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圣托里尼岛随想

当遇到困惑时,上帝离我们太远 , 而近在咫尺的同类又在认知上众说纷纭。请允许我借此宝地,排遣、自说自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伫立在甲板上,凝望着渐渐离去的希腊圣托里尼岛。眼前,一片洁白的方状房屋,高低不等错落有致,簇拥着炫蓝色的圆屋顶,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的旎麗迷人。

        游轮缓缓地行驶在一汪碧蓝的海面上,游人们尽情地欣赏着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形成的独特的地中海经典美景。

        没有什么人在意深水下面曾是巨大的火山口,然而此时自己心中却莫名地飘过一丝忧伤: 

        公元前1600年前,就在这里,火山喷发,摧毁了亚特兰蒂斯城,将其深深地埋葬在了海底;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吞没了周边的克里特城,西方文明摇篮的摇篮就这样,毁于一旦… 

         无可否认,尽管消费了西方文明大半生,自己对西方文明了解尚停留在皮毛。出于好奇,这次从文化沙漠出发,逆寻到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趟详于古罗马共和国和帝国中心--罗马城遗址,最后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卫城,只想感受一下西方文明发展的源迹,弥补蓄积已久的遗憾。

         一路走来,心潮澎湃。人类文明如此脆弱:

自然灾难摧毁了爱琴海的克里特文明;蛮族入侵斩断了迈锡尼文明发展的脉络;斯巴达人、马其顿人、罗马人及土耳其人肆无忌惮地入侵摧残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城邦早已覆灭,然而随着亚历山大的征讨扩张,出现了希腊化时期,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文艺复兴,却使得古希腊文明香火延至整个西方世界。

         今天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所享有的现代文明文化艺术科技等,无不归功于古希腊的先哲们: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等一大批古希腊人。是他们奠定了哲学、数学、医学、文学和艺术等领域的基础。

         所以说,“我们都是希腊人”,这一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不仅界定了当时西方人的文化属性,而且也适用于当今世界的大多数人的文化属性。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我们都是希腊人”已不可逆转了,但它并非尽人所意,中华文明的优质元素参入不足。做为生物属性的中国人的自己,理应在文化属性上成为“中华希腊人”。

         检视自己,厮混于西方多年,自己骨子里仍鲜有民主精髓之流淌,行动上的科学方法更乏善可陈。虽生于中国,但缺乏中华文明文化底蕴。因而自己现在既不是“希腊人”,也算不上是合格的“中华人”。

         何时能成为“中华希腊人”呢?要想成为,还是很难。但愿,不要在下一次文明毁灭前,自己还里外不是个“人”… 

 

 

 

(注:此文成稿于2016.9.5, 图片源于gettyimage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