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观:张宗昌及他的白俄兵团

谈医疗、谈养生、谈人文、谈人生 – 听赵大夫怎么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张宗昌(1881年2月13日 - 1932年9月3日),字效坤,山东省掖县(今山东莱州)人。奉系军阀将领之一。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张赴东北谋生。武昌起义后,率百余人投山东民军都督胡瑛,任光复军骑兵独立团团长。1913年7月,转投冯国璋,先后任江苏陆军军官教育团监理、江苏将军公署副官长、总统府侍从武官长。后改任江苏暂编第一师师长。率部进攻护法军,任第二路总指挥。1920年兵败,所部被解散。1921年再投张作霖,先后任巡署高级顾问、宪兵营长、绥宁剿匪司令、绥宁镇守使。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任第二军副军长,后改任宣抚军第一军军长。1925年初,任苏皖鲁剿匪司令。4月任山东军务督办,7月兼任山东省省长。1926年初,任直鲁联军总司令。1928年8月,兵败下野。主政山东3年期间(1925年-1928年),横征暴敛,民怨甚大。1932年9月3日,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济南车站。

 

民国军阀鱼龙混杂,在众多军阀中,张宗昌自成一体,颇具特色。首先他有“三不知”的“美誉”: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除此之外还有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可谓是彻头彻尾的反派人物。

 

张宗昌虽胸无点墨,但喜欢创作,更有诗作流传,成为后世笑谈。如

 

作品1: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作品2: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然而真正让张宗昌名传千古,且有别于其他军阀的是他麾下的白俄军团。就连他每次出行,都是威风凛凛的俄国骑兵开路。老百姓民谣都在唱“张宗昌,出了营,前面走的是白俄兵……咚咚嗒嗒真威风。”当时的场面,确实非常拉风。

                         

 

                                                 

1.白俄军的缘起

 

所谓“白俄”,并非是白俄罗斯人,而是“十月革命”以后,那些流落中国的沙俄难民们。特别是上世纪20年代,至少有二十万以上。这些难民中有很多是在俄国内战里拼杀出来的残兵败将。这些败兵虽说比不上西方军队,但比起中国各路军阀部队来,战斗力却也强一大截。当时在新疆,“白俄”就被改编成了多支“归化军”,深远影响了新疆历史。不过,要论在民国军阀混战史名气更大的,却还是张宗昌的“白俄军”。

 

张宗昌在绥宁镇守使的任上,最大的收获就是“白俄兵团”的组建。1922年冬,被苏联红军打得一败涂地的白俄军队不少逃到我国境内,仅绥芬河一带就有万余人。一天,张宗昌发现山沟里躺着一个俄国军官,饥寒交迫,快要死了。因为张宗昌懂俄语,一打听,才知道那人竟是白俄军队的一个炮兵司令,名叫葛斯特劳夫。张宗昌对俄国人的印象一直不错,便命人施以救治,十多天后,葛斯特劳夫恢复了健康。为了报答张宗昌的救命之恩,葛斯特劳夫透露俄境不远的山沟中,有一铁路支线,白俄军队遗有一列军火,还有大炮若干,但没有火车头了。如果张宗昌想要,他可以带路。

 

张宗昌赶忙找来一个火车头,将那列军火收入囊中。更令张宗昌惊喜的是,跟随这列军火而来的,还有300多名白俄官兵,其中有原白俄步兵团长聂洽耶夫,高级军官有米乐夫、米海夫,还有原哥萨克骑兵旅长金钟仁(俄籍朝鲜人)等人。张宗昌敏锐地感到,这些人虽然是苏联红军的手下败将,但如果放在中国打那些军阀,其战斗力还是相当惊人的。他便有了收留他们,并组建白俄军团的想法。此后,确实有成百上千的白俄军人前来投靠。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省军务督办后,又多次派白俄军官去哈尔滨、奉天(今沈阳)等地招募白俄青年,在济南成立了俄国军官教导队。

 

2.白俄军的规模

 

张宗昌以白俄军成立了第65独立师,共约6000人。下辖铁甲队、独立工兵团、骑兵团、骑兵卫队及飞机队等组织。

 

比如“白俄军”的“铁甲部队”:拥有四列铁甲列车,每辆铁甲列车拥有八节车厢和七分厚钢板,配备重炮、山炮、重机枪等重武器,一开打就是横冲直撞加密集火力。在当时装备战术落后的中国,这种设计,俨然是无坚不摧的钢铁怪兽。

 

张宗昌还计划将白俄兵扩编成军,其自任军长,白俄军官米乐夫为副军长。张宗昌对米乐夫大加重用,竟委之以7种职务:山东保安总司令部高等顾问、山东第一兵工厂厂长、德州兵工厂厂长、山东皮革厂厂长、第二方面军铁甲车总司令、第二方面军帮办、津浦路南段军运监督。

 

3.白俄军的待遇

 

对于麾下的这支部队,张宗昌爱如珍宝,也不惜血本。这群原先走投无路的“难民兵”们,哪怕是普通士兵,拿的也是“双饷”(比中国士兵薪水高一倍),且顿顿都是牛肉面包。“白俄军”里的军官们,更是天天豪华大餐。每当有白俄兵作奸犯科时,张宗昌这边也都是一套说辞:“只要能打仗就行啦,你不要说俄国兵不好”。从薪水到权益,都是这种“超国民待遇”。

 

而在装备方面,“白俄军”更是武装到了牙齿,枪炮配备远好于其他部队,骑兵也是威名远扬,还有空军等技术兵种。

 

4.白俄军的忠诚度

优厚待遇外加强大配置,也令“白俄军”对张宗昌的忠诚度飙升,就连“白俄军”的口令,都是“张宗昌的老毛子”。 尽管他们和张宗昌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但卖起命确实来也不含糊。

 

在这些“白俄军”里,也有不少“有想法”的人。比如“白俄军”里的米乐夫等军官们就认为,给张宗昌卖命只是权宜之计,总有一天他们还要杀回俄国,拥戴沙皇复辟。为此,米乐夫还在济南开办学校,培养复辟骨干。

 

5. 白俄军的战力

 

白俄军也确实没有让张宗昌失望,尤其是铁甲车队,对张宗昌来说更是“战功卓著”。铁甲车队所用的战车是军用运输货车,能三面开火,速度特快,是张宗昌的“开路先锋”。整个白俄铁甲车队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由天津沿津浦路一直打到长江北岸,为张宗昌在军阀混战中立下汗马功劳。

 

在1926年的战斗中,张的铁甲车队曾击溃了冯玉祥的铁甲车队。冯的铁甲車车是由苏联顾问负责建造指挥。此战,这些白俄兵也算报了一箭之仇。

 

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张宗昌率领这支“白俄军”直插滦州,一口气把民国枭雄吴佩孚的精锐切成两半。而后又一路南下,风光进驻上海,完成了“远征上海”的神迹。为何打的这么顺?一方面这帮“白俄兵”确实能打,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对手太弱。那个军阀混战的时代,中国长期落后挨打,军阀及手下的士兵们一看到对面人高马大的“洋人”,常常吓得扔下枪就跑。“白俄兵”的好些胜仗,其实是这么不战而胜。

 

6.如何就白俄军问题,应对苏联政府

 

有如此能征善战的一支队伍,在异邦存在,还屡屡击败他们支持的军队。苏联政府不会袖手旁观。

 

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曾多次向北洋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议,说这支反苏的白党军队,不但助长了中国内乱,而且影响了中苏人民的友谊,请北洋政府饬令张宗昌立即停止招募白党,并从速解除白俄部队武装,立即遣散,以敦睦中苏友谊。但张宗昌在北洋政府的包庇和纵容下,对苏联的抗议置之不理。直到1924年9月,苏联代表与张作霖签署“奉苏协议”后,仍继续谴责张宗昌收编白俄军的行为。但张作霖则采取另一手策略。为了“安抚”苏联人,耍起了外交手腕,即把白俄官兵“入籍”为中国人。中国人在中国当兵,苏联也就没资格说三道四了。

 

张大帅的应对策略,放在今天也是行得通的。

 

7.白俄军的结局

 

1928年5月,北伐军攻占济南,张宗昌兵败山东,仓促从济南撤退,溃不成军。张宗昌失去了山东这块地盘,也就无力再豢养这支白俄军团,不得不予以遣散,任其生灭。由于这支白俄军平时军纪甚差,不但残害中国百姓,而且也欺压张宗昌所部中国士兵,更加上他们过去待遇优厚,张部中国士兵早已因嫉生恨。因此,当白俄兵被遣散之际,中国士兵群起而攻之,被殴、被杀者甚众。至此,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这支白俄军从此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以下这个视频再现了张宗昌的白俄军队渡江时的情景。由于中国军队中出现了外国人,引起不少民众的围观,这在当时属于奇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