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近三个月来乌军反攻态势。
形势比人强,人不能逆流而动。俄军终于从郝尔松城“善意撤退”了。这是11月9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同志下达的命令,理由是:保存战斗力。
无疑,俄军弃守郝尔松城这个军事战略重地,可谓既是战略上的失败,又是战术上的失败。
而乌军则在前仆后继的保家卫国战争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也是乌军自8月29日实施大反攻以来的总体形势。
9月上旬,乌军利用俄军增援南方战线郝尔松,北方战线兵力空虚之际,狂飙突进,仅用4天左右的时间就收复了俄军花了4个月的时间打下的“江山”。包括收复战略重镇伊久姆。
10月中旬,莫斯科庆祝乌东四州“公投入俄”的烟火刚刚泯灭,乌军又在北方战线“攻坚克难”,先后夺取包括战略后勤枢纽利曼重镇在内的数个城镇,逼得俄军内部互相指责,纷争不断。以至于开战之初酷爱“四处打卡”的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直呼俄当局扔核弹。
进入11月后,乌军在南方战线稳扎稳打,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利用海马斯多管火箭炮不断精准轰炸郝尔松俄占军的后勤补给线。
郝尔松州是真正的战略要地,是俄占克里米亚的北方门户,控制着克里米亚80%的淡水资源。
立足郝尔松,向东北,可支援顿涅兹克和卢甘斯克两州;向西南,可侵占尼古拉耶夫州和港口城市敖德萨州。继而达成俄把乌克兰变成一个“内陆国家”的初心。
俄军北方战线大溃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兵员稀少,防守空虚。主力或精锐部队被调到了南方郝尔松战线,准备在那里与乌军决一死战。
但俄军没想到在北方战线上演的空城计失败,乌军在美西方情报加持下,勇猛出击,打了俄军一个措手不及。
俄军兵败如山倒,丢盔弃甲,乌军“接收”的速度远赶不上俄军溃逃速度。导致俄国内朝野震动,问责声四起。
可以这样说,俄军因为太想“保卫”新领土郝尔松,以至于丢掉了北方哈尔科夫大片近万平方公里土地。
但是在11月9日,俄国防部绍伊古在听取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罗维金的汇报后,终于痛下决心同意撤军,弃守开战以来夺取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州府城市。
所谓的军事战略意义,政治象征意义,都被抛到九霄云外。生命第一,保存实力要紧。
苏罗维金在向绍伊古提议撤军时说:“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我们将拯救我们军人的生命,并在总体上保住这个集群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挤在狭小的区域内无法发挥作用。”
看来有“末日将军”之称苏罗维金还真有两把刷子,知道“失地存人”这个道理。
而且俄军在这次“善意撤退”时还“平安顺走”了郝尔松州70000多民众(按俄方说法就是俄国民),抢人成功,可谓“一得”。
乌方则指俄方裹挟平民做“肉盾”掩护俄军撤退。国际特赦组织日前说,俄罗斯强行将平民从它占领的乌克兰领土转移到俄罗斯控制的地区或俄罗斯,导致儿童与家人分离,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
乌军对俄军不战而退将信将疑,外界更是一度传闻俄军把百姓撤走后,好利用民宅与乌军打巷战。俄方在把平民撤到第聂伯河左岸同时,一度向右岸的郝尔松城增援。郝尔松城及其周边的俄军最多时达到40000人之巨。
然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战场形势,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同志最终不得不下令“善意撤退”。
有媒体曾这样报道绍伊古的命令。命令中说没有作战经验的前线指挥官指挥失误,把没有训练好的动员兵派到前线充当“耗材”,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引起国内家属抗议,并称这是一种战略失误。
也就是说,俄军从郝尔松“善意撤退”,远看既有后勤供给原因,近看又有前线军官指挥失误的原因。1+1=撤退。
放弃战略重镇赫尔松,无疑是俄军入侵乌克兰近九个月来的最大败仗。
有人说,是美援海马斯大发神威,改变了整个俄乌战场局势。但《人民观点》认为,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俄特别军事行动”的败局。
再先进的武器,也要靠人来操作。
保家卫国的精神,视死如归的勇气,气势如虹的士气,才是乌军大反攻以来不断取得胜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础保障”或叫“根本保证”。
反观俄军,则士气低落,逃兵不断。有例为证: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乌克兰妇孺儿童蜂拥出境避难,而众多乌克兰男性公民则逆向而行,自欧美回国抗战。与此相反,俄搞部分战争动员,则引起多起抵制活动:有钱有势者花高价坐飞机出境逃兵役,无钱无势者枪击地方征兵负责任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有多达30万名俄青壮年男性逃到国外躲避兵役。
都是东斯拉夫民族,面临生死考验时,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
一个是正义之战,一个是非正义之战;
一个是保家卫国战争,一个是侵略战争。
有人说俄军“硬抗”到美中期选举大致见分晓时才宣布撤退命令,是为了给在野的共和党“助选”。
得道多助。其实不管美中期选举结果如何,欧美继续支持乌抗战的“大政方针”不会改变。在援乌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还是有高度共识的,都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而只要有国际社会继续“拱火”乌克兰抗战,再加上乌军“士气”保证,乌军就必定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们依稀见到了胜利曙光,期待和平早日降临乌克兰黑土地。
作者:人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