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华人历史研究状况概略——中文学界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澳大利亚华人历史研究状况概略——中文学界

相对于英文学界,中文学界有关澳大利亚华人历史的研究开展得较晚,相关的成果及所涉及的议题与英文英文学界相比也少得多。

自十九世纪后半期华人随着淘金热大批进入澳大利亚后遭受到的种种歧视和移民限制,就已经引起了中国官方的重视,1880年代湖广总督张之洞派员到此访问,考察侨情,以期设领予以保护[1],许多官员和学者也对澳大利亚华侨状况有所考察和记载;[2]民国建立后,也有记载在这块土地上求存发展的华人群体所遭遇的苛例[3],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真正开启澳大利亚华人问题研究者,则是在1937年陈直夫所编著出版的《澳洲及旅澳华侨》一书。该书虽只对澳大利亚华人所处的环境和所遭遇的有关限制做了一个简要介绍,也对华人在悉尼的商业状况有所涉及,篇幅不大,却是澳大利亚华人研究的先声。[4]直到1950年代,中文学界才开始回应战前就已开启的澳大利亚华人研究。澳洲华人学者刘渭平(他曾是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就已来到澳洲的中国外交人员)在1956年出版了《澳洲华侨史话》一书,其中专辟一节讲述华人事业,也引用华商自述,展示华人经商创业的艰辛;[5]两年后,刘达人和田心源编著《澳洲华侨经济》一书出版,用更多的篇幅论述澳大利亚包括新西兰及周边太平洋岛屿的华商各业情况以及他们在其所在地的经济地位。[6]美国华人学者沈已尧在1970年出版的《海外排华百年史》一书,也用两章的篇幅论及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只是其重点在探讨这些国家的排华政策以及移民政策的演化,而对当时的华侨商业活动较少涉及。[7]虽然上述研究尚属单薄,已为引领整个中文学界澳大利亚华人历史包括华商研究开辟了道路。

从1980年代末开始,以中国大陆为主的学者也开始关注澳大利亚华人历史研究,其起步的研究就已涉及到历史上的华商及其经济活动;[8]与此同时,其它中文地区的学者也加入这一研究阵营。1991年,雷镇宇出版了《澳洲华侨概况》,一书,对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和周边岛国华侨的经济状况也有专门的论述。[9]到1998年,黄昆章和张秋生分别出版了各自所著的《澳大利亚华人史》,是二十世纪中文学界对澳大利亚华人历史作纵向梳理研究的集大成者。两书虽然体例有别,对澳大利亚华人社会自十九世纪以来一百多年发展脉络的探讨各有侧重,但对淘金时代及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之后的华人经济活动及营商行业及作用都有所涉及,可以说其中也包括了华商发展的历史。[10]其后,2014年杨永安的《长夜星稀:澳大利亚华人史》,也属于这一纵向研究的范畴。该书虽然将研究限定在1860-1940年的范围里,但却能以相当大的篇幅,通过丰富的档案材料和当时的中英文报刊记载,来探讨“白澳政策”实施前后澳洲的社会环境,详述这些种种因素的交织,左右着在此间求生存和发展的华人社群之行为和其内外的互动关系,从而勾画出这一时期华人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发展的众生相,并对华人经营果蔬业和航运业探讨甚多。[11]也就是说,该书对这一时期华人商业史(包括行业和商业组织的个案)的研究更多也更深入。与此相适应的是,学界也对涉及到特定历史时期与华人商业相关的具体组织和商行活动进行了专项研究,比如不同时期的华人经济模式[12]、早期赴澳留学规模及其担保的形式[13]、中华商会[14]、茶叶贸易[15]、澳洲华商与早期中国民族企业如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的关系[16]、以及相关的商行经营历程个案等等。[17]

得益于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改变,自1980年代始,越来越多的华人通过依亲团聚、技术和投资移民等形式进入澳洲。2016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华人在澳人口已达120万人。[18]由此,对这些移民的生活、社会参与度、身份认同等方面的专项研究增多,这种研究的横向性就成为华人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这些新老移民有许多从事商业,都在经营各种不同生意的范畴之中,尤其是那些具备资本直接投资移民进入澳洲的人群,其商业经营形态和模式也受到学界关注[19],包括一些特定的行业和特定人群,比如,对来自台湾的投资移民问题[20]、留学移民产业[21]、中国新移民与澳大利亚蔬菜种植业发展问题[22]、华文传媒业发展状况。[23]

从已有的澳大利亚华人研究情况来看,对其历史的梳理和社会的参与及文化认同等方面已取得很多成果,尤其是英文学界的研究成果和深度较中文学界更胜一筹,但对其华商的发展则仍显得不足,也不够深入,尚需进一步的努力与提高。

粟明鲜

Dec 2022


[1] 张之洞:“派员周历南洋各埠筹议保护摺(1887年12月8日)”,《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奏议》,文海出版社1963年版,第1828页。

[2] 比如《郭嵩焘日记》、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刘锡鸿《英轺私记》、梁启超《饮冰室全集》等等。

[3] 参见王辟尘编:《各国待遇华侨苛例概要》,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4] 陈直夫编:《澳洲及旅澳华侨》,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5] 刘渭平:《澳洲华侨史话》,台北:海外文库出版社1956年版。在这本书的基础上,作者再扩大篇幅,也将其延伸到新西兰华侨历史,于1989年出版。见刘渭平:《澳洲华侨史》,台北:星岛出版社1989年版。此后,作者又陆续增集资料,分别撰写论文陆续在台北《传记文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其研究范围亦由澳洲而兼及大洋洲其它岛国,涉及其华侨概况与经济,最终于 2000 年将上述研究成果分为 15 篇,集结成 《大洋洲华人史事丛稿》,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6] 刘达人、田心源:《澳洲华侨经济》,台北:海外出版社1958年版。

[7] 沈已尧的这本书于1970年由香港万有图书公司出版,1980年再在中国大陆出版。见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8] 如黄昆章:“澳籍华人领袖刘光福”,《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57-60页;王孝询:“早期在澳华人的经济生活”,《史学月刊》1992年第6期,第93-98页;吴行赐:“一九六六年以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的发展”,《八桂侨刊》1993年第1期,第14-18页。

[9] 雷镇宇编著:《澳洲华侨概况》,台北:正中书局1991年版。

[10] 参见黄昆章:《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张秋生:《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张秋生在其专著出版前后所发表的与澳大利亚华人历史相关的系列单篇论文,对澳大利亚华人在不同时期的职业与行业等都有所涉及,是中文学界最主要的澳大利亚华人历史研究学者。

[11] 杨永安:《长夜星稀:澳大利亚华侨史1860-1940年》,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版。

[12] 如张秋生:“略论战后澳大利亚华人经济模式的重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8-14页;张秋生:“早期澳大利亚华人的经济生活与主要职业构成”,《历史档案》2008年第2期,第79-84页;张秋生:“略论20世纪前半期澳大利亚华人的经济生活”,《八桂侨刊》2012年第1期,第6-11页;张秋生:“澳大利亚华人社团的历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55-60页。

[13] 粟明鲜通过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收藏的资料,梳理和考证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中国赴澳留学生的规模,并将担保这些学生赴澳的相关商行和华商情况也一并放在了研究之中。详见:粟明鲜:《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中山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粟明鲜:《民国粤人赴澳大利亚留学档案全述:开平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粟明鲜:《民国粤人赴澳大利亚留学档案全述:台山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粟明鲜:《民国粤人赴澳大利亚留学档案全述:新会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粟明鲜:《民国粤人赴澳大利亚留学档案全述:东莞、增城、惠阳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粟明鲜:《民国粤人赴澳大利亚留学档案全述:珠三角其他县市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粟明鲜:《民国粤人赴澳大利亚留学档案全述:中山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14] 例如蔡少卿:“澳洲鸟修威雪梨中华商会研究(1902-1943)”,《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98-204页。

[15] 如赵昌:“商会与 20 世纪初澳洲华商的商业网络——以1917年鸟修威雪梨中华商务总会购茶事件为中心”,《八桂侨刊》2019年第3期。

[16] 郭美芬:“二十世纪初澳洲都市化下华裔社群的 [华侨] 叙事与政治结社”,《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1辑(2011),第157-202页。

[17] 如粟明鲜:“‘白澳政策’下一个华商企业的传承与转型——汤士威炉‘林茂号’商行的个案分析”,《华侨华人研究》第7辑(2019),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20年,第45-74页;粟明鲜:“汤士威炉埠‘梁云洲号’商行的发展与传承——白澳政策下澳华商贸企业研究之二”,《华侨华人研究》第8辑(2020),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22年,第3-28页;粟明鲜:“雪梨‘北京大酒楼’的开办与传承——澳档华商企业个案研究”,《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18] 见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2071.0 -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Reflecting Australia - Stories from the Census, 2016. https://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Lookup/by%20Subject/2071.0~2016~Main%20Features~Cultural%20Diversity%20Article~60.  

[19] 如张秋生:“澳大利亚华人社会的现状与前途”,《世界民族》1999年第2期,第37-44页;张秋生、孙红雷:“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技术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东南亚之窗》2006年第1期,第8-13页;张秋生、张荣苏:“当代澳大利亚华人新移民基本社会特征分析”,《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5期;颜廷、张秋生:“20世纪末以来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转型及其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4年第3期,第20-33页;李影:“中国投资移民动机与现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 60-63页。

[20] 杨智翔、姜兰虹、廖珮君:“澳洲台湾移民相关议题之研究”,《环境与世界》第十一期(2005年),第33-64页。

[21] 刘泽庆、颜廷:“近年来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产业的发展——以 2008年、2017年澳教育部留学生普查数据为研究中心”,《收藏》2018年。

[22] 刘艳:《澳大利亚高要籍新移民研究——以回龙镇新移民为中心》,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14年。

[23] 例如:张秋生、赵昌:“历史与时代视角下的澳大利亚华人报刊考察”,《八桂侨刊》2018年第4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