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泰 Sun Kum Tiy (二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這該回顧一下新金泰在澳洲的經營狀況了。

新金泰抵達雪梨大概在1865年,其他迅速在紐省建立起銷售網絡,然後發展至昆士蘭及維多利亞兩省,後來購置船隻行走太平洋群島之間。

新金泰主店在雪梨,最大的分號在紐省央埠Young,名為“新金行”Sun Kum Hang & Co(1867年),李益徽W.R.G. Lee在該分店當經理很長的時間才在1900年轉到雪梨自立門戶。該店舖是新金泰後來用了3400英鎊重建成磚結構商店,那投資在央埠的分店超過了總資產的15%了(連商品及其他預備費用)。

據新金泰聲稱:“我们在新南威尔士州有8个营业地点,在昆士兰州有4个分店,在群岛有一个分店,我们在那里有船只交易。建立这些分支业务的成本从600英镑到1200英镑不等,即每个分支业务1500英镑。” ("AMONG THE CHINESE”: Sydney Morning Herald (NSW : 1842 - 1954), Saturday 8 February 1879, page 7)

Darryl所寫的文章 “Lost Opportunities: The Case of a Chinese Merchant of Late Colonial Sydney”列舉了新金泰在新南威尔士州的8个分店名稱和地點,但與我所收集的有些不同,這裡我另列我所搜集的部份。

在1879年《悉尼先驅晨報》的採訪新金泰還透露他們的經營狀況:在1876年的營業額為12英鎊,1878年的營業額下降到10英鎊;年度利潤同樣從8000-10000英鎊下降到1000-2000英鎊。

另外他還透露1878年的年度開支情況:

上述總支出為15170英鎊,加上利潤部份為2000英鎊,那麼貨物成本則為82830英鎊,據稱利潤約為3%。

在搜查資料的過程中發覺要查各華商進出口的資料有點難度,除非能查到海關的原始資料。雪梨在1891年出了一份新的報紙名為“Daily Commercial News and Shipping List”。

先說明下表的統計情況,(1) 所有的統計數字來源是上述的報紙報導。 (2) 在“米”的報導中既有“包”,也有“袋”,但重量不明,故無論“包”或“袋”均按數量統計。(3) 關於“茶”,報導中有“Chest” 或“英磅”為單位,“Chest”為 “箱”,也沒有重量;但大部份公開數字以“Chest”為多,所以以這為主。(4) 統計時部份報紙數字模糊難辨,故為不完全統計,過半進口少的商號沒有列入,故僅供參考用。

新金泰在米的銷售實際上是走下坡,1867年為296袋,1869年為2181袋,1871年為1000袋,1873年為400袋,1880年則跌至196袋。

早期米的進口上不多,以安昌On Chong﹑新金泰Sun Kum Tiy﹑新錦安Sun Kam On﹑天和Tin War為主,到1892年時多了20間自行進口,尤以均興昌Quong Hing Chong為最(達1755袋).

茶的方面,1880年之前只有極少數的幾個華商少量進口,澳商和英商多在中國福建或印度運來。到1892年竟有多達70多家華商或多或少地進口了,但茶並非新金泰的主銷項目。

鴉片在當年是麻醉類合法商品,華商中不銷售的為數不多。但在1900年後就屬限制類商品,華商只有極少數有執照可以少量進口。新興昌在1892年瘋狂進口獲高利,後來收不了手,轉入走私的道路。

在上面一個表格中有“危險火藥執照Ordinary License”字眼,那是紐省在1886年發行的商業執照來管制爆破類危險物品的,每年申請一次。到1882年時共發了2382個,其中華商約佔150多個。新金泰有10個以上,估計新金泰除貿易之外,也有涉及淘金行業。

另外,在“Daily Commercial News and Shipping List”的報紙中列出新金泰入口的其他物品,例如烟﹑酒﹑鐵器及其他中國商品,這裡就不一一列明了。

新金泰每年都有黃金輸出,部份是購物款項,部份是代華僑送回國內的家庭,有數據而難以分別有多少屬新金泰公司的,所以不作列舉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