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 郭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复旦名师灿若星,请来苏大说真经。

纵谈古代文论史,概说千年语不停。

 

史钦航昨天听了维桑关于养鱼的建议,思考了一夜。觉得可行,但又害怕被说成搞资本主义,拿不定主意,便到公社向祝安请示。祝安听了汇报后,认为这也属集体所有,可以搞。

史钦航又问:“这事还要不要在公社党委上讨论讨论?”

祝安说:“这又不是大事,不必讨论。许多事本来很简单,一讨论,反而变得复杂。你们就那么干吧,有什么事,我负责。”

《高教六条》和“双百方针”重新公布后,高校学术交流活动逐渐频繁起来。苏大各系科不断请外校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前几天,听中文系钱教授讲,郭老要来苏大。开始,史维华以为是郭沫若。后来又听说是复旦大学的郭绍虞教授,方知此“郭老”非彼“郭老”也。

那天,郭教授来校讲学,中文系全部师生都参加了。刘主任和钱教授坐在讲台前亲自陪同。

讲课之前,钱教授对郭老作了简要介绍:“郭老年近七十,是苏州人,对苏大情有独钟。他是复旦大学著名的资深教授,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今天来我校,给师生们主要讲授《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希望同学们仔细听,认真记。”

钱教授话音刚落,课堂上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郭老缓慢地走到讲台前,笑着说:“老师们,同学们,我只是个教师,并不是什么家。我和你们一样,仍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虽然年纪大了,不敢须臾懈怠。今天我给同学们介绍的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国有五千多年文化历史,因此文学理论也源远流长,内容庞杂而丰富,在两三个小时中很难全面介绍,只能分阶段作简要介绍。给同学们开个头,如有兴趣,今后自己可以多作钻研。”

郭老说,春秋时孔子就提出“诗言志”的观点,指明诗歌是为了抒情言志而作。他很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对学生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可以“兴、观、群、怨”。他不仅提倡学诗,而且费了好大工夫,给学生编了一部讲义,也就是那个时代的诗歌总集《诗经》。这部诗集,一直影响到当代。从这部诗集中,人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历史,当时的风俗民情,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当时的社会动态。

到了汉朝,又出现辞赋。这种文体源自楚辞,适合于铺陈描述,抒发汪洋恣肆的感情,这和当时的国家大统一,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文化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在两汉时期,除了文赋以外,还出现汉乐府诗。汉代统治者,为了解民情,特地设立了采集民歌的机构,名为“乐府”。这些收集来的民歌,就称为乐府诗,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在乐府诗的影响下,出现了由文人创作加工的《古诗十九首》以及后来的曹氏父子作品和建安七子之作。

两汉时期的历史散文也极有价值,如《史记》、《汉书》。鲁迅先生赞美《史记》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到了魏晋,由于受到社会上的浮靡之风影响,诗文多脱离社会,产生许多无病呻吟之作。此外,还有一些玄怪游仙作品,则更无价值了。但其中也有些突出作者和著名作品,如陶渊明及其诗文,阮藉的咏史诗,二谢的山水诗。此时还出现一些文论,也弥足珍贵,如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曹丕的《典论》,陆机的《文赋》。

到了唐代,诗文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不仅在内容上,而且也表现在形式上。尤其是诗歌,出现了各种体式,有五七言,有杂言,有古风歌行,有近体格律。特别是律诗、绝句,把诗歌打造到极致,成为文学中的精品。唐诗成为中国诗歌的第一座高峰,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作家,真是灿若群星,其中尤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唐代文章也改变了魏晋之风,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发起的古文运动,起了强大的变革作用。他们的所谓“复古”,不是恢复古代的腐朽东西,而是反对魏晋之浮风幻作,回归到秦汉的反映现实上。韩愈就强调“文以载道”,“陈言之务去”。后来有人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柳文风一直影响到宋代,在散文上有唐宋八大家之说。

宋代也是一个文化兴盛时期,在散文、诗词、书画之上都有众多作家,丰富作品。其中在词上成就最大,前有柳苏,后有李辛。词为诗的别体,也谓诗余。它的发展,得益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官商市民的需要。

元代在宋词的影响下,产生了元曲,这又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元曲有散曲和杂剧之别。著名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杂剧,这是中国成熟最早的戏剧,这种形式延续到现在的各种戏曲。

到了明代,文学作品主要是戏曲和小说。著名作家和作品,有洪升的《长生殿》、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长篇小说是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到了清朝,虽然诗词作品不少,但无法与唐宋作比,也少有佳作。能称得上文学巨著的只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其次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优秀作品。

下午,吴老师通知史维华,让他带领温故园小组同学到红楼阅览室听郭老师讲《庄子》。小组同学听了,喜出望外,纷纷前往。

同学们坐下以后,郭老师说庄子这个人和《庄子》这部书都很奇特。庄子,名庄周。据说是老子学生,真假无从考证,但思想两人大体相同。但庄子更为开放,他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自由派。他的思想和作品天马行空,汪洋恣肆。他的语言夸张比喻,谕物拟人,幽默风趣。其文寓含哲理,发人深省。是稀世宝文,不可不读。

史维华问:“老师,庄子中的《逍遥游》是什么意思?”

郭老师说:“简单的说,逍遥游,就是游啊游,在宇宙中自由运动。你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你们看,谁有这样的想象力,谁有这么大的气魄,谁敢作这么大的夸张?只有庄子。”

戈华中说:“老师,这篇文章还包括了几个寓言故事,很有意思,但又不好理解。”

郭老说:“这篇文章把人类活动,放在自然万物之间考虑,怎么才能达到自由王国。也就是说:天地之间,事物有大小之不同,人类的修养认知也有高低深浅之别,然而各求‘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即是逍遥至乐,不宜用人为的方法勉强为之分出优劣胜负。那样就无法逍遥的自由自在的游了。”

沈之求问:“庄子里的哲学思想有哪些,请老师试举一二。”

郭老说:“比如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举例之后,老师又作了解释,指出事物是互相转化的。

接着老师又举一例:“‘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就是说事情往往是相对的,因此看事物,作评论,要相对而言,不要绝对的看。”

郁琴说:“《庄子》里讲,他老婆死了,他不仅不悲哀,还在那里敲着盆唱歌,惠子见到了,批评他,他却不以为然,这真是个怪人。令人难以理解。”

郭老师说:“你听听他是怎么回答惠子的。他说:方生方死,她本来就没有生,也没有形体,也没有气息。现在她去了,叫方死方生,本来也没有死,死了也就是生了。我为什么要哭?他的意思说事物是不断转化的。你看符合哲学观念吧?”

同学听了,恍然大悟,谭学珍说:“庄子竟然还是个哲学家。”

史维华想,对《庄子》这部奇书得好好研究研究。

郭师妙趣说庄周,道破人间自在游。

天马行空豪气在,文风远播水长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