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旧时光

以文养心。原创文学,请勿抄袭,如需转载,请告知。谢谢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儿子小时候的表现时常让我摸不着头脑,如果他是个机器人,我一定会怀疑他的电脑程序设制出了问题。有一天,我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记录下这个好动孩子的生活。一方面,这可以让我了解他的行为与心理发展,以便更好地帮助他克服因多动引起的心理及行为障碍;另一方面,发现并记录下学习生活中令我感到惊喜的事情,也是对自已的一种鼓励。 

就这样,我开始像写日记一样记录儿子成长中的点滴。 

开始有此想法时儿子已经上二年级了,因此日记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但为了让他的人生经历能够完整地呈现,我对他在此之前的生活也做了简单而概要的记述

乐乐的姥姥说,乐乐从小就是个淘气的小男孩儿,带他一个等于带别的孩子三个。 他和姥姥姥爷玩到两岁半,我开始断断续续地把他往幼儿园里送。

从乐乐上幼儿园开始,我就看出他不是个省油的灯。每家幼儿园都是先经过我的考察,随后再带着乐乐来园里玩,等我觉得他已经被游乐场上的小木马,小滑梯吸引住了,就会和老师使个眼色,然后就想悄悄溜走。但乐乐好像长了蜻蜓般的复眼,随时可以观察360度范围内的事情。几次都是当我认为大功告成,可以开溜时,被乐乐从后面哭喊着追上来。可是我还要上班,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总是在幼儿园里陪他玩了一两个小时后,我又不得不把乐乐送回家交给姥姥,姥爷。

好在那时自已开了一家小型工厂,时间可以自已控制。上幼儿园前,乐乐也常常跟着姥姥,姥爷一起到工厂来玩。乐乐喜欢玩工厂里的空线筒,喜欢在化纤棉堆上打滚,喜欢拿着丁子尺跟着裁床师傅来回在裁床两端跑,看着那整卷的布匹被裁刀轻轻一推就断开。他看到缝纫工人们像变魔术一样,把一片片的布变成一个袋子,一件衣服。终于有一天,乐乐趁工人们中午回家吃饭时,拿着一把小剪刀,把二十几台缝纫机上的线全部从顶部剪断。等工人们检查她们的劳动成果时,才发现布上除了空空的针眼以外,根本没有线的踪迹。而乐乐正偷偷地躲在一边窃窃地笑。

不行,还差一两个月乐乐就三周岁了,一定要把他送到幼儿园接受正规教育了。这次,我狠狠心,接受了老师最专业的建议:把孩子交给老师,转身就走,任凭他怎么哭,就是不能回头。

这招看似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的方法,其实上是一种对家长的心理测试。有几次我都差点被乐乐那声撕力竭的哭声拉回来,但都被幼儿园老师挡住了。她们严粛地提醒我:孩子是在哭给你听,你如果今天回去了,他以后就没法上幼儿园了,他会天天哭给你看。

就这样,乐乐总算在3岁时真正地上了幼儿园。

在我的印象中,幼儿园就是不用担心迟到,想几点去就几点去的一个小朋友聚会的地方。每天乐乐都是磨到9点多才去。去了就是吃点心,听老师讲故事,大家一起唱歌。到了11点半就吃午饭,午饭后小朋友们可以睡到3点。

但乐乐从小就不午睡。以前因为玩的太累了,常常是下午4,5点钟坐在车上把头枕在我的腿上晃着晃着就睡着了。现在二三十个小朋友一个床铺挨着一个床铺在地上排开,乐乐觉得和同学躺在地上的感觉很好,他左边爬爬,右边爬爬,影响别的小朋友也睡不成。没办法,老师只好把乐乐一个人关在隔壁的一间小黑屋里,希望他在没有人的环境下静静睡着。后来发现这种方法也不管用。最后索性拿些玩具任他在小黑屋里自已玩。

下午在的钢琴曲中,那些午睡的同学被叫醒。这时有的孩子喊“老师,帮我系鞋带”,有的喊“不会系扣子”,还有的是把裤子穿反了,引来一阵哄笑……。看着乱哄哄的一片,乐乐总是站在门边,笑脸旁观。

起床后,吃完水果,就开始上课了。小朋友们自已搬椅子,然后一排排坐好,听老师唱儿歌,学数数,学认字。不认真听的同学会被老师叫到她跟前坐着。乐乐一开始也被叫到吴老师跟前坐,可对于这项特殊的待遇,乐乐只享受了一个星期。原因是后来班里又来了个大头男孩儿,别看那个孩子年纪小,能量可不小,那个位子后来一直被他占着了。

到了4点半家长们就可以把孩子接走了。乐乐一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放学后在园中小朋友一起玩。那个蹦床是小朋友们的最爱。我也喜欢看着乐乐在上面和其它小朋友一样,比着看谁跳得高,心中期待着乐乐将来可长成个高大帅气的阳光男孩。

每次都是在保安叔叔的清场吆喝下,乐乐才和最后几个小朋友一起走出那扇黑色的铁门。

----------

照亮基辅天空的不是烟花;伤者脸上的红色不是红药水;年轻的父亲与妻女相拥离别的场景不是在煽情。。你不是在看电影,这是真实的战争!保持人性,尊重生命,遣责战争的始作俑者!

魏薇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刚看到菲儿留言。谢谢了!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1

分享的儿子那些事情也很温馨!
魏薇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皮卡老师好!从您的文可以看出,您的朋友和您一样都是有水平,有修养的。最后那几句话是在城里看到国内人对这场战争的评说后有感而发的。人们蒙上眼睛装做没看见可以理解,但为普京欢呼叫好,对乌克兰人民遭受的苦难调侃讥笑,把真实血的战争场面当成视觉盛宴,那就是另一种性质了。国内的网管应该过滤到这样的言论。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最后一段非常有意义,赞!
魏薇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ikecwu' 的评论 : 谢谢,personal memoir:)这是国内发生的。 好幸福的一大家子!让我想起陈强陈佩斯父子的”瞧这一家子“:)
mikecwu 发表评论于
很有意思。是在哪个国家的故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