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买学上海了吧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孟买学上海了吧

                                           2005年2月18日

何必

雄心勃勃的孟买一直希望把自己塑造为“印度的上海”,……(略。)

这样的消息在网上一经刊载,就引得一片热闹。各大网站都为此设置了评论区域,而在那里,依然是昏天黑地来不来就是吐沫横飞进行人身攻击。其中,除去带有腐烂气味的表层,意思无非是有几种,一是认为印度也在学习中国的目中无人,拿人民的权利当作儿戏;二是认为上海是最不适合学习模仿的地方,那里的等级森严与昂贵的生活绝不是发展的方向;三是通过这种新闻看到了印度比中国的实力还要差,竟然要将中国的城市作为追赶目标;四是对拆除贫民窟做法本身的各种说辞,等等。

这篇由英国记者采写的报道,描述了孟买城市管理当局伤天害理的行径。被国内媒体转载,自然有国内媒体的宣传诉求。从网络上对此事的各种议论上看,应该说还是起到了狡猾的媒体设想的作用,让人们看到,我们的邻居、那个曾经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一骑绝尘统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抗、在之中早就取得了市场经济地位的印度,也还是跟在中国后面屁颠颠地追逐着,而且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着与我们非常相似的对贫困人口权利的践踏,以及政府言而无信的表现。

对于印度的情况,我们知道得并不多。所以,在一个1600万人口的城市里,有20万人无家可归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也并不是很清楚;同样,2600亿卢比(而不是卢布,从此可以看出国内媒体连如此的新闻素材都弄错,责任心与职业能力水平可见一斑)改造城市并且拆除贫民窟,这相当于450多亿人民币的费用究竟是个什么意义,也尚未可知。不过,应该可以推测,做出一个如此巨大的预算并付诸实施,恐怕也是个大动作了。

查询相关资料却未遂。到现在也不知道这篇报道的背景情况究竟如何。按照德国历史学一个流派的说法,人们就是从事实的海洋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一瓢也是事实,但距离事实的轮廓与全部则相去甚远。比如中国古人梅福有言,天下以言治罪者,最天下之大乱也。可这种警戒却丝毫拦不住世世代代中国人文字狱的兴盛与行之有效,至今人们依然可以断章取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挡不住人们热衷于挂一漏万甚至隐瞒真相欺世盗名混淆视听。告诉中国人孟买拆除贫民窟时也是蛮不讲理,去年大选中刚刚获胜的国大党也是背信弃义,背后对国内存在着的类似现象也就可以松口气,对各种与民争利的现象熟视无睹了。就如同只要国内出现了什么问题,总是从譬如美国的现实或历史上找出类似的事件,来说明如此问题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不,印度照样暴力拆迁吧!就这样,国内的人们还折腾什么劲呢,人家印度也在与我们接轨,向嗲嗲的上海人学习。

可冷静下来想想,我们还是应该意识到,印度提出要作为世界强国的梦想并非是痴人说梦。众所周知的是,印度的软件业如今雄踞世界顶峰,连美国人都要让其三分,全世界软件领域里的注册数量,印度就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让到现在还是被精英们把握着的号称聪明绝顶但却连个产业都无法形成的软件开发制造领域里煞有介事的中国人自惭形秽;印度制造的汽车早已蜚声全球,而中国汽车却从自主研发退却到了国外汽车厂商的打工仔还得意洋洋地无视自身资源与环境状况口口声声什么中国是世界加工厂;印度的宝莱坞的电影产量让好莱坞相形见绌;印度的航空母舰在海洋上游弋已经有20多年历史的当口,中国还只是从俄罗斯弄了了条基辅号退役玩意儿供国人开眼游玩;印度的资本市场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行之有效让比邻的中国黑幕重重的股市汇市期货市场上的男男女女们心痒难挠;印度与日本的亲热、与美国的眉来眼去、与俄罗斯的暗送秋波,都在完成着对中国的遏制乃至包围……

事实上,印度国大党上台本身也给中国人带来的重要启示。去年4、5月间,印度大选如火如荼,参加人数约6.75亿,电子投票机就有107.5万台,耗资约100亿。国际上都对1998年开始执政的人民党联盟胜券在握几乎众口一词,国内那些人模狗样的国际问题专家也在选举结果还没出来时就板上钉钉地认定瓦杰帕伊会继续连任,并因之忙不迭地设计中国对印度的外交纲领。在分析人民党获胜的原因时,国内各方也基本上无一例外地把瓦杰帕伊当政期间印度经济取得了GDP8%增长速度、经济改革、外交成就、宗教冲突缓和、新一代接班人辈出、纪律严明等当作法宝;而具有意大利血统的国大党领导人索尼娅•甘地虽然加入印度国籍,但非纯种印度人这点成为无法逾越的当选障碍,而且该党也没有核心领导层,世俗主义政策曾经遭到败绩。可最终的结果却狠狠地扇了全世界一个响亮的耳光,甘地还是被退到了胜利者的位子上,而其原因,正是其亲民立场,或者反过来说,瓦杰帕伊注重经济增长却无视贫富差距、特别是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与状况,才导致了包括中国国际问题专家在内的那些鼓噪者灰溜溜的下场。

无独有偶。也是我们近邻的菲律宾也曾经出现过惊人类似的选举结果。拉莫斯将军当选总统时,该国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连任踌躇满志胸有成竹的当口却被平民总统挨斯特拉达取而代之。

不知道,如果我们的选举制度也有大选或者全民公决一说,那些动辄就把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挂在嘴边上的“专家”们是否又会被扇耳光。

不管怎么说,孟买还是要学上海。可别忘了,上海的繁荣是有一个重要的制度前提,那就是中国实施了半个世纪的户籍制度。实质上,我们是用了户籍制度将贫民挡在了城市之外,如此,才有了具有中国特色而且被那些官员和“专家”别有用心地拿来以“中国国情”当作屡试不爽的挡箭牌,也才形成了二元结构,形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严重脱节,形成了温铁军所形容的“幸福的城市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农村却各有各的不幸”。

中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居住权,而作为基本人权,自由迁徙权却一直没有被纳入宪法框架,这与户籍制度的存在并作用互为因果,也一直为坊间所诟病。

设想,如果户籍制度取消,那么上海是否会出现贫民窟?如果在自己的国家里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没有了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差异,同样具有中国公民的无差别存在资格,上海以及那些被我们乐不可支歌功颂德的大城市将会是个什么德行?正是因了同样为中国人却有着天然不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国民待遇,所以才有了当今奇形怪状的辉煌与繁荣,或者说,我们的社会发展成就本身就是以不平等的存在和加剧为基础与前提的。假如釜底抽薪而遵从宪法原则来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人权,那么中国社会成就顷刻间就能土崩瓦解。

其实,就拿当下农民工在城市里生活状态上是否具有了贫民窟的性质与状况,就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把中国每个大城市里动辄几百万农民工的生活实况进行体味,这些遍布在城市各个角落而没有集中形成贫困人口居住区因而也就没有了贫民窟的状况,只不过是一种“转轨性过渡”而已。可想而知的是,随着岁月的侵蚀,城市按照财富划分居住区域趋势的显现与甚嚣尘上,中国城市贫民窟的出现为时不远。

同时,上海在世界上生活费用最昂贵城市中位居第四,遥遥领先于孟买;中国贫富差距全球第一;上海已经出现了房屋每平方米售价8万元的混帐奇观;人口总量超过9亿的中国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700元而低于联合国每天1美元贫困线的标准……这些“我只取一瓢饮”的事实都明确地巴望着,我们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贫民窟指日可待了。

如此,说孟买学上海,的确没什么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

这孟买也是,学好不成,学坏还不容易?让印度事实户籍制度不就完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