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仙逝的中国科学界精英的名单里,有两个我熟悉的名字。
怀念孙逸萍老师
孙逸萍教授是中国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领域的老前辈。他为中国在HLA学科初创、人类学研究、HLA与疾病的关联研究、HLA的方法学研究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12月10日,惊悉老师于洛杉矶家中病逝,享年88岁。追忆往事,心绪难复。籍此小文,寄托哀思。
此时,首先浮现出我的脑海的是当年和孙老师一起工作时的画面。在倒相显微镜下,孙老师认真地读着HLA配型的血清板,我坐在旁边,认真地记录着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的结果,随后一起分析患者的HLA抗原类型……
孙老师是使我有幸走上HLA科研之路的启蒙老师。
家父与孙老师同为生物专业的复旦校友。在我面临毕业工作分配时,为了能有机会进入高水准的科研机构,父亲曾给素不相识的孙老师写信,问寻中日友好医院科研所的工作机会。孙老师及时复函,详细介绍了另一个科研所白细胞室的科研动态、发展前景及与中日科研所的合作关系,热心地推荐我到那里工作。在登门拜访了孙老师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盟白细胞室,除了感于师长的古道热肠、真诚相助,更是钦佩其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一腔热爱和无私奉献。在HLA及免疫遗传的道路上,我能够耕耘十年,发表了10多篇学术论文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自己的科研成果,源于当年孙老师对我无条件的信任。对此,我及家人对导师一直都是深怀感激与尊敬。
孙老师又是让我能够在科研道路上辨识方向的良师益友。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聘请在HLA领域卓有成就的国外学者来华讲学,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让科室工作人员能和最前沿科学接轨,这显示了孙老师和各级领导在科研理念上的敏锐性和独特性,我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外国专家手把手地教授3D蛋白凝胶电泳的情景;把年轻的科技人员送到国外先进的HLA实验室深造,开阔眼界,合作科研,从而共赢互利,这又体现了孙老师在科研管理上的开放性和前瞻性;让国内的业界同行荟萃一堂,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推动国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研发,更是展示了孙老师在科研发展上的包容性和领导力。我至今依然保存着老师和队友们精心编辑的HLA检测操作手册。孙老师活跃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严谨而有热情度的工作态度,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养着新生代的成长。如今能够告慰孙老师的是,无论是在道琼斯公司的免疫调节试剂的筛选研究中,还是在创业公司的新型抗癌药物的探索开发中,我还算得上是一名给力的科学工作者。
2017年在洛杉矶,我和先生一起拜望了老师。27年后海外重逢,我觉得孙老师一点都不陌生。从他身上,完全看不出一般老者的垂暮之气,他的心依然年轻,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尽头比年轻人还旺盛。他兴致勃勃地陪伴我们参观了实验室,还滔滔不绝地给我们科普收藏中的趣闻,这是一个难忘的周末。同为文青,孙老师和我还非常高兴地分享了彼此的文字。孙老师在他的《在三七市的日子》和《妈妈和我同在》里,以自然真挚的笔触讲述了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特别是和母亲相濡以沫的情感,感人至深。我也把小时候在中关村特14楼生活的回忆片断《人迹中关村:十四楼生活片断》转给了孙老师。
这是孙老师给我的一段话:
“XQQ,你写的文章我看了,很开心。你也爱写点什么,爱好很与我相似。因此我也发给你几篇过去写的东西,大家交流。我和你时空背景差很远,但我们是大同乡,你看看我对于你我故乡的东西,有什么感想?
另外,你的北京邻居了不起啊!可以多写点你们孩子们眼中的泰斗们。贝时璋是镇海人我竟不知道,看了你文章才知道,还有那么多的照片。在复旦生物系小图书馆内,有一批贝老的英文赠书,上面有他的图章。
另外中关村动物所的童弟周,也是泰斗啊!当年他提出RNA也是遗传物质基础。他把金鱼的RNA提出来,注射进别的金鱼体内,发现金鱼后代尾巴竟发生了变化。在他的时代,关于DNA模板的机理还没有明确,所以RNA是中间体的概念还不知道。但是那RNA注射进去后何以有改变呢?我至今也不知道,你知道吗?这可能涉及遗传的控制问题,也可能是我读书和文献不够多有关系。童老有名,当年80年代,邓小平很器重童老。
这些泰斗有的成为了右派,钱三强好像就是一位。哎,历史复杂又无情啊!”
如今重温老师留言,亲切如初。往昔情景,历历在目;往日教诲,时时铭记。
先生音容虽逝,德泽永存。
学生XQQ
吴承康院士万古
我和吴老只有短暂接触,当时并不知道他在国内有那么多的头衔,在科学上有那么多的贡献,但他的儒雅、智慧、仁爱给我留下了难忘印象。后来,又从他的家人和我的先生那里听到他的更多故事,更加由衷钦佩。
天堂没有病痛,吴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