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坦桑尼亚Safari 之旅( Aug 2-3, 伦敦 剑桥)

早上7点的飞机从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机场, 到英国伦敦, 期间在肯尼亚的内罗毕转机。头一天晚上和旅行社人员千叮万嘱, 送我们去机场的车一定不要迟到, 结果还是晚了, 7点飞机,5点20才来旅馆接人。乞力马机场升空后, 近距离看到了昨天没看到的雄峰。

云海之上妖娆的风姿。这个角度的乞力马扎罗难得一见。

内罗毕机场的转机是我们此行最紧张最匆忙的一次登机。行李被查了三次。此外行李和背包在刚进大门时就要扫一次, 到了安检全部打开翻查, 过了安检在登机口, 又被打开翻了个底吊, 连随身小包也没放过。本来时间就紧, 转机总共才一个小时, 还查的那么细, 还要按手印。坦桑尼亚出关就按了一次, 这里还要按, 非洲国家都这样么? 我从没有在其他国家出关时干这些事。登机后刚一坐下, 飞机就起飞了。还是肯尼亚航空, 和来时一样, 烈性酒供应充足, 喝了一路。

到了伦敦已是傍晚, 去旅馆的路上看到当地行人穿大鹅的, 在这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不过伦敦的确是我们此行气温最低的一个地方, 尤其是早晚。

晚上到伦敦塔桥转了转。夜幕下的金融区, 伦敦塔, 及塔桥。照片最左边, 贝尔法斯特号轻巡洋舰露一小脸。我很喜欢伦敦塔桥夜晚的灯光, 淡蓝色柔和而内敛的气质, 一点不张扬, 却一点也不妨碍典雅。

泰晤士河南岸, 也就是我们所在的岸边, 著名地标碎片大厦 The Shard。登顶好像是40胖左右, 每人。照这像的时候我站在伦敦市政厅门前。那个建筑很出名, 获过奖。土肥圆, 所以能最大化的节省能源, sustainable。

第二天要去很多地方。8点来到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在冷风中等开门。正门所在的街道很窄, 不像欧洲其他的主座教堂门前大多有个很广阔的广场, 这座著名的教堂门口就是繁忙的大街, 各类车川流不息, 想要和大教堂正脸同框几乎不可能, 等了好久, 还是公交车做背景。不过伦敦的红色双层公交车也挺出名的, 也是伦敦的标志之一。

圣保罗大教堂前的雕像是安妮女王, 就是电影<宠儿>所刻画的那个, 很凄惨。18次怀孕, 8次流产,5次胎死腹中, 另5个孩子出生后相继夭折,其中最大的也只活到10岁。悲痛欲绝的安妮女王此后再未生育, 本人也长期被病痛折磨。

女王是个有实权的统治者, 颇具政治才干, 在她统治期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 她是联合王国的第一个王。由于无嗣, 她死后英国人迎来了一个不会说英语的继任国王。

教堂内外均是华丽雄壮的巴洛克风格,因为重建于巴洛克时代, 所以没有被建成当时还流行的哥特式。

内部的威灵顿公爵的骑士像。地下室有他的墓地。这位公爵就是滑铁卢战役中率领英军打败拿破仑的那位指挥官。

大圆顶。这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 其中一个参观的目的就是爬顶。很好爬, 快的话15分钟就上去了。

顶上风光。桥边上罗锅形的高楼是One Blackfriars, 因其形状被称为花瓶或者回旋刀大厦。右边的是南岸塔(Southbank Tower), 远处是伦敦眼。

走到另一个角度就是昨晚照的黑乎乎的那片, 与华尔街并重的另一个世界金融中心。最右边的是对讲机大楼(Walkie Talkie), 感觉更象一颗后槽牙。

据说这座楼被评为英国最丑最令人讨厌的建筑。由于该楼由玻璃幕墙凹透镜制成,会把阳光反射到街上,因此路人经过时都要用手遮挡。

当中这片楼群里应该有伦敦地标建筑小黄瓜, the Gherkin, 可惜淹没在石林里, 没找着。

中间两座斜边大厦, 高点的那个是The Leadenhall, 利德贺大楼,  被当地人戏称为Cheesegrater, 因为很像刨硬cheese用的斜刀。为了不破坏大教堂的视野, 这座利德贺大楼的建筑师不得不将大厦硬生生的砍掉一角, 形成了现在这个奇特的外观。旁边矮一点的稜角更像尖刀的是The Scalpel。

金融区最高建筑是Bishopsgate, 那个一式三联逐层递减的楼。她左边那座影子映射到她身上的是Tower 42, 黑底白竖条, 1980年代伦敦完工的最高建筑。远处那片高楼应该是伦敦另一个金融区, 金雀花区。

再绕到另一面。拔地而起的碎片大厦。最左边就是伦敦塔桥, 桥右侧那个蛋形建筑就是伦敦市政厅, 获奖的那个土肥圆。

感觉这个城市有点象北京东京这类东亚大城市, 说起来也都是上千年历史的, 却几乎没有老城市的风貌。零星的古迹淹没在超现代化的摩天大楼里。其实还是因为本来的古民用建筑就太少了。不像巴黎那样, 统一风格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大片出现, 基本都是民居, 覆盖整个城市, 包括纽约曼哈顿, 也是如此,二战前已经是庞大规模的古民用建筑群,  这样即使二战后再盖多少玻璃大厦, 也盖不过老民居的规模。北京如果不拆, 也会像巴黎那样与历史古都的名称相匹配。而伦敦从未大规模拆除改造过, 还是没有多少古典建筑, 说明伦敦一直是个民用建筑很没有特色的城市。

下去后连走带跑赶到利物浦车站, 可以坐地铁, 比走快不到10分钟。火车票提前在网上买好, 连带买了伦敦眼的票, 有很大的优惠, 买一赠一,因为他们鼓励你坐火车去伦敦的几个著名景点, 伦敦眼和游轮都在其内。缺点是没谱,  如果赶上罢工的话。我们运气还好, 火车职工最后一天全罢工是7月31号, 2号有几条线恢复上班, 我们这条是其中之一。伦敦距离剑桥1个小时, 火车票买的早, 单程一个人才8胖。

剑桥站一出来, 迎面就是剑桥大学旅游项目的导游们招揽生意, 支着各种帐篷, 占满了整个广场。从车站到大学可以坐公交, 单程两块钱, 也有学校的shuttle, 比这个贵, 我们是走过去的, 沿途很多中餐馆, 羊肉泡馍兰州拉面。城市很古老, 这从沿途的建筑就能看出来。

因为是旅游最旺季, 全是游客, 中国来的尤其多, 穿着时尚光鲜, 到处普通话, 把老建筑传递出的古老气质给盖下去了, 让我觉得还没有我家所在的城市有英国气息。我们家的小城建于殖民地早期, 处于英法抢夺北美这块大陆的最前沿, 当初那场大战就发生在那里, 之前的200年英国人为了扩大地盘把这座城建的尤其英国化, 到处新教教堂, 英军堡垒, 法国人觉得再不打仗地盘要被英国人抢光了, 本来北美大陆是法国人先来先得的。结果输了, 只争得了后裔保留法语文化的权利, 所以我们这里除了能听到法语外, 全是英国人的印记, 而且全部被保存了下来, 成了唐顿庄园电影版的外景地。

King’s college 的礼拜堂。剑桥大学最热门的旅游景点, 成人12胖, 提前一周订10.5胖。很值得参观。

英国哥特式垂直风格的代表作品。

著名的世界上最大的扇形拱顶, 16世纪早期完成的杰作。彩绘玻璃也极为震撼,当中最大的这面彩绘玻璃完成于1531年。尽头祭坛上的《三博士朝拜》是鲁本斯的真迹,绘于1634年,原在比利时鲁汶修女院,1968年来到此堂。

1446年7月25日亨利六世为礼拜堂奠基。他授意建造的另一个著名学府是伊顿公学。这位国王当的不怎么样, 软弱可欺, 在建筑和教育领域却颇有建树, 据说这个扇形顶是他画的草图。整个屋顶在奠基后40多年才建成, 因为中途遇到了玫瑰战争, 英国改朝换代了。新朝第一任国王亨七在战后觉得应该继续这个工程, 过来参观了一番, 批了预算款, 亨八时全部完工。

快到出口时有这座礼拜堂的历史介绍, 还有一小块屋顶的模型。其中这幅简介甚是可爱, 不仅言简意赅, 还一目了然, 各国王更是被画的极其蠢萌, 双手捧的礼拜堂深浅不一, 代表着他那个时代的完工程度, 乍一看以为每个人都捧着个玩具手风琴。

国王学院不让外人参观,其他学院也是。礼拜堂和学院在剑桥河畔, 离它最近的一座石拱桥 , 徐志摩的诗句纪念碑就在那里, 国王学院所在的那一侧岸边。那个碑是建在地面上的, 仿佛一块石头, 国人争相与其合影, 半天也轮不到我。那石拱桥也是热门打卡地, 桥上全是人, 争奇斗艳凹造型, 坐在护栏之上双腿交叠挺直腰再垂一头瀑布长发,这个造型现在小红书里最流行,后背是虚化的剑桥和国王学院。桥头的柳树也是大热景点, 据说是再别康桥里提到的那株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徐志摩的心头荡漾。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夏天去过你们那儿的堡垒,晚上还看了历史剧军演,爱国情绪直线上涨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