,而不是具体做的事情。
无限维度是好消息,品味自己的无限维度是明白自己的无限开放的机会。你可以显现出“人我”的维度的同时无限地大于多于不同于“人我”这样的单一解释,这就是无限维度。我没有说要从“人我”的单一维度提升到无限维度。没有提升这回事,因为敏感度不成熟,会把无限的自己看错为单一维度的“人我”的自己了,其实自始自终你就是无限维度本身。
注意一下思想理智逻辑吧,大部分人的思想理智逻辑都是“或者”逻辑,英文就是“OR”逻辑。当你越来越开放了就会舒服进入了模棱无限可了,就不再用“或者”逻辑了,而是用“和”逻辑了,英文就是“AND”逻辑。比如说吧,这看似是一个人*和*这也是无限维度的自己*和*这无限地大于多于不同于看似的人,这就是无限包容的“和”逻辑。比如说吧,这看似是一只鸟*和*这也是无限维度的自己*和*这无限地大于多于不同于看似的鸟的样子。对于大部分习惯于“或者”逻辑的人来说,这就是人*或者*这就是THAT,这就是好*或者*这就是不好,这就是这样东西*或者*这就是那样东西。你注意到了思想理智在逻辑上的互斥幻觉了吗?“或者”逻辑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分辨机制。分辨机制本身是无害的,不需要停止思想理智上的分辨,而是看到了思想理智的分辨机制运行的同时发现这样的分辨机制是完全空性的,不结晶的,无害的,就不当真了。
THAT可以看似是石头的同时也看似是人,THAT可以看似是宇宙的同时也看似是人,房子,汽车,高山,THAT可以看似是时空的同时也看似是云彩,树木,风,雨,物体,THAT同时可以包含无限多样的“看似”的样子却始终不偏离THAT自己。要对“模棱两可或无限可”开始习惯起来舒服起来。即时即刻地察觉思想理智建立的任何立场都是不真成立的。比如察觉到“这就是这,那就是那,这就是正确的,那就是错误的”这样的互斥性逻辑,明白这样的互斥性逻辑立场是完全不成立的参照系统幻觉。
我们相信我们是一个“人”处在一个“世界”的陷阱里面无法自拔。这样的认定就是典型的“或者”逻辑了。不是这样的,这看似是“人和世界”其实也是无限维度本身,你就是无限维度本身,不可能陷入在“人和世界”这个单一情况中。 “人和世界”是一种抽象片面的单一看法,从这个单一的看法中松绑出来,就是无限开放了,而不是通过努力具体地让“人”这样东西脱离“世界”这样东西。这两样东西都不是实在的,而是抽象片面的看法。
现在来谈谈《自发自动》吧。为什么《自发自动》这个概念是重要的指向?
《自发自动》就是THAT的根本。也许形容TA是意识或觉知是不太准确的,更好的形容就是《自发自动》。当然一切对TA的形容都不真成立,但我们可以方便地利用比较准确的《自发自动》来指向T HAT。这个当下此刻,就是自发自动地显现出来的,完全的绝对的无法预测的,绝对吃惊的。没有人可以知道会发生什么,而且TA是自己做自己的,这就是自发自动的意思。这好像是一个绝对吃惊的崭新的“事件”一样,就是现在!就在这里!你从来都没有指望TA看起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自发自动》是根本。因为我们就是TA,我们就是《自发自动》本身。虽然表面看起来这是有因果关系的线性的事件流,但是我们也同时可以注意到这是绝对超越因果关系或线性关系的《自发自动》,不会因为看似有因果关系的事件流而妨碍我们同时察觉到这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自动》。“自发自动”的含义包含了“没有实在的因果关系”。你注意到了思想理智习惯的思维方式就是“线性逻辑”,什么都是一件一件事情按次序发生的,什么都是一样一样东西互相关联的。“线性逻辑”就是典型的参照系统幻觉。察觉你自己绝对无条件的《自发自动》才是超越“线性逻辑”幻觉的契机。THAT是无限超越逻辑的,更别谈什么“线性逻辑”了。习惯于《自发自动》这样的非线性逻辑就是无限开放的机会了。
我们不需要安排事情计划事情,我们可以察觉到“事件”往往是“啪”的一下子自发自动地出现然后完成的。很多人精心安排计划某些事情,最终结果往往完全不在安排计划中,无法预测的“事件”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啪”的一下子出现,让我们吃惊。
当我们察觉到《自发自动》了,就等于我们看见上帝(即THAT)了。我没有把这句话当作比喻,也没有把这句话当成了浪漫的情感抒发,我说的就是事实,当你察觉到了《自发自动》就等于是察觉到了TA了。如果你觉得TA这个字不够劲,就用你熟悉的“上帝”这个概念来替代好了。这个自发自动的当下此刻就是绝对无条件的神圣。这就是上帝(即THAT)在这里,咣当的就在这里的了,不跟你商量的就在这里了。所以,如果你能够察觉这自发自动,这是巨大的开放了,就好像你直接插到了THAT的主机插头上了那样,和总能量同步了,当然这是形象比喻。今天我用了不少形象比喻概念指向了你自己的无限。
这一切都是THAT在 “自发自动”。不管你接受不接受,这“自发自动”就在这里,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当下此刻是真的实在的,咣当一下,就在了。没有一个“你”可以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的,没有这样的选项的。你可以说“我不愿接受这个”,它会因为“你的不愿接受”走到哪里去了吗?不会!所以你的“不愿接受”就是一个空动作。
我们习惯于维持我们现有的既定的世界观而没有察觉当下即刻的无条件的《自发自动》。我们可以慢慢地开始注意到它了,注意到它就行了。这样的注意会自发自动地超越既定的片面局限的世界观,发现自己的无限开放。这看似是万事万物,其实这不真的是“万事万物”,就是TA在做TA自己,完全的自发自动。
察觉到了自发自动,你就察觉到了“因果关系和时间空间”仅仅是一种非常局限片面的假设参照系统,并不是实在的。虽然因果关系和时间空间看似是合理的,但这样的合理性反应出来思想理智的自圆其说的特性。这样的合理性只对于思想理智来说是合理的,但不真正的合理。就像梦里面的梦思想理智看梦里面的一切都觉得是合理的,直到你突然明白这就是一场空性的梦幻才察觉到这样的“合理性”恰恰就是幻觉参照系统。意识效应完全是自发自动的,没有任何合理性可言。
问问吧,到底为何有因果关系?到底为何有时间这样东西?看看时间吧,“时间”看似非常合理的,你觉得现在就是“现在”。5分钟之前就是“那时”。5分钟之后就是“将来”。这样的逻辑看似非常合理。但是我邀请你仔细查看一下,非常仔细的查看一下,什么是“现在”?到底什么是“现在”?“现在”到底在哪里?“现在”和“那时”的关联到底是什么?
你无法找到任何的“那时”!甚至你无法找到“现在”!虽然看似非常明显地只有“现在”而没有“那时”和“将来”,但是你就是无法找到具体的“现在”这样东西!多么奇怪的情况啊?我们唯一明显有的东西就是“现在”,但是同时我们却无法找到这么明显的“现在”这样东西!看似有,却无法找到,这是多么奇怪的情况啊?
你不信我说的,那么你试试看去找那个“现在”吧。这么明显的东西好像在这里,但你却找不到这样东西!你可以假设“现在”是一个点,但是如果你要去摁住“现在这点”,随便怎样都无法摁住这点,因为当你差不多要摁住它的时候,这“点”就变成了“过去”。所以,好像从来就没有称为“现在”的那个点,因为它不是过去就是将来。所以,称为“现在”的这点根本不真成立,这个“点”是思想理智想象出来的幻觉参照系统。
这好像是一个极为愚蠢的游戏。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奇怪的情况了。看似有“那时,将来,现在”,但是你无法抓住任何所谓的那时,现在,未来,这些的“点”是找不到的。这就是近乎愚蠢的奇怪。
你看,思想理智丝毫不会质疑“现在”这个概念就是一个近乎愚蠢的奇怪概念。直到你直接品味当下此刻的自发自动了以后你才发现这是一个让你吃惊的奇怪。我们习惯地说:“是时间去购物了,是时间去吃饭了,是时间去睡觉了”,但是“时间”到底是什么东西?没有人知道。爱因斯坦有不少关于“时间”的理论,但是他如果诚实的话,他只能承认他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东西。
这,到底是什么?看似是“时间”,但你又无法找到时间这样东西。看似是“空间”,但你又无法找到“空间”这样东西。我邀请你仔细地近距离地直接地品味一下“这”吧,你什么都说不出来了,这不是你可以说出来的任何情况或东西。
再仔细看看当下吧,这正在“发生”的是非常非常奇怪的。但是直接品味当下就是非常威力巨大的。看着这当下此刻,看看它有没有开始?看看它有没有结束?看看它有没有中间这回事?答案是,这些观念通通不真成立。这当下比这些观念框架所描述的要无限的奇怪。
人们熟记“驻在当下此刻”这句话。但是人们理解错了,人们误以为有一个“人我”需要驻在“现在”这个时间概念上了。他们讨厌迷惑的“那时”和“现在”,他们隐蔽地在心理上预期有一个美好的“将来”让他们享受圆满的境界。希望今天我在上面谈到的可以帮助你发现“驻在当下此刻”不是思想上理解的那回事。
当你直接品味当下,咣当一下子,那些既定的世界观完全没有意义了,这当下不是时间意义上的“现在”,这是奇怪到无限的无法言说。在当下你找不到任何你原先认为存在的东西,你说有思想念头,你找得到它们吗?你说有“人”,你找得到人吗?你说这是“我”,那么这个我在哪里?在“心”里,还是在“脑”里?还是在大腿里面?你在哪里都找不到那个“我”。但又无法否认有明显的“我的感觉”在这里。你说这是时间,时间的感觉很明显,但是你找得到时间吗?你说这是空间,空间在哪里?你说这是世界,哪里有“世界”这个东西?所有那些看似不容置疑的概念全都无法确定了。
所以,人们说的“当下”仅仅是思想理智上的想象出来的“当下”概念,而不是直接品味到的当下。实在的当下是完全自发自动的,不是思想理智上想象出来的线性有序的“当下”概念。市面上有很多老师在教驻在当下此刻,其实还是在思想理智范畴的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