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生活:跟年轻人聊国内敏感的问题

我知道我做不了什么大事业,只想真真实实地为自己活着。

本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些天跟几个年轻人聊天,说到通缩的现象时,其中一个年轻人说:“现在社会上的情况是老年人朝气蓬勃,中年人半死不活,年轻人死气沉沉。“

我刚回来不久,不是很了解国内的真实现状,但我觉得这个年轻人所说的话一语中的,描述了目前社会上的一些表象。

现在各城市的公园、景点、广场,最活跃的人群是退休人员,他们有闲有钱,趁身体还好,到处游玩享乐,弥补年轻时没钱没时间享受的遗憾。这类人该支持鼓励,他们享乐主意的做法能拉动消费,减轻通缩的压力。

只可惜,退休人员中,真正敢享受敢消费的人并不多,相当一部分领着高额退休金的人仍然把钱抓得紧紧的,因为他们要养老,防老。他们也习惯了存钱,习惯了低消费,如果花了不该花的钱,就是浪费,就是犯罪。现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数有这种情结,他们穷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最近这几年,退休金慢慢涨起来了,但他们还是舍不得花,或者是不懂得怎样把钱花出去。

前些年,我们常常给公公婆婆寄钱,希望老人家钱包鼓了以后敢花钱,不要把日子过得太苦。可是,现在2个老人的退休金每月已经涨到8000多元了,用钱的习惯还是跟以前一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钱积攒在这种老人的账户上,没有流通,就是废纸。想起白岩松说过的一个观点,“现在我们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老百姓有钱不敢花,该怎样解决。”

听说白岩松的这个观点遭到很多人的抨击,我倒是认同白岩松的观点,中国城市里的老百姓有钱,特别是50、60、70后的退休人员,他们赶上了中国发展的红利和好的政策,年轻时,住房由工作单位分,后来有商品房时,也有钱买,现在退休金也不错,他们是真正不愁钱的人。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妒忌你们的父母辈,他们年少时挨过饿,受过苦;年轻时遇上了中国发展的好时机,他们敢拼,敢闯,敢干。他们现在所拥有的财富是时代发展的红利,是他们奉献的成果,是他们值得拥有的。

跟年轻人聊到现在社会上的网络诈骗,啃老等问题时,其中一个年轻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说有些人的认知和他们所拥有的财富不相匹配,让需要钱的人帮他们花掉,也是好事。比如儿女高房价买了房子,却没有能力还贷款,用父母的退休金去还,也是平分财富的办法。

年轻人的这种观点让我惊讶,我反对一切违法、违纪、违背良心的事,但“认知和财富相匹配”这个说法倒是很新鲜,也有一定的道理。

认知和财富相匹配是指一个人的财富水平与其认知水平保持一致。具体来说,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包括知识、思维模式、洞察力等)与他的财富管理能力相匹配时,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市场变化,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有效地管理和增长财富。反之,如果认知水平低于财富水平,可能会导致财富的流失;而如果认知水平高于财富水平,则可能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富资源。

用这个理论再去思考目前社会上盛行的各种形式的诈骗,似乎也就明白了,有些年轻人明明知道诈骗是犯罪行为,但还是勇往直前,或许在他们的认知里,被骗的人是活该的,这种人的认知跟财富不相匹配。

跟年轻人聊天,挺有意思的,可以了解他们这代人的想法和困惑。现在的年轻人对结婚和生孩子的兴趣不大,他们认为中国可能会像日本一样,将来会进入低欲望社会,将来经济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会像日本一样遭遇失落的30年。

现在国内90后,00后的年轻人,从小没有吃过物质匮乏的苦,却受过升学、找工作的累,他们对物质的需求反而没有更多的欲望,对升职的愿望也不强烈,当然,加薪是欢迎的。这种不互相倾轧的好心态,是社会文明的进步,这种躺平的心态是好的。但如果都躺平了,没有了进取心,没有了物欲和需求,这个社会还怎么进步呢?

我家儿子也有躺平的心态,他认为我们年轻时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赚钱,买好车,买大房子,追求体面的生活,是不对的。所以,他现在用实际行动来修正我们的错误,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经常去旅行,对物质没有欲望。

所以说,不管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富不过三代,是有道理的。如果后代没有创业精神和进取心,就无法像前辈一样创造和积累财富。

跟我聊天的年轻人说:“你儿子一有闲钱和时间,就敢去旅行,因为他生活在英国,有最基本的失业和医疗保障。在国内年轻人中,我的收入也算是高的,但我不敢花钱,因为担心35岁后,失业了,怎么办?”

35岁,是就业的一道坎,想考公务员的年轻人,到了35岁这个年纪还没有考取,就没有机会了。在职的年轻人,到了35岁还没有升职的,也没有上升的空间了。在高科技行业,到了35岁这个年纪,如果没有掌握过硬的技术,也有被辞退的风险。

唉,国内的年轻人真不容易啊,35岁,这个紧箍咒,把年轻人禁锢得死气沉沉的。难怪,无论政府怎样放水,还是没有提振百姓的消费能力。要是废除了35岁这个年龄歧视的条文规定,释放了年轻人的活力,或许,整个社会就活跃起来了。不是说青年强,则国家强吗?现在的青年死气沉沉,就应该解放他们身上的枷锁,让他们朝气蓬勃起来。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生活这里写的问题我也感觉到了,年轻一代有啃老的思想,因为他们太难了。我是觉得国家对老年人政策太好了,退休金常常加,很多老年人手头的退休金很充足,也舍不得花。当然中国人的观念攒钱为子女,所以这个层面上也是帮助年轻人:)
stop-loss 发表评论于
老年人知道年轻人没钱,他们自己节约,目的是把钱留给后代
我爱栀子花 发表评论于
现在是老年人有钱有权,年轻人压力大,没钱没权。
茵芯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主要消费者是年轻人。老人是那些骗人的保健品,长生不老药的金主。
我爱丁二酸钠 发表评论于
在中国,消费的主体还是年轻人。
或者说,消费的主体是微信和支付宝,只要是上面有钱就敢花。
中国有几个还在用现金的?
年轻人,没有钱,但ta花父母的钱,花祖辈的钱。
目前,在天津,对工程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6000+五险一金是根本没有吸引力的,除非是体制内央企或公务员工作。为什么这么硬气?还不是因为家里有俩钱儿!
那些二十多岁的毕业生,中午几乎是吃外卖的,平均30~35元/份。
我的结论,未来国内差也差不哪儿去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现在西方社会的年轻人也不容易呀。
晓青 发表评论于
经济前景不好,哪儿的人都生活得挺紧张的。
是前生已注定 发表评论于
能拿几千退休金的人有多少?三千万吧,广大农村五亿参保人员在一次性补缴了六七万的入门钱之后才能拿每月两三百块钱的退休金,够不够买咸菜的?三千万在这里边能撬动多少?您也知道这三千万也是习惯性省着花的。身边既世界容易片面,也要看到统计下面的触目惊心。白岩松这种就属于昧着良心说话,国内基本不发表中位数,拿平均数说事就是恶毒。症结就是钱不够,特别是需要钱的人没有钱。国内热衷顶层设计,想放水给底层也必然要‘以工代赈’,美名其曰不养懒汉,牢牢把控渠道,中间一层层伸手的根本没多少真正漏下来。
您说得关于财富和认知相匹配,这个很赞同。我就想当然的认为我的财富和功劳苦劳相匹配,但时代不同了,您提醒的很对。
car88 发表评论于
还是羡慕中国的老人生活啊。美国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在美国是老年人等死,中年人拼命干活,年轻人吃喝玩乐还轻松赚钱。以前我觉得自己有个年薪十几万美元已经可以了。可现在儿子挣了十倍这个数还说不多,当然他们的生活水平也远高于我们。一个年轻人有希望的国家和老年人有钱不用的国家,哪个更有前途?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东升西降。呵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