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我在中国科大第一年的亲身经历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我在中国科大第一年的亲身经历
王夺元(5810)

 

1958 年新成立了好多大学,唯独中国科大特别受到考生们的青睐。在她的招生简章中介绍:中国科技大学是一所理工结合、以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由中国科学院创办,将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领域设置专业,把前沿学科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兼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许多著名科学家将兼任相关各系的系主任。

中国科技大学向全国的青年英才发出了召唤,这是多么有魅力的召唤啊!喜欢理工科的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所大学,并且如愿以偿的被录取。记得当年我接到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父亲、母亲为我高兴;哥哥为我骄傲;我所住的大院都沸腾了,邻居们奔走相告;母校宣化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都欣喜雀跃。在河北省的一个小城市里有人考上中国科技大学了!

1958 年 9 月 14 日一大早,我吃了母亲给我做的早餐,告别了父母和兄长,乘火车从河北宣化来到了首都北京,大约在中午时分抵达了西直门火车站,下车后走不远就看到了举着中国科技大学横幅的迎新队,我向他们走去,他们热情地同我打招呼,问我是哪个系的,我说是高分子系的,话音刚落就有两个同学过来帮我拿着行李直奔停在周围的大卡车。不一会儿大卡车开动了,载着从不同地方来的、带着新鲜感的新生们迎着和熙的阳光来到了玉泉路 19 号,这里就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所在地。当时的校园里红旗招展,喇叭声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陆续报到的新生们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寻找着各自的学系和班组。我所在的高分子系简称10 系,是专门研究新型尖端材料的学科,也是我非常喜欢的。

9 月 20 日,中国科技大学正式开学了,这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天,场面的宏大是我一生中未曾见过的。郭沫若校长、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都亲临会场,高教部部长杨秀峰也来
了,上面提到的兼任各系系主任的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吴有训、华罗庚、钱学森、竺可桢、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钱临照、华寿俊等都来了,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等高校的代表们,他们都是重量级的人物,如: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清华大学副校长陈士骅、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等,这些人物过去都是在报纸上看到,如今见到真人了。还有一个更大人物,就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专管科技口的聂荣臻元帅也特意来参加会议。这是上千人的一个开学典礼,玉泉路校园内当时尚没有这样大的礼堂,开学典礼就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大礼堂举行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上,郭沫若校长做了题为《继承抗大的优秀传统前进》的致辞,郭老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的学校是新建立起来的,前无所承,缺乏经验,这是我们的缺点,但也是我们的优点......我们的学校如果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就请把她办成最美的学校吧!”。郭老的讲话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聂荣臻副总理做了题为《把红旗插上科学高峰》的讲话。聂帅在讲话中描述了未来科大的发展走向,他说:“创办一所新型的大学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结合在一起,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给予严格的科学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训练,在三四年级时,让学生到相关研究所参加实际工作,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加快培育进度,以便在一段时间内使祖国最急需的、薄弱的、新型的科学能迅速赶上先进国家水平。”聂帅的这段话勾画出了当年中央创办中国科大的新思路,也形成了科大的办学方针和特色。正是在求实、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科大一经问世便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崭新的风貌引人瞩目。我们的大学生活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了。

我所在的 10 系是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系,属于一个与新材料相关的基础学科。用这么长的名字标注系名前所未有,由此还产生过一个有趣的插曲呐。事情是这样的,在
我来学校报到前在宣化的一个眼镜店配了一副 400 度的近视镜,店长说要等一个月才能配好,于是我把地址留给他,我写的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系王夺元,那个店长一边看我,一边看那个地名,好像有点儿奇怪,结果奇怪的事还真的发生了。一天,班里的一个来自上海叫后晓淮的女同学从系办公室回来,手里拿着一个邮包,边走边叫我的名字,还笑呵呵地让大家快来看呐。只见邮包上写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级知识分子系”,看后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纷纷议论起来。我一看就是给我寄来的那个眼镜,原来那个店长把高分子系写成高级知识分子系了,他以为我把高级知识分子简化成高分子了,为了准确把眼镜寄给我,就写成高级知识分子系,于是就有了上面的小插曲。可见当时人们对于高分子还是比较陌生的,同时,也使我明白了当时那个店长用奇怪的眼光看我的原因了。

我们是 9 月 22 日开课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数学,老师是计算所副研究员关娴,一个很漂亮的女老师,专门研究计算数学的。上课内容是二进制加法,与我们过去学的十进制不同,完全是新概念。在这里是逢二进一,数字 2 在这里是10(读妖、零),数字 3 是 11(读妖、妖),而数字 5 是 101,数字 9 是 1001,在 8 位字节中表示成 00001001。二进制里只有 0 与 1 两个数字,内容太新颖,一下子把大家吸引住了,此后又学了二进制减法、带小数的加、减法以及负数的加、减法等等。关娴老师讲的又很生动,用很简单的算式教会我们十进制与二进制的相互转换,至今印象深刻。

第一学期的基础课大约只上了一个多月就中断了。那时全国都在大跃进,北京的各个高校也在大跃进,唯独只有科大还在上课,然而好景不长,过了国庆节不久科大校园里开始大炼钢铁了,大炼钢铁不是在盖起的土高炉里进行,而是在校门口的一个土坡高台上向下挖了一个大坑,在坑里砌了几堵墙,开了一个小门,加了一个铁盖儿,放入木炭和砸烂的废铜烂铁,点火后烧的很旺,人们围着这个大坑,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啊!有一次,一个同学在炉边喝水不小心把半杯水洒在了炉内,火光更亮,温度陡增,火焰都从上面开的小口处窜了出来。正在大家感到奇怪时,刘国诠的同学说,这可能是水遇高温分解,产生了氢和氧,氢气易燃,氧气助燃,大家恍然大悟,虽然水遇着火变为蒸汽是吸热反应,可使火焰温度降低,但当火焰温度很高时则可使水分解呀。我们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轮流往火苗上小心翼翼洒水,火越来越旺,钢真的炼成了,经过分析化学教研组老师们的分析鉴定,证明我们炼出的是“中碳钢”。我们也为超英赶美的1070 万吨钢铁做出一定贡献。

还有一件事印象最深,那就是从烟道灰里提取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第 32 号元素锗(Ge)的过程。当时分析化学教研组的老师建议,10 系的学生们有着较好的化学基础,从废弃的烟道灰里提取稀有金属锗很有意义,对于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有帮助。元素锗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晶体管,虽然在高中时就知道,这次是要亲手制造锗,大家跃跃欲试。记得当时来自湖南的黄惠安和夏灿英、湖北的陈传福、北京的张榕本、天津的鲁格、山东的陈安志、和河北的我,都住在一个宿舍里,就组成了一个小组,命名“58101 公社”,陈安志是党员,担任组长。分析化学老师告诉我们,锗是煤炭里的一个稀有成分,燃烧后变成氧化物沉积在烟道灰里,这种氧化物在水里有一定的溶解度。小组成员分头到政治学院里的几个锅炉房的大烟囱里掏烟道灰,当时两个人一组推一个小车,进出可以容纳几个人同时跑动的大烟道,把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烟道灰一车车拉出来倒入直径一米的大铁锅里,锅里放满了水,下面烧火,上面搅拌,忙的不亦乐乎。在夜半时分,我们仍围坐在大锅旁,一边搅拌着锅里的烟道灰,一边欢天笑语地交谈着,间或唱唱歌,很有大跃进的味道。就这样我们用了不到二个星期的功夫竟然从烟道灰里提取出了十几克锗的氧化物,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烟道灰水溶液中经过多次结晶获得的白色粉末,经测定纯度为三个九,即 99.9%,我们成功了,而且从实践中学到了新知识。后来,教研室的老师们又把二氧化锗还原成纯的金属锗,一种银灰色的晶体,熔点 937.40C,用它可以制作晶体管。这成了当年系里向学校汇报的一个不小的成果呐!

在那个年代我们还经常参加体力劳动,诸如在密云水库挖“鱼鳞坑”植树。记得一次帮助社员抢收庄稼的劳动,一大早,在新搭建的食堂大棚里用过早餐,以系为单位,排着队步行来到石景山中苏友好人民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那里到处是成熟的玉米和白薯,可是社员们都在忙着大炼钢铁,根本顾不上地里的庄稼活。我们班的任务是收玉米,男同学徒手掰棒子,女同学负责捡拾棒子,大家都卯着劲儿干,不到半天功夫一大片玉米地里只剩下半干枯的玉米杆儿了。那天天气晴朗,虽是深秋,仍是骄阳似火,同学们个个满头大汗。到了中午,生产队队长在广播里大声喊道:开饭了!于是大家停下手里的活计,走向生产队的公共食堂。自从大跃进以来,社员们都不允许在自己的家里做饭了,各家原来的做饭铁锅都“捐献”出来用作大炼钢铁的原料了,才有了后来戏称“吃大锅饭”的公共食堂。食堂临时搭建的一排大锅,有的烧饭、有的炒菜、有的熬粥。我们到达时看到不少社员手里拿着大碗,等候开饭已经多时了。只见几个穿着白上衣的社员在锅台前忙碌着,他们把煮好的面条分别捞给等候的社员们,社员们端着面条再去另一口锅前排队浇卤,浇完卤后有的端回家吃,有的就地吃,吃完再排队去盛第二碗。我们也是如此,那天卤是西红柿鸡蛋,手擀面筋道可口,男同学大多吃了两碗,甚至有同学吃了三碗,很是过瘾。这真是一场壮观的大锅饭!

随着天气变冷,活动渐渐冷了下来,于是我们又回到了课堂,老师们加快速度给我们填补缺失的课程,学生们更是如饥似渴地吸吮着营养。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从晨读到晚自习,每天都很忙碌。记忆犹新的是化学课,内容安排较多,第一学期是无机化学,第二学期是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王葆仁先生给我们上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按着自己的体系讲解,讲课慢条斯理,条理清晰,逻辑思维很强,特别是在讲解人名反应时,印象深刻。人名反应在有机化学中占有独特地位,诸如,格林那(Grignard)反应、克莱森(Claisen)缩合或重排反应、黄鸣龙还原反应等等,记录科学家创造发明实践的全过程,有理论、有应用。王葆仁先生讲人名反应真是精彩绝伦,一堂课下来把一类反应的来龙去脉清清楚楚地板书在黑板上,没有擦除的痕迹。如果你能按着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顺序和位置记笔记,就是一个很完整的课堂全记录,课后都不需要整理,复习起来好像再次听课,便于记忆。听这样的课就是一种享受。

以上是我在中国科大第一年亲身经历的主要回忆,其后的学习更为紧张。科大五年为我们夯实了坚固的理论基础,毕业后在不同岗位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就拿我来说,在化学所时为开创我国的氟硅橡胶做出了奉献,并在 651 任务中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压制出直径一米的硅橡胶密封圈;在感光所时为我国的光化学研究培养了人才。如今,这些科技大学的拓荒者们大多都已作古,可是他们对我国科教事业所做的贡献将永远刻记在科大人的心目中。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王9015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