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6.2:齐桓公见小臣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韩诗外传6.2:齐桓公见小臣

 

原文:

齐桓公见小臣,三往不得见。左右曰:“夫小臣、国之贱臣也,君三往而不得见,其可已矣!”桓公曰:“恶!是何言也!吾闻之:布衣之士不欲富贵,不轻身于万乘之君;万乘之君不好仁义,不轻身于布衣之士。纵夫子不欲富贵,可也,吾不好仁义、不可也。”五往而得见也。天下诸侯闻之,谓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此也。《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译文:

齐桓公去拜访职位底下的小官,去了三次都没有见着。左右人等说:“那个小官,是国家低贱的官员,君主拜访三次都没见着,就这样拉到吧!”桓公呵斥道:“啊!这是什么话!我听说:一个不贪求富贵的布衣百姓,不会轻易去拜访万乘大国的君王;一个不好仁义的大国君王,不会轻易去拜访布衣百姓。尽管他不求富贵是可以的,我不求仁义是不可以的。”于是拜访了五次才得以相见。天下诸侯听说後,说桓公对待布衣百姓都谦恭礼让,更何况国家的君王呢!于是接连都来朝拜,没有不到的。桓公之所以能纠合诸侯,一匡天下,是这个原因。《诗经》说:“德行博大,天下归顺。”

侠客心得:

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靠的不是武力,恰恰是谦逊礼让的文化软实力。厚德载物,自己没有德行,什么小事都撑不起来,能有什么成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