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当初不出国(4)

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生活, 你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居大不易。上下班通勤特别辛苦。这是除了没房住以外导致我出国的另一个因素。两个困难其实都是暂时的, 十年内肯定有所改善, 那我也等不了。很多移民说刚出国的那段日子是一生中最苦的, 我是在国内工作那几年最苦。出国前的三份工作一个比一个远, 而且每一个都特绕, 公交倒好几次。北京公交和地铁高峰期那个挤啊, 完全没有了人该有的属性。北京人自嘲是挤成了王八蛋。别看我们在豪华写字楼里个个人模狗样的, 上下班的路上简直不能看。你的脸紧贴着另一个人的耳后根, 他的腋下夹着我的脑袋。人人一张挤得扭曲变形的脸, 无声诉说着草民讨生活的辛酸。北京人好多路上还爱吃个煎饼果子韭菜盒子, 封闭的沙丁鱼罐头车厢里, 到处生葱烂蒜辣韭菜, 边吃边吧唧嘴, 被挤到腹胃再对你着的脸打几个嗝, 保证你这一天浑身萦绕臭韭菜味。还有的油嘴就在你脖梗子上来回蹭, 他也不想蹭, 可惜没地方扭动脸。我还算好的, 我们有位丽人一天上班被蹭了一后背的大鼻涕, 你说你敢穿好的么。我97年那次找闺蜜玩, 就是下了班挤地铁过去的。见了面她半天才说出一句话, "你可真不象是每月挣三千的。"总有人奇怪为何北上广深好好的白领也出国, 那是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疲于奔命四个字, 是我国内生活的真实写照。即使现在, 北京的地铁比蜘蛛网都发达了, 高峰期依然十分拥挤。疫情前回国, 一天早晨外出敢上早高峰, 从昌平天通苑进地铁口, 穿过刺鼻螺丝粉的早点摊进入站台, 我的天啊, 那一个个黑黑的小脑袋瓜密密麻麻涌动着, 就俩字, 人粥。这要是有一个摔倒或者哪里起个小火星, 谁也别想跑出去, 光踩踏就能死十几口子。天通苑一个社区, 就住了30万人。开车更累。倒是没人跟你挤了, 可路上堵得让你发疯, 而且天天如此。不仅堵车, 还有瞬息万变的交通规则。上午这条路还让你这个车型过呢, 中午就把你拦下来罚款, 没任何依据, 他想罚就罚, 看你不顺眼还得再扣你几个点, 一年12个点没几个月就给扣光了, 你只能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找关系打掉。现在不知道怎么处罚, 90年代末是扣到了12点后, 把你拉到远郊区县做苦力筛沙子。我们一个没啥门路的同事就这下场。买车的时候还美滋滋的, 觉得自己是人上人。那时候能买一辆10万块钱的私家车是很值得自豪的。当然, 如果警察看你顺眼的话另当别论。一次我搭同事车上班, 另一个也要搭车的女同事在下一个路口等, 到了以后司机停车, 还没停稳突然发现前面一个警察查违章停车的, 那里方圆一千米之内原则上都不许停车, 但只要没警察, 大家能钻空子就钻, 因为那路设计的不合理, 结果那天傻眼了, 眼看着我们这位女同事站在路边, 她也焦急看着我们, 没办法只得先走人再说。不想那警察竟然不执勤了, 开着摩托跟在我们后面, 再看那摩托的斗里竟然坐着女同事, 我和司机更吓的不知所措, 司机是我的小领导, 一个劲念叨"坏了坏了, 追上来了, 咱仨谁也跑不掉…", 停车后我俩赶快点头哈腰地向警察走去, 那警察全程黑着脸没一句话, 把斗里的女同事放下后, 掉头回去了。后来才知道, 是警察看到我们违章停车, 又看那被接的女孩子不错, 养眼,  心情舒畅, 开恩把她送到了我们身边。警察追车的时候我不住地回头看, 虽然就几分钟, 但那景象真挺拉风的。一个胖警察黑着脸, 骑一辆警用三轮摩托, 开起来惊天动地还冒黑烟,  旁边斗里坐一位花枝招展的美女, 上班高峰在路上驰骋。不仅我, 所有车和人都在看他们。

这些都不算, 还有买车后那些麻烦事, 琐碎至极。今天交个养路费, 明天交个过桥费, 后天交个治理空气污染专项税, 哪个都得你本人跑到衙门口排大队去交, 加上来回路上堵车, 半天算是没了, 你一年有几个半天假可以请的, 次数多了你就面临被炒的风险。

骑车也不是那么回事。我第一份工就是骑车, 两边都在城区以里, 单程也要骑50分钟。北京几百年前建的时候就比别处大。夏天那一路骑下来就跟从水里捞上来似的, 冬天刮大风, 下车后两腿哆嗦的走不了路。北京什么都不趁, 就趁点风, 有一次瞬间风力达12级,  半骑半推到单位,  腿抽筋摔倒在地, 还被记迟到, 不能通融。那天北京站一个广告牌被风刮倒, 砸死了三个外地人。 这三人前脚刚踏在北京的地界上, 唉。第三份工有班车, 终于避免了挤成相片, 可是那班车最近的停车点, 离我家也有一段距离, 没有公交, 骑过去没地方存自行车, 只能靠走。班车早上5点50到那个点, 多一分钟不等, 我5点起床, 五点半从家里出发, 摸黑走两公里路, 太苦了。 凌晨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 一出家门狂风呼啸, 冻的牙齿打哆嗦, 漆黑的路上就我一个人, 顶着大风睁不开眼, 稍微一张嘴立即灌入满口的黄沙。路灯透过漫天呼啸的沙土发出鬼火般的蓝光, 这景象北京人肯定不陌生。

许多人抱怨北京的沙尘暴雾霾, 更有受不了因为这个出国的, 我猜这些人肯定不是北京长大的。前几天和亲戚聊起以前, 她还用怀念的语气说小时候上学, 刮大风, 到了以后发现学校不见了, 空中闪烁几点幽蓝鬼火, 半天才反应过来那是教室的管灯隔着黄沙发出的光。看不见校门, 只能朝着那几点鬼火迈步, 方向没错肯定能走进学校, 没几步撞到校墙, 终于摸到了门。北京不刮风的时候都象是走在香炉里, 从小就习惯了, 我很少听到北京人拿沙尘暴当回事。

人无限忠诚的只有自己的童年。这句话是心理学家对人的行为模式的精辟总结。所以一个人跟你说这里好那里不好, 一定是带着自己主观情感的, 听听就完了, 客观不了, 没有一个人能做到。我还喜欢北京尘土飞扬的大风里吃糖葫芦呢。土腥味混合着山楂, 那叫一个酸爽。我遇到过一些移民在加拿大生活了20年了, 还是觉得不如家乡好, 哪怕他那个家乡既无青山也无绿水。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移民跟我说起出国前的日子, 不要太舒服哦! 小菜场就在家门口, 东西又便宜又新鲜,什么都有, 活鸡活鱼鲜河虾, 每天下班顺路就买好小菜, 到家精心烹制, 一家人吃的热火朝天, 哪象这里, 买菜这么不方便, 还要专门跑几公里外的超市去买。上一天班已经很累了, 真的不想再开车去, 可不去又没得吃。"这里的日子真苦。疲于奔命。" 一个20多年的老移民的感叹。我只能感叹她的命太好了, 在国内没吃过苦。要是她也像我那样每天两三个小时在路上跑, 累的王八蛋似的, 她一定在出国前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疲于奔命。说起国内有滋有味的小日子, 她眼里是无限的怀念。"我就爱骑着我们家的小电驴去逛菜场。什么都有啊, 真丰富, 全摊在地上, 随便挑, 便宜极了, 我能在里面逛一上午。我可爱跟他们讨价还价了, 每样小菜都要精挑细选, 他敢扣我的秤我就跟他吵。看中哪个鸡鸭现杀哦, 收拾的可干净了, 唉," 她目光中的神往黯淡了下来,"这里什么都没有。 20多年了, 还是过不惯。"

我可是知道她描述的菜场。她神往的是我最不爱去的地方。从我记事起家里大人买菜就得到很远的国营副食品店, 大白菜一百斤二百斤的买。后来允许农民进城卖菜了, 家附近出现农贸市场, 那个脏啊。菜的品种倒是不少, 可都带着好多泥, 还都堆在地上, 成捆的大葱堆满一堵墙, 每根都好长, 我一小学同学南方人, 刚和父母搬迁北京时路过菜市场, 惊奇的问那是什么东西。我说葱你都不认识么? 他跟我比划他们那里的葱什么样, 我连蒙带猜想象出的南方葱, 样子和水仙差不多。俩小孩正说着下起了大雨, 堆了几天的大葱好多都烂了, 遇水变成了绿泥, 那个刺鼻, 加上满地的污水, 俩人落荒而逃。还有被无限向往的活鸡活鸭, 我的天, 现宰的时候那个热闹, 鸡鸭临死之前拼命的叫唤声, 开水烫毛兹啦声, 伴随着热气升腾, 一股腥骚味扑面而来, 再看地上到处鸡粪鸭毛。怎么会有人喜欢这个呢。只能说人小时候的生长环境太重要了, 起码决定了这个人半辈子的喜好。这个市民烟火气, 我从小就没体验过。

我觉得每个人在做人生选择时, 都应该想清楚一个问题, 就是自己快乐的源泉在哪里。太多移民他国的人, 对自己缺乏了解。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优缺点, 长短项, 忽略了看不见的因素, 就是能让你从疲劳低沉中缓解过来的精神安慰剂, 是不是到处都有。如果你是通过烟火气人气都很旺的菜市场, 和小贩一来一去磨嘴皮中缓解一天的疲劳, 那显然你不适合出国。对自己了解的越全面你的路走的越顺畅, 因为你可以事先扬长避短, 这个常识谁都懂, 可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太多人都是在摔了跟头后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缺乏快速适应能力的。这个能力存在于精神层面, 看不见, 平时也用不着, 所以才tricky。比如有人依赖于母亲做的饭菜, 从中体会到被疼爱; 有人依赖于热闹的饭局, 聚会聊大天打麻将, 从中感觉到放松自在; 还有人喜欢洗头房足疗, 那么多人环绕着为你服务, 或者家里雇全职保姆, 从中感觉自己是尊贵的人, 地位高。这些让人感觉愉悦的因素因为太过细小琐碎, 在做人生规划这等大决策时根本想不到, 想到了也觉得不值得加以重视, "这么点小事也克服不了吗?", 等到了国外, 才知道原来这些都并非小事。不少人移民之后才领悟到原来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 一个中国胃就能把人牢牢栓在国内, 移民后感觉苦闷, 其实仅仅是因为在吃上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一项不能如意, 就很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了。在我看来很多人真是不该来国外, 尤其是国内中小城市里的, 哪怕收入不高, 生活舒适度也远比北京强。我要是有那样的日子我才不出国呢。不怪他们觉得这里苦, 没意思, 实在是他们原来的生活实在太令人羡慕, 自己都没意识到。国内二三四线城市, 国字头或者公务员, 单位离家步行不超过10分钟, 有的甚至就在同一大院里, 上着班下雨了还能回家收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 午休两小时什么都能准备好, 下班前还能再溜达回来一次, 用小镊子给鸡一根根拔毛。为满足十分钟的口福欲能花上十个小时, 有条件让生活样样精致又清闲。住房也不紧张, 不用和父母公婆挤。这些都是北京比不了的。我认识的在北京最悠闲的, 午休也两小时, 只能喂鸭子, 无法赶回去准备晚餐。只是小城市这样的好工作更不容易进去, 更需要家里的关系, 所以这样的人移民后发觉失败, 才特别令人惋惜。多好的工作和生活啊, 就这么不要了。

那时的确有盲目跟风出国的, 而且是女人居多。怎么连哄带威胁地也得把男人给忽悠出去。到了国外又觉得处处比不上国内方便, 老公那点本事原来也是虚的, 换个地方就现原形了, 两口子整天闹, 都觉得自己冤。男的觉得自己被老婆毁了, 女的觉得自己被老公骗了。男的说自已在国内怎么吃得开, 工作能力强, 怎么受领导器重, "要是不出国, 我早就是科长了!" 女的一脸鄙夷看不起, "你要真有能力, 哪里都能成功!"。话说这个"要是不出国, 我早就…"的句式, 是我出国后听到的最多的感叹, 导致我在开始写这篇回忆文时, 脑子里跳出的第一个题目就是这个句型。人真得提前了解自己, 不要在摔跟头了以后才知道, 损失太大。摔了跟头也没什么, 只要能接受自己能力有限, 及时止损回国, 照样东山再起。只有混迹国内的本事那就在国内, 谁也不会因此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怎么都不行, 一切错都是别人的, 讨厌国外却一直不走, 问他看不惯加拿大当初为啥来, 答曰老婆非要来, 自己是好丈夫一心要成全她, 那你倒是成全到底啊。一看不如意立马把责任全推别人头上, 那这样的好人我也会做。再问他呆在加拿大这么难受干嘛不走, 他一跳三尺高"最讨厌你们这么尖酸刻薄, 这里有这个福利那个退休金, 我干嘛走!" 女人这边, 越是原来被体制娇宠的越是天真无知, 对眼前已经拥有的不珍惜, 对自己和老公的能力没有清醒的认识, 不愿在国内过一眼就望到头的日子,  真折腾起来又受不了这份苦。要不你就靠自己, 又没这个能力, 指望着老公改变生活质量又倚靠不上, 整天push男人让自己早日过上夫贵妻荣的生活, 整天埋怨男人不上进没出息, 弄的双方都苦不堪言。我认识两个新移民都是这样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而且都很危险。更有一些移民的抑郁虽然没发展到'症', 但始终郁郁寡欢。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国内没吃过苦, 工作顺风顺水, 行政干事工会职员妇联主任, 组织个歌咏比赛新春茶会信手拈来, 给领导写的发言稿也颇具文采。这些给了他们错觉, 以为自己有实力, 走遍天下都不怕, 没想过自己的能力是不是transferable的。其实很多都是虚的, 比如深得领导赏识器重, 换个领导可能就不行了, 更别说换这么大的环境。到了加拿大以后施展不开, 总感觉洋人不友好, 处处受欺负。没有专长只能打labor工, 好一点的开大货车或者开小生意店, 挣份辛苦钱。大环境突然起变化对人是全方位的检验, 缺哪一项能力都可能被淘汰。

移民后很多家庭解体, 因为当初促成俩人结合的基础随着环境突变而消失。女性地位越低,女人越难自立。婚姻是改变自身状态的唯一希望, 找丈夫首先看的是对方能否提供一份稳定殷实的物质生活, 婚姻建立在这上面其实并不牢固, 没人能保障自己的收入永远稳定可靠。一旦走背字了女人自然离开你, 这没什么可指责的, 你应该知道她当初就是奔着钱来的。说白了没有一个女人不是奔着钱来的, 只要她没有自愿嫁给乞丐, 她就是在图钱, 只不过多寡而已。有情义的最多也就再等你三五年, 没有女人能长期守着一个手脚健全又无事可做的男人, 因为看不到希望。男人别抱怨女人太物质, 女性被剥夺的越多, 女人越物质无情势利眼。哪怕她突然来到了女权高的国家, 她也还是习惯性的凡事靠男人。男人地位越高, 身上的负担越重, 你负责着老婆孩子几个大活人的终生幸福, 这是多大的责任。你能力差一点都将被抛弃, 你一个小疏忽都要面临洪水般的指责埋怨。女人没地位的社会男人也一定活的累, 犯人没自由, 看守一定不轻松。这没办法, 权利和责任永远成正比, 不可能两头好处你都占。

幸运的是我在20几岁就对自己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判断, 知道自己哪里不行, 也知道自己能感知到幸福的基础是什么。这些基础既不是买菜, 也不是做饭, 更不是另一个人, 所以不会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而大变。20多年后回头看, 发觉当初对自己的判断没有出错, 那时认为不重要的, 出国后这么多年依然对我不重要。我知道出国意味着吃不着喝不上, 不再有KTV泡吧煎炒烹炸的夜市, 也失去了建立在聚会上的友情。舍弃掉这些很可惜, 好在我没有过度的留恋或追忆。国内工作了五年多, 在家吃饭的次数有限。国内工作有一点比这里强。管饭。至少管中午这顿。我最后这份工虽说只管午餐, 但其实晚餐也包了, 因为天天加班, 最少到七点, 大部分超过八点。走的时候黑灯瞎火, 经理手一挥,"沸腾鱼乡", "便宜坊", "撸串", 烤羊肉串啤酒吹瓶, 一帮年轻人天南地北的神侃。 实在太晚就麦当劳肯德基, 反正他得管吃管送, 都给你这么拼命干了。那时候两头不见日。早上天不亮就起床, 晚上十一二点才到家, 什么都干不了, 倒头就睡。一天突然发现我妈换发型了, 一问才知都换了七八天了。连吃带喝再加上生活不规律, 我一年胖了十多斤, 我们组的一个男同事胖了20多斤, 我出国后没几年, 就听说他出现脂肪肝了。才30几岁。国内这种加班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完全没有life.

说到这里想起近十年火起来的外卖点餐, 有国人引以为傲, "这么方便快捷的服务, 国外没有吧!", 想吃什么动动手指就到嘴边啦, 各种美食, 太幸福啦。呃…一个成本五块钱的调料包, 有啥可自豪的。现在这技术, 无论怎样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都能用几块钱的添加剂调出来, 极大地满足味蕾, 可惜吃一肚子化学调料。生活品质中吃这一项, 衡量标准先不说食材和营养, 首先你得是homemade,  每天能在家亲自做饭给自己和家人,表明你有大把时间, 不是疲于奔命啥都顾不上的穷苦人。另外每天保证至少一小时健身时间, 周末专心给家人, 不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瞬间。国内打工族, 哪里是生活啊, 收入是不少, 新毕业的如果能进高科技大厂, 起步价至少一万五, 可是天天加班, 天天叫外卖, 啤酒肚气吹一样的起来, 到了35就'大厂毕业了', 40躺在了病床上。这还是中产打工仔, 没有专长的更惨, 只能混迹于服务业。总有人拿国内的服务说明中国又进步了, 各项服务又快又好又温馨, 这难道不是内卷到惨烈地步的结果么? 如果这都能表示中国进步了, 那中国进步到现在也没超过清朝。清末买一个小丫鬟才碎银6两, 人家那什么服务? 能洗能涮能陪睡, 还是24*7不间断的, 随叫随到。社会先进与否不是看你能方便快捷地得到多少骄奢淫欲, 是看给你提供骄奢淫欲的人, 活的有没有人样。现在把人卷到这个地步, 接受服务的就好受么? 提供服务的为求一个好评低眉顺眼, 一个差评能把个大小伙子急哭, 你看着就爽? 正常人, 没人愿意被别人象菩萨一样供着。

tobyd_妈妈07 发表评论于
写的很客观,谢谢分享!
XC11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每个人在做人生选择时, 都应该想清楚一个问题, 就是自己快乐的源泉在哪里。太多移民他国的人, 对自己缺乏了解。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优缺点, 长短项, 忽略了看不见的因素, 就是能让你从疲劳低沉中缓解过来的精神安慰剂, 是不是到处都有。如果你是通过烟火气人气都很旺的菜市场, 和小贩一来一去磨嘴皮中缓解一天的疲劳, 那显然你不适合出国。”

一语中的
赵登禹路 发表评论于
“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再细细想一想,两边一样是如此望法罢?
区别还是每天的日子,惯于哪个,就少念叨另一个怎么让你怀念啦。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写得生动,读来过瘾。有人说过,国内生活像狗,国外生活像狼。狗活得安逸舒适,但是得对主人忠诚。狼没有这般舒适,可是有它自己的自由。
心之初 发表评论于
寫得生動。我的一哥們出國二十年後,特別懷念坐公車人擠人的感覺。美國什麽好。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沒人擠,沒人閙,靜靜地等著什麽。
tw1234 发表评论于
写的真好,深有体会。最不理解的是那些移民后又说国内生活怎么怎么好,然后又不肯回去。国内有那么多亲友,文化语言相通,如果综合生活又好的话,肯定马上全家搬回去。大使馆对放弃移民国籍,恢复中国国籍的非常欢迎。比当年移民要容易得多。
蓝色的星空 发表评论于
一党专政的独裁国,只有少数体制内的有些过得还行,像之前写的养鸭子的女同学,大多数要面对住房,医疗好几座大山,还有雾霾空气,食品污染,外卖大多有花椒油之类的提香来炒菜,食材好不好单说,花椒油有香樟素,吃多了肝硬化。
helloworld1000 发表评论于
well said!!
Firefox01 发表评论于
那时的生活写照。现在的,还要加上失业、断供、跳楼…… 面对现实,适应环境,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onewaytrip 发表评论于
写得太棒啦!因为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有强烈的共鸣。谢谢分享,继续跟读。
安然0203 发表评论于
真实 | 自然 | 接地气,一气呵成,大赞!!!

期待下篇。。。感谢作者道心声。。。20+年前来自部属军工单位,大院里树荫环抱|单位离家步行不超过5分钟 | 累了烦了随时回屋打个盹没问题,只想看外面的世界换个活法出国。。。

无怨无悔无乡愁,心安之处是故乡。。。
dong140 发表评论于
擁擠的公交,寫得好幽默形象。我93年之前在北京,上下班都是騎自行車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发表评论于
国内二三四线城市, 国字头或者公务员, 单位离家步行不超过10分钟, 有的甚至就在同一大院里, 上着班下雨了还能回家收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 午休两小时什么都能准备好, 下班前还能再溜达回来一次, 用小镊子给鸡一根根拔毛。正是!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当年中国人出国,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希望见识不同,另一种是逃避,对于后者,实际上是不得已的概念。
那么这两种人的期望值也就不同,之后在美国的感受也就不同,各有利弊。
不过对于逃避的人来讲,总是可找到抱怨原来环境的理由,有比较的理由,这是 与前者的最大不同。人生需要经历很多。
oakville 发表评论于
哇,谢谢。终于找到答案了,一直好奇为什么新闻说沙尘暴的事,问了好多人都没明白。以前不是年年春秋都这样吗。那时候还放学去收集树籽,支援三北防护林. 你写的太生动了. 地铁,你不从天通苑上车也没那么挤吧
善民 发表评论于
哪里都有优点缺点,习惯就好!本人是成长于广东侨乡,有山有水有海有一望无际的稻田,生活环境与北方完全不一样,广东无雪无沙尘无冬天,汽车和房屋永远只有空调无温气,全年青山碧水鸟语花香,但天气潮湿经常“回南天”,砖屋墙上都能出水,还有时不时出现的台风!所以,环境不一样导致经历也完全不同,没有谁对谁错,习惯就是!
要做手脚滴 发表评论于
写的真好!迄今为止我始终觉得三十多年前决定出国是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尤其是习主席的各种疫情骚操作更让自己窃喜没有经历上海封城的炼狱。当年出国的一代人在国内都是过的不错的阶层,并非过不下去才选择离开,而是想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的环境。出国定居最大的收益是看着孙辈们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后代们将不再受到恐惧,贫穷,战争的威胁。世世代代离开了恶政的魔爪。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社会先进与否不是看你能方便快捷地得到多少骄奢淫欲, 是看给你提供骄奢淫欲的人, 活得有没有人样。" 大赞!

这么痛快酣畅的文笔难得一见,好看好看!跟读中:)
華西車城 发表评论于
以前朋友問,中國與美究竟差距有幾年,以前朋友答,遙遙無期。
格利 发表评论于
写得真实、有哲理的精彩句子超多。期待续篇。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晚妆说得非常实在。我生长在北京,相对来说生活不是那么艰难,但是那时候在国内要成功,除了举世公认的硬条件以外,比如才能,学历等,还有很多隐藏的条件,比如人际关系,潜规则等,对我来说太难了!
思芦 发表评论于
关于北京公交的挤,我听到的一个最神的说法是:可以把产妇挤流产,也可以把大姑娘挤怀孕。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北京公交车多年来一直都特别拥挤,北京人自嘲是被挤成相片了,直到近些年有了密集的地铁网才好些。你说的姑娘挤车背上有鼻涕,多年前我也我在一个姑娘的裙子上见过,当时我傻了吧唧的,以为那一团白色粘稠物是鼻涕,现在想起,那是精液。
五湖以北 发表评论于
当年英语培训,一个天津来的说起一个哥们回国,他问国外啥不同,答说文明,这点至今仍然赞同
远涯 发表评论于
非常真实的描述。请接着写下去!
自由度 发表评论于
写得太棒了!大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