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后发生很多事,每天感觉自己都像在打仗,出去吃饭或者在家做饭都成了一个急急忙忙的过程,总是在赶时间。记忆中我母亲的生活也是这样,每天从早忙到晚,过年放假的时候尤其忙,照顾一家老少、亲朋好友的来来往往,硬是让她活成了一个永不停止的马达。直到马达永远停止的那天,然后,我就永远失去了她。
昨天晚上在朋友家吃过晚饭后,回到家里决定什么也不做,就着一杯红酒,翻起了一些老照片,和女儿谈起了那场难忘的欧洲之旅。
10年前我们去过意大利,在米兰逗留了两天。我前公司的老板就是米兰人,一个特别有风度的意大利贵族后裔。他那时已经从加拿大退休回米兰定居,开着他的奥迪小跑车,穿着一条鲜艳橙色的小脚裤,脖子上围着一天蓝色的羊绒毛衣当围巾,来接我出去吃饭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很高兴你能来米兰,你在这里可以学会享受生活中慢慢的精致。”
生活中慢慢的精致?
也许只是我的原因,生于70年代的我从来很难体会”慢“的美。慢在我眼里总是和“懒”或者“不在乎”紧密相关,勤劳忙碌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日常行为。
后来在北美工作过、生活过了,这个概念更加根深蒂固:效率是做事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我还总是因为”手脚做事快,走路快“被我的印度老总表扬了好几次。
过去20年北美最热门的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概念,讲究的就是 成本(cost) 和周期(schedule)的管理。一个项目能够在预算周期内完成就是一个成功的项目,错过交付周期的项目的头一般都会被中途换掉。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曾经让我们封为创业做事的唯一宝典。
但是在米兰的那两天,老板给我讲了白色大教堂的故事。无数代工匠,花了300年时间,一天一天地精心选材,一天一天的精心雕琢,慢慢地,慢慢地,制造成了这个让我们今天全世界人都叹为观止的名品。老板说:这是你在北美不可能看到的东西,因为时间和金钱不是我们衡量的标准,美和骄傲才是。
老板说在意大利的一个山区,许多想学艺的人都会搬去那里,他们不会想着怎么赚钱,想的就是和最好的皮匠学做手工皮鞋,和最好的裁缝学做意大利西服,和最好的汽车配件师傅学做法拉利跑车的车轴 (车轴都是用手工在机器上磨出来的)。几年,几十年,这里的人谈的说的呼吸的就是怎样把东西做得更好,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但是充满欢乐。传功的工艺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区代代传承,做出让世人惊叹的名品。
这让我想起日本的一些传统手工业,比如铸剑师,比如做寿司的大师,他们的上一代都是花了30年才能从一个负责烧火的伙计成为可以帮师傅打下should徒弟。30年,是我们概念中的一生的职业生涯,但是在那些匠人的一生,没有顶峰,只有在谷底苦练基本功的30年。
我没有理由去指责现代生活的节奏,变化是永恒的,快与慢肯定都有各自的利弊。
50岁之前的我一直在奔跑,现在的我有了自己的时间,开始想如果有一天我走了,我有什么东西可以留给后人,让他们体会到我想留给他们的美和骄傲?
仓促可以创造美吗?我还有时间吗?有什么东西,如果我今生不能完成,可以让我的孩子,因为美和骄傲,愿意再花他们的一生去继续完成我没有完成的东西?
我们这一代人还有没有这个野心与梦想,创造出几千年后还能让后人流连忘返的美和骄傲?
我想在2023年,再去一趟意大利,再一次享受一下生活中慢慢的精致。
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请注明转发自“东张西望的空间”。图片来自作者一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