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香山人张祖霖:从留学澳洲到定居当地
张祖霖(Chong Julum)是香山县大环村人,生于1911年9月20日。他的伯父张坤廉(Chong Quinlem)1879年出生,大约在二十岁左右便离开家乡,奔赴澳大利亚寻找梦想。他在昆士兰省(Queensland)北部重镇坚时埠(Cairns)入境,随后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做工,以三合(Sam Hop)为别名,即与其原名Chong Quinlem交替使用,在1905年之前便取得在当地之永久居留权,随后便回国探亲[1]。自1907年返回澳洲后,他便逐渐转到昆士兰省最北部的海岛亦即珍珠养殖基地珍珠埠(Thursday Island),在那里开设自己的商铺做生意,就以其别名三合当作店名,称为“三合商店”(Sam Hop & Coy)。随后他想办法将太太带到珍珠埠[2],让其在此生育孩子,日子过得很红火[3]。
澳大利亚在1921年实施《中国留学生章程》,开放居澳华人申办其在乡子弟从中国来澳大利亚留学。张祖霖的家人得知这一消息,决定将时年届满十岁的他送往澳大利亚留学。经与在澳的张坤廉沟通之后,后者允诺作为侄儿的监护人,负责为其申请赴澳留学所需之护照和签证。于是,当年年中,张坤廉填具申请表格,递交给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办理张祖霖赴澳留学手续。他以自己经营的三合商店作保,应承每年由他负担所有学费,要将侄儿办到他所在地方的珍珠埠省立学校(Thursday Island State School)念书。他在申请中没有填写清楚自己与张祖霖的关系,而是模糊处理,让中国总领事馆觉得他就是护照申请者的父亲,这样办理留学事宜就顺理成章。按照《中国留学生章程》的规定,监护人和财政担保人应该是签证申请者的父母,具有在澳永久居留权。而张坤廉在这方面的模糊做法,让人看起来他是符合上述条件。
因张坤廉所填表格未具日期,因而无法得知具体是何时递交给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而后者又花费多长时间审理此项申请。可以确定的是,当年9月21日,中国总领事魏子京为张祖霖签发了一份学生护照,号码是107/S/21;并且也在同一天,为他从主管外侨事务的澳洲内务部拿到了入境签证。随后,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便按照流程,根据张坤廉提供的指引,将该护照寄送给雪梨(Sydney)的永生公司(Wing Sang & Co.),再由其寄送香港的先施公司,由后者负责为张祖霖安排行程,并在其赴港搭船前来澳大利亚时,再将护照交予他随身携带。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与安排,张祖霖方才得以成行。其家人送他去到香港,在此搭乘由中澳船行经营运行的“获多利”(Victoria)号轮船,于1922年6月7日抵达珍珠埠,这也是赴澳轮船抵达澳大利亚的第一站。张坤廉由在当地开设“张秀记”(Tommy Ah Sue & Coy)商铺原籍广东省惠阳县瓦陶坑村的华商张槐勋(Chung yet)陪同[4],去到海关将侄儿接出来,安顿在自己家中住下。根据海关的记录,张坤廉将张槐勋请来,其目的是让他也成为侄儿张祖霖的监护人,一旦他需要离开珍珠埠去他处办事甚或回中国探亲时,张槐勋就可以顶上去,必要时可代拆代行。而实际上,二年后张槐勋也回国将两个儿子张瑞(Willie Cheung Sui)和张胜(Harry Cheung Shing)申办到珍珠埠读书[5],与张祖霖作伴,同在上一间学校念书。
安顿下来后,6月12日,张坤廉便带着张祖霖去珍珠埠省立学校注册入学,这也是该岛上唯一的公立学校。但校长在与其见面交谈过之后发现,这位十一岁的男孩从来就没有学过英语,对这个语言没有一点儿认识,根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上课,即便有老师愿意特别帮助,也需要他具备一定的基础才行。于是,他向张坤廉建议,回家延请家教,密集培训,用个把月的时间让这个中国男孩懂一点儿英语的基础,再去学校。对此建议,张坤廉全盘接受。二个月后,张祖霖于8月10四日正式入读珍珠埠省立学校,在校长和老师的特别关注下,开始了英语的学习,且进步很大。一年后,其英语操说就已经很流利,也顺利地升读二年级。由此,他在这间学校逐年升级,按部就班地一直读了下来,直到1928年底。
1929年初,张祖霖不再去学校上学,而是待在伯父张坤廉的三合商店里,顶替原先所雇佣的一位半唐番(华人与当地人通婚所生之后代)的工作。此事被当地的海关稽核人员发现后,对张坤廉这种雇佣侄儿的行为提出警告,如不改正,将立即按照条例将张祖霖遣返中国。于是,4月份的时候,张祖霖回到珍珠埠省立学校跟校长商量如何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因他已经在此读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此后应该就读中学或者进入各种专业学院读书,遂向位于美利滨(Melbourne)的司铎茨商学院(Stott’s Business College)注册,选修其函数课程,由珍珠埠省立学校校长负责监督及课程的学习。为此,他将此事报告给了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希望后者向内务部报备并希望获得批复。可是,过了二个多月,也没有见到内务部对此有何回复,到6月26日,新任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宋发祥致函内务部秘书,一方面询问对此事的回复,另一方面也是循例为张祖霖申请下一年度的展签。直到这时,内务部秘书才指示昆士兰省海关对张祖霖的现状予以调查,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海关人员得知,张祖霖确实是在每周上课时间里去到学校,在校长的指导下学习函授课程,只是在课余时间里协助伯父经营商铺。内务部早前没有对中国总领事馆申请的张祖霖转读函授课程做出回复,主要在于认为既然他可以在这个澳洲的偏僻海岛学习函授课程,那么也同样可以回到中国继续接受这样的函授课程学习,因而便不准备批复其下一年度展签。现在既然珍珠埠省立学校校长愿承担指导责任,海关人员的调查也显示张祖霖在上课期间基本上都去到学校里修读函授课程,不懂的地方就近咨询校长,于是便在7月23日批复了宋发祥总领事的申请,但却打了折扣,即只给这位中国学生展签半年,有效期至1929年12月31日。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祖霖便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函授教育,只是在课余时间为伯父的商店做点事儿。经过大半年的函授学习,其课程难度已经超出了校长所能指导的范围,而他自己也已无心再读下去,遂于年底前通过中国总领事馆向内务部申请再入境签证,以便回国探亲,然后希望能重返澳洲,再决定到什么地方继续求学。于是,在获得内务部批复之后,12月13日,中国总领事宋发祥为张祖霖签发一份一年有效期的护照,以便他能在有效期内返回澳洲[6]。拿到护照后,张祖霖便收拾行装,挥别在此读书近八年的珍珠埠省立学校和对他照顾有加的校长,并向伯父一家辞行,于12月27日登上路经该埠驶往香港的“太平”(Taiping)号轮船,只身返回中国探亲。
然而,一年后张祖霖没有如期返回。直到1931年10月20日,新任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陈维屏致函内务部秘书,申请张祖霖的入境签证,但他申请的不是这位中国青年的留学签证,而是工作签证。陈总领事在申请函中表示,张坤廉的三合商店在过去二十年中,发展得很好,也做进出口贸易,仅在上一个财政年度,其进出口货品价值就达6213镑;为此,该店东主张坤廉希望能申请其侄儿张祖霖前来担任其簿记工作,负责进出口贸易的相关业务。接到这样的申请,内务部遂提供海关了解三合商店的营业状况及员工人数,以便取舍。海关的统计显示,上一个财政年度,三合商店的年营业额为14426镑,进出口货品的价值也确如中国总领事申请函中所言,表现相当的好;至于其员工,除了其年长张坤廉三岁的兄长张庸廉(Chong Yong Lem)作为襄理协助经营之外(但已在本年7月回国探亲)[7],还另外雇佣三人,分司店员、货物管理和送信等不同岗位。因此,该商店的营业额与规模,目前确实处于人手不够的状态,而且也符合从海外聘请员工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张坤廉拟聘用的张祖霖此前曾在该埠学习几近八年,熟悉那里的情况,中英文俱佳,是最佳人选。内务部长核查所有调查的结果,认为都符合条件,遂于12月1日批复了张祖霖的入境签证,准允其前来三合商店充任店员,先给予十二个月签证,到期后可视情申请展签。
在中山家乡的张祖霖接到伯父转来的签证批复通知后,便立即收拾行装,处理完在国内的相关事宜,赶赴香港,在此搭乘“彰德”(Changte)号轮船,于1932年4月30日抵达珍珠埠,海关当场核发给他十二个月的工作签证。由是,进入伯父的三合商店,成为其店员[8]。他在司职记账工作的同时,具体负责进出口商品的贸易。
张祖霖的工作卓有成效。次年,仅出口商品一项(主要是海产品如马蹄螺和海参),就达价值11516镑,盈利3762镑;越一年,出口额达12848镑,盈利3551镑;1935年,出口额为15107镑,盈利3500镑。虽盈利略有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利率或成本的增加所致,但无论如何,出口额则在逐年增长。这样的成绩,自然使得他每年申请展签时都很顺利地通过。
1936年底,二十五岁的张祖霖与1918年1月31日在澳出生的华人第二代女子波琳(Pauline)在珍珠埠结婚。不久,他申请永久居民获准。1940年,他因身体不好,申请病假半年去雪梨治病。之后因为太平洋战争之故,珍珠埠成为前线,居民疏散,他没有再返回那里,而是移居昆士兰省北部滨海城市汤士威炉埠(Townsville)。事实上,他的两个伯父(张庸廉和张坤廉)全家也因疏散迁到了昆士兰省首府庇厘士彬埠(Brisbane)居住,并将商店搬到了这里;1947年11月13日,张坤廉本人在此间病逝[9]。1944年,张祖霖携全家再南下到昆士兰省中部大埠洛金顿(Rockhampton)居住,在此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商铺,以己之名为店名,叫做“祖霖号”(Julum Chong),独家经营。到1952年,其年营业额已经达到8288镑,显见其经商有道,生意兴隆。而到此时,他也和太太一起生养了五个子女[10]。
张祖霖的档案到此中止。[11]相信他此后随着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松动,从而申请归化澳籍;而其家庭成员也有可能进一步增加,毕竟此时他的太太刚刚三十出头,如果他们愿意再要孩子,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一九二一年年中,张坤廉以监护人身份填具申请表格,递交给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办理张祖霖赴澳留学手续。
一九二一年申请张祖霖赴澳留学签证上提供的照片。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陈维屏给张祖霖签发的护照内页。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陈维屏给张祖霖签发的护照。
一九三九年,外侨证上张祖霖的照片。
一九四八年,外侨证上张祖霖的照片。
粟明鲜
2019-12-09
[1] Sam Hop - of Cairns, Queensland - birthplace: Canton, China - departed Cairns, Queensland on the Eastern 24 October 1905, NAA: J2482, 1905/169。
[2] Certificate for exemption from dictation test list - Sangora Sagata, Ah Yan [Yin], Kook Kee, Lum Foy [Ah Kee], George Wing Lun [Line], Tam Yen, Tam Tai, Ah Get, Quon Yee, Wong Ing, Tin Choy, Ah Yin, Ah Wan, Ah Kong, Sam Wah Sam Hop, Too Choy, Kwong Tie, Louie Kee, Jack Coo, Lee Yin, Ah Lum, Jay Hing, Wing Lee, Mar Joy, Fong Wah Mar Foo, Loo Wah Sum, NAA: J2773, 2348/1918。
[3] 在1920年珍珠埠华商为直隶山东等省水旱荒灾的捐款名单中,有“张坤廉师奶”的记录,可见在这一年之前她便已经在珍珠埠与丈夫一同生活,生育孩子,助夫持家。见:“赈灾录:筹赈国内水旱荒灾劝捐小启”,载《东华报》(Tung Wah Times),1920年12月13日,第8版。
[4] Yet, Chung - Nationality: Chinese [Occupation - Cabinet Maker, DOB 1867] - Alien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No 115 issued 19 October 1916 at Townsville, NAA: BP4/3, CHINESE YET CHUNG; Jimmy Ah Foo [includes photographs and 2 Proclamations relating to Yet Chung and Quoy Hing with photographs. Box 17], NAA: SP42/1, B1907/135。
[5] Shing, Harry Cheung - Student passport, NAA: A1, 1925/11291.
[6] CHONG, Julum - Nationality: Chinese, NAA: BP313/1, CHONG J。
[7]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Chong Yong Lem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Canton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CHANGTE 30 July 1931 returned Thursday Island per TAIPING 28 September 1935, NAA: J2483, 496/35。
[8] CHONG, Julum - Nationality: Chinese - Arrived Thursday Island on SS Taiping 30 April 1932, NAA: BP25/1, CHONG J CHINESE。
[9] “RE: CHONG QUINLEM (Sometimes called Chong Quin Lem), Deceased”, in The Courier-Mail, Saturday 20 December 1947, page 10。
[10] Julum Chong, NAA: BP210/9, 58。
[11] 张祖霖的档案全宗,见Chong Julum - Exemption certificate [1.5cms], NAA: A433, 1949/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