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随笔 《对郭沫若质疑《兰亭序》真伪之再思考》 第五章

             

               最后,笔者集过去众多专家意见,对神龙本《兰亭序》和王羲之其他唐代摹本作品做一比较阐述。启功先生认为:“回来再看今传的《兰亭帖》,无论神龙本或定武本,一律纯然是唐代风姿,不用拿《二爨碑》来衡量比较,即用《丧乱帖》、《姨母帖》、《奉橘帖》等等唐摹简札墨迹来看,风格也不相同。……从书法风格看,《兰亭》既与《丧乱》、《姨母》等帖不同,而《丧乱》、《姨母》等帖既保存了一定分量的王羲之风格,那么写《兰亭》的必定不是写《丧乱》、《姨母》等帖的人,就是必定不出于王羲之之手,可以说是毫无疑问。”
       

              刘涛先生认为:将传世的王羲之尺牍墨迹作综合的比较,发现大多数作品如草书《初月》《寒切》《行穰》《远宦》《妹至》《游目》诸帖,行草书《衰乱》《二谢》《得示》《孔侍中》诸帖,行书《姨母》《快雪时晴》《平安》《何如》《奉橘》诸帖,虽然书体不一样,书写时间有先有后,写法有些差异,但是笔体的共同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
                         用笔:按锋直引,迅萦疾擎;     
                         笔势:遒劲爽利,环转纾结;
                         笔画:铦锐方硬,沉稳厚重;
                         字态:势巧形密,雄秀天然。
     

            刘涛先生同时认为:“由王羲之书法的笔画特征来检验神龙本《兰亭序》,的确有许多'失真’的疑点,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学者怀疑这本《兰亭序》并不是毫无道理。”
       

            总之,神龙本《兰亭序》与可靠的王羲之唐摹善本书法在用笔、形态以及整体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那么,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学者将其归结为神龙本的摹写“失真”,“带入了过多的后人笔法”,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神龙本《兰亭序》与其他一些王书唐摹善本一样,摹写技术都非常高超,“点画位置、笔法使转,以及墨色浓淡、破锋贼毫,一一具备。”(启功语)“下真迹一等”。因此,造成差异的原因只能是它摹写的母本与王羲之其他书法作品存在差异。证伪的人便藉此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写。其实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是人们用以与神龙本《兰亭序》作比较的可靠的王羲之书法本就不多,且大多是草书作品,行书作品中,《姨母帖》是早期作品,《快雪时晴帖》可能是临本的摹本,剩下的只有《平安、何如、奉橘帖》等很少的几帖了。笔者认为如此少量的对比是存在问题的,在这有限的比较中,当然看到的差别比相似点更多,严格说是神龙本《兰亭序》与王羲之草书作品的差异性。这样其实是夸大了差异性,而忽略了相似性。
 
   

 

     

 

                     其实,神龙本《兰亭序》与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存在着内在的相似性,虽然在笔画细节的粗细、字形的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王羲之是一个有着强烈创造性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中,很多相同的字在不同或同一作品中也要力求变化。因此,如果我们一味地夸大差异,而忽略其内在的相似性,就可能产生错误的结论。
     

                    怀仁在集《圣教序》时,既采用了神龙本《兰亭序》的字,也采用了王羲之的其他行书作品中的字,但整篇书法总体是协调的,人们通常赞赏怀仁集字的功夫,却忽略了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所集的字在整体风格上的协调和细部的用笔、结字的协调,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怀仁有再高的水平也做不到。那些只看到神龙本《兰亭序》与王羲之草书作品差异的人,为什么就看不到《兰亭序》与王羲之其他行书作品的协调性呢?此外,唐代的褚遂良等人,见到的王羲之行书书法远比我们现在多,他在鉴别王羲之书法时应该更为准确,这并不是盲从古人,而是客观条件使然,同时像褚遂良这样的专家眼光非当今凡人所及。
       

              郭沫若提出《兰亭序》是智永所写之后,也有人将神龙本《兰亭序》与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楷书作对比,其中肖政先生在比较后认为,神龙本《兰亭序》更接近于智永的楷书。笔者认为这样比较也存有疑点,《兰亭序》是行书,而智永本就是学二王一系,因此它们具备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将神龙本《兰亭序》与《真草千字文》中相对应字的楷书对比,既有很相似的字,也有差异较大的字。如果与《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书对比,其差异性并不比与王羲之草书的差异性小。可见在与智永《真草千字文》书法的比较中,我们不能只看到相似性,却忽略了差异性。
             
  

         

                 我们将流传至今的王羲之的可靠的唐摹善本书法与神龙本《兰亭序》进行对比的时候,首先就面临一个先天不足的缺陷,即用以比较的对象存在着先天的差异,因此对于比较的结果必然存在先天的缺陷,而按此存在缺陷的结论作出的判断必然是不可靠的。同时,由于流传至今的可靠的王羲之行书作品数量太少,无论从相似性还是差异性而论都是片面的,笔者认为承认差异性但不能忽视相似性。
       

                此外,唐人的结论应予尊重,褚遂良《右军书目》中将《兰亭序》列在王羲之行书之首,说明他对《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是认可的;唐太宗对《兰亭序》极度钟爱,以至于死后用以殉葬;孙过庭在《书谱》中说:“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飞”。都充分肯定了作为王羲之书法的《兰亭序》。而怀仁的集王《圣教序》则给予我们实物佐证。这些,都使我们不可轻易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目前,那些怀疑或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的证据或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而认为神龙本《兰亭序》是后世伪造的说法更是极其错误的。种种证据表明,启功先生将神龙本《兰亭序》定为唐摹善本是正确无疑的。
        

                                      全文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