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畸形变态与资本利得税必然开征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股市畸形变态与资本利得税必然开征

                          2007年6月7日

何必

上周三印花税调整到了千分之三,股票市场迅速降温……(略。)

这些天,股市再度成为让恨不得周围所有人都谈之色变的题材。不过,这一次并不是因为股指的狂飚,却是因为其狂泻。随着印花税率从千分之一调整到千分之三,对于此前太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不理不睬的股市终于表现出其顺从的一面,让委府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看到,权杖的作用还是显赫的,虽然5月18日央行采取三率(存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率、汇率浮动空间)齐发的招数并没有让股市改变一往无前丧心病狂的势头,使得坊间幸灾乐祸地对于委府对现如今的中国社会所能够采用的政策手段的数量以及影响范围很有微词,可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从央行转向财政部、从货币价格转向财富价格,这种操作还是给全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委府还是能够出奇制胜运筹帷幄左右逢源决胜千里的。

对于这次持续了一周的股市巨幅振荡,肉烂嘴不烂的评论家纷纷给出了七嘴八舌的结论和预测。国内占据主流的声音说,中国经济宏观向好的局势下,股市调整只不过是继续爬升过程中的插曲,是川流不息的财富增长进程里泛起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何况,股市从去年末到现在飞速上升,即使没有印花税,也应该有所调整,换言之,印花税只不过适逢其时,充当了此次调整的导火索。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场正在出现四个主要的变化:一是市场的定价机制正在改变,产业资本全方位参与定价;二是股市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三是金融市场联动程度加深,散户赚钱难度加大;四是金融创新加快,投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分析人士认为,从2006年开始的这轮大牛市的主基调是业绩增长驱动,不应期待估值水平的过度提升,领先成长性公司今年将备受追捧。

这种说辞,也是当今中国社会上乐观主义阵营中的典型论调。其实,看着如此内容,我实在不愿意逐一分析其结论。比如,市场定价机制的改变于产业资本全方位参与定价,这种结论本身就很值得推敲。众所周知的是,中国股市上被炒作的,绝大多数都是些个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而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所有者缺位状况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所谓的定价机制,不过又是各界评价国资委违背中国入世承诺好大喜功的牺牲品;而所谓的产业资本参与定价,在庞大而市场化程度非常低的金融资本面前,无非是小巫见大巫的班门弄斧。

说是中国股市的健康有着上市公司业绩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从前两天我写的“平安保险公司公然买赃”的内容被一些博客网站迅速删除(所幸的是,在其他一些博客上还予以保留)的表现上,就可以看出所谓的业绩在如此法制环境里到底意味着什么。

张洵和我共同的哥们儿许峥给我发来的诸多股市材料中的内容还是很值得玩味的。

证监会没有完成股改的核心任务

(何必注,略。)

这篇文章里提及住房市场,不妨也可以比对被建设部称之为经济目标已经达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这个起始于2004年的新一轮调控应该说是近来中国社会所经历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牵涉国务院部委局办最多、耗时最久、引起社会关注最密切……等等可以创中国不少政策之最的最高层动作了。其中,不乏什么国八条、国九条、国十六条,几乎一天12道金牌,政令像发扑克牌似的雨打沙滩万点坑。

可结果怎么样呢?最近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价格同比依然保持着5个百分点的增速,深圳、北京则继续以超过10%的比例作为领头羊,而由于陈良宇下台而曾经偃旗息鼓的上海商品房市场,这两天则出现了强势反攻,一个月里房价窜升幅度达到70%的高位。这种局面让人体会到,所谓的宏观调控,以及类似抑制房价过快的增长势头的说辞,那不过都是逗你玩儿。

还是那句话,不妨假定在逻辑上中南海还有着执政为民的念向,而不管是政令出不了中南海还是中南海不出政令,连续三年之多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在央地博弈刺刀见红而且中南海对门外已经全面失控的情况下,到现在应该说是以中南海的完败不了了之。

股市呢?在权力社会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仅仅停留在道听途说的层面上,从来没有让我们见识过其货真价实。最起码,市场经济上必须的两个要素,即平等的市场主体和自由交易悉数不存在的情况下,股市也依然难辞其咎或者能够幸免于难。

其实,央行动用三率齐发,虽然舆论认为央行表明了治理流动性泛滥的决心,可更是表现出央行黔驴技穷的苟延残喘。

人们一直在议论纷纷,加息同时采取本币升值的策略,会是最为拙劣的手法。这不仅不能阻止流动性进一步剧烈动荡,而且会严重扭曲价格体系。流动性泛滥的治理结果如果是央票泛滥,对于资产价格的泡沫破碎将起到直接的作用。

而最近人们对于消费品、特别是食品价格的轮番上涨给于了高度关注。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超过50%,使得国内外对于即将发布的5月份CPI数据翘首以待。而是否能够突破4%,则是坊间密切关注的焦点。当然,统计造假也是中国特色。邱晓华的丢官并不能使中国官场恶化的局面有根本性的改变,谢伏瞻的继任到现在也没有亮色。社会上有理由认为,10日左右将发布的通货膨胀数据会被严重地带上人为色彩,为了社会稳定,数据造假又算得了什么?

假如即将发布的物价指数继续突破委府制定的3%的加息警戒线,那么央行会怎么办?周小川明确表态,也在等待该数据的发布。可人们看到,央行所能够动用的工具篮子里气数已尽,央行也因之底气不足。

实际上,宏观调控从来不是单一一个部门能够手拿把攥的。当央行在控制局面上无能为力时,财政部就挺身而出,拿过来接力棒,继续领跑。印花税率的上调,果然让沸腾得高烧不退的股市立即声泪俱下。

这不得不又让我想起了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曾几何时,为了打压房价,也是采取了提高交易成本的方法,五花八门巧立名目的赋税,在房价节节攀升的同时,悄无声息而名正言顺地被注入了房地产交易的各个环节,在委府衙门高调弹压房地产商的暴利的喧嚣当中,购房人最终发现,房价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凭空增加了超过10%的税负。

而在假定中南海执政为民的思路下可以看到,建设部在执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方面,实际上却干着唯恐天下不乱的勾当。具体来说,征收土地增值税,不仅增加了土地交易成本,而且使得那些还有着从长计议谋求树立品牌的房地产开发商们要为土地增值掏腰包,而那些一把一结干完了撒腿就跑的项目公司却可以毫发未伤。这种发自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格雷欣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制度设计思路,大概真是凸显出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了。

而当中国的委府政治和行政支出逐渐刚性化的情况下,开源节流当中,节流已经是痴人说梦了,扩大税源是维持统治的唯一途径。

故此,也说到开篇节目中对于资本利得税的喋喋不休。今天的消息是,针对资本利得税暂时不会开征。煞有介事的人表示,现在还没有开征利得税的计划,并且这个税种的征缴要经过法定的程序,必定召开听证会。

暂时不征收,也算是意味深长了。

而所谓的听证会,在实体和程序上都存在致命缺陷的情况下,还是不过多地让人添堵了。我曾经专门就听证会写过太多的内容。于此不赘。

人说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可与时俱进当中,我们看到的是共产党会多税也多。多到了什么程度?福布斯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是全世界税负痛苦指数高居第二的国家,而第一名是法国。咱怎么着也不能和法国比吧。可咱作为纳税人,痛苦指数仅仅落后于法国,比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要痛苦。别忘了,咱寡廉鲜耻口口声声还是自命不凡是社会主义国家呢。

中国的财政开支当中,有接近一半要供养那些贪官污吏,预算内和预算外,统统没有咱纳税人什么事,咱只能服服帖帖掏钱纳税的份儿,根本没有听听咱那钱是怎么花了和为什么要这么花的资格。

所以嘛,在宣传管制和知情权被强暴的大背景下,资本利得税计划是一个“没有”就能够让人心悦诚服的么?何况,一方面,设计个资本利得税计划还不是分分钟的事,要不然,养活上千万吃财政饭的人群干什么?另一方面,没有计划并不等于不能实施不是?按照当今委府的治理思路,一拍大腿决定,一拍脑袋后悔,一拍屁股走人的事情还少吗?贪官污吏吃喝嫖赌缺钱了,再多向纳税人他们丫多弄点子人民的币,没有计划后补也中,这又有什么新鲜的?

咱就看看,人民币现在面临着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危险倾向。通货膨胀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而这意味着咱们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央行加息箭在弦上,人们猜测今年内加息次数还应该有不止两次。当然,在财产保值渠道非常狭窄的情况下,防止经济过热提高利率也是平抑通货膨胀的重要举措。

然而必须注意到的是,股市疯狂相对应的,是居民储蓄存款利率长期处于负值状态。在公共利益部门化的情况下,财政部却还是抱着那20%的利息税不放,对于社会上日益广泛而深远的暂停征收的呼吁置之不理,并且大言不惭地说这是在通过税收政策调节贫富差距。针对贫困人口的养命钱征税,这恐怕也就是咱们的财政部才能干出来的事。

央行加息,财政部收税,两相抵消,委府收入不变,变的永远是纳税人的财富,而且也一向是步入被堂而皇之打家劫舍的单行线。舍此无他。

所以,信不信?针对股市征收资本利得税,是不可避免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