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年编写电子书

我多么期望有一天,我们的民族能够把自由、民主和人权大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而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全球, 人类经历了非常特殊和令人焦虑的两年。由疫苗带来的曙光, 被去年夏天的德尔塔和年末的奥密克隆遮去不少。疫情仍在持续, 在希望与失望的交错中, 我们迎来了2022中西新年。

作为退休老人, 在此年节期间, 我既不能不顾一切返乡,也不能勇闯远方旅游。和许多老人一样, 我只能选择居家过年。不过我不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吃了睡、醒了再吃,再加上没完没了地追剧。如果持这样的消极态度,年节必定过得百无聊赖。

那么我将如何度过2022中西新年呢? 来美国三十多年,我在《世界日报》发表了不少文章, 在瘟疫期间就发表了约五十篇;值此中西新年正好编辑成一本电子书。这项工作很费时间,却可以让居家过年更有品位些。

为什么要编写电子书?这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两千前出现的纸质书,在人类历史上为传播文明所起的作用,怎么估计都不为过。然而如今书籍已不限于纸质;互联网问世不过二十多年,就已催生了电子书,对传播文明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大有与纸质书并驾齐驱之势。

受此启发,我准备把自己的文章编辑整理,以电子书的形式推出, 取书名为《我的四季人生》。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有独特的优点。其一,电子书更灵活。纸质书一旦付印就定型,电子书则不然。《我的四季人生》收录二百六十多篇文章,还可以不断增添新文章。其二,电子书不用纸张,等于不必砍树,因而更加环保。其三,电子书传播更快捷,我在纸质版《世界日报》及《世界新闻网》同步发表的一篇短文,仅仅五天网上的被阅读次数即破十万,这是我从未有过的神奇体验。其四,电子书影响更广,我在纸质版《世界周刊》及《世界新闻网》同步发表的一篇文章《科学教育的悲哀》,没几天就传到中国大陆。转发者呼吁:“为了下一代的教育,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请你再转发,让更多的亲朋好友分享。”虽然退休了,但是知道自己在暮年写的文字尚能被读者认可,尚能有益于社会,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吗?

每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被人争阅,我却有自知之明: 我的文章是老爸看不到,老婆不爱看, 子女看不懂。父亲只看过我的一篇文章,即发表于1997年的《实验室绿叶何时变红花?》,他的评语是“写得还平实”。仅仅半年后父亲就去世,再也看不到我的文章了。我的妻子从未称赞过我的文字,或许是不爱看,或许是出于从严要求。我的女儿则是看不懂,我写在1960年代初大饥荒中吃不饱,她们问为什么不去饭店?我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法学习,她们问为什么不出国留学?这真让我哭笑不得。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在她们看来是愚不可及。虽然我的电子书在家中也许不被看好,我却并不后悔。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这辈人的生活道路,总是需要有人来写的。我希望我的文章,能多多少少折射我们这代人的遭遇、思索和觉醒。我相信自己的电子书会在同龄人中找到知音,无论是与我同样有幸受到高等教育的百分之一者,还是其余百分之九十九仍在向命运抗争者。

我们七十多岁这辈人,没有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没想到古稀之年,却遭遇一场祸及全球的瘟疫, 看来我们必须有长期居家抗疫的准备。作为打赢这场持久战的实际行动, 我会在2022中西新年编写自己的电子书。我会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和感悟,以电子书的形式保存下来,从而对自己有所交代、对后辈有所交代、也对历史有所交代。有朝一日离开人世,自己的电子书还能长远地留在虚拟世界的互联网上,这不是很奇妙的体验吗?

华版网在线出版服务平台_数字出版平台_电子书出版流程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同感,支持!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发表评论于
我们的榜样!
林凡_圣路易 发表评论于
内务府 发表评论于
支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