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一部电影】《魂断蓝桥》

美国电影《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于公元1940年由美国梅高梅电影公司(MGM)出品,导演是梅尔威因·利罗伊(Mervyn LeRoy),女主角是费雯·丽(Vivien Leigh),男主角是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

影片以英国于1939年9月3日正式向德国宣战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帷幕。莱姆榭兵团(Rendleshire Fusiliers)上校罗伊·克罗宁(Roy Cronin,罗伯特·泰勒饰演)乘坐汽车来到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的滑铁卢桥上。只见他走下车子,吩咐司机把车子开到桥的另一头,然后自己一个人在桥面的人行道上徒步走着。他来到了桥中央,面对镜头,伫足良久。从怀里掏出一个象牙吉祥符,耳边想起二十多年前男女主角的对话,回忆由此展开。

1917年,战火纷飞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背景同样是英国伦敦滑铁卢桥。桥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美丽善良的芭蕾舞演员玛拉·莱斯特(Myra Lester,费雯·丽饰演)与队友们正在桥上行走。这时天空中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人们惊慌失色,四散奔逃。慌乱中玛拉随身携带的手提包坠落在人行道上,里面的东西散落一地。她俯下身子去捡,这时年轻的罗伊上尉俯下身子帮她一起捡。突然玛拉发现她的吉祥符掉落到了机动车道上,刚探出身子把它捡到手,此时罗伊眼疾手快,从她身后一把将她抱回到人行道上,一辆汽车呼啸而过,否则可能会酿成一场车祸。随后二人匆匆忙忙来到了火车站地下防空洞躲避空袭,防空洞中人挤人,人挨人,二人来到靠墙的一个角落,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有关舞蹈、人生、浪漫和现实的一些个鬼话。空袭结束后,双方都有些恋恋不舍,心有不甘,无可无不可地道别,就是那种窗户纸即将被捅破,但还没有被捅破之前的暧昧感觉。爱情就在这短短的时间产生了,因为其实两人内心都已是一见钟情,互生情愫了。分别之际,玛拉把她随身携带多年的吉祥符送给了罗伊,希望能给他带来好运。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诗经·邶风·静女》中其实就有类似的情节: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荑是白茅的意思),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彤管也好,白茅也好,吉祥符也好,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赠送这些东西的那位静女。清代大文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婴宁》篇中的王子服比较大胆,他向婴宁直接表露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这样说道:“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

这个小小的吉祥符就像是一根看不见的丝线,把这个故事从头至尾贯穿了起来,一直到故事以悲剧收场。接下来一系列戏剧性的悲喜剧连连发生(如果要把电影中的每个场景的细节都写出来,恐怕要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了),两人闪电约定结婚,可是结婚前夕罗伊接到参战命令,要马上出发,二人被迫暂时分别。随后玛拉和好友吉蒂被芭蕾舞团辞退,生活顿失所依,找工作四处碰壁。正在他俩绝望之际,罗伊从前线写信安排母亲与玛拉约好在餐馆会面,希望玛拉到他的苏格兰老家与他母亲一起居住。玛拉在餐馆等待罗伊母亲时,无意间看到报纸上有关罗伊阵亡的消息,昏倒过去,醒来后与罗伊母亲会面。她不忍心把这个噩耗告诉罗伊母亲,悄悄把报纸放到自己的椅子底下。她表情冷漠,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令罗伊母亲产生误会,结果这次会面不欢而散。由于生活所迫,吉蒂先是瞒着玛拉坠入风尘,出卖自己的身体为玛拉买药治病。后来玛拉发现真相后,最终也步了吉蒂的后尘。不久之后,玛拉在滑铁卢车站附近准备选择目标客人时,竟意外碰见并未阵亡的罗伊。惊喜之余,玛拉害怕被罗伊发现她的现况,只好对其暂时隐瞒真相。罗伊带着玛拉回苏格兰老家准备和她结婚,这令玛拉很担心。当她与罗伊的母亲单独相处时,终忍不住向她讲出自己忧虑的原因,罗伊母亲也替她的遭遇难过。为了不让罗伊的名誉受损,玛拉决定偷偷地离开罗伊,并且不让罗伊母亲告诉罗伊。玛拉回到滑铁卢桥——跟罗伊第一次邂逅相遇的地方,绝望地看着往来的车辆,最后终于冲出人行道,与迎面飞驰而来的卡车相撞,结束了宝贵的年轻生命。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中国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自古红颜多薄命,不许人间见白头。那个小小的吉祥符坠落在滑铁卢桥上,导演还特别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到此影片闪回到了刚开始的滑铁卢桥,终身不娶的罗伊手中握着那枚吉祥符。伊人已逝,罗伊坐上汽车,奔赴战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这部1940年版的《魂断蓝桥》曾被誉为电影史上最凄美不朽的三大爱情片之一(另外两部是《乱世佳人》(也有翻译为《飘》或者《随风而逝》)和《卡萨布兰卡》(也翻译为:《北非谍影》))。该片曾获得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最佳摄影奖与最佳原创音乐奖。其中的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以及天鹅湖的音乐与电影情节的意境配合得天衣无缝,相得益彰。有细心的网友统计过,这两首曲子在电影中分别出现过七次,一喜一悲,交替出现。

电影《魂断蓝桥》取材于同名百老汇舞台剧,舞台剧于1930年1月6日在美国纽约首演,共演出64场。随后1931年第一个同名电影版发行,结局是玛拉在桥上被炮弹炸死,但并未取得成功,最为观众熟悉的就是1940年重拍的这部电影。1956年又以名为《甘蓓》(Gaby)重新拍了这部电影,以大团圆结局收场,但仍然收效甚微。这两个版本我也看了一些片段,实在无法坚持看下去。1931年版还情有可原,因为1940年的版本还没有出现,可是1956年的《甘蓓》就有点东施效颦,说不过去了。所以说没有金刚钻,千万不要去揽瓷器活。正如1980年版的《上海滩》和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电视连续剧可谓是空前绝后,绝杀之后的所有版本,即便是未来几十年之后,恐怕都很难再被超越了。在科技尚未发达的时代,艺术似乎已经走到了巅峰。而在科技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突飞猛进的当代,艺术是不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魂断蓝桥》情节颇有点中国古典的才子佳人一类的故事,情节可以说平常老套,但费雯丽和罗伯特这对金童玉女的精湛演技却使得这部电影大获成功。1940年这部电影在美国发行,据说同年11月曾在中国大陆上演过,我估计当时应该上演的很可能是英文原版。当时国内的电影院在报纸上给这部电影大做广告,打出了这样的广告标语:“山盟海誓玉人憔悴,月缺花残终天长恨!”仅仅数月之后,在上海舞台上先是出现了越剧版的“魂断蓝桥”,不久沪剧版的“魂断蓝桥”也登上舞台。

1976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将这部电影翻译成中文,加上乔榛和刘广宁等人的精彩配音,使得这部电影在中国得到了普及。迄今为止,这部在美国并不算是最经典的影片在中国却能感动好几代数以亿万计的电影观众,以致于引起国外学者的惊叹与好奇,称之为特有的“中国现象”。在中国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以玛拉对于贞洁的理解以及西方社会中的门第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观众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首先《魂断蓝桥》这名字听起来就很中国,不知情的观众肯定会误认为这是一部国产片。当时国内的发行商对这部电影十分重视,在翻译片名时经过再三权衡。最初是《滑铁卢桥》,这样译显然不符合翻译“信达雅”标准,甚至容易让人误认为是与拿破仑的那场败仗有关。不久又改译为《断桥残梦》。后来编译组在全国范围内征名,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成为最终的中文片名。“蓝桥”最早出自《庄子·盗趾》中“尾生抱柱”的故事,有“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从此之后,人们把相爱的男女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后世引用蓝桥的诗词有许多,例如:李白《长干行》中“常存抱柱信”,白居易的“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聊斋·瑞云》中的“何事求浆者?蓝桥叩晓关。”等等。

我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大多是战斗片,人物大多只分为好人和坏人(或者叫做敌人),电影结尾大多是好人把坏人战胜或者干脆消灭。情爱片很少,进口片就更是少之又少。第一次看《魂断蓝桥》应该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其中的中文对白朗朗上口,一点感觉不出是一部外国片的对白。后来又多次从收音机中听到该片的电影录音剪辑。再后来有机会欣赏英文原版,结果发现原来英文对白也是同样经典。难怪这部电影当年在国内许多电视台不断重播,风靡万千影迷,受到中国年轻人的喜爱,并被认为是经典爱情片之一。坊间甚至推出电影对话的音像制品,被学生们当作英语听力和口语教材使用。其实这部电影又何尝不是当今小鲜肉们活生生的一流教材啊!我们来看几段电影中的精彩对白吧。

Roy Cronin: You know, I... I thought about you all last night. Couldn't sleep a wink.

罗伊:你知道,我一夜都在想你,睡也睡不着。

Myra Lester: You managed to remember me at last, then.

玛拉:你终于学会了记住我啦。

Roy Cronin : Yes, barely managed. Myra, what do you think we're going to do tonight?

罗伊:是啊,刚刚学会。玛拉,今天我们干什么?

Myra Lester : Well, I, I...

玛拉:哦,我,我……

Roy Cronin : Oh, you won't have time for that.

罗伊:现在由不得你这样了。

Myra Lester : For what?

玛拉:这样?

Roy Cronin : For hesitating! No more hesitating for you!

罗伊:这样犹豫!你不能再犹豫啦!

Myra Lester : No?

玛拉:不能

Roy Cronin : No!

罗伊:不能!

Myra Lester : Well, what am I going to do instead?

玛拉:那我应该怎么样呢?

Roy Cronin : You're going to get married.

罗伊:去跟我结婚。

Myra Lester: Roy, you must be mad.

玛拉:哦!罗伊,你疯了吧?

Roy Cronin: I know it. Marvelous sensation.

罗伊:疯狂是美好的感觉!

Myra Lester: Oh, Roy, do be sensible.

玛拉:哦!罗伊,理智点儿!

Roy Cronin: Not me.

罗伊:我才不呢!

Myra Lester: But you don't know me.

玛拉:可你还不了解我…

Roy Cronin: I'll discover you. Spend the rest of my life doing it.

罗伊:会了解的,用我一生来了解…

Myra Lester: This is wartime. It's because you're leaving so soon. Because you feel that you must spend the whole of your life in 48 hours.

玛拉:哦!罗伊,现在在打仗,因为你快离开了,因为,你觉得必须在两天内度过你整个一生…

Roy Cronin: We're going to be married. It's you. It'll never be anyone else.

罗伊:我们去结婚吧!除了你别的人我都不要!

Myra Lester: But how can you tell that?

玛拉:你怎么这样肯定?

Roy Cronin: Listen. None of your quibbling, your questioning. None of your doubts. This is positive, you see? This is affirmative, you see? This is final, you see? You're going to marry me, you see?

罗伊:亲爱的,别吱吱唔唔了、别再问了、别再犹豫了!就这样定了知道吗?这样肯定了知道吗?这样决定了知道吗?去跟我结婚吧,知道吗?

Myra Lester: I see.

玛拉:是,亲爱的

Myra Lester: I loved you, I've never loved anyone else. I never shall, that's the truth Roy, I never shall.

玛拉:我爱过你,别人我谁也没爱过。今后也不会,这是真话,罗伊,今后也不会。

我个人认为,欣赏一部优秀的经典电影作品,除了精彩的情节和台词之外,观众需要聚精会神留意影片中的各种细节,这个才不会辜负导演和演职人员的良苦用心和辛勤工作。主角的一颦一笑无不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永恒印象,配角的精湛演技同样也不可或缺。值得一提的是玛拉的好友吉蒂,为了促成玛拉与罗伊的好事,不惜牺牲自我,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好朋友赴汤蹈火,电影中的主题曲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与其说是唱给玛拉和罗伊的,倒不如说是唱给吉蒂更为合适。这部电影的悲剧人物看起来像是玛拉,而罗伊和吉蒂的悲惨命运又何尝不令观众扼腕呢?真爱已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罗伊在美好的回忆中孤独痛苦地走完自己的余生。吉蒂的命运其实比罗伊还要苦,相依为命的好友离逝,举目无亲,恋爱都还没有谈过,想死又没有勇气,只能是行尸走肉地过完下半辈。战争年月,兵荒马乱,每个人都无法预料自己的未来。有时候我在想,如果罗伊和吉蒂最后走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但如果这样的结局,恐怕就会把罗伊和玛拉的伟大爱情冲淡,入围不了奥斯卡了,但现实又会是什么样呢?

费雯·丽,这枝永不凋谢的英伦玫瑰,给全世界无数观众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美好形象。出乎意料的是,费雯·丽个人最喜爱的电影并非《乱世佳人》,而是这部《魂断蓝桥》,原因是她在其中表演发挥的空间比较大。而且她多年后重看《乱世佳人》,发觉片中很多演员已经过世,不禁感觉唏嘘。

x潇潇 发表评论于
名著的魅力永存!真情是最美好的,想起上海陈阿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