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美国家庭的兄弟情

描写我的两个小外孙在美国的成长过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国内大都是独生子女,但在美国家庭兴“三胎”热,至少也有两个小孩。美国人普遍认为兄弟姐妹多对子女成长和教育有利。但兄弟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而来。父母如何处理好兄弟姐妹间的矛盾,让孩子健康成长就成了一门大学问。

在我们只有小骅一个小孩时,和对待国内独生子一样,我们夫妇俩将全部的爱给予了他。在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全家以小骅为中心,他无忧无愁,天天快快活活,见人就笑,长得非常活泼可爱,竟然成了国内有名婴幼儿杂志《妈妈宝宝》的模特。

 

我在老大小骅三岁时,添了老二小杰

心想:兄弟之间流著相同的血液,他们很自然地就会心连心、彼此相爱。但事实和我们的愿望正好相反。虽然在怀老二期间,我对小骅做了很多思想准备,但他还是不能承受因弟弟出生而造成的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

当我产后第一天回家,小骅高兴地迎出来,逢人就说:“Colin is my brother, You don't touch !(小杰是我的弟弟,你不要碰!)” 然后抢着要抱弟弟。当我将小杰递给他时,他用双臂轻轻地将小杰环抱,深情地凝视着弟弟,似乎在说:“你认识我这哥哥吗?”别看小杰才三天大,满脸的黄疸尚未脱去,确像有心灵感应似的,睁开大眼,亲切地望着哥哥。这是哥俩第一次的心灵接触,我赶紧摄下了这动人的瞬间。

接着,小骅拿出了他为弟弟新挑选的小白兔玩具逗他,还轻柔地抚摸他的下巴,俨然像个小大人(见相片02)。

当我将小杰放到床上休息,小骅立即跟上,躺在旁边,拉着弟弟的手不停地摇晃,还直喊:“Hi! Hi!...( 你好! 你好!)( 见相片03) 。

看着这第一天欢乐的迎新场面,我百感交集,产前对小骅的思想准备没白费。我喜笑颜开地对老公说:“谁说兄弟俩搞不好?看!我们的小骅对弟弟多亲!”

好景不长,老大发生了变化

第一回合  喂奶矛盾

我关上卧室门,打算安安静静的给老二喂奶,老大就使劲敲门,大哭大叫非要进屋,满脸不高兴地看着我给弟弟喂奶,强烈地表现出弟弟会从他那儿夺去妈咪对自己的关爱的害怕心理。以后当我照顾小杰时,他就制造事端,或在床上蹦蹦跳跳,或乱扔东西,有一次竟然将球扔到吊灯上,将灯泡和玻璃灯罩全砸碎,小杰就睡在灯下的小床上,这下可把我气怀了,要他反省。但他仍然不依不侥,哭得昏天黑地,他从来没哭得这么伤心。我真有点心软,但心想这次非得好好教训他一下,不得不咬紧牙关,在门外听他哭了半个多小时,没声音了,才让他出来。我和他低声细气地慢慢谈。对他说:”妈妈现在照顾小杰你都看见了,妈妈以前就是这样照顾你的。妈妈还是象以前一样爱你,现在小杰太小,让我们一起来照顾他好吗?” 他才破涕而笑,清脆地答应:”OK!” 这之后,每次我给小杰换纸尿裤时,就请小骅拿,他可把这看成是他的专利,别人顺带拿了,他都不答应,非要他亲自拿才高兴。

第二回合  争夺母爱

以前,我下班后就喂小骅饭,然后陪他玩。我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现在我不得不将主要精力花在婴儿小杰身上。小骅敏锐地感觉到妈咪对自己的爱已经被弟弟夺走了。他认为弟弟是一个和自己挣夺母爱的最最可恶的家伙!开始嫉恨小杰,看到小杰玩他的玩具,一把抢走,扔得老远;不许弟弟穿他小时候的衣服,反将弟弟的小围巾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处处和弟弟争宠: 喂小杰牛奶时,他也要一瓶躺在床上喝。清晨醒来非要妈咪亲自给他穿衣服、送牛奶。否则就不起床,以哭要挟;以前还会自己吃饭,现在越过越小,顿顿饭要我喂,不喂,就干脆不吃,长得越来越瘦。不满足他的要求,就跟在我后面哭哭啼啼。出现” 返小、退步”现象。搞得我筋疲力竭。他一犯错,我就叫他反省。以此惩罚,指望他能改好。结果适得其反,不是啼哭,动不动就大哭大叫,甚至出现暴力行为,幼儿园老师也常来告状。这时我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和老公深入研究: 我们对小骅已百依百顺,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 斥责、惩罚、反省只能造成恶性循环,加剧他失去母爱的心理。找来找去,根子就在小骅感觉弟弟夺走了原本属于他的母爱,处在这种不安和愤怒状态之中才会出现上述行为。心病还要” 心” 药治。

我们夫妻俩决定进行分工教育:

一清早我就将小骅叫到我的大床上,我和哥俩一起在床上尽情地”疯” 十分钟,让小骅体会到我对他们哥俩的爱是一样的。将哥俩的情绪都调动起来后,对小骅说:” 妈咪要上班,得先起来做准备。你当妈咪的好帮手,陪弟弟一起玩,好吗?” 小骅感到自己对弟弟的重要性,特别尽职: 不时抱着弟弟左亲、右亲、还亲鼻子。

 

想方设法逗弟弟笑(见相片05) ;

弟弟不耐烦时,他就学妈咪样,轻轻地拍拍弟弟,还不停地说:” 哦!哦! 不哭! 不哭!” (见相片06) ;

高兴起来还给小杰唱歌,让弟弟听得入迷(见相片07) 。

清晨,哥俩总是在床上头靠头 ,

亲密无间 。

这是哥俩清晨最欢快的时光。每天有这愉快的开头,小骅总是高高兴兴地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一边听故事一边吃早饭,然后就蹦蹦跳跳地上幼儿园,笑容又回到小骅稚嫩的脸上,老师也不再来告状了。

晚上下班,我们将家务减到最少(全部电气化) ,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哥俩身上,吃过晚饭,我们就带哥俩在我们的住宅小区边散步、边玩。

小骅开小汽车、骑自行车、玩滑板或打球,我就让小杰坐在推车内在旁观看 ,他 高兴得手舞足蹈 ;

有时我们用双人推车将哥俩一起推到公园里去玩。回来就坐在客厅的地毯上让哥俩一起玩。哥哥背着弟弟在地毯上爬 ;

有时用两个手指将弟弟拉起,一本正经的扶着他坐着 ;哥俩晚间常常头靠头趴在地毯上听爸爸读书或讲故事 。

没有任何说教,我们就是这样,通过无言的诱导,让哥俩一起玩得极其开心,让小骅切身感到妈咪和爹d是同样爱他们俩的,哥俩是不可分离的。

晚上睡觉,我们一人带一个,由爹d带小骅洗澡,换上睡,然后像往常一样给他读书20分钟。美国人认为用不着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所以爹d从来不斥责小骅,父子俩无话不谈,亲密得很,这是父子俩沟通的最好时间,爹d陪着他直到他入睡。让他通过这知道: 即使弟弟出生了,妈咪和爹d对他的关爱也丝毫没有减少。 

周末我们总带着哥俩一起外出旅游,动物园是小骅最爱去的,我们买了全年家庭票,随时可去。除此之外,海底世界,博物馆 、游乐园,海滩都留有哥俩的足迹。哥俩总是用新奇的眼光探索这大千世界,这一则让哥哥思路开阔,二则让弟弟也大开了眼界,哥俩在大自然中学会了友爱。

这几个月,我们夫妻俩用全部心血浇灌的”哥俩”这棵亲情树终于发出碧绿的嫩芽。小骅从幼儿园回来,一进门就蹦向弟弟,高叫:” 哥哥回来了!” ;小杰总是将头抬得高高的,两脚直动,满脸微笑迎接哥哥的亲吻。

在哥哥的熏陶下才7个月大的小杰已经会翻滚、爬行,还会弹电子琴 、打鼓。体力和智力明显的比独生子女发展得快。这就是哥俩一道成长的好处。但愿”哥俩”亲情树在我们精心培植下茁壮成长、开花结果、覆盖大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