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史,起源于凯尔特人的居住地,之后罗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国北部的诺曼人一浪一浪的来到这里,十二世纪在诺曼人的统治下成为英格兰的首都。一路发展扩张,到伊丽莎白统治时期成为英国无可比拟的大城市,国家生活的中心,拥堵已不亚于现在,露天木偶戏,各种展览,小贩,活色生香。十七世纪时伦敦成为英帝国乃至欧洲最大的都市,但是随后经历了瘟疫和火灾的大劫难。1665年和1666年的大瘟疫,伦敦一下消减了五分之一的人口,紧接着的伦敦大火,烧毁了大半个伦敦城,八十七座教堂,一万三千住家,很多公共建筑包括市政厅,皇家交易所全部被毁。后经过十年的重建,浴火重生。在维多利亚时代开启了大规模发展,第一条地铁和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市容交通焕然一新。1851年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更是全面展示了引领世界的科技进步。二战的大轰炸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另一场灾难,纳粹德国连续五十七天每晚派出二百架飞机对伦敦进行轰炸,伤亡惨烈,城市被炸的满目疮痍,战后伦敦人又一次从废墟中坚强的站起来。
在伦敦的几天旅游我们买了London Pass,Pass卡分为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等,天数越多,折合每天的单价越便宜,如在景点现场买票,合计会高于买通票。网上购买 pass,收到电子票存在手机上,使用方便。伦敦的很多热门景点都可以用这个卡,还可以用于观光巴士, 经营观光巴士的公司很多,用pass 可以乘坐的有两家Golden tour 和Big bus。另外 Pass 还可以乘坐泰晤士河游船,同样经营游船的公司也很多,用Pass 可以坐的是 Uber boat ,游泰晤士河,二十四小时内哪个码头上下都可以。
泰晤士河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发源于英国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希尔斯,全长346公里,横贯伦敦与沿河的十多座城市。1600 年时伦敦有二十万人口,当时最大的道路就是泰晤士河,河上的驳船就如现在的计程车,岸边有很多的戏院,私人宫殿。想象中的母亲河碧波荡漾,流水潺潺,实际看到的泰晤士河很骨感,河面很宽,浑浊的河水泛着浮躁和沉闷。本以为乘船游泰晤士河会很惬意,满满一船的游客,赏玩之心荡然无存。
伦敦闹市区和许多有历史的老城市一样街道曲折蜿蜒,且相对狭窄,路上交通繁忙拥堵,人多车多,人群中游客更多,走在街上听到性感的伦敦音不多,其它各种语言不绝于耳。一件特别有感触的事是行人过马路,和北美一样的行人红绿灯,但是多次看到办公室穿着,手握一杯咖啡,步履匆匆的白领,到路口后,左一看右一看,没车,迈步就走,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根本不在意是红灯绿灯。想当初刚到加拿大,不看行人灯乱过马路,被冠为Jaywalker ,伦敦已然是满街常态的Jaywalker。
第一天从大英博物馆出来,实在没精力再走,干脆跳上了观光巴士,坐在敞篷的二层在伦敦的热门景点走马观花转了一番,一路经过白金汉宫,西敏寺,大本钟,伦敦塔,圣保罗大教堂等地标建筑,随后的两天中参观了多处感兴趣的景点,感受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白金汉宫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汉宫,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只在七八九月对外开放十周,走近宫殿院墙外的铁栅栏门,上面悬挂着精致的皇家盾徽。中央的盾面由四分格构成,一、四格中是象征英格兰的三只雄狮,第二格中被围起来的狮子象征苏格兰,第三格中的竖琴象征北爱尔兰。盾面两侧分别为代表英格兰的狮子和代表苏格兰的独角兽,在凯尔特人的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独角兽是纯洁,高贵,阳刚,力量,勇气和无与伦比的力量感的代名词,传说独角兽的角有能力净化被毒蛇玷污的水域。盾徽下端是圣乔治屠龙。
白金汉宫是白金汉公爵在1703年所建,后来英王乔治三世买了下来,并且进行了扩建。到维多利亚女王时,正式成为王宫。白金汉宫前面是维多利亚女王雕像,雕像上方有金色的天使。
纪念碑正中端坐着维多利亚女王,头戴王冠、手持权杖、面色冷峻、仪态威严。被称为“ 欧洲祖母“的女王生了五女四男共九个孩子,她的孙辈中包括外孙德皇威廉二世,孙女挪威王后莫德,罗马尼亚王后玛丽,外孙女希腊王后索菲亚,俄国末代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西班牙王后维多利亚,占据了欧洲王室的半壁江山,女王的血友病基因也传遍欧洲王室。
圣保罗大教堂 St Paul's Cathedral
英国第一大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巴洛克建筑风格,其圆形屋顶尤其壮观,是世界上最高的,被列为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
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早期和教堂有关的大事记,包括阿拉贡的凯瑟琳公主和当时的大王子亚瑟在这里举行婚礼;伊丽莎白一世在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到访该教堂;企图杀害詹姆士一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的火药阴谋的策划者在大教堂前被处死。
1666年9月一个周日的清晨,一个面包烘烤店失火,天气干燥炎热还有强劲的东风加持,本不足为道的火势不可遏制的漫延,中午伦敦市长已感到事态严重,通知国王查理二世。只是当时的救火手段太有限,周二大火烧到了教堂,它外围有大片空地,曾一度被认为不会有危险,结果被强风刮起的一块木头落在了教堂木制屋顶,教堂在劫难逃,被淹没在火海中,照亮了整个夜空。
建筑师Christopher Wren之前正在参与教堂的整修工作,临危受命,整整花了三十五年的心血,设计、建筑都由一人完成。在1711年正式官宣完工,这座宏大的建筑之后见证了一系列历史大事件,包括惠灵顿公爵的葬礼,维多利亚女王五十年统治庆典,国王和王后参加的一战结束的感恩庆祝,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婚礼,和温斯顿•丘吉尔的葬礼。
参观分为三个部分,教堂内部、教堂地下室、教堂楼顶观景平台。教堂内巨大的穹顶壁画,方形石柱支撑的拱形大厅,金碧辉煌的重色彩绘,整体感觉气势恢宏,优雅大气。
地下墓穴埋葬了众多英国名人包括惠灵顿公爵,海军上将纳尔逊,建筑师Christopher Wren也被葬于此。
顺着螺旋楼梯上爬可以到中央拱顶里,这里有耳语廊,据说对着墙壁的任一处耳语,站在对面的人靠近墙壁可以听到,我们去时耳语廊正在维修。从耳语廊再往上爬可以到距地面八十五米的拱顶,俯瞰整个伦敦。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Westminster Abbey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叫“西敏寺”,是历代国王加冕和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地方。始建于十世纪,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
1066年征服者威廉一世是第一个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的国王,延续至今除了爱德华五世和八世,所有英国国王都在这里举行了加冕仪式。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3 年 6 月 2 日加冕为女王,加冕游行女王的马车先从白金汉宫行进到威斯敏斯特教堂。那天尽管下着大雨,但成千上万的热切观众还是选择露营过夜,以占据有利的观看位置,街道两旁大约有三百万人为新女王欢呼。仪式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为她抹上圣油。在她接过权杖、王权宝球、头戴王冠后,人群响起天佑女王的欢呼声。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第一次进行了电视转播,当天人们都挤在客厅、影院和音乐厅观看长达 十一小时的直播。那时英国国内电视机前的观众大约有两千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它标志着电视成为英国娱乐的主流。两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已走下神坛,皇室急需一个契机挽救在英国民众和英联邦国家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西敏寺也是英国最牛的墓地,三十位国王的长眠之地。但更负盛名的是,三千多位英国伟人长眠与此,他们不是王室,不是贵族,但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其中包括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牛顿、达尔文、丘吉尔、乔叟、狄更斯、拜伦等,还有前不久去世的物理学家霍金。
安葬在西敏寺的还有一个特别的无名战士之墓,在每年的11月11日国殇日,它是所有纪念仪式的核心,从国家元首到平民百姓来到西敏寺,为这些无名英雄献上花圈。墓碑的铭文 --- 他们将他埋葬在国王中间,因为他为上帝和他的家行善。印度诗人泰戈尔写到:“走进西敏寺,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特拉法加广场 Trafalgar Square
特别想来这个广场看看,因为这里有伟大的海军统帅霍雷肖•纳尔逊的雕像,他指挥的特拉法加海战,彻底击败了法国和西班牙联合海军,从而挽救英国于拿破仑的铁蹄,并使英国走上未来海上霸主的位置。
特拉法加海战,纳尔逊的二十七艘军舰对阵法国海军上将维伦纽夫的三十三艘,1805年10月21日早晨,纳尔逊升起司令旗,下达了那条著名的命令:“英国期待每个人恪尽职责”。下午四时三十分,敌人被完全击败,然而胜利的代价不可估量,纳尔逊牺牲了,最后的遗言:“感谢主,我恪守了自己的职责”。
我们去的时候,广场纪念柱周围都是维修的护栏,只能照下53米高的纪念柱和全伦敦站的最高的民族英雄,柱底四周是四只巨型铜狮和表现海战的浮雕。网上的一张照片,可以感受下这个美丽的大广场,广场北面是国家美术馆。
在英国旅行两周,感觉还是很安全的。没有遇到传说中欧洲一些国家被偷的诅丧。在大英博物馆门前排队时有个小插曲,一个三哥长相的人很快的接近我先生,热络的搭讪,问我们是从哪个国家来的,告诉他后,马上回应说他的表哥就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太突兀的巧合不得不引起人警觉。接着他掏出一个纸币,说是他们国家的钱,问我先生有没有加拿大钱,他想看看,先生说没有,他反问怎么会没有。搭讪无果后,站在了我们身后五六米的队伍中。几分钟后再回头,已没人影,不知他意欲何为?
谢谢浏览,下篇参观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