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风血雨里的南明短命王朝(五十六)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清廷与郑成功的和谈由于双方条件南辕北辙而告破裂。之后,郑成功为了加强实力,做好迎战准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654年(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冬,清漳州府城守门千总刘国轩,守备魏标派人来同郑成功接洽,表示愿意充当内应,献城投降。郑成功派大将洪旭,甘辉等带领军队于十二月初一日夜间进抵城下,刘国轩果然如约在城头接应,一举多得漳州。清新任漳州总兵张世耀,知府房星烨见大势已去,也只好跟着投降。郑成功在初四日亲自来到漳州,对刘国轩反正来归,深表嘉许,提升他为护卫后镇。接着在同月内派甘辉,赫文兴,林胜等将领率兵先后攻克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各县。之后又移师于次年正月攻克仙游县。至此,泉州府城已经处于郑军四面包围之中。

1655年(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二月,郑成功议设六官并司务,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分隶庶事,实际上是另立以自己为核心的小朝廷,这种做法与孙可望相同,只是郑成功的兵力和地盘远不如孙可望,因此他把所设官职名分定得稍低一点。

清廷在招抚郑成功失败后,决定再次动武,派郑亲王世子济度统领满,汉军南下福建。面对清方主力的迫近,郑成功扬长避短,主动放弃已经夺取的漳州,泉州两府属县,把兵力集中到海上。为了避免清军凭城固守和加强己方防务,郑成功下令拆毁漳州,泉州二府属邑的城墙和房屋,用所得砖石木料建造和加固金门,厦门等地的城垣和营房。在加强金门,厦门等岛屿防务的同时,郑成功分别派遣部将带领舟师北上浙江,南下广东,使得入闽清军主力陷入进战无能,后顾有忧的窘境。

北征的战役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甘辉,王秀奇统领的郑军收复了舟山群岛这一战略要地。

南下广东的郑军却出师不利。由黄廷,万礼统领苏茂,林胜等二十余镇将,兵丁六七万人在围困揭阳的战役中被清军先败后胜,不得已放弃南下征讨计划,返回厦门。

南征舟师回到厦门后,郑成功立即召集文武官员会议处理揭阳失败之罪。将大将苏茂斩首,并将首级传世军中。郑成功御将之道以严格著称,可是他性格过于刚强,有时失之偏颇。苏茂在揭阳战役中犯有轻敌寡谋之疏忽,但勇于进战,负伤突围,本应薄责示警,以观后效,但郑成功却直接将他斩首,显然过于苛刻。据史籍记载,郑成功斩首苏茂,乃是因为他获悉苏茂曾经帮助掩护施琅,使得施琅得以叛逃清方,郑成功因此对苏茂怀恨在心,必欲杀之,这次是借揭阳战败为由将他处斩的。苏茂被斩,引起郑成功部下诸多将领对苏茂的同情和议论纷纷,郑成功见诸将不服,就对苏茂厚加殓葬,养其妻孥,并且自作祭文说:“马谡非无功于蜀,然违三军之令,虽武侯不能为之改”云云。

郑成功斩杀苏茂之后又犯下另一个大错。他派出苏茂的族弟苏明和黄梧(也在揭阳之败后被处罚)镇守海澄县。海澄县阻山临海夙称天险,郑成功在这里动员大量人力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囤积了大量军械,粮食,使得海澄县成为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大陆前进基地,同金门,厦门组成犄角之势。苏明因族兄苏茂被斩,心中对郑成功不满,黄梧更是因揭阳之败直接受到郑成功责罚,两人都对郑成功心怀二意,于是两人经过密谋,于1656年六月二十四日夜晚,带领部下官员八十余名,兵丁一千七百余名叛变,把海澄县献给了清方。(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