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珈媛:俄乌冲突是否在重演60年前的古巴导弹危机?
【文/杨珈媛】 独立撰稿人 新浪
1962年10月15日至28日,古巴导弹危机将世界推向千钧一发的核战边缘。这场危机最终在美苏达成相互妥协后得以解除,虽然仅持续了13天,却成为现代世界离核热战最近的一次。
60年后的今天,世界秩序似乎再次“失衡”,俄乌冲突期间,美国与北约搅动局势,频繁炒作“核问题”,世界好像又一次处于核战边缘。那么,是否真的可以将俄乌冲突视为“古巴导弹危机2.0”?当前的局势能否与60年前相提并论?
相似但不相同
对于西方反复炒作“俄罗斯核威胁”,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已明确表示,俄罗斯不想理会。事实上普京从未直接表明要动用核武器,仅仅亮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底线。
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特别是西方人士,在将俄乌冲突与古巴导弹危机相类比,表示人类可能再次面临核战危机。
乌克兰“Strana.ua”新闻网刊载的一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俄乌冲突与古巴导弹危机的相似性:当年的古巴在革命后急剧地改变了地缘政治路线;而乌克兰则在“颜色革命”后转向了美国,显然今天的美国扮演着当年苏联的角色;俄罗斯就是当年的美国了,指责着乌克兰被作为攻击自己的“武器”。
当然,尽管能够看到俄乌冲突与古巴导弹危机具有一定相似性,目前的情况与古巴导弹危机仍不能划等号。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安德烈·科尔图诺夫总结了以下七个二者存在的根本性的差异:
首先,古巴导弹危机持续时间较短,从决定封锁古巴到开始拆除岛上苏联运来的导弹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然而目前的危机已经拉扯了七个半月,早已成为“地缘政治新常态”。
坐在格沃兹迪卡自行火炮上的顿涅茨克民兵,图自俄新社
第二,古巴导弹危机是一场纯粹的核危机。当年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端围绕着具体的问题——苏联需要从古巴撤回R-12导弹,作为战略交换,美国需要放弃推翻菲德尔·卡斯特罗政权。当年莫斯科还坚持的另一个条件是美国从土耳其领土撤出朱庇特导弹。而目前的危机其实并不局限在核领域:美国长期以来间接参与了发生在在欧洲大陆的与俄罗斯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向乌克兰提供全面的军事、技术、情报、经济等支持,这些都加剧了危机。
第三,对双方来说,当前危机的利害关系远比60年前更复杂。尽管古巴对美国和苏联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但乌克兰的命运对克里姆林宫和白宫来说都更为重要。莫斯科如果失败,会危及俄罗斯的未来。美国失败则可能会引发北约崩溃,其在世界政治中的主导地位也将被终结。
第四,相比1962年,现今莫斯科和华盛顿所拥有的核弹技术已经大不相同。20世纪60年代初还没有现代的高精度系统,小型和超小型核弹头仍在开发中。因此,核战争和常规战争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清楚的。然而今天这条界线已经不那么明晰了,冲突双方偶尔也会讨论进行有限核冲突的可能性。
第五,60年前莫斯科和华盛顿的领导人之间“相互尊重”、甚至“相互信任”的水平可比今天高得多。在1962年,当时美苏两位领导人认为所达成的协议无论如何都将得到执行。到了今天,克里姆林宫和白宫都没有如此自信。此外,冲突双方似乎都完全相信,对方正处于衰退状态,因此与之达成的任何战略协议都没有意义。
第六,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双方一直保持联络:时任苏联驻华盛顿大使的阿纳托利·多布里宁多次与罗伯特·肯尼迪会面,与当时的国务卿迪安·罗斯克也保持着个人联系。而现在,俄罗斯驻华盛顿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却很难接触一些美国高层官员。美国新任驻俄罗斯大使林恩·特雷西根本都还没有到莫斯科,甚至不知道她何时会出现在斯帕索大厦(美国驻俄大使官邸)。
第七,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当时的美苏两国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和约翰·肯尼迪都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恐怖与苦难。而现在,弗拉基米尔·普京和约瑟夫·拜登都属于战后一代。虽然拜登出生于1942年,但他几乎不记得战争年代的任何事情,这位第46任美国总统不可能像第35任那位一样,能够生动地想象美俄这样的超级大国之间爆发包含核武器打击的世界级冲突的后果。
“今天的局势或许比60年前更危险”
美国前国防部助理部长安迪·韦伯在一篇评论中表示,目前的对抗“比古巴导弹危机更危险”,因为1962年的事件并没有伴随着“热战”。
然而,“冷战”期间其实“热战”不断,并没有什么特别。俄罗斯《生意人报》专栏作家马克西姆·尤辛尽管也认为,“在许多方面,今天的情况比60年前要危险得多”。但他认为症结在西方的意图上:60年前,尽管意识形态对抗相当激烈,但美国和苏联都没有试图摧毁对方。
美苏争霸持续了几十年,这是相当长的时间。而现在,西方政客却公开宣称,他们的目标是对俄罗斯造成战略性失败,彻底地摧毁其经济,使其难以恢复。这时候情况就变得很危险了,很难想象有人试图让一个核大国彻底没有退路。
此外,古巴导弹危机得以解除的一大原因是,危机期间美苏双方积极的谈判和对话,最终双方作出了相互妥协。而现在,华盛顿与莫斯科却难以达成任何妥协。
乌克兰“Strana.ua”新闻网表示,美国和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达成妥协并不意味着当时世界的秩序崩溃。美国和苏联被认为是两个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各自有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区。如果发生直接的冲突(例如古巴导弹危机),则通过相互妥协来消除,以免事态升级为核战争。可是现在,如果美国对俄罗斯做出任何妥协和让步,这种妥协都将被视为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崩塌,美国将失去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也就是说,现在的地缘政治赌注要比1962年高得多。因此,要达成任何形式的协议和妥协都比较困难。
类似的观点,在俄罗斯也有呼应,但症结同样在美国和西方。“对话和妥协仍然是维护和平和全人类生存安全的保证”,俄罗斯国际政治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帕尼娜·埃琳娜认为,自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美国和西方的谈判能力急剧下降。首先,美国总统不再像60年前一样独立自主。60年前苏联人很清楚将与谁谈判。当时美国是由一位充分行使权力的总统来管理的,是由一个代表国家利益的、负责任的领导人来统治的。但现在的美国,总统的形象似乎只是政治制度的门面,决策不具公开性。
此外,现在的美国和北约似乎没有“言出必行”的态度。60年前,美国政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条约、对承诺的忠诚。秉承这一传统,肯尼迪遵守了对苏联的承诺。而到了今天,“忠于承诺”的概念已经完全从美国,甚至从整个西方政治阶层中消失了。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欧盟外交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尔在上周的发言,他承认北约没有履行对莫斯科的承诺:20世纪90年代,北约曾承诺不会东扩,后来却没有做到。博雷尔认为这一承诺已经是历史了,已经过去了。基于以上两点,帕尼娜·埃琳娜相信,“如果俄罗斯方面真的决定使用核武器,试图在前线扭转局势,美国和西方国家都不具备1962年约翰·肯尼迪的谈判能力”。
当然,当前情况的危险程度取决于如何判断。1962年,两个核大国直接卷入了冲突,而目前的俄乌冲突,所造成的对美国的直接核威胁并不像1962年那样严重,当时美国几个最大的城市都面临着危险。对华盛顿来说,似乎不太可能仅仅因为一枚将在离美国近万公里远处爆炸的核弹采取激烈反应。因此,很难说当前情况是否比1962年更为危险,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在的局势比60年前复杂得多。
历史是一本启示录
俄罗斯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安全中心负责人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院士在接受俄罗斯《生意人报》采访时表示,当前情况存在诸多未知数。虽然同处核战危机,但可能现在我们所处于的位置并不像60年前一样离核战如此接近。然而,当前双方并没有一个往回走的动作,他表示,“俄罗斯和美国及其盟友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悬崖”。当年,苏联和美国能够在最后时刻脱离危险,现在会发生什么却并不清楚。
同时,许多俄罗斯和美国专家指出,当年不仅是各方妥协的意愿,还靠着几分运气,阻止了事态朝向最坏的方向发展。1962年,美苏双方在危机爆发期间积极地进行着沟通与谈判,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双方由于误判酿成严重后果。但今天俄罗斯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对话显然不足。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认为,从目前事态发展的方向来看,冲突各方还没有充分吸取古巴导弹危机的教训。他表示:“希望各方能够吸取过去的经验,这将避免我们因不了解历史教训而受到惩罚。”
还记得1963年6月10日,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从核战危机中抽离了六个月后,约翰·肯尼迪在美利坚大学发表了讲话,讲话的内容至今仍具深刻意义:“重要的是,在捍卫本国重要利益时,核大国不应采取极端对抗的形式,将敌人置于羞辱性的撤退或核战的选择面前。在核时代采取这样的形式将证明我们的政治已经完全崩溃,或者说完全是集体无意识地在追求‘世界末日’的结果。”
1963年6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在美利坚大学毕业典礼上讲话。
核战争是对全人类的威胁,且不会有赢家。如果今天的冲突双方想要避免走向核战深渊,已成为历史的古巴导弹危机或许是一本相当有用的启示录。
<<<<<<<<<>>>>>>>>>
60年前,美苏如何避免一场核战争
南风窗 微信号:SouthReviews 发表 2022年10月21日
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63529346cea0e263961f2eda?from=latest-posts-panel&type=title
克里米亚大桥10月8日遇袭受损后,连日来俄军导弹再次打击乌克兰全国目标,局势已阶段性升级。
欧盟外交事务代表警告称,如果俄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西方的回应不会是核回应,但对俄军来说仍将是“毁灭性”的。俄方则称其“妄想”。
另一方面,北约已开始在距俄600英里的地方,举行为期两周的核威慑力量演习。这次演习中,美国空军空基核力量的主力B-52H战略轰炸机也会参加。
虽然北约称这是计划内的年度演习,但正值俄乌冲突升级、俄发出核威胁之际,在外界看来,这个时间还是过于敏感了。
这势必增加世界对于核冲突爆发的忧虑。
俄与西方的相互核威慑,令人想起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
当时苏联与美国陷入核对峙,世界面临立即毁灭的风险。幸运的是,两国领导人最终选择了“交易”而不是玉石俱焚。
60年后,俄美再次面临核角力的风险。希望过去的教训有助于当下危机以不那么危险的方式结束,哪怕只是“冻结”这场已演变为区域战争的冲突。
古巴导弹危机的酝酿,是苏联军事冒险主义的产物。1962年7月初到10月中旬,苏联动用了各类舰只近150艘,往返航行185次,向古巴运送了4万多军人、42枚中程导弹、42架轰炸机和42架战斗机,同时建成24处导弹发射基地,储备各种导弹约600枚。
美国没想到,一直以陆权强国著称的苏联,会实施如此大规模的跨洋军事调动。“美国后院”出现成建制的进攻性军事力量,对美国人心理上的冲击不啻于“珍珠港事件”。
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0月16日国家安全执委会会议上明确了必须解除苏联在古巴导弹的基本立场,具体策略包括外交谈判、有限空袭、扩大化空袭、海上封锁和入侵古巴五种方案。经过紧张讨论,白宫最终确定首先对古巴实施“海上隔离”政策。
10月22日,肯尼迪通过电视讲话,向全世界公开披露了苏联正在古巴构筑“进攻性导弹基地”的事实,并宣布自24日起实施“海上隔离”,禁止还在公海的苏联舰船进入古巴,同时加紧准备所有可能的军事行动。
1962年10月24日,肯尼迪在白宫内签署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令 / 视觉中国
莫斯科完全没想到,美国会如此迅速决绝地公开“亮剑”。苏美当时的核力量对比,约为1比10;也就是说,苏联成功完成第一次核打击的情况下,美国也足以将其毁灭近9次。
整整一天的沉默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同意撤走导弹,但要求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
这是古巴导弹危机的第一个教训:不要试图挑战对手的核心利益和优势领域,尤其是在己方无法承受相应代价的情况下。
和古巴导弹危机一样,俄美在乌克兰对峙的根源,也是敌对势力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存在扩大到国家门口所造成的严重不安全感。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惊爆十三天》剧照
中国古语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当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学者米尔斯海默指出:“大国对本国领土附近的潜在威胁总是非常敏感……这就是地缘政治。”
在2007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普京对北约无节制的东扩和在此进程中对俄罗斯认为是天然“势力范围”之地的持续蚕食,表达了强烈反对,明确这是对“俄罗斯核心利益的损害”,“不可接受”。
而在2008年与格鲁吉亚的五日战争中,俄方更是以武力划出了抗击北约东扩的红线。
基辅2014年发生“广场革命”后,乌克兰新政权加速寻求加入北约。这在莫斯科看来,是和苏德战争开始前选择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一样的地缘政治背叛行为。
乌克兰深陷地缘政治的泥潭 / 视频来源:南风窗视频号
曾参与古巴导弹危机决策处理的哈佛大学教授波尔克指出,如果我们认为俄罗斯人在面对这样的挑战时不会做出和肯尼迪政府同样的反应,那就太愚蠢了。
但与赫鲁晓夫很快就从肯尼迪的坚决反应中看到了对手坚定的战略意志不同,美国和北约至今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不愿承认这一点。
西方很多人,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视为莫斯科软弱和优柔寡断的证据,甚至将此作为最终解决“俄罗斯问题”的历史性机遇;也就是说,要将俄削弱到对其最小的邻国也无法构成威胁的程度。这是古巴导弹危机两周内化解,而乌克兰危机迄今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第一反应让肯尼迪如释重负,也坚定了他以和平手段化解危机的信心。
但10月27日赫鲁晓夫又提高要价,要求美国必须同时拆除美军在土耳其的导弹基地,并通过莫斯科的电台公开了这一要求。
美国在土耳其的“木星”导弹射程达到1800公里,打击目标涵盖莫斯科等苏联主要城市。赫鲁晓夫确信这些导弹正对准他的别墅,在与肯尼迪的会晤中多次提出此事并予以谴责。
自从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美国幕僚机构的解决方案并未提及土耳其,但导弹交易的想法一直萦绕在肯尼迪的脑海中。
他担心仅靠封锁恐怕难以奏效,而认为导弹交易的方案可为危机的和平解决提供一条可行的出路。
苏联提出要求的当天,危机再度升级:一架U-2侦察机被驻扎在古巴的苏军用导弹击落,美国飞行员丧生。美方宣称,不会停止U-2侦察机的侦测行动,若对方击落下一名美国飞行员,将是战争的开始。
美国飞行员丧生使得战争一触即发 /《惊爆十三天》剧照
强硬表态的同时,肯尼迪也决定立即启动关于导弹交易的沟通。苏联则对驻古苏军下达了“只能听从莫斯科指令”的死命令,并严辞拒绝了古巴人提出的使用已有导弹对美发动先发制人袭击的建议。
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下,苏美双方很快就导弹交易达成一致。赫鲁晓夫相信,这是肯尼迪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10月28日上午他正式致信肯尼迪,确认将撤除在古巴的导弹;后者在复信中称之为“具有政治家风范的决定”,危机结束。
土耳其对导弹交易的传言相当不安,多次向美表示两件事不能相提并论,对交易更是深恶痛绝。美通过外交渠道向土耳其和其他北约盟友承诺,绝不会进行这样的交易。但苏联撤走导弹后半年,美国撤走全部“木星”导弹。这让土耳其感到被蒙骗。
古巴的诉求也同样被苏联漠视。
卡斯特罗原本无意将领土提供给任何国家建立军事基地,为了获得苏联的军援不得已为之。他建议双方签署正式的军事协议并对外公布,这样政治上更主动,也符合国际法。
1962年10月29日,古巴革命武装军队上街游行 / 视觉中国
但赫鲁晓夫坚持秘密部署完毕后再签署,给美国以既成事实。
然而,为了尽早同美国达成协议,赫鲁晓夫不仅对卡斯特罗隐瞒了撤除导弹的决定,还同意撤走被美国人称为“进攻性武器”的轻型轰炸机。
危机结束后,他才派米高扬前往古巴做解释说服工作。最终接受“既成事实”的是古巴。
这是古巴导弹危机的第二个教训:国际权势政治斗争中,大国的利益不容触犯,交易的永远都是小国的利益。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两个当事国是这样,俄美新对抗中的乌克兰,恐怕也逃不过同样的命运。
继克里米亚之后,又陆续有四地公投脱乌入俄。西方承诺的军援不管兑现多少,都不可能将乌军武装到足以收复全部领土的水平。
不过,这些武器可能给基辅带来不切实际的想法,让他们采取被俄视为“进攻性”的行动,从而招致更加残酷的回应,其中不排除核打击。
1995年俄军事学说就提出,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时,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2008年开启的军事改革中,俄提出“战略威慑”的新概念,不再只是传统威慑中的威胁使用武力,而是要通过军事手段和非军事手段的结合,来强迫对手就范。
“战略威慑”的概念首次诉诸实践,是2014年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之际,俄向北约和乌克兰传达了这样的威胁:将会使用核武器应对夺回克里米亚的企图。
第二年,俄国家安全战略正式将常规力量和核力量并行的“战略威慑”概念纳入法典,制订了从政治/外交施压、经济/能源胁迫、准军事行动,到使用常规力量以及“以有限或示范模式”使用核武器的新战法。
除了最后一步,这套战法在之后的俄乌冲突中几乎完全贯彻。
而俄领导人的最新核威慑言论表明,俄方“以有限或示范模式”使用低当量战术核武器,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都动用了现代媒体的力量,以最大程度争取道义优势和舆论支持,但危机的最终解决还是靠传统的“秘密外交”。
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均动用了现代媒体的力量 /《惊爆十三天》剧照
美国国家安全执委会的16人中,知晓导弹交易的只有9人,实际执行则由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通过秘密渠道完成。
双方最终达成“君子协定”:导弹交易是秘密的、私下的,而非对赫鲁晓夫所提要求的正式认可;美国拆除土耳其的导弹与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需要4~5个月的“体面的时间差”,以免给外界留下美苏交易的印象。
为了避免任何政治上的不利,美方还拒绝任何书面承诺,甚至退还了赫鲁晓夫有关这一交易的密信。
人类乃至动物界的很多群体性争斗,都是为了所谓的荣耀或者说脸面,直到有一方承认战败才能结束。
核武器出现前,这样的结局意味着一方“无条件投降”;核武器出现后,两个核大国之间这样一边倒的单方面胜利很难出现,核大国之间冲突的化解,更多只能基于双方的让步或者说是谅解。
1962年11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公开承认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做出了让步,但美国同样如此。
换言之,这是一次“双输”而得来的“双赢”,而非冷战斗士们宣传的“凭借强大军事实力和道义优势而赢得的强迫外交”。
他还以其一贯的直率说道:“现在有聪明的人,而聪明的人在危险过去的时候总是比危险时刻多。”
肯尼迪总统的支持率在危机结束后上升了近10%,但他不想把所发生的事情都认为是自己或者本届政府的功劳,并指示执委会和政府全体成员不得为宣扬任何胜利而接见记者。
罗伯特·肯尼迪在《十三天:古巴导弹危机回忆录》中写道:“我们之所以作出这种种以及其他许多决定,都是为了要对苏联施加压力,而不是要使它公开丢脸。”肯尼迪总统1963年在公开演讲中也表示:“最重要的是,在保卫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同时,核大国必须避免发生那种会使对手不是选择屈辱性的失败就是选择发动一场核战争的对抗。”
1963年6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在美利坚大学毕业典礼上讲话
与1962年的情况相比,乌克兰危机的第三个教训更加危险,就是通讯技术升级迭代后,民意和舆论对决策的影响增大。
全球新闻来源和社交媒体平台众多的今天,“秘密外交”很难再有操作的空间,甚至连俄乌军事较量,某种意义上都是一场网络舆论下不得已开始的战争。
西方一直以冷战胜利者自居,力图建立一个胜利者眼中的世界,为此不惜将曾经的对手逼到墙角。
但他们忘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俄罗斯和美国仍然是平行的核大国,彼此都有能力摧毁对方,甚至可能摧毁整个世界。
在不可避免的错误信息和混乱的喧嚣中,在前所未有的民意压力下,执政者将很难解释核威慑或核危机管理的细微差别。
有人将核大国之间的角力比喻为一场“谁先眨眼”的游戏,而民意就如同无法捉摸的微风,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双方的正常反应。
一场俄美核对决,对于游戏者来说,不过是重来而已;对于人类,却是无法经得起的浩劫。
编辑 | 谢奕秋
新媒体编辑 | 苏米
排版 | 八斤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