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跟十方眾生的約定

第十八願這三十六個字: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首先第一句,「設我得佛」。

「設我得佛」是什麼意思?阿彌陀佛要成佛之前,他是先有個條件、有個約定。跟誰約定呢?跟十方眾生約定。什麼條件呢?十方眾生能夠往生成佛,他才能成佛;這個條件不完成,他就不能成佛。所以,跟眾生這樣約定,而立下了這種條件,這是阿彌陀佛真正大慈大悲的地方。

大家記得阿彌陀佛什麼時候跟我們約定嗎?不記得!阿彌陀佛跟我們約定是不經過我們同意,沒有跟我們商量,他在兆載永劫之前就主動地跟我們眾生約定說:他的成佛,就是要完成我們眾生往生成佛的功德、功能, 必定要讓我們眾生往生。如果他不能達到這個效果,他就不能成佛。

這是他主動地、平等地、沒有差別地來跟十方眾生約定。在我們還在造罪造業、 受苦受難,在六道裏面頭出頭沒地輪迴,即使生而為人,也只是積極地、 天天地在追求五欲-- 追求財、色、名、食、睡的時候,阿彌陀佛就默默地為我們發願,積極地為我們修行。

所以說,「設我得佛」是阿彌陀佛跟十方眾生的約定,主動地要救度十方眾生。

「設」三義

「設我得佛」這個「設」,在其他譯本翻為「若」,也就是「如果」的 意思;也可以延伸為「設計」、「設定」。

「我」是指法藏菩薩本人,不是指其他的菩薩,是獨一無二的法藏菩薩。

「得佛」就是成佛的意思,是因中說果,還沒有成佛,可是在因地就向著成佛的境界前進。

如果

「如果」也就是有前提的、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說,他的成佛不是為自己的成佛而成佛,他有個目的,就是為眾生而成佛。他的成佛,是完完全全站在為了救度眾生而成佛的,如果不是為了救度眾生,他未必要成為這樣的一尊佛。所以,這個「設」就有個前提條件,必須要達到他所設定的目的,沒有達到這個目的之前,他就不成佛。

在《無量壽經》〈讚佛偈〉裏面也說: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吾」是指法藏菩薩本身,他還沒有成佛,可是誓必成佛,不達到成佛, 誓不終止,所以說「吾誓得佛」。「吾誓得佛」的目的是為了「普行此願」,為了完成他的四十八大願,尤其是第十八願,使一切懷有恐懼的眾生徹底消除恐懼,得到大安心、大滿足。

這個「設」看起來有消極的意味,但背後卻有積極的動機,所謂背後, 就是後面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設計

「設」也可以引申為「設計」。法藏菩薩設計了四十八大願的藍圖,歸 納為三種:一種是就佛身來講,一種是就國土來講,一種是就救度眾生來 講。

就「佛身」來講,阿彌陀佛如果四十八願完成的話,他要成為怎樣的一 尊佛?也就是成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同時,使無量諸佛來讚歎他的名號,來稱念他的名號,使眾生啟信,作 眾生模範,要成為這樣的一尊佛。

就「國土」來講,他成佛的國土是涅槃的國土,《無量壽經》裏說是「國如泥洹,而無等雙」,善導大師解釋說「極樂無為涅槃界」,不但他自己受用,而且也能夠讓往生淨土的眾生同樣受用他成佛的果報,通通能夠證悟涅槃。

就「眾生」來講,設計成怎樣救度眾生呢?可以說是平等、沒有差別、 沒有任何條件地救度眾生。

設定生佛一體, 功德之源

「設」也可以說是「設定」。

「設我得佛」本身涵蓋佛,也涵蓋眾生。生、佛雙雙涵蓋,生、佛一體設定。

也就是,如果他成佛的話,必須同時完成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所以,阿彌陀佛的成佛,等於成就了我們眾生的往生,成就了我們 眾生往生的歸宿。阿彌陀佛成佛的命運,跟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命運,兩者是結成一體、 永不分開的。有了彌陀的成佛,就有我們的往生;有了我們的往生,就有彌陀的成佛。亦即,阿彌陀佛將他的成佛,與我等十方眾生的往生,結合一體。故知:阿彌陀佛與我一體。 他的成佛,依靠我的往生,我的往生,依靠他的成佛; 猶如蘆葦,相依相靠,缺一即倒。

因設果定

阿彌陀佛的「設」也可以說是「因設果定」。也就是因地上設定的話, 到達他成佛-- 因圓果滿的時候,這個果就順著這個因而自然地定下來,永 遠不改變。也就是說,因果相順、因果自然,所謂「如是因,如是果」, 有什麼因,必然通達什麼果。

阿彌陀佛如果成佛的話,他所成的是「無量光佛」,是「無量壽佛」, 所以,在時間上是貫徹三世-- 過去、現在、未來;在空間上是遍滿十方法 界、遍滿大宇宙,可說是豎窮橫遍,不能更改,不能更動。

就好像火的本性是向上的,水的本性是向下的;阿彌陀佛如果成佛的話, 凡是念佛的眾生,就必定蒙受無量光明的攝取不捨;也必定自自然然地往生極樂、快速成佛,這個叫做「因設果定」。

三種自然

不必假藉人為的、人為不能改變的,叫做「自然」。有三種自然:

「業力自然」:眾生自身的因果,是「業力自然」,也就是眾生所作的 業,如果他因地行善業的話,就自自然然的,將來會得到善的果報;如果 他因地為惡的話,也必定地、自然地,將來會受痛苦的惡果,這個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叫做「業力自然」,這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願力自然」:念佛往生成佛是「願力自然」。也就是阿彌陀佛為我們 發下了「使念佛的眾生往生成佛」的四十八大願,這四十八大願已經成就, 我們只要依循他的願,就自自然然地順著他願力的自然性,而得到往生成 佛的結果,這是「他因自果、他作自受」。

「無為自然」:極樂世界是「無為自然的涅槃境界」,一旦往生,不須 假藉有為地造作、功用,而自然地證悟涅槃。猶如生為天人,不須假藉學 習的造作功用,自然具足五種神通;生為飛禽,也不須假藉學習的造作功 用,自然能夠展翅高飛;生為水族,亦不須假藉學習的造作功用,自然能夠悠游深海。

我」二義

「設我得佛」是一切功德的來源,貫徹整個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每一願 的開頭都說「設我得佛」。

 如果從第十八願來講,所有經文都在「設我得佛」的貫徹之下。因為有 「設我得佛」,所以才有十方眾生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一開始是「設我得佛」的發願,最終圓滿結束也 是「設我得佛」的完成。

唯一救主

「設我得佛」的「我」顯示唯一性,不是其他任何佛菩薩,唯是法藏菩 薩,是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菩薩的時候,唯一地、獨自地、主動地為我們 十方眾生發願,為我們十方眾生承擔。

法藏菩薩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說出「設我得佛」而發了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大願的呢?《無量壽經》在說法藏菩薩發願之前,先說「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然後一直列了五十三位佛的名字,最後總結說:「如此諸佛,皆悉已過。」為什麼要說這五十三佛呢?五十三佛不僅僅是五十三位佛,而是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以來所有一切的佛,這過去久遠以 來的每一尊佛出世,都會教化度脫無量眾生,善根成熟的眾生也都得到解脫,但像我們這樣罪業深重的眾生,卻一次又一次地漏於諸佛救度之外, 如果沒有法藏菩薩站出來為我們發願,以我們這樣的劣根種性,未來無量大劫又要像過去一樣漏於諸佛救度,永無出頭之日。

 法藏菩薩正是看到這種情況,主動站出來為我們發願,說:「設我得佛, 罪業深重、漏於一切諸佛救度的眾生,我必救度。如果我不能完成一切諸佛未能完成的大願,誓不成佛!」

我們娑婆世界的众生,是煩惱特別熾盛的一群,諸佛束手無策,莫可奈何,被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悲華經》卷六言:「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 常懷瞋恚,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      

被所有諸佛世界所摒棄的眾生,唯有阿彌陀佛一佛為我們發下了「必定救度,不能救度,誓不成佛」的大願。在《無量壽經》裏,法藏菩薩自己表明說 「我建超世願」,而釋迦牟尼佛《彌陀偈經》裏說「發願逾諸佛」。所以, 法藏菩薩-- 阿彌陀佛,是我們眾生唯一的救主。

主動、平等、無條件

 「設我得佛」的「我」,顯示法藏菩薩是主動地、積極地、平等地、沒有差別地救度十方眾生。所謂主動,就是不因乞求拜託,不問對象,不講條件,與智慧無關,與學問無關,與善惡無關,與修行無關。

就像父母養育兒女,是充滿了歡喜的、主動地來撫養、教育兒女,為兒女做一生的規劃,而付出他們一生的心血,並不因為兒女的乞求拜託。

阿彌陀佛在兆載永劫之前,以悲憫十方眾生之心,主動地為十方眾生發下四十八大願,並不是因為我們十方眾生向他乞求拜託。

同時,法藏菩薩救度十方眾生是不問任何對象,將救度的功德、成佛的功德,白白地送給每一位願意接受的眾生,所以是不講任何條件。

因此,信受彌陀救度,跟自己有智慧、沒智慧沒有關係,有學問、沒學 問也沒有關係,有修行沒修行也沒有關係,甚至跟善惡也沒有關係。只要我們「信受彌陀救度」,信受彌陀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 也就是從此「專稱彌陀佛名」,心心念念憶佛念佛的話,那麼救度的本身已當下完成。

所以,「設我得佛」有主動、積極、平等無別的含義。是不講任何條件地救度的法門,任何人都是被救之人,任何時都是被救之時,任何處都是被救之處。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希望、都有光明。

摘錄自慧淨法師《第十八願講話》第二章第一節

https://plb.tw/tc/book_1_in.aspx?id=92&chk=462a1c84-c8b1-477e-9bc7-23aaf1d80e6d&param=pn%3d2

*  《無量壽經》五十三佛經文: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乃取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須彌天冠。次名須彌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離垢。次名無著。 次名龍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頂。次名不動地。次名琉璃妙華。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種。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脫華。次名莊嚴光明。次名海覺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離塵垢。次名捨厭意。次名寶 炎。次名妙頂。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無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華。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華色王。次名水月 光。次名除癡冥。次名度蓋行。次名淨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鸞音。次名師子音。次名龍音。次名處世。如此諸佛皆悉已過。   

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合掌以頌讚曰:…………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