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自吉祥果论坛原创文章《持戒若真有大福,罗汉钵盂何空空?》

《持戒若真有大福,罗汉钵盂何空空?》

有“一念清净”仁者提问:持好戒律既可以获得很大的福报,按理能修成罗汉,持戒肯定不差的,为何还有托空钵的阿罗汉呢?

吉祥观点:(1)、人之好恶引导福力结局不同:据《杂譬喻经》(一九):迦叶古佛时,有兄好持戒禅定者,释迦佛时得阿罗汉果而托空钵,其弟好布施而破戒者,释迦佛时成大象而戴璎珞。人心之“好恶”会自成愿力,虽不尽同于愿力,然人之志向好恶,会引导和分配福力趋向,以致于结果不同。如《大唐西域记》沙弥以福力恨龙王,龙王即刻头疼,此好恶引导福力为善为恶不定也。故持戒布施俱得福,兄执道果,持戒之福随其所好而得道果,弟执世福,布施之福随其所好而得富贵。非兄持戒无福而托空钵,乃福资于道果,非弟布施有福而不得道果,乃福资于世财璎珞受用尔。换言之,若兄昔以持戒之福发愿,愿生生世世饮食充足,则也可得钵中饮食丰富,若弟以布施之福发愿,未来生世值佛之世能得阿罗汉果,则弟也能得道果。世人不解此案,以为持戒无福故成空钵,布施有福不得道果,实非如此,实乃福力随着志向好恶分配不同,好恶之事,虽非尽同于愿力,实际发挥近似于愿力作用之影响。若不信此鉴,昔日于先贤处供养布施得福者,发愿后世证悟种种道果俱得,如何解释?又昔日持八关斋戒得福者,以此福发愿后世种种为王升天俱得,甚至依《药师经》现世即得富贵,如何解释?

(2)、戒体差异不同,若无愿力引导,诸戒自然成熟果报不同:如《恒水经》云:持五戒者,还生人中。持十善戒者,得生天上。能持二百五十净戒者,现世可得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泥洹大道果。《佛说护净经》又云:此饭一日持斋,得六十万世余粮。由此可见,不同戒律成熟的世俗善果和道果,均有差异。因此,不同戒体所得之福,若无愿力介入改转引导,则持戒不同自动趋向结果不同。如上述《恒水经》依据:比丘持二百五十净戒者,自动趋向得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泥洹大道果,是故《杂譬喻经(十九)》兄弟二人俱为沙门(非同沙弥),兄持戒而弟不持戒,故而兄成释迦佛时阿罗汉,而弟无戒不成,如此不过顺应《恒水经》依据,其兄持比丘戒之福自然成熟阿罗汉果,而非自然成熟饮食福报而已。然其兄若有愿力,愿以自己持比丘戒福(或余戒福),发愿以令生生世世饮食丰足,则也不至于托空钵,此托空钵,因戒体不同戒福所向结果不同尔。譬如布施波罗蜜,供施衣服、医药、汤水、饮食、鞋袜、车乘、钟铃种种不同,尚且所致果报有不同,何况持戒不同,戒果亦不同,有何疑哉?故兄持比丘戒其福向阿罗汉道果,而不向饮食,属自然法尔!如何证明其兄必持比丘戒?证据:依据《杂譬喻经(十九)》及《恒水经》逆向推理,可证其兄于迦叶佛时必然受持了五戒,因为其后来得了人身,其亦必然持了比丘戒,因为其后来得了阿罗汉果。反之也可以推定,其弟于迦叶佛时出家做沙门,不但没有持比丘戒(或破),连五戒都没有持(或破),因为弟弟失去人身为大象,又没有证悟阿罗汉果,故推定弟弟于迦叶佛时,于别解脱戒之五戒、二百五十戒两种,均破而未持。综上而言,依自然法,施水不得衣,种瓜不得豆,持戒戒体不同,果报不同亦然。若持八关斋戒,又未回向道果,依斋戒自然福,则六十万世余粮之诺,或不至空钵(然若愿力引其福向道果,又当别论)。

(3)、上文第一段,讲“好恶志向”有近似愿力作用,此处直接讲愿力作用:依《增一阿含经》: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大智度论》圣龙树亦云:若欲天上、人中、富贵、长寿,取之不难,持戒清净,所愿皆得。既然如此,何以阿罗汉持戒清净,不得饮食而空钵乎?概因“所愿”愿力影响福力趋向不同。此非持戒无福之患,略微调整愿力,导向部分福报于饮食即可。反之,如我昔日也讲,西藏有很多“穷上师”,汉土有很多穷法师,表面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福报,衣食受用节俭,破衣烂衫,粗茶淡饭,此乃伪穷而聚福者,如观世音不取无尽意璎珞,示现将福力用于道业因缘尔。反之,若丰厚受用,体现富贵,以福力损耗于财物受用,则道业必亏。我过去常依黄帝《阴符经》,而讲福德资粮分配,或用福于道业,或毁福于受用,旧文多有精论。故愿力导致福德分配方向不同,穷其钵盂而富其道业,又何疑哉!

(4)、譬如佛示马麦伤足之报,非真受报。诸圣示现因缘,为表六波罗蜜之持戒、布施应均衡为之,故以兄弟二人持戒破戒、有施无施之因果援引,表现“罗汉托空钵、大象戴璎珞”之别业差异,非阿罗汉持戒真无其福,应如是解。

(吉祥果2022.11.11)


此案最难说清的,就是兄弟二人的“好恶”,兄好持戒禅定而恶布施,弟好布施而恶持戒。人之好恶,看起来也不像经文有明言,说某君明确发愿如何,但实际上“好恶执着”会自动造成一种类似于“愿力”的引导作用。世俗说,你喜欢干什么,就会花时间精力在什么方面,即是此理。你的执着目标,虽然没有明确发愿,但执着的方向在实质上调动了福德力趋向于此,实质上这类似于愿力的作用。

(吉祥果2022.11.11)

依此案观世间人事,即便二人同有福,一人内性清高不执财物,如北大韦神,虽有福而不大富,心执数理故,福力倾向智力成就,故数学突出。一人贪财爱财,其福必倾向推动资财大富。何以故?贪执自成愿力导向故,贪执自动御福力目标故。(此与悭贪障财机理不同,又一说也)。如此种种,明观非合愿力,然实质必是愿力作用。佛法中究其实,而不究其名。故观世间,自爱两袖清风者,必能清风不远,自诩爱财者,必有财可爱,皆因各自心执成愿,愿御其福,福促其果罢了。如古之帝王,不能说无福,然喜好木工,福力推动其成就便在木工,而不在治理天下。此等皆非帝王发愿要做木工,仅依执着即可导向。故我佛教中,不名愿力,而有愿力之实者,即执着喜恶也。

(吉祥果2022.11.11)

详录本文争议案例标本原文:《杂譬喻经》(一九)

昔迦葉佛时。有兄弟二人。出家俱为沙门兄好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好布施。弟好布施修福。而喜破戒。释迦出世。其兄值佛出家修道。即得阿罗汉。而独薄福常患衣食不充。与诸伴等游行乞食。常独不饱而还。其弟生象中。为象多力能却怨敌。为国王所爱。以好金银珍宝璎珞其身。封数百户邑供给此象随其所须。兄比丘者。值世大俭游行乞食七日不得。末后得少粗食殆得存命。先知此象是前世兄弟。便往诣象前。手捉象耳而语之言。我与汝俱有罪耶。象便思惟比丘语。即得自识宿命。见前世因缘。象便愁忧不复饮食。象子怖惧往白王言。象不复饮食。不知何意。王问象子。先无人犯象不。象子答王言。无他异人。惟见一沙门来至象边须臾便去耳。王即遣人四出觅此沙门。有人于林中树间得。便便摄此沙门将诣王前。王问沙门言。至我象边何所道说。沙门答王言。无所多说。我直语象言。我与汝俱有罪耳。时沙门便向王具说前世因缘事。王意便悟。即放此沙门令还所止。是以修福之家。戒施兼行莫偏执。而功德不备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