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海外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一个流行的谎言

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谎言流传在我们身边:那就是说中国人移民之后,无法融入外国的主流社会。

不管在国外居住了多少年,生活了多少代,始终被歧视、排挤,华人只能在社会边缘生活。

为了把这个谎言深入人心,某些别有用心的团体编造了一条一条断章取义、凭空捏造的假新闻。

但假的终究是假的,太平洋没有加盖。

只要亲身到国外去住上一段时间,与地的华人接触之后你就会发现,这就是一个最无知的谎言。

这个谎言从根本上就是谬误的,我们先不管融入不融入的问题,先就“主流社会”这个观念来说。

什么是“主流社会”?

是怎样的“主流社会”让中国人无法融入呢?

在他们的宣传中,“主流社会”就相当于有钱有势。

开豪车、住别墅、动不动就穿着晚礼服开高端酒会。

家里不是上市公司CEO,就是州议会议员,学历不是斯坦福就是MIT,跟总统合影如家常便饭……

这根本就不是外国的“主流社会”,最多只能算“上流社会”。

只是整个社会中极少的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可能是好几代人的积累,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和财富。

可能是金融或互联网的新贵,短短几年就能上榜福布斯,但他们绝对不能代表“主流社会”。

在发达国家,社会形状是呈橄榄型的。

与金字塔型社会大部分由底层构成不同,橄榄型社会的两个尖代表社会的上层和底层,数量都是非常少的。

而中间那一大部分才是普通民众,才是这个国家的“主流社会”。

所以这个谎言一开始就是谬误的,是无知的。

别说中国移民无法融入“上流社会”,不管哪个种族的移民,想要进入“上层社会”都是很难的。

一个平民想要变成贵族,非得经历几代人的积累不成。

发达国家的主流社会,其实就是广大的中产阶级。

以发达国家中华人最多的美国来说,华人移民的收入高出整个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从收入来说已经完全融入主流社会。

你会说收入不能说明问题,融入是文化上的。

那么我告诉你,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洲的发达国家的文化就是移民文化,他们对于新移民的包容要比非移民国家强得多。

不管什么种族的移民,只要你愿意融入新的环境,你身边的人都会很乐意接受你。

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史充满了种族斗争和平权运动,人家是付出过惨痛代价的。

他们懂得反省,才有了今天包容平等的移民文化。

我知道有人会说,你说他们是包容的移民文化,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非法移民被驱逐,被排斥呢?

你也知道是“非法”咯?换做是你的国家,愿意打开国门让这么多非法移民进来吗?

即使如此,西方发达国家出于人道主义,收留了许多非法移民,并给了许多人合法身份。

但任何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接受所有的非法移民。

许多中国人移民之后,依然用国内的生存思维来看待新的环境,所以会造成种种水土不服、难以适应。

比如说什么是体面的工作?

在中国,体面的工作不外乎赚钱多、单位好。事业单位的公务员,算是丈母娘最喜欢的。

而各种蓝领工人、服务员、小店主往往被觉得没有面子,同学聚会时都低人一等。

但在发达国家,一个蓝领工人赚的钱可能比大学教授还要多。

就算赚得不多,当个服务员、小店主也不会被人觉得是没有面子的事情。

许多中国人刚移民过去,只能从事简单的蓝领工作,便觉得是屈才,是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他们不知道,国外主流社会里,蓝领阶层多的是呢。

反倒是公务员在国外很少年轻人愿意去做,不但薪水不高,而且还要用隐私来交换,比如公开自己的财产之类的。

别人把工作当成是谋生的手段,只要合法赚钱,愿意从事任何喜欢的工作。

而我们把工作当成是阶层划分的标志,你说活得累不累?

另一个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

在中国,很少有35岁以上的程序员,过了这个年龄,不是主动转型就是被公司以各种借口裁掉。

而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公司里,40多岁的程序员或基层岗位比比皆是。

人家不需要通过996的加班方式来竞争,公司更不敢因为年龄问题随意裁人。

一些中国移民过去之后,按照国内的工作方式继续拼命加班,自然就会被其他同事排斥,融入不了新的环境。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所以新移民到新的国家之后,就请忘掉你的“中国思维”,不然你永远也没有办法融入主流社会。

真的有必要奉劝一下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多出去看看世界,不要坐井观天。

清末驻英公使郭嵩焘,之前一直以为英国人都是未开化的蛮夷。

结果跑到英国一看,这里的人彬彬有礼,那些绅士们的礼貌,不亚于儒家的君子。

各种先进的制度、技术更是令他大开眼界。

写了一本《使西纪程》,将西方的先进制度介绍给天朝民众。

结果,天朝民众上至大官学者,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这本书和郭嵩焘群起而攻之。

说他是汉奸,卖国贼,不久之后就被清朝政府免去了公使的职位。

天朝将郭嵩焘的书列为禁书,不许民众阅读,继续鼓吹天朝文化的优越感。

以致民族主义达到无法控制的局面,发生了义和团暴乱,使得中国在首都沦陷的屈辱中进入了20世纪。

那个时候科技尚未发达,信息尚不通畅,所以天朝说什么老百姓便信什么。

那时候极少人去国外,更不要说留学。

即便是知识分子也只沉浸在中华文明的梦中,视西方文化为蛮夷,所以才会出现郭松焘的悲剧。

可到了今天,依然有人将国外说成水深火热,将移民生活说得苦不堪言。

在民智已开的今天,这样的谎言终将被戳穿!

 

 

作者:小美

sandstone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友梨江莉' 的评论 : 谢谢认同!
友梨江莉 发表评论于
认同文章的看法。
说到底,其实就是持此论人们价值观的问题。
陈腐、野蛮、成王败寇、拳头大就是爷、有奶就是娘、评价尺度极度功利化、丛林法则、唯名利是举、等等。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乍看好像很高大上,但目的也只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以出仕而已。而西方各国的发展,早已渡过了这个阶段。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多数的中国人以自己的古老文明和文化为傲,但是其实古老的,并不是文明,而是那千年不变的价值观。说它古老,已经很客气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