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说到哪儿了?光顾着上纲上线吹牛了,正事儿都忘了。
啊,总算想起来了,宋希濂这样描画桂、邱二人当然是有目的的,这是一个铺垫,和宋希濂的一个师长有关,后文再说吧。
三仗皆败,连打三次竟然打不下一个小小的仪封!敌情严重!
此时各部情报纷纷报来,军委会总算大概摸着了敌情了。
日军第14师团击溃守军、在国军腹地中间占领广大区域,意图何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北面是来路不用考虑;南面?没有别的部队配合,土肥原贤二他能跑多远、他想打武汉吗?没可能啊;东面,从背后突破商丘?很可能!西面,攻取开封,还是有可能!
军委会不能确定日军下一步到底是取东还是取西,但是都要防。于是决定收缩黄口至砀山防线,第8军配属第64军第187师守备商丘、砀山,堵住东面徐州战场可能的来援之敌,给黄杰的命令是“决不能放弃”,也就是死守;而西面,在1936年就已经修筑了屏护开封的国防工事。以兰封为起点,向南偏西延伸至阳堌镇一带,总长大约30里,由桂永清指挥第46师、第106师、第88师第262旅及第200师搜索营负责守备这一防线。
东西两面守住了,那就向中央进军,军委会准备抓住战机歼灭第14师团!
进攻部队分两路,东路军为第74军、第64军第155师、第88师第264旅第518团,沿铁路两侧向野岗、楚庄寨、贺村攻击;
西路军,第71军第87师(欠第518团)、第61师,由兰封出发向东攻击仪封、内黄、马王寨;
辅助部队,1、第3集团军向考城攻击,并以一部埋伏于鲁道口、大寨集、王庄,遮断日军北退之路;2、新编第35师向宋庄、纸坊集攻击,遮断东北退路;3、第32军确保大黄集、团集,并埋伏于杨桥、郭庄、马庄,遮断敌之来路。
定于22日开始攻击!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东西关门,东面挤压、攻击,北路打击侧背,并在北面远端准备阻击、埋伏的一个包围阵。此计划乃是蒋委员长在郑州亲自制定,命令下达后,第1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前进至开封,在商丘的第1战区前敌总指挥薛岳照转命令。
这个计划粗看不错,南路日军不会去,东西两面也堵住了,然后东面挤压,北路打击侧背,再在北方远处布置部队堵击、埋伏,基本上就是个瓮中捉鳖的架势——问题是瓮准备好了,可是第14师团不是王八啊?其实蒋委员长的这个计划是个半外行的计划,因为过于想当然了,认为自己的东西两面都会堵住,北面也有部队了,日军第14师团自然像鳖一样束手被擒。可是你套野鸡的陷阱如何能套住狗熊?你的布置就那么万无一失?所以讲这个计划必须还要有预案,例如,如果日军突破某一个方向怎么办?
这个计划是缺少变化的,而缺少变化就是呆板,正是兵家大忌,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才是兵法。而且日军并非易与之辈,你设计好了就会达成歼灭目的?真的是没有那么便宜的事儿啊。日军第14师团,这个野战集团战力强大、机动力强,一次攻击是万万不会达成歼灭的目的的,所以从常理讲也要准备几个预案,进行连续攻击,这样最后才能形成歼灭战场。所以讲,蒋委员长的这个计划应该只是几次战斗的第一次,是不应该有歼灭日军第14师团的目的的,这个第一次攻击的目的应该是消弱敌军、或者是把敌军向我方预想方向压迫,从而形成对我方更为有利的态势。
如果是最后的围歼战,那就没啥可的说了,啥也不用管、只管往里打就是了,解决敌军有生力量就是目的。而如果不是最后的围歼战,那么战斗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取势”,压迫敌军向我方预想变化,从而达到围歼战的态势。而这个“取势”的关键就是掌握要点!我方要点不可动摇,敌方要点必须夺取!
而要点谁最敏感?当然是前线的指挥官,而不是大本营的参谋们。为了这些要命的要点,这些前线指挥官可真是不要命的,这种例子太多了,每次战斗都是。而这个围歼计划的目的并未重视要点,这是计划本身的目的造成的,而且更为要命的是,蒋委员长直接指挥这次战役,完全把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和前敌指挥部抛在了一边,这就完全失去了变化的基础。
大人物亲自指挥自然会有“小毛病”,北路攻击部队指挥官宋希濂就有意见,是因为蒋委员长亲自下令把第71军下属的第88师留在了兰封,归于桂永清指挥。“我问第88师(欠第264旅)是否一道去?蒋说,‘第88师留在兰封,暂归桂永清指挥。’我听了心里不乐意,知道这是桂永清捣的鬼,但蒋介石的语气是命令态度,只好忍受着。”
宋希濂的这段自己的推测——“桂永清捣的鬼”——现在成了战史,结果就是大家都认为桂永清光知抓权,不知打仗,这正是宋希濂的目的。不过这次“桂永清捣的鬼”还是和“骄横跋扈,不可一世,除了对蒋介石、何应钦、陈诚等人阿谀奉迎,以达其升官的目的而外,是什么人也瞧不起的”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宋希濂制造舆论,营造气氛,是引导大家认识的步骤。
到底宋希濂想要干什么?一路走过来的朋友都知道,俺可真不是标题党,咱们别着急,慢慢说,历史的迷雾一层又一层的,哪有那么容易就“揭秘”啦、“解密”啦、“内幕”啦、“爆料”啦、“震惊”啦,没有什么捷径,只有艰苦的思考。
第88师师长龙慕韩现在只率领着第262旅一个旅,现在归于桂永清指挥,这完全是战场形势决定的,而不是什么桂永清“捣的鬼”。第262旅此前连打两次仪封皆败,损失肯定不小,战力有一定损失,桂永清就把守卫兰封的任务交给龙慕韩也是合适的。而自己的第27军所辖的第46师、第36师去守备兰封至阳堌的野战工事,任务也不能说是轻松。兰封并不大,不过筑有坚强的国防工事,用一个旅来守卫很合适。
宋希濂指挥的北路军负有进攻任务,战力不能削弱,而现在第87师只有3个团,还有一个团被隔在内黄集以东。3个团的兵力如何能完成打击日军第14师团侧背的任务?所以蒋介石就把钟松的第61师划归这一路,用一个师换一个旅,怎么能说是所谓的“只好忍受着”呢?
宋希濂为什么只写把第88师第262旅调出指挥而不写把第61师调入呢?这个答案太简单了,写了自己吃了亏才能骂“桂永清捣的鬼”,如果把调出、调入都写出来,这一算账自己是占了便宜的,这如何能骂 “桂永清捣的鬼”?
那宋希濂为啥非要描画“桂永清捣鬼”呢?这个只能靠《匝瑜定理》来分析了。“有原因就有目的,有目的就有原因!”大家看看这个《匝瑜定理》的辩证性强不强?有理性强不强?是不是肿么说都有理?
对啦,《匝瑜定理》就是有理!原则性、纲领性的东西都是左右、正反、前后、上下、里外都有理的,要是不能把你的嘴都堵住还能叫做“放到哪儿、哪儿就闪光发亮”的《匝瑜定理》?笑话!
原则性、纲领性的东西如何使用呢?只有一个办法,活学活用,只有带着问题学才有直接的效果。建议大家把《匝瑜定理》随身携带,碰见问题掏出来就翻,无论社会交往、商业谈判、还是求职兼差、考研复习,至于恋爱婚姻、教育指导等等吧也都有所涵盖,都可以在《匝瑜定理》里边找到指示。至于碰到厕所改建、下水道疏通的问题,也可以尝试着用一用《匝瑜定理》。
吹了半天“包治百病”要是不搞个例子出来大家是不会相信的,现在就请宋希濂宋将军到台上来吧。要声明的是俺还没有堕落到像电视里卖药的找个托儿的地步,俺不认识宋希濂、桂永清。
说到哪儿了?《匝瑜定理》,“有原因就有目的,有目的就有原因!”那么宋希濂说“桂永清捣的鬼”是什么目的呢?嘿嘿,宋希濂只说调出第262旅而不说调入第61师是原因,这样才引出“桂永清捣的鬼”的目的,而“桂永清捣的鬼”,这个说法现在是目的,后面就要为下一个目的服务了,那就变成了原因了。所以讲,“桂永清捣的鬼”是宋希濂推论过程当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是和宋希濂的一个师长有关系。
这真不是卖关子,是火候不到,不能出锅啊,没有做熟的东西您要是吃了会闹肚子的。
不过单单从这件事儿来看,光写调出第262旅而不说调入第61师,大家可以看出宋希濂这个人不太厚道。再说了,人家临时指挥一下你的一个旅你就叫唤、那你抢人家老婆算肿么会子事?
其实,19日第88师第262旅奉命守备兰封,20日,桂永清负责守备兰封至阳堌一线,此时再把第88师第262旅调出兰封换防没有必要,把第61师划归第71军指挥就行了。这种事情其实很常见,战场上乱七八糟的,哪能都像跳团体操、啦啦队那样整齐?宋希濂这是对桂永清有看法,没事找事。
好啦,不管那么多了,宋希濂委委屈屈带着一个第262旅换来的一个第61师和本部第87师人马出发,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