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窘境 付费知识与意见市场
作者: [美]罗杰·克普尔著出版社
定 价:78 出 版社: 中信出版社 2023年1月1日
页 数:36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1748475
本书把专家这个议题放进经济学理论框架里,将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看待问题,看待世界的方式,对专家垄断、话语权、专家意见市场等有一个新的认识,或许有机会像《娱乐至死》一样被人们广泛讨论。 一、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把专家问题纳入经济学理论框架,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 本书从经济学视角来解决专家可能伤害普通人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关于专家的经济理论“信息选择理论”。基于信息选择理论,建立“竞争性”专家意见市场,让专家有真正的竞争对手。在这个市场中,专家的对手可以有接近不同的意见,这样,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自由进出。本书对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有重要贡献。 二、对专家规则的全面多学科批判,将强烈地影响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本书融合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从历史到现实,详细阐述了专家存在的问题,“专家也是普通人”, “竞争往往胜过垄断”,“专家”是一种契约角色,而不是一null
内容简介
2012年,一份报告暴露英国社会服务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专家专横地侵扰英国许多居民的生活;2014年,美国密歇根州卫生部门专家的失职,导致民众暴露在严重的铅毒之下;2019年,宾夕法尼亚州两名法官当庭认罪,对通过监禁儿童牟利供认不讳……
专家也是普通人,有人性弱点,有利益诱惑,有立场局限,专家也会“失灵”。专家的错误和权力的滥用,将危及我们每个人的权益。
本书试图从经济学视角解决专家问题,提出一个关于专家的经济理论——“信息选择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专家是提供付费知识和意见的人。作者力图基于信息选择理论,建立“竞争性”专家意见市场,让专家有真正的竞争对手,用竞争来解决错误和滥权等“专家失灵”问题。
本书将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看待问题,看待世界的方式,对专家垄断、话语权、专家意见市场等有一个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
雪城大学惠特曼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雪城大学司法鉴定与国家安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奥地利经济学发展协会(SDAE)前任主席、《奥地利经济学进展》前编辑。曾在哥本哈根商学院、奥本大学、费尔里·狄金生大学任教,曾在纽约大学、乔治·梅森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经济系统研究所担任访问职务。作品曾登上《大西洋月刊》《福布斯》和《华盛顿邮报》。
>>>>>
专家意见,为何失灵?
阿信 | 中信出版 |2023-02-20
在信息混杂的今天,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专家辟谣越来越不管用了,他们的意见很多时候难以得到公众的信任,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我们要从“反面”来理解专家的意见。
那么,专家意见是如何在大众意见市场上失灵了呢?专家意见如何才能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专家建议在公司附近租房,不要浪费时间在通勤上”;“专家建议觉得房价高,先反思自己是不是收入出了问题”;“专家建议年轻人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结婚生子”;“专家建议年轻人要放弃高薪工作,去赚钱少的岗位锻炼……”
随着媒体报道中“专家建议”的越来越离谱,专家建议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调侃的梗。
网友们哭笑不得又迷惑不已:真不知道专家们是故意的,还是真不了解。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甚至直接冲上过热搜第一,可以窥见年轻人对专家言论的厌倦。
搜索“专家建议”,你会得到五花八门的专家建议
为什么专家变得如此不靠谱?如果在某一个领域内,比普通人用拥有更多知识的专家,提出的建议都不切实际,我们还能参考什么信息?
在《专家的窘境》一书中,作者雪城大学惠特曼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罗杰·克普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专家失灵时有发生,可以换一个角度,从经济学视角解决的专家问题,用“信息选择理论”看待专家的意见,用竞争来解决专家的错误和滥权。
为何专家的意见会失灵?专家的错误,会危及到每个普通人的利益,该如何避免专家垄断、权威话语权?
专家意见失灵,会危及每个人
“专家建议”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笑话,但我们真的可以一笑而过,置之不理吗?
在《专家的窘境》中,作者罗杰·克普尔就列举了多个专家伤害普通人的案例。
2014年,密歇根州弗林特市改造市政供水系统,结果居民家中的水龙头流出棕色废水,根本无法饮用。长达524天后,卫生部门才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让居民停止饮用。
环境署、卫生部门的州专家本应负责保证水质,他们却让臭气熏天的毒水流入居民家中。这场弗林特水危机中,含铅的水危害了上万人的健康。
在另一本探讨“专家”的著作《专家之死》中,同样列举了不少专家错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场“鸡蛋恐慌”。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人们每周最多吃3个鸡蛋,这些顶级营养学家告诉政府,鸡蛋含有大量胆固醇,对心血管有害,会提高心脏病风险。
于是,很多美国人遵照专家的意见和政府推荐的饮食结构,用其他食物替代鸡蛋,而这些食物让他们变得肥胖和不健康。
直到2015年,政府才把鸡蛋从黑名单上解除,重新认定,鸡蛋不但可以吃,甚至可以说是健康的。
专家一直都是会犯错的。这种错误的后果有种种,有轻微令人尴尬的,也有浪费时间金钱的,极少数情况下,也会致人死亡,甚至带来国际性灾难。
还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那就是专家道德低下心存不良,为了利益、权力、金钱等,故意给出违背事实的建议。
2009年,宾夕法尼亚州的两名法官在几年时间中,将无数青少年定罪,送往两个私人拘留中心,他们从中收取了260万美元的回扣。
作为法律专家,他们负责判定青少年是否有罪,本应公平判罚,但在利益的诱惑下,他们毁掉了许多无辜孩子的人生。
专家失灵发生得如此频繁,我们还能相信专家吗?专家之所以能称之为专家,意味着他们比普通人在某一个领域懂得更多,当我们需要寻求专家的帮助的时候,如何辨别专家的真假呢?
专家真的比普通人更厉害吗?
专家拥有其他人没有的知识。其他人,也就是普通人,必须决定什么时候该信任专家,以及要给专家多少权力。
我们想要一个“疗愈者”,但又害怕来的是“庸医”,还很难判断来的是哪个。而我们又必须判断,因为有时候,专家不但可以给出建议,还可以代替我们做出选择。
举个例子,精神科医生可以合法地宣布某人精神不健康,然后把他们监禁起来。这种情况下,专家是否靠谱就十分重要。
我们一般理解,专家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但这种定义下,可能会让人觉得专家总是可靠的,它强调了普通人相对无知。
人们常常从阶层的角度看待专家,然而实际上也可以从交易的角度看他们。
在《专家的窘境》一书中,罗杰·克普尔教授从经济学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专家是发表收费意见的人。
罗杰·克普尔教授提出了信息选择理论,专家交易的商品就是专家的意见。“这样的定义,不去断言专家究竟可不可靠,也不暗示普通人的无能力。”
任何一个人,只要是通过提出意见来获取报酬,都算作“专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和法医等等,都可以是专家。而企业家则不算专家,比如乔布斯就不是专家,因为他通过生产电脑、手机获得报酬,而不是利用他关于数字技术未来的看法获得报酬。
和市场相同,专家意见市场也存在垄断与竞争。当专家意见市场出现垄断时,那么专家失灵更容易发生。
美国一个名为基思·哈沃德的男子,被误判犯下奸杀罪,蹲了33年大牢后才被无罪释放。这位男子后来对罗杰·克普尔教授解释说,6名牙医都通过一个咬痕,认定他咬了被害者,这个关键性的“证据”让他遭受了牢狱之灾。
牙医作为领域内的专家,他们“忠于”自己的行业,行业组织创造了一种知识垄断,限制了专家之间的竞争。
而在一个竞争性的专家意见市场中,专家会互相竞争,仅向普通人提供建议,让人们自由选择或拒绝接受建议。
比如常见的那些消费杂志,杂志邀请时尚领域的人士评价、推荐某类产品,给出他们的意见。而作为读者,没有人必须订阅他们的杂志,订阅杂志的人,既可以购买专家推荐的产品,也可以购买专家贬低的产品。因为专家仅仅扮演顾问的角色,无权为消费者做出选择。
这些杂志也有非常多的竞争对手,它只是消费品专家意见的一个来源。
罗杰·克普尔教授认为,建立“竞争性”专家意见市场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会让专家有真正的竞争对手,用竞争来解决错误和滥权等专家失灵问题。
经济学家用效率判断市场,而专家市场中,真实性是判断好坏的标准。
专家意见失灵之后,我们还需要专家吗?
回归到这个问题,专家建议为何总是不切实际?
很简单的道理,专家也是普通人,也有人性弱点,有利益诱惑,有立场局限。他们会因为各种原因,犯错误,滥用权力。
即便专家自己没有主观意图给出错误建议,也会被其他因素影响。
比如虽然同一个领域内,专家虽然数量很多,但他们之间太过同质性,同样会让他们的建议出现失误。
虽然第一个专家可能会比第二个专家更有经验,但他们都认可业内规定好的知识,他们都代表相同的知识库,那如果这一知识库不完美,专业的同质化趋势就会助长专家的失灵。
总而言之,“专家”是一种契约角色,而不是一类人等等观点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专家并不高人一等,但如果没有专家的竞争,我们可能将面对更多的专家失灵。
在《专家的窘境》中,尽管罗杰·克普尔教授反对专家统治,但他想强调的是,我们要承认专业知识的价值,但要警惕案话语权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