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北平解放之前,我们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未来接管的种种事务,比如房产的接管、民生问题、外国友人的待遇问题等。为此,我们设立了公共房产管理处进行管理和分配,并要求:任何团体以及个人不得私自占有人民的财产。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双方努力的结果,北平作为明清两朝的旧都,拥有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无论如何这座古城不能因为战争而化为乌有。所以,我们以最小的损失换取了最终的胜利,保全了这座古城的一草一木,今天再来看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
就在解放军进驻北平的当天,许多北平的老百姓们夹道欢迎,城内的大学生们也拉起横幅,组织起欢迎仪式,热情欢迎解放军的到来。人民群众感谢子弟兵,感谢他们的大气魄。
北平城被围困一个多月,面对这种紧张的气氛,许多的店铺都早已关门歇业,街道上到处都是一片萧条与凄凉。但是,随着解放军的进入,城内又恢复了当初的生机和热闹。
总之,北平的一草一木得以保全也是傅作义的功劳,他以民族大义为重,理性看待恩怨,最终和平交出北平的政权和军权,让北京城内的全部珍贵历史文物得以完好保存,也让北平城200万军民的性命和财产免遭涂炭。
同日,先头部队接管北平防务。2月3日,上午10时,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人民解放军装甲车队通过东交民巷使馆区。毛泽东要求,我们的队伍一定要经过东交民巷!晚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外国势力特权区,中国军警不得入内。解放军从此经过,宣告了那段屈辱历史的终结。这天,高悬毛主席、朱总司令肖像的彩车和军乐队,是游行队伍的前导。箭楼上,华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和北平军管会领导在检阅入城部队。同样是2月3日,这张照片记录的是长辛店铁路职工游行到东交民巷。这张照片是人民解放军机械化部队从夹道欢迎的群众中穿过。一个市民跳上了炮车,在炮筒上写下“向蒋介石开炮。再给蒋介石一炮”的字样。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师生爬到坦克上,和人民解放军共享胜利的喜悦。人民解放军骑兵出现在市民中,引来了一片欢呼声。到3月底,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香山。毛泽东半身照,摄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在香山,毛泽东完成了解放军渡江作战计划,攻克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与此同时,他在那里广泛接触各界民主人士,共同筹划新中国的未来。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李济深。李济深三次被国民党永久开除党籍,1949年代表民革参加新政协会议。1949年6月15—19日,新政协筹备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新政协的称呼,是为区别于1946年国共和谈时期的旧政协。新政协筹备会议期间,毛主席与中国侨联第一任主席陈嘉庚(左一)、副主席庄明理(前右一)在中南海勤政殿前合影。1949年9月21日,下午7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会议代表630多人,来宾300人。毛泽东主持新政协开幕式,并致辞。在致辞中,他说了最经典的那句话:“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毛泽东接着说:“让那些国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通过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1949年9月30日晚,新政协会议闭幕。这次会议意义重大,不仅通过了具有宪法意义的《共同纲领》,而且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员。连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这次会议敲定的。当时,毛泽东等人习惯称新中国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在这次会议上,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张奚若提出,国名太长,有“人民”就可以不用加“民主”,哪里有人民而不民主的呢?最终,会议接受这一建议,定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天安门。开国大典的三大项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和焰火晚会。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据记载,中共中央原定计划在全国解放后,也就是在1950年1月左右成立中央政府。
1949年,刘少奇对苏联进行了秘密访问。访苏期间,斯大林曾问刘少奇什么时候宣布成立中央政府。
刘少奇根据中共中央意见告诉斯大林:我们目前正集中力量解决华南各省的问题,成立中央政府要到明年1月,具体时间可能安排在元旦。
斯大林听后建议:解决重大问题时固然要稳妥,要掌握时机,但更重要的是不可错过时机。我想提醒你们注意防止敌人可能利用所谓无政府状态进行干扰。这是极毒辣的一招,不能不防。
刘少奇立刻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中共中央经过反复讨论,作出决定: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同时,举行盛大典礼。
1949年2月9日,庆祝北平解放大会在天安门举行,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大幅毛主席像。
北平各界庆祝和平解放,群众在天安门前听北平市市长叶剑英讲话。
参加庆祝活动的北平民众在天安门华表下。
庆祝北平解放大会上,端坐着的解放军战士。他们都是戴着狗皮帽子,正是林彪的四野部队。这四野打战确实有一套,从东北一路向南,打到了海南岛。
开国大典前,炎热的七八月份,战士们在清除天安门广场周围的杂草。六千多名共青团员、青年学生踊跃参加清理天安门广场的劳动。当事人回忆,当时的天安门城楼上鸽子粪、蒿草有一米高,5.4万平方米的广场上有几百个大坑,垃圾成山,这一切,都需要在开国大典前搞定。开国大典的场地,原本有两个选择。第一种方案是将庆典活动安排在天安门,理由是:天安门地处北平市中心,周围街道四通八达,受阅部队和参加庆典的群众容易集中,在这里举行开国大典无疑会增加热烈的气氛和效果。
第二种方案则是在西苑机场,理由是: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在西苑成功地举行过阅兵。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里地处郊区,地形开阔,万一遭到国民党空军的袭击也便于疏散和隐蔽。
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主任周恩来经过再三斟酌后,决定将庆典的场地定在天安门广场。针对国民党空军在开国大典那一天可能进行的空袭,周恩来指示:在北平的南苑机场集中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有升空作战能力的战斗机群,在北平的四周布置用于防空的高射炮群。
1949年9月30日晚,毛主席率代表们来到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华北大学的师生们冒雨举着庆祝新中国成立的五星红旗和各种标语向天安门广场集合。各民族代表井然有序地入场,等待庄严、隆重、幸福的时刻到来。1949年10月1日,下午1时,华北军区司令员、开国大典总指挥聂荣臻(左一),二十兵团司令、开国大典阅兵办公室主任杨成武(左二),华北军区参谋长、开国大典阅兵指挥部成员唐延杰(左三)检查阅兵部队集结准备情况。天安门城楼上,前排左起毛主席、刘伯承、陈毅、李立三。由毛主席亲手按下电钮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华北区司令员、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陪同下检阅解放军仪仗队。人民解放军一九九师的英雄连队通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检阅。此时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被更换过了。参加阅兵的海军方队。海军是第一支受阅的军队,这支军队由国民党“重庆舰”起义投诚的部分官兵组成。当时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未解放,国民党负隅顽抗,为了防止敌军突然发动空袭,开国大典上的空军都是带弹受阅,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此前,蒋介石决定空袭轰炸,破坏开国大典。但10月1日当天,在广州东山梅花村的蒋介石临时官邸里,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已经来过几次电话了,蒋介石的回答仍然是“再等等”。
周至柔急切地请示说:“校长,再不起飞我们就不能按时到达了。”蒋介石猛然站起身来,对着话筒决断地说:“任务取消!”
周至柔听罢,大惑不解:“校长,请再考虑考虑,我们准备得很充分,保证完成任务。”
“娘稀匹,我可不是英法联军。任务取消!”蒋介石又大声重复下达了命令,然后搁下话筒。
人们含着热泪面对天安门城楼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在天安门城楼的西侧城台上,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丁一岚、齐越正在充满激情地进行实况广播。蒋介石在广州,收听来自北京的实况广播,五味杂陈。两个多月后,1949年12月10日,解放军进攻成都前夕,他从成都乘坐“美龄号”专机,从此离开了中国大陆,再未回来。开国大典活动,从下午3时持续到当晚9时。这是傍晚时分,广场上游行的人群。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夜景。这一天,诗人胡风在日记里写道:“时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