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讲讲到,孔子晚年也是得道之人,只是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庄子三十三篇里面孔子连续48次出场,因此讲庄子总是离不开孔子。我们咋读上去,好像庄子在揶揄孔子,实际上庄子用心良苦,试图把孔子的精神,被雪藏的孔子的精神发扬光大而已,一路是在抬高孔子的。孔子第六次问道于老子的时候,老子说:丘,得也。老子说,孔子,你得道了。在《寓言》篇再次承认孔子是得道之人。说,孔子晚年,受才乎大本,复灵以性,他已经达到本性具足,已经是完全的明心见性之人。
上一讲我们讲到孔子和温伯雪子见面,温伯雪子是西方的一个得道高人,和孔子见面以后,孔子目击而道存。这个寓言故事,其实也是隐藏了很深的东西,这里面很微妙地抬高了孔子的地位,孔子应该比这个西方的得道高人更高一筹,西方得道高人仍然是“每入而叹”。可是孔子和他见面之后,没有任何的成见。把不言之辩演绎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既然晚年入了道,所以庄子是借孔子的求道经历以及孔子的人生历程,来弘扬道家文化,弘扬龙文化而已。
庄子说:“假托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看似是在讲孔子的仁义之道,实际上最终的目的就在游逍遥之虚,包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来参悟外教,都是为我所用,都是在来自华夏的解读,很多的外教,在华夏之所以能够开花结果,离不开我们的传统文化赋予它暂新的意义,很多外教在它的发源地几乎销声匿迹了,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可为什么在我们这能够发扬光大呢,其实我们发扬光大的无非还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精神。只不过是“假托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而已。
就拿庄子的思想来说,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推行的是仁义之道,主张的是墨家的思想,实际上做的却是兵家和法家之道,所以,庄子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是默默无闻的,但是他的生命力却是斩不断的,因为他已经无声无息地渗透了诸子百家。
“假托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借用孔子来言道,弘扬被雪藏了真正的道家的精神,这叫做“教外别传”。我们现在理解“教外别传”,认为不要向外传,认为不要接受外在的思想,不要接受外在的文化,这种理解与它的本意已经是大相径庭了,真正的“教外别传”是什么意思?《太乙金华》宗旨里面就说:特立教外别传,接引上根;立足脚跟,方可修真悟性。这就说真正的“教外别传”是接引上根,接引那些有慧根有智慧的人,立足脚跟,方得修真悟性。
每个人都要回到自身上来,回到根本上来,你才能够接引上跟,才能够修真悟性,这才是“教外别传“的意思。教外别传,就是外教为我所用,这是一种兼容,是一种包容,真正的思想和文化是可以兼容一切的。一切的思想和文化都要回到我们自身上来。
庄子《应帝王》篇讲到,列子向他的老师求学问道,他觉得算命的先生季咸都比自己的老师高明,但是他目睹了季咸给壶子相面四次都没有相的准确,看了后还落荒而逃,看到这整个过程以后,列子未始学而归,这个未始学而归,并不是指的他跟壶子没有学到东西,是指的他根本就没有回到自身上去,所以“未始学而归,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回到了家里,就帮妻子烧火做饭,对待猪就像对待人一样,因为心外无物,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当你开悟的时候,你看谁都是开悟的,当你没有开悟的时候,即便得道的真人就在你的身边,你也是一叶障目,就像列子总认为外来的才会念经,总认为季咸比自己的老师更高明。
庄子说“天下无道,深根宁极而待,天下有道,反一无迹”。当天下不利于弘扬本土思想的时候,那就要雪藏起来,当天下有利于弘扬我们的本土思想本土文化的时候,就会毫无征兆的悄无声息的就出现了。这叫“反一无迹”。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这些先知先觉的大德之人,他从来不但心自己的思想不为人知,渊乎其居也。廖乎其清也,虽然他藏得非常的深,深不可测,但是“廖乎其清也”。如果你心一旦静下来,你自然会参透他文字背后的深意,当你一旦回到自身上去,你会发现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