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记忆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万翻译被煤炭部外事局临时借调,跟随设备司两个高级工程师和一个处长去澳大利亚悉尼市北面100公里处的井巷顶板液压单体支柱制作厂及使用该设备的王博煤矿考察。1984年10月初金秋时节,一行四人乘着国航,开始了为期三个星期的行程。

那时候都是坐中国民航,机票要提前预订,两个月内基本上没有机票。但是到飞机上一看,让人大吃一惊,飞机一半是空的,可以睡觉。因为预订机票没有罚款规定,所以就是你去不了,不通知航空公司也没有问题,飞机按时起飞。而出国之前办理的各种手续,煤炭部里的,外办的,公安局的,外汇局的,开发委的,民航局的,卫生部门的,好嘛,知道不知道都得盖章,缺一不可。你第一次出国,哪晓得这么多道道,与外国公司说,我们6月中旬去,结果10月初才成行。国内各部委心知肚明,可是又杂乱无章,不知道该说谁。不知道说谁,那你就别说,闭嘴。大家闷哧吭哧地到处碰,那时候中国人就是脾气好,皮实,好话说叫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办理任何手续,一个部门跑十趟不带烦的。办完一切手续,已经给对方接待单位道歉了好几次,我们还没有订上票,还得等两星期。

第一站,先在香港停留,与煤炭部办事处工作人员讨论具体日程,然后再与澳大利亚驻香港办事处管理人员见面讨论具体细节。

1984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几个年头了,还是处在大量进口设备阶段。而香港又是中国大陆进口港,世界在亚洲的金融中心,出国都从这儿走,弹丸之地要接纳大陆潮涌而来的出国人员。中国没有多少外汇,规定出国人员因地而异,每天住宿尽量压缩在25-50美元之间,吃饭$17.5/天。大家思想上还是居家过日子一样,能省就省,出国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福利,开眼界。

10月初的天,北京是秋高气爽,可是到了香港就变成了淫浸湿热。没有钱不能住大饭店,那么就只能将就着住小旅馆。挤到什么程度呢,就像在大学宿舍,上下铺,一间四张床,八个人,中间只能走一个人。实际上就是一家公寓改造的三间卧室,竟然住进24个人!刻骨瘦削的老板,生意做得这么火爆满脸笑容,让大家在留言簿上签字留名。人诚实,包括司局长都在上面签了,就差“宾至如归”的好评了。外面温度大约30摄氏度,屋里潮湿闷热难受得不行。北方人心眼里佩服这些老广比他们还能吃苦,我们临时住一两天,受罪就受点罪吧,可是他们从生下来就受,要受到死。

当天晚上,办事处来人把四个人接走。从窗口看出去,这才意识到什么叫花花世界。国内连抽水马桶都稀奇的年代,城市里经常停电的年代,人们穿着灰,蓝两色的年代,吃稀饭就咸菜的年代,天一擦黑就伸手不见五指的年代,见到读物上说的资本主义就批判的年代,报纸上激烈争论是姓社还是姓资的年代,中国人他妈的知道个屁!

香港就像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于碧蓝的大海湾,夜间从各个角落发出的灯光恍若一轮夕阳落在山窝里,所有的建筑物被映照地金碧辉煌。他们今晚在香港南区停泊在深湾的三艘著名的海上画舫,珍宝海鲜舫这座历史悠久的饭店用餐。

万翻译在大家落座以后,主人点菜之间,去洗手间的时候顺便浏览饭店装修与布置。一切与大陆的朴素简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要说大陆是一种大道至简的文化,那就是穷,好吧。

饭店里座无虚席,灯光充沛,红色台布,白色餐具,枣红色中式传统硬木椅,带玻璃转盘的大圆桌,一切搭配的自然大方,舒适宜人。

这儿的菜式确实讲究,一只船的中部有一个大的水池,边上几个小厨师用网兜兜上来几十只活虾,虾子争相蹦跳,最高的那只自然生命力最强,啪,厨师一巴掌端过来,放在一个小盆里。不一会儿,抓够了一盘,就奔到后厨,在滚水里迅速焯一下,马上装盘上桌,前后几分钟的事儿。你说这道菜讲究不讲究,新鲜不新鲜。万感叹不已,尽管以往有所耳闻,可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亲眼看到。尽管南京36层金陵饭店有气派,做的菜式也不错,可是哪能与这儿比啊。老广,香港人瞧不起所有北边的“北方人”是有情可原的,应该,应该。招待方知道我们这些土老帽稀奇,也积极介绍这家餐馆的特色菜。大家诚惶诚恐,认认真真仔细品味每一道菜,人间美味,不可多得。

接下来就是看夜景喽。以前书里描写大上海十里洋场不夜城。穷其想象不知道应该是什么样子,反正按照教科书上的描写,那叫纸醉金迷,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生活,没得好。我们社会主义的草也比资本主义的苗好。真真混蛋逻辑,反人类的东西,你们吃草能活下去吗,而且你们吃特供,让老百姓吃草,好不好!

香港九龙商业区华灯初上,店铺里里外外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在大陆最时髦的三洋收录机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各式名牌手表金光灿烂,使劲地刺激大陆来的土老帽,令他们心潮澎拜,激动不已。但眼馋手低,囊中羞涩,只能干过一把眼瘾。大陆人最有意思,一眼就能看出来,一水的白色衬衫,灰色或黑色西装裤加上一双黑皮鞋。所以在店里两眼发直积极购物的都是准备回国的团员。

再看看其它地方,维多利亚港夜景美,咱就去那儿。

你说香港人怎么那么喜欢晚上逛街呢,所有的双层大巴坐得满了扑腾的,小汽车也是一个压一个地在路上奔驰。还好,湾上有为行人服务的小广场。水边点缀的小灯泡,映射在水面上,像天上的繁星点点。温和的海风掠过水面夹带着微微的咸味,这就是南国。

第二天早上,大家独立活动。万独自下楼,来到街边一个叫南京牛肉面的餐馆,心下犯疑惑,南京有盐水鸭,什么时候又有南京牛肉面了。人不少,与大陆差不多,店内几乎无座,人人捧一只大碗站在门口呼呼啦啦,嘻嘻熘熘地吃面。价钱公道,何止公道,一美元或者八港币一碗。他饭量大,见到大碗才开心。一美元便宜,来一碗试试。这一试,不得了。筷子往上一抄,下面足足有半碗红烧牛肉块。这可不是大饭店,就是老百姓日常的小饭馆。要是拿补助的17.5美金吃一天,该是什么境界。香港好,香港太好了。 虽然便宜,一碗实实在在,也就无需第二碗。然后逛街,饱眼福去。

中午,车子来接去吃自助餐。一辈子哪儿听说过自助餐,想吃什么随便拿,想吃多少就随便吃,这得多少钱?300港币一个人,招待方说,除以7.8,大概是不到40美金一个人。我的天,不便宜哟,比我们两天伙食标准还高,心底里偷偷地换算着。幸亏有部里几个老头带队,面子大。办事处同志看到万的大盘子里装满了活牡蛎,立即说,就这一盘你就吃够本了。这里的牡蛎每天从澳大利亚空运过来,质量好,价钱高,可惜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敢吃生蚝。万笑笑,拿起柠檬块挤汁,生蚝肉立即紧缩起来,看来是地地道道的鲜货。这个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什么不好呀,东西便宜,大家客客气气,街上行人穿的漂漂亮亮,各种美食应有尽有,也没有见到他们怎么个堕落法儿。别扯淡,好日子就是比孬日子好,是个人都懂。

飞机在悉尼市上空盘旋,蔚蓝色天空飘着几朵儿白云,在飞机向左右侧飞期间,乘客们一会儿看到市郊的景色,一会儿又仰望蓝天。突然,一个中年男子瞪着惊奇的眼睛,像一个孩子一样在过道里前后跑动,用手指着窗外,大呼,快看,这是澳大利亚!我们到澳大利亚啦!大家当然早就看到了悉尼市容,只是默默地欣赏。可是这个中年男人那么的激动让人联想到一个越狱成功犯人的狂喜。从他的服装和近视眼镜推测,最起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是为什么会那么天真幼稚的呢。

悉尼机场每天的吞吐量很大,最繁忙时段,每分钟起落一个架次。澳大利亚这么一个硕大无比的海上岩石,无论到什么地方去,其主要运输工具除了轮船就是飞机。他们一共才三千万人口,怎么比12亿人口大国还忙碌得多呢。

一行下榻在悉尼大厦,晚间就要出去寻食。据部里建议,最好不要下馆子,因为一个菜至少10美金,量还少。带队王工程师出过国,有经验,带领大家去街对过的肯德基。他说,啃鸡腿去。一个人吃半只鸡无论如何都够了,几美金搞定。外面炸的金黄脆生,里面肉嫩汁多,好吃极啦。

第二天,公司来车接去车间验货,然后就可以装箱发往中国。厂房很大,但是工人很少,加工机床设备多过工人,也就是说一个工人操作几台机器。厂长介绍他们的程序,接到中国煤炭部的订单以后,首先委托澳大利亚一家设计公司出设计,厂子拿到设计图纸,再委托其它几家产业链初加工主体结构部件,最后汇总,各厂家把初加工产品分别送到这个厂子二次加工,组装,调试,现场试验,质检以后将产品从这儿运给中国煤炭部。考察团慢慢开始意识到产业链概念。王工和马工两个人是技术人员,对即将发出的单体液压支柱抽样试验,非常好用,完全符合要求。

晚上,工厂请客。期间一个负责接待的工程师问,你们昨天晚上在肯德基用的晚餐吗,万回答,是啊。澳方人员一起大笑,难道有什么不妥吗?你们看到那些胳膊上有图腾,个子特别肥大的人了?见到很多。主人哈哈哈,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讶,你们可是中国煤炭部的官员啊,怎么可以去那么低级的地方用餐呢。万他们几个人无言以对,原来我们的身份很高,可是兜里没有钱,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们不知道,不知不为怪嘛。

工人们对外国人很友好,一个老师傅和厂长一起在午餐期间陪着中国人说话聊天。从家里带的午饭盒有一块松软的巧克力蛋糕,万拿着夹心三明治与他交换。他非常开心地说,他的妻子如果知道万也喜欢她做的蛋糕一定会很开心的。

车间里很安静,即使机器在运转时也没有太大噪音。每个人都带着耳机听着音乐,轻松愉快地工作。周圈墙上贴着的巨幅美女裸体图片让这些从社会主义国家来的客人刚开始感觉得到强烈刺激,很快也就习惯了,并不碍事。

这儿的人安静,厂长早上交代任务以后就各干各的活,各听各的音乐,互不打扰,更没有扎堆儿聊天的事情。干活期间没有人抽烟,只是喝水。午饭的时候,大部分人从家里带饭,小部分人开车出去买。然后在外面的午餐条椅上聊天,抽烟。半小时结束,继续工作,八小时到点,默默收工走人。中国人感觉出与国内的管理不同,虽然略显沉闷了些,可是任务都完成了,而且没有次品。作为厂长也没有咋呼,催促,说教,更没有大会小会的政治思想教育。

今天的任务完成了,明天再来做明天的活,工前会交代清楚,然后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工作,效率极高。中国人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就是不同之处啊。

那么,工人是怎么管理的呢?厂长明白这是一个人事管理问题。他们厂子只有七八个永久工,也就是全职,例如刚才提到的老师傅在这里工作二十几年了,厂子里所有设备他都能熟练使用,他就像种子,留在厂子里应付所有加工项目。因为其他工人都是合同工,所以都听老师傅的安排做他们熟手的工作。当然这一部分全职都是最忠实于工厂的骨干分子,慢慢熬出来的。期间也不断地调整,总之一点,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政府对工厂用人也有规定,可以惩罚,但不能歧视侮辱。解雇与开除还是有区别的。工程项目结束,往往就解雇或者叫解聘,而开除是极端的惩罚。工头不满意某一个工人,可以口头批评,汇报厂长,多次犯错就可能被开除。

另外,厂子绝对不负责工人的住房,食堂,他们拿了工资回家吃住。因此,厂长和大家一样,上班下班,各回各家。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一心一意抓项目,保证产品质量,销售。

厂子里货已经全部验收完毕,来了一辆集装箱货车倒着进了车间。车间里用叉车把一个个装着液压支柱的大木箱整整齐齐地垛在车肚里。万感慨不已,从工厂装箱开始,卡车运到海码头,然后到中国卸货,一直都是这只集装箱,好方便哟。 这儿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下一步将参观使用液压支柱的王博煤矿。

汽车疾驶在平坦如纸的澳洲环大陆带状高速公路上。司机开到120公里的时速,平稳无感觉,这么好的公路令中国团队惊讶不已。所经之处,一望无际的草坪,修理得像一张巨大无比的绿色地毯。偶尔会看到卧在地上干枯大树,并没有什么活着的树木,也是奇怪。远处的房屋醒目地坐落在草坪上,白色的外墙,红色的屋顶与绿色草坪搭配得恰到好处,恬静优雅,赏心悦目。两个小时的旅程令人愉快。

司机说,看到前面的房子了吗,他指着与民宅无异的房屋,不可思议,这是煤矿吗?产煤的地方应该是昏黑一片,尘土飞杨,各种灰色建筑。

矿长在办公室门口与大家一一握手,表示欢迎。

澳大利亚煤炭资源丰富,而且煤层厚度3米左右,非常易于用全断面滚筒式采煤机切割。采煤方法还是最传统的房柱式,就像地下隧道开拓工作断面。由于基本上有机械施工,所以只有六个人作业。采下的煤炭直接扒进输送带上,然后再转送到主巷道的百米长皮带运输机,由工作面的运输机直到地面上的煤仓有十几部转运皮带机。全部由地面控制室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煤矿,每一台皮带机都要放一个工人看守,三班制就需要三个人,十台皮带机需要三十个工人,年薪按照7万澳元/人计算,那就是210万澳元。全部机械化,自动化是有道理的。

液压支柱的安装使用非常方便,柱体上的按钮可以操纵升降,一分钟就可以安装好一个支柱。

煤矿瓦斯和煤尘是造成煤矿灾难的主要原因。

每个工作面都有瓦斯检测器跟进,与地面控制室相连,一个灯代表一个仪器,一旦超过警戒值,就会发出预警,哔哔哔的响声立即提醒技术员采取措施。

第一步,电话通知工作面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第二步,坚强通风风压,第三步,更换备用检测器。一步跟一步,一环扣一环,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限度。

中国煤矿则是每8小时的班儿派一个瓦斯检查员到工作面去一次,然后走人。如果瓦斯浓度增高,他会按照程序安排一下,与澳大利亚的管理简直不在一个时代。 这是一个坡度平缓的平峒式矿,人员运输就坐风景区游览车一样的电瓶车,非常方便。到了地面再看煤仓处,集装箱式三十吨大卡车司机自己负责卸煤装车封口开车,一起哈成,妙哉。他们是外面的专业运输公司,与煤矿签署合同以后,煤矿就不管他们了。中国煤矿事无巨细,管天管地,还管工人的吃喝拉撒睡,成本能不高吗,人群能没有矛盾吗,管理阶层能不出差错吗。

王博矿年产一百万吨,全员职工300人,而贾汪煤矿也是一百万吨产量,正式职工加上临时工是10000人,没错,是一万人,惭愧啊。简直令人无语。中国急需改革,急需改变意识。

项目验收完毕,使用情况也做了实地考察,收获不小,满脑袋都是现代化。改革开放就是好,应该让所有的管理人员出国一趟开开眼界。

澳大利亚公司的大头儿刚巧从日本回来,他在日本有分公司,由于夫妻俩对日本文化非常有兴趣,每年都要在那儿生活半年。听说中国煤炭部高级管理人员来访,他决定在自家的庄园接待。

这是一个半山庄园,中国来的客人对私人财产没有什么概念,车子在山脚下自动大门驶入的时候,司机指着左边长长的车库说,这儿停着老板的14部轿车。什么,十四辆轿车!要这么多车做什么,贾汪煤矿车队也就是一辆北京吉普车。然后,车子驶过几个山峰,下了几个坡,中间又是亭台楼阁又是别墅的,最后开到山顶,一座巨大的玻璃建筑占据上风,这一面山脚下蔚蓝色的大海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眼前的景色令人窒息,这一切归他独家所有。老头不过70岁,精神矍铄,夫妻俩与中国考察团相见非常开心。简单介绍了一下他的业务范围,然后话锋立即转到日本。太太非常喜欢日本文化,每年在那儿要过上小半年。对日本文化,东方文明赞不绝口。他很认真地问到,外国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中国大街上行走吗。这个问题听似简单,其实内涵太丰富,就是说他对中国的印象就是一张白纸,无法细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无法说清。万掩饰不住他的惊讶,然而只能长话短说,立即回答到,中国非常安全,外国人可以在街上自由行动。你们两人至少应该亲自去一次看看。哈哈,好,好。我们是得亲自去一趟。来来,干杯。

然后他带着大家取食,最醒目的是高高架起的一只龙虾王,大概有30多斤重,厨师以高超的技艺把虾尾的壳子从中间切开,不切到里面的肉,虾肉横断面切片,大约一公分厚。一般人一辈子吃上一次也就算走运,见过世面。

在澳大利亚本地,中国团队得给主人捧场,专门点喝本地葡萄酒,令主人小有骄傲自豪。饭后,又请用烟的人抽哈瓦那高级雪茄。

中国团队心头还是有一条线,这一切并不属于我们,你们好,我们看到了。可是我们还得回到家乡去,继续过着我们自己几千年不变的生活,吃大肉,喝烈酒,吵吵闹闹不止休。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所以才难赶上,人口多,质量低,糊口而已。
晓青 发表评论于
国内成本低就是因为落后的设备,劳动力不值钱。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邵丰慧' 的评论 : 有同样的经历就能理解那个时期的穷,穷真得没面子。谢谢邵丰惠点评。
邵丰慧 发表评论于
您一定是其中一员吧。 写的很好,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出国的情景,有人接待的时候,吃法餐,日餐,意大利菜,听歌剧, 没人带的时候,吃泡面,酒店含的早餐恨不得吃下一整天的量。 说到底,还是穷呀。把那少的可怜的补贴省下来,买周末观光的门票,和给国内亲友的礼物。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默脉中秋快乐!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梧桐兄不会是代表团成员之一吧,怎么会写得如此生动?这篇太好看了!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幺六六' 的评论 : 多谢多谢,问好六六。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梧桐的脑袋里装了不少好故事,说明人生经历很丰富。谢谢分享,慢慢阅读消化。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怪不得,这么些天没有见到麦姐。好好休息。过一些日子,我也准备调整一段时间。周末愉快!是的,那是两年前在海外博客发的,麦姐记忆真好。幸亏当时我多了个心眼,拷贝了几乎所有博文,不到一个星期,海外博客不能用了,文章也没了。一直认为这是上帝的引导。
麦姐 发表评论于
最近潜水休息呢,但看到梧桐写澳洲,冒个泡点个赞。以前你好像写过一篇短的,关于澳洲记忆的,我没痴呆吧?澳洲之行是不是你的亲身经历?细节描述特别棒。蓝山兄总结得也好:“国内很多人比较看重看得见的外表,高大上的建筑、高铁、移动支付,而对一个国家的内在东西却很麻木,譬如立国精神,人文关怀,生活品质,社会保障,种族平等” +100。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姗姗d来迟' 的评论 : 谢谢鼓励。周末愉快!
姗姗d来迟 发表评论于
写得好,喜欢!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那时候南京的金陵饭店是华国锋、胡耀邦亲自去体验的港人建造的36层旋宫餐厅大酒店,门卫把守严格,国人只能在围栏外面看,照相。不到四十年的事儿,就在眼前。当年差距太大。谢谢沈香,周末愉快!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谢谢采心。我之所以写下来也是起到oral history的作用,个人感受深刻,往事历历在目。国家大门不能关闭,否则又得重演。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谢谢荷姐,很多素材来自于第一手。周末愉快!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紫若蓝' 的评论 : 跟在你们几位写作大家后面学习,有空就写点儿,挺好。多谢紫若蓝的支持鼓励。周末愉快!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看来我们都有类似的经历,社会还是开放好。周末愉快!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imifan' 的评论 : 多谢支持!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谢谢平兄,刚才去你的博客,投票:“不正常”。周末愉快!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花姐,我们都有同感。周末愉快!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问候万翻译!想当年咱们第一次出国,就像第一次爬出井底的那只青蛙吧?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梧桐兄好文!我没有去过澳洲,不过梧桐兄对香港的描写,真的是入木三分,大赞!
mimifan 发表评论于
好文!赞!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梧桐描写的就是80年代早期出国人员的样子,很生动。我记得90年代,我在的外企办宴会,自助餐,有一个是大虾,结果虾一上,人呼啦一下全拥过去了,立马人群攒动,看得我们脸都没地方放了,真丢人啊。咱就是土包子,也不能在洋人面前那么没骨气,说实话那些基本上汽车队的司机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国内很多人比较看重看得见的外表,高大上的建筑、高铁、移动支付,而对一个国家的内在东西却很麻木,譬如立国精神,人文关怀,生活品质,社会保障,种族平等” +1 说的好!我们在外面待久了,可以体会到,他们在国内待得久,井底之蛙,不懂。疫情几年,美国加拿大澳洲政府都给居民发钱补助。墙国老百姓再穷也一分钱没有。而那些所谓高大上的东西,对我们海外华人来说,也基本上就是水中的月亮,基本没用。
紫若蓝 发表评论于
梧桐脑子里的故事真多,笔耕不辍,赞!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1

Yes,fiction is the best way to know truth,太喜欢了!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每个工作面都有瓦斯检测器跟进,与地面控制室相连,一个灯代表一个仪器,一旦超过警戒值,就会发出预警,哔哔哔的响声立即提醒技术员采取措施。第一步,电话通知工作面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第二步,坚强通风风压,第三步,更换备用检测器。一步跟一步,一环扣一环,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限度。————记得小时候总听说哪个哪个煤矿井下出事了,死了多少多少人。。。看完这段后,明白当时的差距了。梧桐有条不紊细细诉说的这些历史,里面有很多第一手资料的宝贵价值啊。。。

结尾余音缭绕,看上去都是大实话,竟感觉到了淡淡和苦涩和悲凉:))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赞梧桐的文思妙想与笔下生花能力!写得生动有趣,感觉是自己的亲身经历。1984年的中国跟外面的世界差距很大。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去香港,坐巴士一定坐二层,特稀奇:)八十年代重庆还没有肯德基卖,能在澳洲吃上肯德基也是新鲜事。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八十年代我去过两次,印象好极了。这么少的人管理这么大的国土,而且井井有条,花园一般。还打算去遛遛。谢谢蓝山兄。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谢谢荷姐,我们想的一样,希望大家好,每个民族好,互相学习,互相关爱。
蓝山清风 发表评论于
梧桐兄的这支妙笔生花的笔,非常详细描了当初来澳洲的见闻,虽然写的是个侧面,但却让人有身临其中的感觉,大赞!"你们好,我们看到了。可是我们还得回到家乡去,继续过着我们自己几千年不变的生活,吃大肉,喝烈酒,吵吵闹闹不止休。"梧桐兄说的真有趣!
国内很多人比较看重看得见的外表,高大上的建筑、高铁、移动支付,而对一个国家的内在东西却很麻木,譬如立国精神,人文关怀,生活品质,社会保障,种族平等。澳洲立国才区区120多年,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六,人口与上海差不多,然而无论是人均GDP,还是人均财富都在当今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其成就非凡,有时我自己也想不通,土澳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能耐,所以我对国人的评论总是一笑置之。反正不管别人把我们当什么样的农村,反正我们住在"澳村"很幸福,借用赵立坚的名言,并把中国二字改成澳洲,"生活在澳洲,你就偷着乐吧!"
谢谢梧桐兄好文分享!
canhe 发表评论于
梧桐兄好故事。是你自己的故事吗?情结细致生动,不身临其境的人,不会有这样深刻的感受。
一个国家要看整体水平,而不是某些方面
即使以后成为世界第一,宇宙第一,谦逊依然是美德。
梧桐兄金句连连,点赞!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houston99' 的评论 : 中国的进步是可喜的,毋庸置疑,但绝不应该骄傲吹牛甚至嘲笑曾经的老师,中国人的谦逊美德应该保留。即使以后成为世界第一,宇宙第一,谦逊依然是美德。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ushihandyman' 的评论 : 谢谢光临。内心害怕,对他们来讲,那个国度,那个文化太陌生。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houston99' 的评论 :谢谢你的点评。大家互相评说挺好。
我个人这么看, 3000万人的国家搞成世界一流,不简单,现在14亿人口大国中国的很多方面还是没有赶上,例如那个环洲高速公路是个很伟大的工程,实用。这么讲,1965年中国核爆成功,到现在澳大利亚也造不出原子弹,能说她落后么?一个国家要看整体水平,而不是某些方面。当时,还没有讲究政治正确,说话相对随便些,那个工程师是澳大利亚本地人。当时几乎见不到中国人。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现在想想牛肉面也是可爱的。谢谢菲儿。
bushihandyman 发表评论于
我以前在国内接待过一澳州老绅士,酒桌上只是看着我们中国人吃,不动筷子,哈哈
houston99 发表评论于
楼主真是城里第一写作高手。现在中国比香港澳洲都先进吧,但煤矿应该还没达到澳洲那时的水平吧。不过中间有一处那个接待的厂方工程师是老外吗?老外不会说什么身份高低餐馆贵贱吧。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我觉得梧桐兄真的可以写剧本,高产高质。南京牛肉面,笑死了,哈哈哈。:)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谢谢可可。非常赞同你的说法,人的生活阅历对于写作大有裨益,素材丰富,亲身体会讲故事,虽然比不上fiction花哨,可是有滋有味,而且还是真味。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水星兄谦虚,我也只是非常熟悉煤矿而已。现在的人骂澳洲,甚至瞧不起澳洲在我眼里非常可笑,没有见识,没有思考,没有底蕴,没有品行。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看完通篇,最大的感触是:没有生活体验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恰巧昨天听到一句话:fiction is the best way to know truth。反过来,只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传递隐藏于文字里的truth。对于写作者来讲,生活经历都是财富啊!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哈哈哈,太绅士啦:)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不好意思哈可可,沙发让给你。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沙发都被水星给霸了!我自己搬个板凳吧。。。。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这一篇太好看了,专业术语幸好我都懂。1984年那会儿,一个朋友对我说,他们厅有人去了美国,回来后说就和天堂一样。不过现在很多国人观念反过来了,牛皮哄哄看不起美国澳洲了。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