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千古之谜:谁是赵匡胤之死的罪魁祸首

成功是人生,失败也是人生。 辉煌是人生,平凡也是人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作者 :徐联舫

【说明】

本文最初于2021年1月发表在国内一个网站。后来发现有大量盗版者把文章放在好几个知名网站,如知乎,搜狐,网易,等。经过交涉以后,盗版已经撤消。但这件事可以说明我的文章有独特新颖见解,无价值的文章应该不会有人盗版。不过,那只是一个初稿,之后我反复思考,几经修改,丰富完善,得到了现在的新版。字数也翻了一倍。

前言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的真相被称为千古之谜,分析论述的文章已经很多了。其中,许多文章往往都是讨论,赵匡胤是否被谋杀?如果是谋杀,是否他弟弟赵光义所为?谋杀的情节是什么?这样的讨论偏向于把这个事件看作一个刑事案件,企图寻找作案证据。其实这是一个政治事件,应该从政治角度讨论这个事件。刑事案件的任务是搜集证据,拘留审判。政治事件就没有那么简单,即使找到“凶手”,不等于就解开了这个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内幕和人际关系,不是用简单的“杀人偿命”的原则就可以了结这个事件的。本文想从另一个角度,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也许更有意义,而不是迷失在具体的作案过程细节,止步不前。

现有的文章当然也包含对当事人的心理分析,但没有把心理分析作为出发点作为主线,所以这种探讨不够深入。

本文的探讨得到一个全新的结论,造成赵匡胤死亡的罪魁祸首不是赵光义,赵光义只是第三责任人。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罪魁祸首”,不是“凶手”。

请读下去,你就会明白这两者的区别。

【正文】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死亡的前一天晚上,先是在宫中与弟弟赵光义饮酒,谈话。弟弟离去后,第二天凌晨,宫中发现赵匡胤已经死亡。之后,赵光义继承皇位。赵匡胤与赵光义谈话时,没有其他人在场,只是有人在远处看到听到影影绰绰的片段形象和零星声音。人们怀疑是赵光义谋杀了赵匡胤,但又没有确切的证据。于是只好感叹:“烛影斧声,千古之谜。”但据我看来,这个事件的关键还不仅是判断赵光义是否谋杀了赵匡胤,而是探讨造成这个悲剧的深层根源,这对历史研究是更有意义的,我们要揭开的历史谜团也在于此。

赵光义继位不是正常的“父子继承”,而是“兄弟继承”,原因据说是母亲杜太后的遗命“兄终弟及”。但又没有赵匡胤的正式诏书,认可这个遗命。虽然赵光义继承皇位以后,未见政局动荡,但人们对这个继位的合法性心存疑虑,也是合乎情理的。

我们先把“兄终弟及”的传说放在这里。

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天下,建立大宋王朝。据说,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生前要求赵匡胤死后让弟弟赵光义继承他的皇位。杜太后对赵匡胤说:“你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后周继位的柴宗训年龄太小,不能驾驭群雄,不能凝聚人心的缘故。如果后周继位的是一位成年皇帝,你能这么轻而易举的‘黄袍加身’吗?你怎能拥有今日的富贵?光义是你弟弟,谋勇兼具,能力出众,你将来把帝位传于他。国有长君,才是大宋社稷、黎民百姓之福啊!”具体办法是,赵匡胤之后,让弟弟赵光义继承,赵光义之后,让另一个弟弟赵廷美继承。然后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光义的儿子,赵廷美的儿子,进行下一轮的轮替。以此类推,传之无穷。

围绕这个继位方式的传说,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杜太后是否有“兄终弟及”这个说法?

2.如果有兄终弟及这个说法,赵匡胤是否认可这个太后遗命?是否打算执行这个太后遗命?

3.赵光义是否谋杀了赵匡胤,夺取皇位?

我们逐步讨论这三个问题。

首先,杜太后是否有兄终弟及这个说法?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这个说法。证据如下:

如果赵光义说自己继位的理由是太后遗命兄终弟及,你可以不相信,认为是他编出来的。

但有这样一个事实,可以回答这个疑问。赵光义继位以后,后来考虑继承人时,犹豫是否让弟弟赵廷美继承,征求丞相赵普的意见。这说明什么?说明不仅有兄终弟及这个说法,而且继承规则也与传说的一样,赵光义之后是赵廷美。如果兄终弟及规则是赵光义编造的,他只要编造太后遗命,赵匡胤死后,由他继承皇位,就够了。他会自找麻烦,让三兄弟轮流继承?

也只有杜太后会提出这种继承方法,因为三个都是她的儿子,她要一视同仁。没有其它人会有这种想法。

赵光义上位后,因为赵普作证杜太后有兄终弟及的遗命,即所谓金匮之盟,又重新让他当了宰相。之后他对赵普说了一句心理话:“我曾经多次想杀了你”。

赵光义的这一句话说明什么?

杜太后有兄终弟及的遗命。赵普作为当时的宰相,反对这个遗命。他并不是对赵光义有私人恩怨,而是为了政局稳定。但因为对赵光义不利,所以赵光义恨赵普,想杀赵普。

而在赵匡胤已经死亡,赵光义继位已经无法阻挡的情况下,赵普改变态度,支持赵光义继位。因为这时他再反对赵光义继位,除了使得自己被打击,以及对政局带来动荡,没有任何好处。而这个遗命本来就是真的,所以他的行为不是与赵光义串通,伪造太后遗命,帮助他非法篡权。他还是为了稳定政局。

也许有人指责他,他提供的金匮之盟的文件是假的。杜太后的遗命是三兄弟轮流继承,他提供的文件是只有赵光义是兄弟继承,以后就恢复父子继承。没错,这个文件已经不是原件,有了修改。但是,他也是为了稳定政局。他本来反对兄弟继承。现在兄弟继承已经成为事实,他希望以后还是父子继承,所以修改金匮之盟。所以当赵光义考虑以后是否让弟弟赵廷美继位,征求赵普意见时,赵普对赵光义说,陛下不要一错再错了。他当初无法说服赵匡胤否定兄终弟及政策,现在就希望赵光义否定兄终弟及政策。

这样,赵光义当然不再很赵普,并且对他说了心里话。

所以,整个过程,赵普是做得最好的。

而且,如果太后根本没有这个说法,赵光义的继位恐怕也不会那么平静,顺利。

有的历史学家说,杜太后不会有这个遗命,因为不合情理。后周是幼主继位,赵匡胤未必面临幼主继位的问题。我认为,杜太后的思想是“长继位”,未必认定赵匡胤一定早死,未必认定赵匡胤死时儿子一定年幼。不管赵匡胤什么时候死,赵光义总是比赵匡胤儿子年长。而且,这个继承规则保证以后的继承者年龄一定不会太小。因为按照这个规则,除了头两个继承者,赵光义和赵廷美,以后的继承者都要等三个皇帝死后,才能轮到你(比方,假定轮到赵廷美继承了皇位,他的儿子除了要等他父亲赵廷美死亡,还要等到赵匡胤的儿子继位和死亡,赵光义的儿子继位和死亡,才能登基)。所以太后提出这个方法,不是仅仅针对目前,也是针对将来。现在没有幼子继位问题,以后可能有这个问题。另外,她也看到赵光义比较能干,这个继承方法至少可以保证连续有两个强势皇帝执政,打下宋朝长治久安的基础。这也是她提出这个继承方法的直接原因。

这里对金匮之盟问题再补充说几句。

所谓金匮之盟,是指杜太后提出兄终弟及时,还让宰相赵普把她的遗诏书面写下来。于是,许多文章都在讨论是否有这个金匮之盟。

我不关心是否有金匮之盟。我的看法,只要杜太后的确有兄终弟及的说法,哪怕只是口头说的,而且已经流传出去,悲剧已经注定,它是祸乱之源,有无金匮之盟不是关键。

其次,赵匡胤是否认可这个遗命?是否打算执行这个遗命?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赵匡胤面临的巨大难题。对母亲的这个要求,是否同意和执行?

我认为他处于一种两难局面,所以长期暧昧,不明确表态。

从传统上,从情理上,从实践上,他都不应该同意这个方法。

从传统讲,父子继承是比较平稳的。

从情理讲,赵匡胤不是没有儿子,而且有两个儿子。他登基时35岁,大儿子已经11岁,过几年就成人了,太后所担忧的幼子继位的可能性很小,没有必要出奇招,搞什么兄弟继承。

从实践上,杜太后的方法太复杂了,根本不可行。因为它还不是一般的弟弟继承哥哥皇位,那往往是在哥哥没有儿子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而是不管哥哥是否有儿子,都要以兄弟继承代替父子继承,而且还要在三兄弟之间轮替。据说五代时,兄弟继承的情况常见,但也没有这种三兄弟继承的情况。历史上,一家内部的父子继承,还经常发生宫廷悲剧,现在要搞三兄弟轮替,太荒唐了。既然眼前不存在幼子继位的问题,为什么要冒险搞这种从无先例的奇怪的继承方法?至于如何避免更远的后代发生幼子继位问题,只能由那时的皇帝酌情处理了。何况,一个政权的倾覆决不仅仅是因为幼子继位问题。杜太后大概根本没有想到,她的主意本身造成了严重后果。

我相信,赵匡胤不会对打破父子继承规则可能造成的动荡没有担忧。

但是,赵匡胤还有另一面。

他对母亲很孝顺,他对弟弟也很好,也看到弟弟的能力和功劳。

明明赵匡胤有两个儿子,其它人是绝对不会提出兄终弟及这样的建议的。但现在是母亲提出这个建议,他就不能轻易否定。如果他母亲是私下向他提出这个建议,他还有机会说不。他可以悄悄说服母亲,取消这个建议。或者他可以答应母亲,把这个建议作为一个选项,但不要公开,给他留下主动权。如果他母亲在他生前死亡,问题自然解决了。而现在母亲提出的还不仅是建议,而是命令,而且已经流传开来。这就不好办了。无论他支持或者反对这个意见,都是危局。如果他执行母亲遗命,破坏制度,会有许多人反对,包括大臣,皇后,皇子。造成分裂,混乱。对儿子也是不公平的,儿子的安全也成了问题,因为弟弟会担心侄子的威胁而加害于于他(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他不执行母亲遗命,有违孝道。而且消息已经传出,自己有理亏之处。即使儿子继位,儿子的皇位也不牢靠了,弟弟也不会真心辅佐自己的儿子了。弟弟能力很强,势力很大,自己儿子的前途命运难料。

于是他长时期的不表态。两种可能性都不否定,他以为这样自己保持着主动权。

可是他没有想到,对这种事情,必须当机立断,暧昧,拖延,本身就是很危险的,这个问题是不能长期暧昧,长期拖延的,他的暧昧正在使他逐步丧失主动权,以至最后送命。

在这期间,为了稳住弟弟,他不断加封弟弟,亲王,开封府尹,标准的接班人待遇。也压制晋封自己的儿子的爵位。可是这也对他以后想否定弟弟继位造成巨大困难,带来巨大反弹。

这个兄终弟及的传言使得弟弟的野心和势力日益膨胀,使得朝臣和后宫有些人投靠赵光义,为后赵匡胤时代预作准备。不要小看太监宫女御医这些小人物,关键时刻可能起大作用,超过大臣和将军。

如果他同意弟弟继位,他应该公开声明赵光义是皇位继承人。向皇后说明,向儿子说明,向大臣说明。为了长治久安,为了江山永固,必须这样做。甚至正式写下传位诏书。这样可以使政局稳定。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这自然会引起弟弟的不满。

如果他不同意弟弟继位,坚持传统,让自己儿子继位。就应该杀掉赵光义,或者把他流放边疆,瓦解他的党羽。因为太后的话已经传开,不这样做他的儿子无法上位,上位以后也没有威信。但他不忍心这样做。他不愿意骨肉相残。赵匡胤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这是当他准备消灭南唐李煜时说的。但当这个“他人”是自己的弟弟,而且有他母亲支持时,他为难了。他没有搞清国与家的关系。皇帝的家不是一般的家。任何人,包括皇弟,皇子,只要觊觎皇位,杀无赦。杀了弟弟,这个难题就解决了。当然杀弟弟付作用也很大。而且道义上有亏欠,因为不是弟弟要谋反,而是母亲的遗命。但这个责任要由母亲承担,他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他太善良了。如果他想到汉武帝的例子,也许就清醒了。汉武帝晚年,立钩弋夫人的儿子为继承人,然后马上杀了钩弋夫人。这是为了防止以后太后干政。孩子年龄很小,他托付两位顾命大臣。他死后,两位顾命大臣很尽责,局势平稳。只可惜小皇帝早夭。对平常家庭,一定认为汉武帝的做法很荒唐,很疯狂。而我的看法是,在没有年长皇子情况下,恐怕没有更好的办法。不这样做,任何优柔寡断,模棱两可,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赵匡胤死于那个大雪之夜之后的那个凌晨,所以必须探讨那个夜晚赵匡胤究竟对弟弟说了什么?

虽然那个晚上留下的信息很少,我们只能猜。猜不是胡思乱想,因为人心是有逻辑的,是有规律的。

那个晚上谈话前,赵匡胤屏退左右,说明什么?事关重大。为什么没有大臣参加?说明一定不是一般的军国大事,而是只与他们兄弟有关的事情。所以,应该就是皇位继承问题。赵匡胤要解决这个问题了,不能再拖了。也就是他要摊牌了。但这是一张什么牌?我发现这个谜很难猜。因为除了要符合赵匡胤的可能的想法和行为,还要符合那个晚上人们看到听到的零星信息:赵光义作推辞状,赵匡胤说“好做,好做”。

赵匡胤到底如何处理这个继位问题,因为很难猜出他的想法时什么,所以我只能用穷尽各种可能的办法,然后逐个淘汰,看看是否能够得到一个最有可能的答案。

一。让自己儿子继位。

这个办法本来最稳妥。但由于母亲的干预,难以实行。

但是,按照CCTV“案藏玄机”节目的说法,赵匡胤是在这两个方案之间摇摆。先是倾向于让弟弟继承,后来可能想改变,回到让儿子继承。

但是他不可能简单通知弟弟,我改变主意了,你不要指望继位了。这样太不合情理了,他说不出口。因为他一直給弟弟以“准继承人”地位。如果要否定弟弟继位,他一定要給予重大补偿。

二。自己死后,让儿子继位,但让弟弟当一段时间摄政王。

摄政王相当于皇帝,也就是上面讲的,給赵光义补偿。这个补偿比较高了。问题是当时赵匡胤的儿子已经11岁了。赵匡胤才50岁,起码还能活几年吧。那时儿子已经成年,不需要摄政王了。所以这个办法比前面几个现实一点,但具体还是行不通。

三。完全按照母亲的办法,三家轮替继位。

这个办法的好处是,满足母亲的愿望。而且他去世以后,赵光义继位,可以保证相当一段时间政局的稳定。

我相信赵匡胤不会同意这个方案。实际上,除了太后本人,其它任何人都不会同意这个方案,包括赵光义。他只希望自己从哥哥手里继位,然后让自己子孙继承下去。当赵匡胤給弟弟准太子地位加封弟弟时,恐怕也没有想好,即使让赵光义继位,以后的传承怎么办?如果他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按照太后的办法,情况会空前复杂。通常的一个家庭继承都往往腥风血雨,何况三个家庭交替继承。我只要随便说一种可能性,就知道老太太的主张多么荒唐。假定赵匡胤在位时,赵光义就死了,请问以后赵匡胤死的时候,让谁继承皇位?赵光义的儿子?还是另一个弟弟赵廷美?这还没有传到第二代,就已经乱套了。

也许你会说,遇到这种情况,商量一下就是了。商量?商量就是没有制度,就是没有规则。有制度,有规则,还常出现父子相残,兄弟阋墙。没有制度,没有规则,意味着腥风血雨!

我可以举出100种可能性,因为没有规则可依,造成天下大乱!

所以这个办法最多只有短期的好处,赵匡胤死后如果赵光义继位,可以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稳定。还必须赵光义死在赵匡胤之后,如果赵光义死在赵匡胤之前,或者虽然死在赵匡胤之后,但继位之后不久就死了,那么连这个好处也没有了。

即使没有意外情况,这个办法要求,以后几百年,每一个继承者都要老老实实按照这个规则行事,在没有权威机构,权威人士监控下,根本不可能,或者说是痴人说梦。

所以,这是最坏的办法,如果赵匡胤同意这个办法,那是昏头了,把江山当儿戏。

而且,如果同意这个办法,只要下诏书就是,说明按照太后遗命,人们已经有思想准备,何必神秘谈话?

所以,他即使曾经有让赵光义或赵光义家族继承的意图,也不会同意三家轮替方案。

因为他不会同意三家轮替方案,所以他也不必考虑三家轮替继承的复杂性问题了。

四。赵匡胤打算死后让位弟弟家庭,执政大宋王朝。不要三家轮替。

这样满足母亲喜欢弟弟的心愿,也有利于巩固大宋王朝,又避免三家轮替的风险。只是对不起自己儿孙和另一个弟弟家庭。估计他们不会大闹。

赵匡胤有可能同意这个办法。他不断加封赵光义,也包含他的这个打算。

但是,现实否定了这种情况。因为如果赵匡胤是这个方案,那天晚上他告诉弟弟,弟弟应该满意,赵匡胤怎么会马上死亡,而且死因没有公布,以及其它可疑现象?

五。还有一个方案,读者可能觉得太过离奇荒诞。但既然上面的可能性都被否定,没有合理的答案,我们不妨说一下。

这个办法就是,让赵光义一人当一回皇帝。赵光义后代和另一个弟弟家庭都没有继承资格。这样部分满足母亲和弟弟的愿望。

具体办法就是,他以自己有病的名义,让赵光义代理一段时间的皇帝。代理皇帝的例子是有的这个假设的最大合理性就是与那个晚上流传的零星信息可以吻合。赵匡胤打算让弟弟当一段时间代理皇帝,赵光义推辞,避让,说做不了,赵匡胤说“好做,好做”。赵匡胤让弟弟做什么,弟弟不敢接受?弟弟很能干,一般军国大事,他都敢承担,只有要他接受一个“僭越”的位置时,他才不敢答应。

我的猜想,那个晚上赵匡胤对赵光义也可能说了这样的话:“兄弟,今天我要与你谈谈我的皇位继承问题。按照常理,我死之后,应该是我儿子继承。但母亲提出兄终弟及的规则,我理解母亲的想法,考虑到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考虑到你的贡献和能力。但是,三家轮替的办法太复杂,恐怕不可行。真要实行,可能后患无穷。而且,即使按照母亲的办法,我身体很好,我死之后,你能当几年皇帝,也难说。甚至你可能一天皇帝都当不上。不如这样,我现在就让你当一段时间的皇帝。就说我身体不好,由你代理一段时间,以后还是把皇位交还給我。这样,既满足了母亲的基本愿望,也避免你可能白等多年,希望落空的遗憾,还避免了三家轮替继承的复杂性。你看如何?”

这是赵匡胤能做的最大让步了,他以为可以基本满足母亲和弟弟的愿望。

虽然这个方案看起来离奇,但倒是最符合那个晚上神秘的动作和声音。因为赵匡胤实在已经无法用其它封赏来弥补自己违背母命的行为了。

或者,也许这是赵匡胤的策略,他不愿执行母亲遗命(或者改变初衷),但又不好直接说。就用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逼迫弟弟放弃继位的想法。

赵光义不傻,当然不会接受。即使哥哥真心让他代理皇帝,他也不会接受。他要的是兄终弟及,不是代理皇帝。

这次谈话,他知道继位无望,就断然下手,强行夺权。

由于这个方案太过离奇,我就不再讨论实施这个方案的具体问题了。

按理,这个方案对赵光义也许比太后的方法更有利。因为按照太后的方法,他即使继位,真的可能当不了几年皇帝。后来赵光义死亡时是58岁,也就是他的寿命是58岁。而赵匡胤50岁死亡是非正常情况。如果赵匡胤65岁死亡,那时赵光义是53岁,只能当五年皇帝。如果赵匡胤70岁死亡,那时赵光义已经死了,一天皇帝也没有当上。赵匡胤是武将出身,身体很好,活到65岁以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有赵匡胤在60岁死亡,赵光义才可以当十年皇帝。

但赵光义不愿或不敢接受。这也可以理解。首先,哥哥在旁边看着,自己这个“代理皇帝”当着不自在。而且也许这个代理时间有可能比将来自己当皇帝短,不是亏了吗?然后,他想到,自己何必傻等着接班,为什么不“提前”接班,这样自己当皇帝的时间不是拉长了吗?说干就干,几个小时以后,他的梦想就成真了,不是吗?这还是真皇帝,不是什么代理皇帝。

赵匡胤自以为自己对弟弟够好的了。按理他完全可以不理会母亲的遗命。甚至可以杀了弟弟。他估计他的谈话会让弟弟会不高兴,但他已经做了最大让步,他完全没有想到弟弟会杀他。

虽然赵匡胤也许根本没有想到过这种方案,只是我的设想。但作为研究讨论,各种可能都可以提出。我希望,我的分析已经穷尽了所有的可能性

其实,赵匡胤如果不想让母亲和赵光义失望,也是为了大宋江山长治久安,最好办法就是,让弟弟家庭世袭继承,不要三家轮替。他也不需要承认太后遗命,金匮之盟。这样做的理由就是,因为这个家族就数赵光义能干,比自己儿子能干,比三弟赵光美能干。这样做可以使局势稳定。后来事实上也是这个结果。可惜不是赵匡胤主动安排的,所以多死了好几个人。

赵匡胤是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面对母亲的禁箍咒,面对至亲的弟弟,非常为难,所以一直没有表态。他不仅对继位问题态度暧昧,而且对是否有这个太后遗命都无法表态。他无法否认,因为的确有这个遗命。但他也无法承认。如果承认,等于为“太后干政”背书,也等于承认自己违背太后遗命。

他迟迟不做决断,说明他的犹豫,他的仁慈他的软弱,他的无奈。这是造成这个悲剧的重要原因。他不敢否定母亲的遗命,这是他最大的障碍。但这种犹豫,拖延是极其有害的。因为这个太后遗命,因为他的犹豫,赵光义的势力越来越大,想否定他的继承资格也越来越困难。

而他母亲死了十几年,他都没有决断,赵光义应该早就看出哥哥没有坚定让他继位的意思,所以恐怕他对最后的摊牌早有思想准备。

从赵匡胤的性格看,他是一个仁慈的皇帝。不杀功臣,不杀文人,当然也不愿伤害家人。他不愿违背母亲的意愿,他不愿伤害弟弟,当然也不愿伤害儿子。但这是做不到的,因为他面临一个天大的难题,或者说僵局!无论怎样选择,都会伤害自己的亲人!

他的决断可能太晚了,而且他在决断前错判形势,不了解弟弟的心思和狠毒,结果不但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葬送了性命。

总之,他没有及时遏制赵光义势力的坐大在继承人问题上,态度暧昧。为了稳住赵光义,不立儿子为太子,又不断以准太子地位加封赵光义。这些都是失当之举,使局势不可收拾。最后的摊牌行动也是错误的。他不想杀弟弟,但没有想到弟弟会杀他。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死于一个无法摆脱的困境!

最后,赵光义是否谋杀了赵匡胤?

为此,我们对赵光义进行心理分析。

赵光义会怎么想?他一定想继位,因为他是有充分理由的:

一,母亲有明言,自己非谋逆。

二,自己在哥哥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上有大功。

三,自己有能力当皇帝。

而哥哥一直没有明确表态,这就意味着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母亲提出了兄终弟及,如果哥哥不愿意,杀他以保侄子顺利继位,是很有可能的。而且,即使哥哥不杀他,侄子继位以后,也可能杀他。由此推断,弟弟有杀哥哥的动机。

所以,对赵光义来说,母亲的话“兄终弟及”本来是他的福音,但由于哥哥态度的暧昧,这个话反而敲响了他的丧钟,不仅皇帝当不成,连性命也保不住,所以冒险一博,杀了哥哥。因为他只有杀掉哥哥才有活路。对赵光义,是否能够继承皇位,已经是生与死的问题,不能继承意味着死亡。赵匡胤不理解赵光义的处境和心理,没有预防弟弟会杀他,就造成了这个兄弟相残的悲剧。至于怎么杀的,只是细节,不是关键。

对赵光义来说,哥哥已经摊牌,自己也已经拒绝了哥哥的提议,再不动手,就只能坐以待毙了。于是这个谋杀事件发生了。

从这个事件,最重要的教训是什么呢?兄终弟及说法的危害。也就是说,这件事是老太太出了一个坏主意,造成严重后果。

赵匡胤是夺取后周政权当上皇帝的。老太太提出兄终弟及这样要求,是基于后周失去政权时是幼主继位。

其实,这个理由是不充分的。幼主继位的事例很多,但只要是血统继承,可以是平安的。康熙年幼登基,面对鳌拜的嚣张,还是战胜了他,就是因为皇权的力量。后周失去政权不仅是因为幼主继位,而是由于没有形成一个强大可靠的顾命大臣集团。汉武帝也是幼子继位,但因为有霍光掌权,威信和忠诚,无人能够挑战。而赵宋政权没有这样的问题。赵匡胤的儿子已经成年。而且它已经有一批优秀人才,包括赵光义,可以辅佐他,未必会失去政权。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权是否能够巩固,关键还是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和治国能力。宋代以前,中国有大一统的汉唐盛世。老太太要告诫儿子的应该是如何做个明君,如何建立好的制度,让子孙后代传承下去,而不是光在继承者的年龄上做文章。五代时有些政权是兄弟继承,不是他们不想父子继承,而是因为这些政权都很弱小,很不稳固,为了在列国纷争中生存,不得不这样做。而赵匡胤不是这种情况。他有统一中国的能力。而且他继承了后周柴荣的政权,柴荣本身就很有能力,本来有可能统一天下,只是因为早亡而壮志未酬。所以,关键还是能力,不然即使继位者年长也没有用。五代时所以列国纷争不已,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出现雄才大略的皇帝。赵匡胤正是统一天下的英才。而且他已经让一批开国武将退休了,所以再次发生陈桥兵变的机会不是很大。唐.宋.明.清几个朝代,都有近三百年历史。光靠皇帝继位时年长,是无法保证长治久安的。五代时兄弟继承的情况只是偶尔发生,从来没有像杜太后那样,要建立一个如此复杂的制度,让三个家庭轮流坐庄,长期执行,非常荒唐。但由于老太太的自作聪明,反而造成赵匡胤的两难,赵光义的野心。最终导致包括赵匡胤在内的家族多人死于非命,就是这个兄终弟及造成的恶果这大概是老太太根本没有想到的。她的兄终弟及说法,害死了两个儿子(赵匡胤,赵廷美),两个孙子(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逼疯了一个孙子(赵光义自己的儿子赵元佐,他因为同情叔叔赵廷美无端被害而变疯)。老太太是千古罪人,造成骨肉相残的悲剧。所以,皇权时代,即使是太后,也不能随便说话。这个“兄终弟及”的话根本就不能提,只要这句话一说出口,无法收回,悲剧就已经注定。老太太大概以为,当皇帝像分家产一样,三个儿子,子子孙孙,轮流干一段,这样永远是赵家天下。太轻率了!赵光义杀兄,杀弟,杀侄,甚至导致自己儿子精神失常,看起来不道德,但的确保证了政局的稳定。不要对赵光义进行道德谴责,而是要寻找事情的规律。换了别人,也会这样做。根源在于皇权制度。由于这种制度,发生这样的事情有必然性。所以这个悲剧的第一罪魁祸首是杜太后,干预朝政,后果严重。老太太大概很得意,以为自己给儿孙想出了一个江山永固的妙招。其次是赵匡胤的犹豫暧昧,缺乏决断。最后还判断失误,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赵光义只是第三责任人。

现在可以回答我开头说的,“罪魁祸首”和“凶手”的不同。杜太后是罪魁祸首,赵光义是凶手。他们都是赵匡胤的亲人!

这里不是要歌颂父子继承的制度。除了个别国家,现代社会已经普遍放弃了这种父子继承制度,代之以选举制度。但在帝制时代,有这个制度还是比没有这个制度好,不然皇位继承问题会更加无序,失控,血腥。

所以,后来当赵光义要决定继承人时,按理应该让弟弟赵廷美继位。宰相赵普就对他说,陛下不要一误再误了。因为他一开始就反对兄终弟及,现在要求赵光义回到正道。他是对的,如果继续杜太后的办法,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所以赵普有远见,有勇气。如果赵匡胤早听他的话,这个悲剧不会发生。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到,古代规定后宫不能干政的重要性。太后不是一般嫔妃,有特殊性。太后干政,无论她的意见是否正确,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如果太后意见正确,皇帝也采纳了,好像没有问题。其实分散了皇帝的权威。以后,皇帝发出命令,大臣不愿执行,可能走太后的门路。如果太后意见不正确,即使皇帝没有采纳,太后也没有生气,仍然造成不良后果,因为消息可能传出去了,干扰皇帝正确决定的执行。

太后不是一个职位,只是一个尊号,为了在皇帝独尊之下不破坏孝道。当初刘邦当了皇帝,回家后,父亲见了他下跪,他很惊讶。有人告诉他,你父亲是平民,按礼制是应该下跪,除非你给他封号。所以刘邦封父亲为太上皇。并不是真让他参政议政。太后亲政情况是有的,一般是皇帝年幼,临时过渡。武则天,慈禧是例外,你可以说她们是太后干政,因为皇帝已经成年。但其实皇帝没有实权,所以其实是太后亲政,不是太后干政。太后亲政和太后干政是不同的,太后亲政还是一元化领导,太后干政就不是。赵匡胤母亲是太后干政,造成两个权力中心,甚至三个权力中心。而且干涉的是皇位继承这样的重大问题,所以后果特别严重。

最后再说一下这个凶杀案。

也许你会问,赵匡胤死亡原因不明,怎么可以叫凶杀案?下面就会解释,这就是一个凶杀案,主谋就是赵光义。不仅赵匡胤是他杀的,其它几个亲属也都是他杀的。他儿子变疯,是这个事变的间接受害者。

作为刑事案件,这个案例的证据链是太弱了。只有大规模对宫中人员审讯,才有可能揭开内幕,但在赵光义执政以后,这已经不可能了。但是,使用心理分析,我们的逻辑链条非常完整,合理,严密。作案动机合乎逻辑。而且,即使是刑事案件,也不是证据决定一切。比方现代司法的陪审团制度,就是让一些普通人来参与审判。他们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就是让他们凭直觉,凭良知,作出有罪无罪的判断。对这个“案件”,难道我们不可以用“常识”来完成这个千古案的最后“审判”吗?

关于刑事问题,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我们可以用反证法得出结论。

赵匡胤的死亡原因是什么?自杀,事故,疾病,谋杀?自杀没有理由;事故没有情节;疾病没有症状。无论如何,医生和在场和服务人员应该有证词。如果是事故或疾病,赵光义一定会公开,因为他可以摆脱干系,怎么会隐瞒?所以有的历史学家还在讨论赵匡胤是否有什么家族遗传疾病,完全是多余。

不管怎样,赵光义有责任公布真相。因为赵匡胤原来好好的,与赵光义见面以后突然死亡。无论是什么原因,都要有个交代。但一概没有,这就不正常,赵光义有重大嫌疑。当时的人无人敢追问他,但历史学家可以“追问”他。既然没有公布赵匡胤死因,就不能排除谋杀的可能。如果是谋杀,凶手一定是赵光义。赵光义有作案的动机,有作案的时间和作案的能力(宫中太监太医有他的人)。而且,赵匡胤死亡,赵光义是最大受益者。他也是唯一犯罪嫌疑人。

战国时赵盾并没有亲自弑君,但晋国史官董狐在史书中写下了赵盾弑君的文字,因为国王死后赵盾是掌权者。他没有追究杀人者,就是同谋。所以,不管赵光义是否亲自动手杀赵匡胤,他是无法逃脱罪责的。

有人说,当太监来赵光义家报告赵匡胤已经死亡,要他赶快进宫,他还犹豫,由此说明赵光义对赵匡胤之死不知情,所以他没有责任。这个想法太天真了。他所以不敢马上进宫是不知外面反应如何,是否有人抗议,想再看看形势再决定下一步。但太监告诉他,晚去皇位可能被别人拿走了,他才赶忙进宫。如果他真不知情,应该马上进宫,派兵包围皇宫,拘押宫中人员,调查皇帝死因。

对这件凶杀案,我唯一有点疑问的是,如果赵光义谋杀哥哥,是因为当晚的谈话,那么他要安排谋杀,时间是否太仓促?但从前面分析看,赵光义也许早就等着这一天了。那个晚上,他预感今晚哥哥要摊牌,事先准备了毒药,在他们谈话之间,悄悄在哥哥的酒中下毒。

2021.01.11 第一稿

2021.08.  第二稿

2022.08.  第三稿

2022.11.24 第四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