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民主管理与瓮安事件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企业民主管理与瓮安事件

                                  2008年10月23日

何必

日前,我国第一部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民主管理法规———《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初稿已成型……(略。)

企业民主!奶奶的,又是个多么中国特色的货色。

这个郭军,曾经因为劳动合同法而风光无限了一大把。现如今,又在对劳什子企业民主振振有词。真有主儿。而且此前他的职务是全总法律工作部负责人,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民主管理部部长了?

民主管理,管理民主,如何管理民主?这还真是个问题。

企业民主是个啥东东?还确实是个花样翻新的内容。这在什么党内民主、宪政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等等五花八门的民主里面又多出了这么个玩意儿,让民主大本营里千军万马,但是民主却离咱们千山万水十万八千里遥不可及。

最近,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殃及中国,大量企业倒闭,欠薪风潮愈演愈烈。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为此,习近平在全总什么会议上让工人们识大体顾大局发扬主人翁精神,等等,又是这番连词汇都不带改的陈词滥调。但凡遇到点子麻烦事,就什么识大体顾大局,连他娘的养命钱都没有了,还识你妈的什么大体顾你奶奶的什么大局?李延明曾经对所谓主人翁精神进行过剖析,俺也曾经引用过。李延明的内容,连传统左派看了我的推荐后都纷纷转发,认为是对“主人翁”的不错辨识。实际上,那就是个很二的货色嘛。

媒体说,劳动合同法实施,使得劳动争议数量大大增加。这好像有些本末倒置。中国劳动者的悲惨状况,恐怕是现如今全世界里无出其右的。

现在这个企业民主管理条例,会不会又是个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的垃圾?或者,又是个像劳动合同法那样名义上有利于劳动者实际上却只不过是个中国的殉葬品?

拿郭军举例的瓮安事件来说吧。那是个什么样的成色?是不是果然像这位官员之所谓“表明了国家对民心、民意、民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还是这个在无官不贪体系里的主儿有眼无珠信口胡说八道?如果把有关瓮安的内容整理一下,会发现真实图景的。

王未名给我发来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也不失时机别有用心幸灾乐祸打擦边球。

中国网民成功挑战政府权威

(何必注,略。)

当然啦,中国国内的网络媒体也逮着如此题材大做文章。

(何必注,略。)

(老潘注,这里有俺的当家子,而且与俺在办公室以及各式各样的公共场合被称呼不同的是,人家自称为“潘老师”。说石宗源可以成为伟人,那好像有些太口无遮拦了吧。)

(何必注,略。)

(老潘注,看左派的文字,总是有头晕脑胀的感觉,天南地北胡聊八扯,前门楼子头子地招呼。)

(何必注,略。)

嘿嘿。

左派的说辞,总是让人有找不着北的感觉。

国内右派们则也在自弹自唱着。

(何必注,略。)

(老潘注,这个主儿也被左派称之为“美国鹦鹉”。不知道,这里所谓的民主与开篇的企业民主相关度如何?哈哈。)

(何必注,略。)

相形之下比诸如秦晖那样的右派还要右的多才多艺的胡星斗在此也不甘人后。

胡星斗每日新闻短评:

唯有真话才能颠覆谎言与暴力的传统

(何必注,略。)

有人拿着自己的经历与瓮安事件进行对照。

李南央致中国上海海关的公开信:请出示你们的法律依据

(何必注,略。)

而海外的相关声音就远不像国内右派这般半推半就欲说还休啦。

朱学渊评:杨振宁、张五常都是良心坏了

(何必注,略。)

怎么样?很是危言耸听吧?

崔之元发来的内容也与瓮安事件藕断丝连。

Cui Zhiyuan

2008年7月31日 12:51

Fw: 湖南四百警察进村抓人 村民以鸟铳对抗

(何必注,略。)

退休在家却要很悲惨地每天被我如此内容进行摧残的老周很有受虐倾向地继续给我发来大量参考材料。

(何必注,略。)

老周还不辞劳苦地亲自操刀写作,对此进行了评论。

(何必注,略。)

今年我写了“瓮安事件处理折射出剥夺地方官员进程的启动”一文后,李延明发来了他的评论。

liymbj9206

2008年7月10日 10:52

周老虎若能获得瓮安事件同等的网络保卫待遇,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何必注,略。)

怎么样?

可以算作是解读瓮安事件的资料库了吧。

当然,还有很多材料,考虑到俺现在还尽量别再度锒铛入狱,先暂且不发。众所周知,什么言论自由,因言治罪那是他们丫的日常工作。

我就一直这么没完没了经年累月地写呀发呀,却由此联络了不少到现在只是通过邮件而迄今无其他任何交往的人,崔之元、黄纪苏、李延明、周靖东、黄方伯、白祖成、詹奕嘉、高战、王飞凌、李宪源、赵枫生……在此,一并向如此左中右派别却给了我在写作素材上极大帮助的朋友们致以本人诚挚的谢意。如果没有如此帮助,我根本不可能有着如此的坚持。

我想,也正是这样的纯粹民间的甚至一对一、点对点的传播,才使民间舆论得以形成与维系。其中,对于物质上投入产出的忽略不计,更是让民间舆论带有了公共品的成分与色彩。

言归正传吧。

开篇全总官员口口声声什么当局因由类似瓮安事件看到了民主的需求。这恐怕很是有些牵强附会。实际情况究竟如何,上面恐怕给出了全景图示。

不怕也能够收到我如此内容的劳动合同法专家常凯不爱听,我一直把该法看作是行将就木者的一曲华丽而无用的挽歌。

企业民主更是不可避免如此命数。

谓予不信,兔子,走着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