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亚大陆来美国的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爬藤呢?因为他们把爬藤当成了科举高考的替代品。而科举高考为什么令人向往,就是因为其带来的巨大利益落差。没有这么巨大的落差,也就不会造成范进中举的震撼。
东亚是大一统最严重的地方,也就是金字塔阶级最分明的地方。也就是分配大于创造最偏执的地方。
知识能力都不重要,实际功劳也不重要,考试最重要。过了这一关,以后学不学用不用都无所谓。关键就在于这个资格和待遇。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有高考,但是并没有大学。而反过来说,藤校虽然能多垫一层砖,但是也带来不了当官当干部的待遇。所能带来的阶级跃升,以及相关的财富机会,权力地位,安全保障等很有限。比如免于无人问津的被抢,被抓,被奸,被卖,被杀的特权。
而越往西方,则历史传承上越是反大一统的。是古代民主制,封建制,到现代民主制,一系列分权体制。
从皇帝制到封建制到民主制,可以认为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一人一票到一人一票的量变到质变。投票权不是天生赋予的,而是斗争争取的。投票者不仅有投票的权利,而且有强制执行自己投票意志的意愿和能力。大宪章就是一堆贵族逼着国王签署并执行的。美国作为第一个没有国王的国家,也是一帮子大小农场主,击败国王得逞的。
所以英国美国,或者海洋法系国家,从根本上讲,从来就不是民族国家,而是封邦建国的邦联和联邦。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和所谓国学的春秋战国时代,完全没有任何继承性。甚至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而英国美国却完全继承了古罗马古希腊的基本架构。那些笑话川普说美国和罗马很近的人,才是真正可笑的历史白痴。
即便是东亚,科举的真正形成也是宋以后的事。从秦到唐,斩六国,灭西楚,逐匈奴,平七国,九品中正,科举对世家,都是一步步压缩封建。最终杯酒释兵权,与士大夫共天下。就是皇权利用文官打压武勋的体制。也就是考试压倒功劳的体制。这种体制怎么能不落后呢?
而民族国家到大众民主,是法国大革命,拉美独立战争,普法战争,到一战,战争逐步走向总体战的结果。普通国民对战争的参与程度与重要性大幅度提高。换句话说就是普通人民以直接牺牲的鲜血或者间接牺牲的生产财富,赢得了投票权。同时团体战也导致了民族作为划分团体的有效发明。民族意识也成为虚位王冠的大一统模式。所以大陆法国家就更倾向于集权一些。
大陆法再往东,就演变成社会主义。再往东就是奴隶主义。海洋法往东影响大陆法,就形成了民主民族国家体制。大陆法往西影响海洋法,就加强了联邦对各州的集权。表现在学校上,私校藤校则更继承了海洋法封建贵族传统,公校州校则更体现了大陆法平民国家意志。
换句话说就是传统上爬藤不是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作为封建联邦,山头林立,藤校是贵族子弟,未来的领主们,互相了解的机会。并学习合作和解决矛盾的程序,以便能够良性竞争协作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入学资格不在学生本人,而在父兄的功绩。战斗上的或者经济上的。
封建体制下,早期是以贵族骑士武士为主,后来资本家为主。文官只是办事的公务员。功劳资本说话。而大一统奴隶制,文官为主。考试成绩说话。
而英美民主都是由封建体制发展而来的。所谓三权分立一人一票是过于简化的描述。而且是事后追记,而不是事前设计。比如这些描述就更接近美国而不是英联邦国家的体制。即便是美国,三权中的司法法院一支也要明显弱于其它两权,因为不是民选的。同时真正的财权和舆论权也没有包括进来。而且这也只是纵向的,横行的分权并没有提及。比如州县镇各级地方政府也是直选的。各级有自己的警权财权。州一级还有自己的军权法权。等等。整体结构是非常复杂多元,互相平衡的。而这也正是从传统封建制中的王权教权商权,臣下之臣非臣等的复杂体系变化发展而来的。
藤校的演变也是如此。虽然现在更多平民化了一些,但本质上依然是贵族学校。财富的私有继承依然存在,所以财富贵族依然存在。军事贵族的继承性和牺牲精神也依然大体延续。变化最大就是民选扩散带来的政治贵族的继承性的减弱。即便如此,藤校所寻找也不是用考试刷出来的皇帝的帮手,而是下一代的各行各业各个群族领地的未来的领主领袖领导。个人成绩再好,不能代表一定的社区社团,就跟以前不是贵族子弟一样,没有资格也没有意义进藤。
民主是封建框架基础上的扩展。大一统是实现不了民主的。民选的皇帝依然是皇帝。只有先废除了大一统皇帝制,才能真正没有皇帝而不仅仅是换皇帝。同样,只有明白和抛弃科举思维,爬藤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