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毛病(头晕)有点症状,不敢大意,要去买点中药来调理。按以往的经历,以我个人的状况,用中药调理是有效的,包括最近这次。我目前住在悉尼的内西区(Inner West of Sydney),就在这区域找中药店买药。至于悉尼其他华人较多的区域,例如,Hurstville, Chatswood, Eastwood 等地,离我较远,没有了解。
在网上一搜“悉尼 中药”,“同仁堂在线购物”就出来了,看了 Burwood 分店的地址,居然就在我住处附近,挺好,于是就直接走过去。拿出去年在奥克兰 (Auckland) 同仁堂驻诊中医开具的处方,店员算了一下,报价每服 AUD$13,可以接受。买了2服回来,喝了几天,渐见效果。
2服药用完后,再去同仁堂 Burwood 分店,那天周六中午,居然非常繁忙,店员忙于招呼来看中医的顾客,忙于配药,我等了很久,还是轮不到我,只好买了包装好的茯苓和黄芪,离开。
然后继续搜索中药店,发现在市中心有几家,记录下地址,周二去市中心打工,下班就按地址去找,对比过几个常用药材的价格,最后在“永德中药行”配药。同样的处方,永德中药行的价格是 AUD$10.
下面是示意地图,轻轨 L1,L2 和 L3 都经过附近。我是坐 L2 或 L3 在 Chinatown 站下车,继续往前走,看到“风水树”就是 Sussex st。
对于中药材的质量,我个人觉得很难做对比,以普通消费者的经验,只能是简单地去接受。例如,我买的处方有13种药材,每种药材有不同的产地,每块药材切片来自植物的不同部位(当归就有归头、归身和归尾之分)。不同的中药店不同的价格,有时候只能凭店家的良心了。有一点我们要了解的是,西药是精炼出来的,关键成分剂量高,效果(正作用和副左右)明显,而中药材是原始物料,水煮浸泡后,关键成分析出含量并不高,所以我个人的理解是,中药要长期服用,“量”很重要。
在搜索中药店时,看到了不少投诉中药店斤两的帖子,例如:
这斤两的误解,还真的挺烦恼的。按说澳洲和中国大陆都是以公克 (kilogram) 和克 (gram) 做基本计量单位的,我们都习惯了,“同仁堂”的药材就是以“克”或“10克”标价的。不过,悉尼的不少中药店,包括上面提到的“永德中药行”,店主来自香港或台湾,还是沿用十六两称来标价。所以,要避免这类误解,询价的时候,直接问“多少钱一克?”,如果得到的回复是“XX刀一两”,就要小心了,多问一句“一两是多少克?”
顺带说说我怎么煮中药。中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浸煮,方便食用的程度与西药相差太远,这也是中医中药现在被人嫌弃的一个关键因素。我现在客居在悉尼,能用的工具有限,就买了一个1升的真空焖烧壶。先用电饭煲煮中药,多加水,煮最少30分钟,然后把药材捞入焖烧壶,在焖烧壶注满药汤,这样放过夜。剩余一部分药汤,放凉了就可以喝。第二天倒出焖烧壶的药材药汤到电饭煲,加点水,煮30分钟,然后又把药材捞入焖烧壶,在焖烧壶注满药汤,放着随时可以倒出来喝。1服药材煮3次,基本上已经没什么药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