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街边有个小卖部

在你的家乡,经常路过的街边,有没有一个小卖部,虽然不大,却承载了你对零食的所有幻想?我记忆里的这个小卖部,就开在绿树成荫的街边,沿着这条街,我走过了青春盛开的六年。

初中的学校距离我家,步行20分钟,途中会经过一条几百米的街道。这是一片工厂的家属区,其中有三.四栋楼临街而盖。80年代的楼房,很多也就5层高。一楼的住户会把临街的阳台都封上,所谓“封”,也就是不能进出,没有门但也留着几扇可以开合的窗户。为了安全,窗户外面加了结实的铁栏杆。这几栋楼的一层住户里,却有那么一人家,把一楼自家临街的阳台打造成了一个小卖部,里面摆满了各种零食,泡泡糖,话梅,杏脯,棒棒糖,锅巴,烤鱼片,螺丝糖,酸梅粉......还有港台明星的黑白照片和大头贴,当时正在热播的动画片的彩色贴纸...... 玲琅满目。

这条街是很多学生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于是常常有不少学生攥着手里的硬币或毛票,挤在小卖部的柜台前,挑选着自己垂涎的小零食。

每当我的熊猫罐罐里叮当作响的时候,我也会挤在柜台前的人群中,像随风摇摆的花枝,随着人群左晃右晃,直到被推到前排,花上五分钱买一个“大大”泡泡糖或是奢侈一下,买一包两毛五的杏脯,锅巴或是烤鱼片,可还没等到回家,我就狼吞虎咽的吃完了,只能无限渴望地等待着下一次。
 
光顾小卖部的次数多了,有时候会和的小卖部的老板聊几句家常。他有一个跛足的儿子,是在特殊的政策照顾下,街道允许他开了这个小卖部。老板中年模样,个头不高,经常满面笑容地坐在柜台里面。没有人来的时候,他会回到小卖部后面的家里。我们如果没看见他,便会大声喊道“老板在吗”?他听到后,慌不迭地快跑出来,一边嚷着:“想买点啥”?每天放学,我都能经过这个满是甜蜜和梦想的小屋。
 
除了零食,我也很喜欢那里卖的明星黑白照片和各种彩色贴纸。那几年,我所有的零花钱几乎都贡献给了这个小卖部。
 
小卖部是建在了老板家临街的后阳台里。白天光线充足,傍晚时分,小卖部会点起一盏明晃晃的灯。临街的柜台都是玻璃的,零食被摆放在一层层的玻璃柜台上,方便我们挑选。小卖部并没有固定的打烊时间,或早或晚,完全看老板的心情。有时候我放学晚了,伴着染红天边的晚霞,经过小卖部时,即使什么也不买,老板温柔明亮的笑容,好像在告诉我,我喜欢的零食永远都在等着我。只要经过那里,我便觉得踏实心安。
 
这个小卖部里,我买得最多的是杏脯。虽然二毛五一小袋,在当时算是比较贵的,但一想起那股沁入舌尖,融入味蕾的酸酸甜甜,柔滑却也有点韧劲的嚼头,我便满嘴生津,心甘情愿地每周贡献出自己的大部分财产。那个年代零食的包装真是简易。杏脯小小一包,简陋地装在一个透明小塑料袋里,有时候我还能吃到沙子。可我小小的心却是那么容易满足。遇到钱不够了,又想念这种味道的时候,我就只好先买一包酸梅粉解馋。一个很小很小的塑料袋里装着酸梅粉,和一把小的可爱的塑料勺,就这样干吃。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零食卫不卫生,健不健康,能吃到,便是无穷的快乐。
 
后来,小卖部里也卖起了饮料和烟,而我,也离开了那条街,那座城。再后来,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再也没有了临街的这个小卖部。面对着超市里花花绿绿的千百种零食,我开始怀念起当年让我朝思暮想,而今却再也买不到了,有着同样味道的零食。许多人和事也都在生活的车轮中渐行渐远,可是那些曾经流淌在心中的快乐,永远不会干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