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Prodigal son”,从字面看是指“敗家子”。不過後來被广泛引用的時候,更具有了“浪子回頭 The Return_of_the_Prodigal_Son”的正面含义。
這就要從耶穌講的一個故事說起。
中國傳統的“浪子回頭”
在說聖經故事之前,先說說中國古人中,有哪些出名的回頭 “浪子”。比如東漢名醫皇甫谧、唐朝詩人陳子昂、蘇澴、韋應物等人,都一度是“敗家子”或者“浪子”。
在《世說新語·自新》中,有一個故事:晉朝(266-420年)時,在江蘇宜興(古做義興)有個叫年輕人叫周處。周處從小失去父母,因缺乏管教,性格粗暴,喜歡打架傷人。因他禍害鄉里,人們說當地有“三害”,一是下山傷人的猛虎,二是水中的蛟龍,三是為非作歹的周處。
有人就慫恿周處去殺猛虎和蛟龍,至少可以除去一、兩害。周處也眼見猛虎和蛟龍橫行無阻,到處傷人,十分憤怒,就追上山去打死了猛虎,又下到水中與蛟龍搏鬥三天三夜,消滅了龍。
村中百姓久久不見周處浮出水面,以為周處與蛟龍同歸於盡,就全村慶祝除滅了“三害”。周處從河裡爬上岸的時候,聽見了鄉親們的慶賀,才明白自己在人們眼中也是一大禍害。
他十分後悔,卻又怕自己想回頭是不是為時已晚,就去向名師陸機問詢,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陸雲見他真心悔改,就對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是說你一旦從罪中覺醒,願意改過自新,就不用害怕太晚。周處從此離惡向善,後來成了利國愛民的忠臣。
路加福音的“浪子回頭”
那麼,西方的“浪子回頭 Prodigal son”故事,最廣為流傳的,就是記錄在《路加福音》第15章,耶穌講的三個比喻中的第三個,中文聖經用了“浪子回頭”這個小標題。
耶穌說,一家家境富裕的猶太家庭中,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老實在家幹活,小兒子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不仅仅不務正業,而且父親還在世,他就要求分家產。他要走了他那份遺產,就離家出走了。他在外面花天酒地,錢花光,混不下去之後,為了糊口只能去給人放豬,在飢餓難耐時,還和豬搶食吃(猶太人認為豬是很髒的,律法規定不能吃豬肉)。
在窮困潦倒中,他終於想起可以回家,哪怕做家裡最底層的僕人,也比此時的境況好很多。可是他快到家時,卻又很忐忑,怕被父亲拒絕。
《路加福音》第15章20到24節,生動地記述了父子相見的場景,說這小兒子“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
此刻大兒子正在地裡幹活,見父親如此大張旗鼓的慶祝弟弟回歸,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跟著父親,卻得不到如此款待,心中很不滿。父親就勸慰他,說你一直在我身邊,我的一切都要傳給你,可你的弟弟卻是我失而復得的兒子。
這個比喻中的父親,就是“天父”,祂創造了人,也對人非常慈愛,當人悖逆時,天父給人(小兒子)自由,任他去世界闖蕩、碰壁、被欺辱。等小兒子回頭時,父親沒有責備,只有歡喜慶祝。
這個比喻中的小兒子是“回頭的浪子”,一度無惡不作,不忠不孝;後來真心悔改,滿心羞愧,覺得自己不配。大兒子一直老老實實在家跟著父親,但是他的內心深處沒有父親的慈愛,也不同情和憐憫弟弟。
《浪子回頭》這個故事的影響力穿越古今和不同的國度,就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這故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也反省自己的人生和良心。這個世界不缺有錢人,也不缺窮人,缺的是有“愛心”的人,願意“懺悔”的人和願意“寬恕”仇敵的人。
法國哲學家和文學家约瑟夫·勒南(Joseph Ernest Renan) 說這篇喻言是“福音中的福音”,完全打破了文化上的隔閡,讓任何時代和族群的人,都體會到天父的愛,被這愛深深地感動,而願意回歸到天父的身邊。
文學藝術的影響力
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這是一個藝術家最喜歡的題材,德國德國著名藝術家阿爾布雷希特·杜勒(Albrecht Durer),在他1496年創作的雕刻中,刻畫了小兒子悔改歸家的動人場面。
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Rembrandt van Rijn),曾多次用這個主題創作。 他甚至把自己當做“浪子”的原型創作(1637年)。
他晚期的一幅畫(1662—1669),被譽為是最安寧和莊嚴的畫作,生動刻畫了父親擁抱著歸家的浪子,而嫉妒的哥哥在冷眼旁觀。
莎士比亞在他的兩部戲劇中都提到“浪子”。它们是:
《隨心所欲You Like I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W1jYuD_Tc
《威尼斯商人 Merchant of Venic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CQQ69pgsE
英國詩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作了一首叫《浪子》的詩,諷刺浪子的哥哥怎樣看待(judge)回家的弟弟。
在音樂作品中,古老愛爾蘭的民歌“The Wild Rover”,自16世紀流傳至今。現代美國的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s、英國樂隊Iron Maiden、鄉村歌手Kid Rock等許多歌手,都演唱過不同的版本。
這首歌的最後(2分05秒)唱道:“I'll home to my parents, confess what I'd done,And I'll ask them to pardon their prodigal son;And when they've caressed me as ofttimes before,I never will play the wild rover no more” 我要回到父母身邊,求他們原諒我這個浪子,當他們以親情撫慰我,我再不會去曠野遊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_4KboYi40I
在曠野遊蕩的人,真該停下腳步,回頭看看家人和天父,他們在等你歸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