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学校搞春节庆祝活动,各种游戏抽奖玩了不算,每人还带一个红包回家。打开看看,包里自然不是钱,是一只手捧珍珠奶茶的熊猫贴纸!红包 + 熊猫 + 珍珠奶茶 + 贴纸,有几个小孩子的芳心能不被如此缜密强大的组合俘获呢?
小孩子喜欢贴纸,都有 “贴纸情结”。
贴纸比普通纸厚,摸上去光滑洁净,几乎像一个小巧精致的玩具。迎合孩子喜欢艳丽色彩的心理,贴纸上不论印什么图案都浓墨重彩,看着赏心悦目。贴纸有两层,揭开上面一层需轻巧专注,有些边界犬牙交错的几乎要屏息静气,才能丝毫不错揭下,成功撕开的一刹那颇有几分成就感:)贴纸撕开了,一变两,倒好像变魔术了,或是翻倍赚到了,lol! 接下来,贴纸往哪贴呢?自己房间里的家具选择和摆放,小孩子的意见是不作数的,没有决定权。但是贴纸就不同,想贴哪儿就贴哪儿,想贴多少就贴多少!两年前我们给孩子升级更换卧室家具时,淘汰下来的家具上各种贴纸满满当当,床架,书架,书桌,椅子,玩具架和玩具收纳柜 .... 无处不在。莫要小看了贴纸随意贴带给小孩子的乐趣和满足感,潜台词是 “我说了算!”
再拿我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我小时候也很喜欢贴纸。当时市面上的贴纸几乎都是港台明星,四大天王,小虎队和金庸武侠小说改编剧。最记得翁美玲娇俏可爱,稍稍外翘的小虎牙更显明眸皓齿。后来,卡通人物的贴纸渐渐多了起来,我把一张蓝精灵的贴纸贴到录音机上,还被大人说了一顿,此后就专门贴自己的流行音乐歌本子上了。
到了美国,发现美国人认同并 “尊重” 小孩子贴纸情结。几岁的孩子跟妈妈去超市购物,坐在购物车里排队付款的时候,收银员会掏出一卷贴纸,撕下四五张奖励孩子的耐心。有的超市还随季节变化,重要节日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和圣派屈克节都有应季应景的贴纸设计送给小孩,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广告促销手段。儿科医生或牙医为了鼓励孩子的勇敢和配合,在会诊结束时除了口头鼓励还会再加一张贴纸,出门时贴在衣襟上或坐的推车上都很好。 “贴纸情结” 还被广泛应用融入到教学中,“你真棒!” “加油!” “不要放弃!” “继续努力!” “我一定行!” 各种激励短语印在手指头大小的一张贴纸上。这些口号贴纸可不就是我们小时候拿的奖状的迷你版吗?尺寸变小以后更灵活机动了,贴在笔记本或者作业夹子上随身带,便于看见和自我提醒。除了学校,各种课外补习班也效仿。数学补习班上的作业全对,或者钢琴课上的练习曲一次过都奖励一张贴纸,贴在夹子封面,密密麻麻。贴纸攒到一定数目还可以跟老师换一个小奖品,升级成了奖券和礼品兑换券。贴纸在教学中的此类应用,不知在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策略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讨论?另外,我记得孩子上一二年级时,会收到班主任老师给的生日贴纸,一个蜡烛闪闪的蛋糕贴纸,都贴在孩子床头的栏杆上,惠而不费,心意满满。
大人也有 “贴纸情结” ,至少美国人有。
一开始是旅行箱上贴的行李签,花花绿绿的贴纸无声传达着同一个信息:主人曾经 “到此一游” 。现在行李贴纸渐渐消失少见,因为旅游达人有了更高级的 “电子贴纸”:在自媒体各种花式晒照,分享,记录 ....... 电子贴纸比传统贴纸花样更多,单单留言评论互动一项就令其望尘莫及。但是传统贴纸仍剩半壁江山 (线下世界)可以玩转,只要现代人博眼球求关注的属性不变,传统贴纸总有市场。小到手机电脑,喝水瓶子,还有吉他滑雪板,大到汽车后窗玻璃和汽车保险杠,处处可以来一张贴纸,或幽默发泄,或自我打气,或表明政治立场。全国或地方改选时,投票人胸前会贴一张自豪的贴纸,“我投票了!” 这跟牙医诊所 “我喜欢刷牙!” 的小孩子贴纸有一拼呢:)有些汽车的政治贴纸一贴数年,时过境迁再一看,哦,原来那个车主当年曾经投票支持过谁谁谁,lol! 此外,还有无数汽车保险杠上的贴纸,“This car climbed Mountain _____ !” 多到令人怀疑是汽车制造商和某名山纪念品店的联手广告,蒙在鼓里的车主还乐呵呵自掏腰包买贴纸贴自己车上各处跑替他们免费宣传。不过最好玩的还数下面这个。一辆小面包车的后玻璃窗上赫然写道,“我的孩子上某某私校!” (My child goes to _____ school! ) 父母的骄傲之情要溢出车外了,不过人之常情也无可厚非。万万没想到,另外一辆车后窗贴纸上说,“我的孩子打败了上某某私校的孩子!” (My child beat up your ___ school child! ) 两个贴纸里的 “某某私校” 说的都是同一个学校,这满满的火药味是要宣战的节奏啊!
至此,我杜撰发明的 “贴纸情结” 阐释完毕。你呢,你有 “贴纸情结”吗?
(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