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电荒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再说电荒

                                                  2004年2月6日

何必

居民更要节约用电了……(略)

去年底,我曾经就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电荒写过评论。到现在看,随着新年和春节过去,能源紧缺的状况再度成为不少民众生活中如影随形的伴侣,尽管可恨,但却也无奈。节过完了,好日子也没了,又要迎接黑暗当中的生活。

现在的问题是,让普通民众通过节约用电来为这种能源紧缺付出代价是否公平。

众所周知,国家主席胡锦涛刚刚结束的非洲之行,目的之一就是向非洲国家要石油,以缓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已经形成瓶颈的能源问题。就现在看,为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的是,中国目前的能源,已经不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去年,中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意味着生活方式要发生升级换代性质的变化。国内也有不少人曾经喜洋洋地声称,中国人的消费层次现在已经从万元级上升到十万元级,从简单的家庭电器跃升到了住房、汽车这样的大宗消费上。

不过,在人们对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和由其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津津乐道的同时,却还有着另外的景象。去年虽然中国经济取得了GDP9.1%的增速,但其中很大程度是由于投资增加造成,而这种增加也更多地是在与房地产、汽车相关的行业发生,而消费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增长,进出口也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对外采购增加而成为负增长。于是,在宏观经济三驾马车当中,只有投资一枝独秀。

经济学家们对于投资增长乐不可支,并欢呼这将会带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过去的轻工业向围绕房地产和汽车产业而形成的钢铁、化工、机械、能源等领域挺进,从而使中国工业化步入重化工业时代。

但显而易见的是,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第三产业非但没有提升反而由于去年非典等方面的原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如此情况下,第二产业的飞速发展至少是对于工业化合理走向的反动。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了党政最高机关要从单纯高速增长态势下改变为保持温和增长、把速度降下来,以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避免由于投资增长太快所导致的经济过热;官方也在公开场合承认有着局部过热。

即使只看重化工业。这个产业的发展是个高能耗的领域,这也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同时,即使只是从就业角度看,重化工业实际上是资源密集型产业,是排斥劳动力的,对于缓解中国社会日益严重就业压力并无益处。而从重化工业产出的以房地产、汽车为主要构成的成果上,却更是值得回味。

到目前,民众储蓄高达11万亿元,却依然没有使消费有大幅度提升。人们就消费依然萎靡的状况有种说法,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处于“持币待购”状态。但对于持多少币、待购何物却没有明确的指向。有分析认为,如果把这11万亿构成中解构,除去富人外,实际上中国大多数民众的储蓄额并不多;如果把这部分储蓄分摊到这大多数家庭人均上面,得出的家庭可支配储蓄不超过100元。拿这百元档次的储蓄去亲密接触十万元级的消费,好像偏颇也太大了些;而如果说这大多数家庭去接受经济增长到了重化工业阶段所带来的房地产和汽车这样的消费品,不说在人均年收入还在3000元左右的农村,即使是在处于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位的北京市,也实在难于承受:2月5日的新闻报道,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北京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82.6元,而且还有近六成的居民低于全市平均线,高低收入之间差距继续拉大。同时,中国社会保障覆盖面只达到城市人口的1/4,在目前就业形势恶化、医疗教育等费用几近天价之际,民间储蓄更多地带有了储户自我保障功能,对于个人与家庭未来的不良预期使得储蓄的投资机能极度弱化。这样,持百元币购自我保险,就成为当前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却迟迟不进入流通领域原因的真实写照。

于是,高速经济增长及其带来的重化工业产品的房地产和汽车只是满足了社会中少部分人的消费欲望与需求;换言之,能源的高消耗只是被高收入者所享受,被各地所有居民共同负担的越来越多的拉闸限电、以及可以想象的节约用水、限制用煤等状况的出现和持续,换来的是少数人的享乐与满足。

而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民众却要为此付出代价,要一视同仁地“节约用电”,这就明显地带有没能从经济增长中取益却需要为之买单的性质。遑论普通民众还要承担由于汽车数量增加带来的道路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房地产也带来的土地资源被侵蚀和城镇格局改变带来的生活价格上涨、重化工业必然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等方面的负担。这对于作为发展过程分式里分母的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经济发展如果只是走向贵族化道路,成为少数富人可以从中攫取成果、而多数人要承受这种发展必然附带的弊端乃至伤害的话,这种经济发展当然不会持久;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繁荣也自然缺乏了植根于广大民众的落脚点。

经济学本身特质于“见物不见人”,经济学家们也许并无可非议地弹冠相庆在“投资长了,物价升了,工资提了,形势好了”时,人们还是需要从电荒里体味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果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如果发展路径不能针对国计民生切实有效地加以改变,大概能源紧缺民众受累的日子会长期下去,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