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朝圣,李光头语录,余拔牙抗议

最高领袖及其梦之队近日前往延安朝圣,再次宣示自己的红色血脉,耄的嫡传。自从十年前这位领袖接掌大权以来不忘初心,多次瞻仰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场所,等等。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活脱脱一个耄的衣钵传人。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耄在九泉之下都得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光头是小说《兄弟》里的一个主角。文革开始的时候七岁,10年文革正好错过了人生受教育的最好的年龄。但他有一个远大的榜样和楷模,从小就能吟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呢?” 长大之后,“万里长征第一步”,“风景这边独好”,“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等,信手拈来。李光头从一个穷困潦倒的街头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为亿万富翁,除了他十分聪明,善于利用各种关系以外,还有两件法宝,一是凶狠,对阶级敌人毫不手软,一对铁拳无人敢惹。二是发动群众。当然,他发动群众不是政治目的,是为了赚钱。发财之后除了找女人满足性欲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的爱好,最后玩了自己从小相依为命的兄弟的女人,害的兄弟卧轨自杀,从此李光头成了“孤儿”,穷得只剩下了钱。

余拔牙是小说《兄弟》里的另外一个人物,从名字就知道他的职业是拔牙。文革期间,他把拔下来的坏牙和错拨的好牙都摆在牙摊上。宣称坏牙是从阶级弟兄和姐妹的嘴里拔出来的,好牙是从阶级敌人的嘴里拔出来的。文革结束,把好牙藏了起来,等着再次运动的时候再拿出来。后来,余拔牙跟着李光头发了财,不拔牙了,开始到世界各地旅游。在世界各地常常看到游行抗议,“运动了”,点燃了余拔牙的政治热情,在世界各地寻找政治热点,学会了十几种语言的抗议口号。

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于塑造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其重要,几乎决定了一个人未来行事为人的方式。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在一个标准的语言环境中被洗脑,以同一个伟大领袖为榜样。如果这个人是余拔牙的话,在国外发泄一下参加运动的热情,倒也不会伤害到其他人。顶多就是回到家乡砸一辆日本车表达自己的反日决心。如果这个人是李光头的话,好坏掺半,自己成了亿万富翁,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奢侈糜烂的生活害了不少女人,也害死了自己的兄弟。如果这个人成了大国的领袖,那老百姓可就倒霉了,左一个战役,右一个战役,都是不惜一切代价,都是要坚持就是胜利。这是和平年代,老百姓渴望的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是日夜不停的“战斗”。

“只有文革一代人都死绝了,中国才有希望”,不记得这是谁说的,想一想,真的有点道理。

晓龙东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坚持原则' 的评论 : 寄希望于70后80后,他们成长在最开放最生机勃勃的一个时代
坚持原则 发表评论于
文革那代人死光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习时代成长起来的人将来会重蹈覆辙,文革的影响长期看来都难以消停
晓龙东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早!这个周末就可以读完了。上半部非常好,下半部过于荒诞。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才知道《兄弟》也是余华的大作!很讽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