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天堂,先下地狱。

瞬息全宇宙,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名字。也算不上译名。这部电影几乎可以说是半中文半英文。片尾的总结可能是本来的名字,天马行空,也不错,但是不如瞬息全宇宙时髦。英文名字直译是每一件事,每一个地方,在一瞬间。和瞬息全宇宙也很对应。

 

以奥斯卡获奖影片来说,这部电影勉强够格,至少提名是应该的。将来评选传世之作,是不够格的。缺乏令人难忘的场景,台词和故事。这部片的主要优点在于商业片和文艺片的结合。有怪力乱神吸引眼球,也有人性思考。

 

就多重宇宙的概念来说,这部电影的低成本手法也算是做到了极致。基本上还是靠传统的剪辑手法和演员表演来让观众感受到宇宙间的切换。基本上没有出戏,没有动用大特效来表现出高科技概念,在今天也算是难能可贵了。比之同台竞技的阿凡达水世界,特效水平是天上地下的。当然成本也差了一个数量级以上。票房差得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瞬息全宇宙不可能传世的原因之一,不够精益求精。港片味道甚浓,赶工无厘头手法甚多。也算是香港覆灭以后在海外保存了薪火。所谓中国文化的传承,还得靠一帮子普通话说不利落的人。说起来中国这个概念,也是这帮子南洋华人发明的。真是此中国非彼中国也。就连女儿的选角也很不中国,太丑了一点,不容易引起同情。

 

撬动评奖的除了注重传统手法和表演之外,就是有点接地气,有点现实生活的内涵。这个内涵就是,对天堂的向往,往往就是地狱之门。

 

每一代人在自己的时代(世界)都有自己的认知,于是也就有了自己的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往往是等明白自己的理想生活是什么的时候,已经错过了选择的机会。于是把这些期望和教训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下一代能够走些捷径。

 

然而这只不过是刻舟求剑。下一代是另外一个时代,另外一个世界。这一世求不得的,下一世还是求不得。侥幸在另一个宇宙(子女)身上实现了的当然老怀大畅。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更大的挫败。一世的失败还可以为下一世的期望而隐忍苟且。而下一世的失败不仅断送了最后的机会,而且让隐忍苟且显得更加痛苦无意义。

 

爬了T12,爬了CS,生活真的会多么美好吗?从俯视中央公园的公寓看出去过几眼?硅谷的小黑屋值当四十万吗?话说回来了,不爬就能躺平吗,开个洗衣房中餐馆就没有各种争斗焦虑了吗?

 

众生皆苦,生有原罪。

 

不想进天堂会下地狱。太想进天堂也会下地狱。人间就是平行地狱。选来选去,无非是从这个地狱跳到那个地狱。明白这一点,或许能减缓选择困难症。中奖进天堂和和美美,买彩票下地狱(先行损失)。人生就是不得不买彩票的地狱,差别只在于买哪一张。比如现在流行CS,以前流行过八股,汽车,石油等等。买对了上天。买错了,接着买。自己买不动了,替下一代买。为买那个号纠结反目,下地狱。周而复始。每一代人,每一个宇宙,都如此。

ahniu 发表评论于
对天堂地狱理解肤浅。 哈哈。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大蚂蚁哲学了。 不想上天堂。 把一天天日子过好,把一生走完就是人生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