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壹
【题解】
什么是气交变?气,这里指的是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和人体内的五脏之气;交,交替;变,变化。换言之,本篇讨论的是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贰
【导读】
一、主要说明五运之化的太过、不及所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影响人体发生疾病的情况。
二、说明气候的变化有常有变,因此不可能先期肯定其必然的变化;必须时时加以观察,乃能知其有何变化和变化属于哪一类。
三、说明气候变化不一定会造成疾病,主要是决定于人体的正气能否胜邪。
叁
【原文】
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朞,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1】,六经波荡【2】,五气倾移【3】,太过不及,专胜兼并【4】,愿言其始,而有常名【5】,可得闻乎①?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贵,先师传之,臣虽不敏,往闻其旨【6】②。
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7】。余诚菲德【8】,未足以受至道【9】,然而众子哀其不终【10】,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③?
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11】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④。
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本气位【12】也。位天者,天文也。地位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13】,不及者后天【14】,所谓治化【15】而人应之也⑤。
【点评】
此段是一段序言,黄帝恳请岐伯传道授业解惑。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朞,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1】,
【1】真邪相薄,内外分离:真气与邪气斗争内外不得统一。
▲黄帝问道:五运交替,与在天之六气相应,阴阳往复,寒去暑随,真气与邪气相争,内外不得统一,▲
●六经波荡【2】,五气倾移【3】,太过不及,专胜兼并【4】,愿言其始,而有常名【5】,可得闻乎①?
【2】六经波荡;六经的血气动荡不安。
【3】五气倾移:五腑的本气相互倾轧而转移。
【4】专胜兼并:一气独盛侵犯它气,称为专胜;一气独衰,被两气相兼所吞并即被侵犯,称为兼并。专胜为太过,兼并为不及。
【5】常名:常名,永恒之名。《老子》:"名,可名,非常名。"《魏书·太祖纪》:"官无常名,而任有定分。"《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太清宫乐章》:"无为观大象,冲用体常名。"
这里的意思可以引用为"规律"之意。一般的常规。
〔1〕期,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也。专胜,谓五运主岁太过也。兼并,谓主岁之不及也。常名,谓布化于太虚,人身参应,病之形诊也。(新校正云:按《天元纪大论》云: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又云:五气运行,各终期日。《太始天元册文》曰: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即五运更治上应天期之义也。)
▲六经的血气动荡不安,五脏的本气相互倾轧而转移,太过和不及交替,太过则一气独胜,不及则二气相并,我要知道它起始的原理和一般的常规,能否讲给我听听呢?▲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贵,先师传之,臣虽不敏,往闻其旨【6】②。
【6】往闻其旨:往,过。闻,聆听。旨,道理。往闻其旨,过去曾听说过它的道理。
〔2〕言非已心之生知备闻,先人往古受传之遗旨也。
▲ 岐伯拜了两拜说:你问得很好!这是应该明白的道理。它一直是历代帝王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历代医师传授下来的,我的学问虽然很肤浅,但过去曾听老师讲过它的道理。
● 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7】。
【7】慢泄天宝:慢,轻慢、轻视。泄,泄漏。天宝,至贵之物。慢泄天宝,是轻视学术,不负责任的表现。
▲黄帝道:我听人家说,遇到适当的人而不教,就会使学术的相传受影响,称为"失道";如传授给不适当的人,是轻视学术,不负责任的表现。▲
●余诚菲德【8】,未足以受至道【9】,然而众子哀其不终【10】,愿夫子保于无穷③,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④?
【8】菲德:浅薄的修养。
【9】至道:高等的学术理论。
【10】哀其不终:他们因疾病而灭亡,是很值得同情的。
〔3〕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
众子,指百姓
哀,哀叹
其不终,不终,没活到岁数就挂了。
保,确保
无穷,健康长寿。
〔4〕至道者,非传之难,非知之艰,行之难。圣人愍念苍生,同居永寿,故屈身降志,请受于天师。太上贵德,故后己先人,苟非其人,则道无虚授。黄帝欲仁慈惠远,博爱流行,尊道下身,拯乎黎庶,乃曰余司其事则而行之也。
▲我虽然没有很高的修养,不一定符合传授学术的要求,但是百姓哀叹他们因健康不佳而早逝,请先生能保他们能健康长寿,让学术永远的流传下去,我亲自负责此事,并按照规矩来做,你看怎样?▲
● 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11】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⑤。
【11】《上经》:古书名。现已遗失。
〔5〕夫道者,大无不包,细无不入,故天文地理人事咸通。(新校正云:详夫道者一节,与《著至教论》文重。)
▲岐伯说:让我详细地讲给你听吧!《上经》说:研究医学之道的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其学说才能保持长久,就是这个道理。▲
● 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本气位【12】也。位天者,天文也。地位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
【12】本气位:天、地、人三气的位置。
▲黄帝又问,这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这是为了推求天、地、人三气的位置啊。求天位的,是要懂得天文;求地位的,要懂得地理;通晓人气变化的,才可研究人事。▲
●故太过者先天【13】,不及者后天【14】,所谓治化【15】而人应之也⑥。
【13】先天:指先天时而至。
【14】后天:指后天时而至。
【15】治化:天地之气的运动有正常的变化。
〔6〕三阴三阳,司天司地,以表定阴阳生化之纪,是谓位天位地也。五运居中,司人气之变化,故曰通于人气也。先天后天,谓生化气之变化所主时也。太过岁化先时至,不及岁化后时至。
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这就是所说的治理变化要天人合一的道理。
▲因而太过的气先天时而至,不及的气后天时而至,这就是所说的治理变化要天人合一的道理。▲
【整段翻译】
■ 黄帝问道:五运交替,与在天之六气相应,阴阳往复,寒去暑随,真气与邪气相争,内外不得统一,六经的血气动荡不安,五脏的本气相互倾轧而转移,太过和不及交替,太过则一气独胜,不及则二气相并,我要知道它起始的原理和一般的常规,能否讲给我听听呢?
岐伯拜了两拜说:你问得很好!这是应该明白的道理。它一直是历代帝王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历代医师传授下来的,我的学问虽然很肤浅,但过去曾听老师讲过它的道理。
黄帝道:我听人家说,遇到适当的人而不教,就会使学术的相传受影响,称为"失道";如传授给不适当的人,是轻视学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虽然没有很高的修养,不一定符合传授学术的要求,但是百姓哀叹他们因健康不佳而早逝,请先生能保他们能健康长寿,让学术永远的流传下去,我亲自负责此事,并按照规矩来做,你看怎样?
岐伯说:让我详细地讲给你听吧!《上经》说:研究医学之道的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其学说才能保持长久,就是这个道理。
黄帝又问,这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这是为了推求天、地、人三气的位置啊。求天位的,是要懂得天文;求地位的,要懂得地理;通晓人气变化的,才可研究人事。因而太过的气先天时而至,不及的气后天时而至,这就是所说的治理变化要天人合一的道理。■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肆
【原文】
帝曰:五运之化,太过何如①?
岐伯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②。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呜腹支满,上应岁星【1】③。甚则忽忽【2】善怒,眩冒巅疾④。化气不政,生气独治【3】,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反胁痛而吐甚,冲阳【4】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5】⑤。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⑥。民病疟,少气咳喘,血嗌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上应荧惑星【6】⑦。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⑧,身热骨痛而为浸淫⑨。收气不行,长气独明【7】,雨水霜寒⑩,上应辰星【8】?。上临【9】少阴少阳,火燔焫,水泉涸,物焦槁?,病反谵妄狂越,咳喘息呜,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10】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星〔13〕。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14〕。民病腹痛,清厥【11】,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12】〔15〕。甚则肌肉痿,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16〕。变生得位【13】〔17〕,藏气伏,化气独治之【14】,泉涌河衍【15】,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于陆,病腹满溏泄肠呜,反下甚而太溪【16】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18〕。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19〕。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20〕。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21〕。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足皆病,上应荧惑星〔22〕。收气峻,生气下【17】,草木敛,苍干凋陨,病反暴痛,胠胁不可反侧〔23〕,咳逆甚而血溢,太冲【18】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24〕。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25〕。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19】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26〕。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27〕,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28〕。上临太阳【20】,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29〕,病反腹满肠呜,溏泄食不化[30] ,渴而妄冒,神门【21】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辰星【22】[31] 。
【点评】
本段在阐述五运太过所发生的情况。
【原文通解】
● 帝曰:五运之化,太过何如①?
岐伯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②。
〔1〕太过,谓岁气有余也。(新校正云:详太过五化,具《五常政大论》中。)
〔2〕木余故土气卑屈。
▲ 黄帝道:五运气化太过怎样?
岐伯说:木运太过,则风气流行,脾土受其侵害。▲
●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呜腹支满,上应岁星【1】③。
【1】岁星:即木星。古代认为它十二年周天一次(实际是11.86年),每年走十二次中的一次,因此叫岁星。
〔3〕飧泄,谓食不化而下出也。脾虚,故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也。岁木气太盛,岁星光明逆守,星属分皆灾也。(新校正云:按《脏气法时论》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人们多患消化不良的泄泻,饮食减少,肢体沉重无力,烦闷抑郁,肠中鸣响,肚腹胀满,这是由于木气太过的缘故。在天上应木星光明,显示木气过于亢盛的征象。▲
●甚则忽忽【2】善怒,眩冒巅疾④。
【2】忽忽:不爽快的感觉。
〔4〕凌犯太甚,则遇于金,故自病。(新校正云:按《玉机真脏论》云:肝脉太过,则令人喜怒,忽忽眩冒巅疾。为肝实而然,则此病不独木太过遇金自病,肝实亦自病也。
▲严重时会经常容易发怒,并出现头昏眼花等头部病症。▲
●化气不政,生气独治【3】,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反胁痛而吐甚,冲阳【4】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5】⑤。
【3】化气不政,生气独治:化气,此指土气也。生气,此指木气也。不政,不能布政。整句意为土气无权,木气独胜的现象。
【4】冲阳:足阳明胃经原穴。
【5】太白星:即金星。由于它光亮银白,亮度极强,所以称为太白星。
【0】“岁木太过,风气流行”,指木运太过之年,风气偏胜。“风气通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在木运太过之年,风气偏胜,导致人体肝气亦胜,肝失疏泄之职,故见胁痛。肝气太盛,横逆犯胃,胃气不和,上逆作吐。
本段论述肝气偏胜而致的胁痛。
〔5〕诸壬岁也。木余土抑,故不能布政于万物也。生气,木气也,太过故独治而生化也。风不务德,非分而动,则太虚之中,云物飞动,草木不宁,动而不止,金则胜之,故甚则草木摇落也。胁反痛,木乘土也。冲阳,胃脉也,木气胜而土气乃绝,故死也。金复而太白逆守,属星者危也。其灾之发,害于东方。人之内应,则先害于脾,后伤肝也。《书》曰:满招损。此其类也。(新校正云:详此太过五化,言星之例有三:木与土运,先言岁镇,后言胜己之星;火与金运,先言荧惑太白,次言胜已之星,后再言荧惑太白;水运先言辰星,次言镇星,后再言辰星兼见已胜之星也。)
▲这是土气无权,木气独胜的现象,好象天上的云在飞跑,地上的万物迅速变动,草木动摇不定,甚至树倒草偃。如病人的胁部疼痛,呕吐不止。若冲阳脉绝,多死亡而无法治疗。在天上应金星光明,这是显示木胜则金气制之。▲
●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⑥。
〔6〕火不以德,则邪害于金。若以德行,则政和平也。
▲火运太过,则暑热流行,肺受火邪。▲
●民病疟,少气咳喘,血嗌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上应荧惑星【6】⑦。
【6】荧惑星:即火星。由于它的红光荧荧似火,以及它在天空中的运动,有时自西向东,有时自东向西,很易迷惑人,所以称为荧惑星。
〔7〕少气,谓气少不足以息也。血泄,谓血利便血也。血溢,谓血上出于七窍也。注下,谓水利也。中热,谓胸心之中也。背,谓胸中之府,肩接近之,故胸心中及肩背热也。火气太盛,则荧惑光芒逆临,宿属分皆灾也。(新校正云:详火盛而克金,寒热交争,故为疟。按《脏气法时论》云:肺病者,咳喘。肺虚者,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人们多患疟疾,气短,咳嗽气喘,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水泻如注,咽喉干燥,耳聋,胸中热,肩背热。在天上应火星光明,显示火热之气过于亢盛的征象。▲
●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⑧,身热骨痛而为浸淫⑨。
本文论述火热所致的胁痛证。
【0】“岁火太过,炎暑流行”,指火运太过之年,气候炎热。由于气候炎热,使人心火偏亢,火热内盛。手少阴心经之脉起于心中,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故火热灼伤经脉,脉气逆乱,故见胸中痛,胁胀满,甚或胁痛。马莳注:“火邪有余,心气太过,为胸中痛,胁支满,胁痛……正以手少阴心经之脉支别者,循胸出胁,直行者,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故诸病有如是也。”
〔8〕(新校正云:按<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
〔9〕火无德令,纵热害金,水为复仇,故火自病。(新校正云:按(玉机真脏论》云:心脉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此云骨痛者,误也。)
▲在人体甚至会有胸中疼痛,胁下胀满,胁痛,胸背肩胛间等部位疼痛,两臂内侧疼痛,身热肤痛,而发生浸淫疮。▲
●收气不行,长气独明【7】,雨水霜寒⑩,上应辰星【8】?。
【7】收气不行,长气独明:收气,指金气。长气,指火气。明,盛。整句意指金气不振,火气独盛的现象。
【8】辰星:即水星。古人认为水星之出入,不违其时,所以称为辰星。
〔10〕今详水字当作冰。
〔11〕金气退避,火气独行,水气折之,故雨凌冰雹及遍降霜寒而杀物也。水复于火,天象应之,辰星逆凌,乃寒灾于物也。占辰星者,常在日之前后三十度。其灾之发,当至南方。在人之应,则内先伤肺,后反伤心。(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论》雨水霜寒作雨冰霜雹。)
▲这是金气不振,火气独行的现象,火气过旺就会有雨冰霜寒的变化,这是火热之极,寒水来复的关系。在天上应水星光明,这是显示火盛则水气制之。▲
●上临【9】少阴少阳,火燔焫,水泉涸,物焦槁?,病反谵妄狂越,咳喘息呜,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10】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星〔13〕。
【9】上临:指司天。
【10】太渊:手太阳肺经原穴。
〔12〕(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论》云:赫曦之纪,上征而收气后。又《六元正纪大论》云:戊子、戊午太征上临少阴。戊寅、戊申太征上临少阳。临者太过不及,皆曰天符。
〔13〕诸戊岁也。戊午、戊子岁少阴上临,戊寅、戊申岁少阳上临,是谓天符之岁也。太渊,肺脉也,火胜而金绝故死。火既太过,又火热上临,两火相合,故形斯候。荧惑逆犯,宿属皆危。(新校正云:详戊辰、戊戌岁上见太阳,是谓天刑运,故当盛而不得盛,则火化减半,非太过又非不及也。)
▲如果遇到少阴或少阳司天的年份,火热之气更加亢盛,有如燃烧烤灼,以致水源干涸,植物焦枯。人们发病,多见谵语妄动,发狂越常,咳嗽气喘痰鸣,火气甚于下部,则血从二便下泄不止。若太渊脉绝,多死亡而无法治疗。在天上应火星光明,这是火盛的表示。▲
●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14〕。
〔14〕土无德乃尔。
▲土运太过,则雨湿之气流行,肾受邪湿。
●民病腹痛,清厥【11】,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12】〔15〕。
【11】清厥:四肢厥冷。
【12】镇星:又名填星,即土星。
【0】本段论述水湿所致的腹痛。
“岁土太过”,指土运太过之年,气候多湿。“清厥”,即寒厥,手足厥冷。“意不乐”,指忧思不乐。“体重”,指身体沉重。“烦冤”,指烦闷不舒。土运太过之年,雨水较多,气候潮湿。从五行而言,湿属土,土旺则能乘水,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故气候多湿,内伤脾阳,脾失健运,水湿内盛,气机阻滞,故腹痛。脾肾阳气为湿所遏,不达于四肢,故手足厥冷。湿性重浊,故脾湿内盛则身体沉重。水湿上阻心阳,故忧思不乐,烦闷不舒。
〔15〕腹痛,谓大腹、小腹痛也。清厥,谓足逆冷也。意不乐,如有隐忧也。土来刑水,象应之。镇星逆犯,宿属则灾。(新校正云:按《脏气法时论》云:肾病者,身重。肾虚者,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人们多病腹痛。四肢厥冷,情绪忧郁,身体困重而烦闷,这是土气太过所至。在天上应土星光明。▲
●甚则肌肉痿,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16〕。
〔16〕脾主肌肉,外应四肢。又其脉起于足中指之端,循核骨内侧,斜出络跗。故病如是。(新校正云:按《脏气法时论》云:脾病者,身重善饥[今《脏气法时论》“饥”作“肌”《甲乙经》云:“善饥,肌肉痿”。守]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又《玉机真脏论》云:脾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
瘈, [chì]〔~疭(zòng)〕痉挛,抽搐,如"手足~~如角弓。"
▲甚至见肌肉枯萎,两足痿弱不能行动,抽掣挛痛,土病则不能克制水,以致水饮之邪积于体内而生胀满,饮食减少,四肢无力,不能举动。▲
●变生得位【13】〔17〕,藏气伏,化气独治之【14】,泉涌河衍【15】,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于陆,病腹满溏泄肠呜,反下甚而太溪【16】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18〕。
【13】变生得位:指土运太过的变化。
【14】藏气伏,化气独治之:藏气,指水气;化气,指土气。整句意为水气无权,土气独旺。
【15】衍:溢也。(河水)高涨。
【16】太溪:足少阴肾经原穴。
〔17〕(新校正云:详太过五化,独此言变生得位者,举一而四气可知也。又以土王时月难知,故此详言之也。)
〔18〕诸甲岁也。得位,谓季月也。脏,水气也。化,土气也。化太过,故脏气[上二字原作“水脏”,据经文改]伏匿而化气独治。土胜木复,故风雨大至,水泉涌,河渠溢,干泽生鱼。湿既甚矣,风又鼓之,故土崩溃。土崩溃,谓垣颓岸仆,山落地入也。河溢泉涌,枯泽水滋,鳞物丰盛,故见于陆地也。太溪,肾脉也,土胜而水绝,故死。木来折土,天象逆临,加其宿属,正可忧也。(新校正云:按《脏气法时论》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也。)
▲若遇土旺之时,水气无权,土气独旺,则湿令大行,因此泉水喷涌河水高涨,本来干涸的池泽也会孽生鱼类了,若木气来复,风雨暴至,使堤岸崩溃,河水泛滥,陆地可出现鱼类。人们就会病肚腹胀满,大便溏泄,肠鸣,泄泻不止。而太溪脉绝,多死亡无法治疗。在天上应木星光明。▲
●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19〕。
【0】岁金太过:指金运太过之年。
〔19〕金暴虐乃尔。
▲金运太过,则燥气流行,邪气伤肝。▲
●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20〕。
本段论述燥气伤肝所致的胁痛。
【0】“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指金运太过之年,燥气偏胜。从五行而言,燥属金,故燥金太过必乘风木,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在人体,肝旺于春,肝属木,故气候偏燥,肝木受到影响而发生疾病。肝经抵少腹,上贯膈,布胁肋,故肝经为病,可见两胁下及少腹疼痛。
〔20〕两胁,谓两乳之下,胁之下也。少腹,谓脐下两傍髎骨内也。目赤,谓白睛色赤也。痛,谓渗痛也。眦,谓四际睑睫之本也。
▲人们多病两胁之下及少腹疼痛,目赤而痛,眼梢溃烂,耳朵听不到声音。▲
●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21〕。
【0】“岁金太过”,指金运太过之年。“燥气”,指清凉而干燥的气候。“体重”,指身体活动不便。“烦冤”,即胸烦满闷的意思。由于金运太过之年,气候偏燥,燥属金,金能乘木,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故燥气伤人,肝木受邪。肝主筋,肝木受邪,筋脉不利,故其人身体活动不便。肝气上逆,郁而不舒,故烦闷。足厥阴肝经,上腘内廉,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上贯膈,布胁肋,故肝经受邪为病,筋脉不利,可见到胸痛引背,两胁满胀疼痛,向下牵引少腹。
〔21〕 金气已过,肃杀又甚,木气内畏,感而病生。金盛应天,太白明大,加临宿属,心受灾害。(新校正云:按《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肝虚,则目疏疏无所见,耳无所闻。又(玉机真脏论》云:肝脉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肤满也。
本段论述燥气伤肝所致的胸痛。
▲燥金之气过于亢盛,就会身体重而烦闷,胸部疼痛并牵引及背部,两胁胀满,而痛势下连少腹。在天上应金星光明。▲
●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足皆病,上应荧惑星〔22〕。
【0】逆气:即气往上冲。这里既用来形容咳嗽喘息症,也指出了咳与喘的病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在金运太过之年,气候偏燥。燥邪最易伤肺,致肺失清肃之令,肺气上逆,故见咳嗽、喘息等症。
〔22〕火气复之,自生病也。天象示应,在荧惑逆,加守宿属,则可忧也。(新校正云:按《脏气法时论》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足皆痛。)
腨(shuàn,音涮):又称"腓",小腿肚。
?[héng ]:脚胫。
▲甚则发生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肩背疼痛,尻、阴、股、膝、足等处都感疼痛。在天上应火星光明▲。
●收气峻,生气下【17】,草木敛,苍干凋陨,病反暴痛,胠胁不可反侧〔23〕,咳逆甚而血溢。太冲【18】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24〕。
【17】收气峻,生气下:金气突然亢盛,水气下降。
【18】太冲:足厥阴肝经原穴。
〔23〕(新校正云:详此云反暴痛,不言何所痛者,按《至真要大论》云: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则此乃心胁暴痛也。
〔24〕诸庚岁也。金气峻虐,木气被刑,火未来复,则如是也。敛,谓已生枝叶,敛附其身也。太冲,肝脉也,金胜而木绝,故死。当是之候,太白应之,逆守星属,病皆危也。(新校正云:按庚子、庚午、庚寅、庚申岁,上见少阴、少阳司天,是谓天刑运,金化减半,故当盛而不得盛,非太过又非不及也。)
▲如金气突然亢盛,水气下降,草木则生气收敛,枝叶枯干凋落。人们的疾病多见胁肋急剧疼痛,不能翻身,咳嗽气逆,甚至吐血衄血。若太冲脉绝,多死亡而无法治。在天上应金星光明。▲
“岁金太过”一段文论述燥邪所致的咳嗽喘息证。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25〕。
【0】岁火太过,炎暑流行:指火运太过之年,气候偏于炎热。“少气”,即气受邪气损伤而不足。在火运太过之年,气候炎热。阳热太盛则伤气,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壮火食气”,气因火热太过而受到损伤,故不足。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火热太盛,损伤肺金,肺失肃降而上逆,故咳嗽气喘。
〔25〕水不务德,暴虐乃然。
▲水运太过,则寒气流行,邪气损害心。
●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19】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26〕。
【19】阴厥:四肢逆冷。
【20】谵妄心痛,谵妄,短时间内突发的一种精神错乱,说胡话,不识熟人
〔26〕悸,心跳动也。谵,乱语也。妄,妄见闻也。天气水盛,辰星莹明,加其宿属,灾乃至。(新校正云:按阴厥,在后金不及,复则阴厥,有注。)
▲人们多患发热,心悸,烦躁,四肢逆冷,全身发冷,谵语妄动,心痛。寒气非时早至,在天上应水星光明。▲
●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27〕,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28〕。
〔27〕新校正云:按《脏气法时论》云: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再详太过五化,木言化气不政,生气独治。火言收气不行,长气独明。土言脏气伏,长气独治。金言收气峻,生气下。水当言脏气乃盛,长气失政。今独亡者,阙文也。)
〔28〕水盛不已,为土所乘,故彰斯候。埃雾朦郁,土之气。肾之脉,从足下上行入腹,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故生是病。肾为阴,故寝则汗出而憎风也。卧寝汗出,即其病也。夫土气胜,折水之强,故镇星明盛,昭其应也。
▲ 水邪亢盛则有腹水,足胫浮肿,气喘咳嗽,盗汗,怕风。土气来复则大雨下降,尘土飞扬如露一样的迷蒙郁结,在天上应土星光明。▲
上文论述火邪所致的咳嗽证。
●上临太阳【20】,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29〕,病反腹满肠呜,溏泄食不化[30] ,渴而妄冒,神门【21】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辰星【22】[31] 。
【21】上临太阳:太阳寒水司天。
【22】渴而妄冒:妄,指欺妄;冒,指假冒,指口渴的原因并非真正需要水,换言之,怎么喝水都不解渴。也指腹泻导致的脱水。
【23】神门:手少阴心经原穴。
【24】上应荧惑、辰星:张介宾“惟水运言荧惑、辰星者,谓水盛火衰,则辰星明朗,荧惑减灭。”
〔29〕 (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论》云:流衍之纪,上羽而长气不化。又《六元正纪大论》云:丙辰、丙戌太羽上临太阳。临者太过不及,皆曰天符。)
[30] (新校正云:按《脏气法时论》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31] 诸丙岁也。丙辰、丙戌岁太阳上临,是谓天符之岁也。寒气太甚,故雨化为冰雪,雨冰,则雹也。霜不时降,彰其寒也。土复其水,则大雨霖霪。湿气内深,故物皆湿变。神门,心脉也,水胜而火绝,故死。水盛太甚,则荧惑减曜,辰星明莹,加以逆守宿属,则危亡也。(新校正云:详太过五,独记火水之上临者,火临火,水临水,为天符故也。火临水为逆,水临木为顺,火临土为顺,水临土为运胜天,火临金为天刑运,水临金为逆,更不详出也。又此独言土应荧惑、辰星,举此一例,余从而可知也。)
▲如遇太阳寒水司天,则雨冰霜雪不时下降,湿气大盛,物变其形。人们多患腹中胀满,肠鸣便泻,食不化,喝水仍无法解决脱水而导致口渴。如神门脉绝,多死亡而无法治疗。在天上应火星失明,水星光明。▲
【整段翻译】
■黄帝道:五运气化太过怎样?
岐伯说:木运太过,则风气流行,脾土受其侵害。人们多患消化不良的泄泻,饮食减少,肢体沉重无力,烦闷抑郁,肠中鸣响,肚腹胀满,这是由于木气太过的缘故。在天上应木星光明,显示木气过于亢盛的征象。严重时会经常容易发怒,并出现头昏眼花等头部病症。这是土气无权,木气独胜的现象,好象天上的云在飞跑,地上的万物迅速变动,草木动摇不定,甚至树倒草偃。如病人的胁部疼痛,呕吐不止。若冲阳脉绝,多死亡而无法治疗。在天上应金星光明,这是显示木胜则金气制之。
火运太过,则暑热流行,肺受火邪。人们多患疟疾,气短,咳嗽气喘,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水泻如注,咽喉干燥,耳聋,胸中热,肩背热。在天上应火星光明,显示火热之气过于亢盛的征象。在人体甚至会有胸中疼痛,胁下胀满,胁痛,胸背肩胛间等部位疼痛,两臂内侧疼痛,身热肤痛,而发生浸淫疮。这是金气不振,火气独行的现象,火气过旺就会有雨冰霜寒的变化,这是火热之极,寒水来复的关系。在天上应水星光明,这是显示火盛则水气制之。如果遇到少阴或少阳司天的年份,火热之气更加亢盛,有如燃烧烤灼,以致水源干涸,植物焦枯。人们发病,多见谵语妄动,发狂越常,咳嗽气喘痰鸣,火气甚于下部,则血从二便下泄不止。若太渊脉绝,多死亡而无法治疗。在天上应火星光明,这是火盛的表示。
土运太过,则雨湿之气流行,肾受邪湿。人们多病腹痛。四肢厥冷,情绪忧郁,身体困重而烦闷,这是土气太过所至。在天上应土星光明。甚至见肌肉枯萎,两足痿弱不能行动,抽掣挛痛,土病则不能克制水,以致水饮之邪积于体内而生胀满,饮食减少,四肢无力,不能举动。若遇土旺之时,水气无权,土气独旺,则湿令大行,因此泉水喷涌河水高涨,本来干涸的池泽也会孽生鱼类了,若木气来复,风雨暴至,使堤岸崩溃,河水泛滥,陆地可出现鱼类。人们就会病肚腹胀满,大便溏泄,肠鸣,泄泻不止。而太溪脉绝,多死亡无法治疗。在天上应木星光明。
金运太过,则燥气流行,邪气伤肝。人们多病两胁之下及少腹疼痛,目赤而痛,眼梢溃烂,耳朵听不到声音。燥金之气过于亢盛,就会身体重而烦闷,胸部疼痛并牵引及背部,两胁胀满,而痛势下连少腹。在天上应金星光明。甚则发生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肩背疼痛,尻、阴、股、膝、足等处都感疼痛。在天上应火星光明。如金气突然亢盛,水气下降,草木则生气收敛,枝叶枯干凋落。人们的疾病多见胁肋急剧疼痛,不能翻身,咳嗽气逆,甚至吐血衄血。若太冲脉绝,多死亡而无法治。在天上应金星光明。
水运太过,则寒气流行,邪气损害心。人们多患发热,心悸,烦躁,四肢逆冷,全身发冷,谵语妄动,心痛。寒气非时早至,在天上应水星光明。水邪亢盛则有腹水,足胫浮肿,气喘咳嗽,盗汗,怕风。土气来复则大雨下降,尘土飞扬如露一样的迷蒙郁结,在天上应土星光明。如遇太阳寒水司天,则雨冰霜雪不时下降,湿气大盛,物变其形。人们多患腹中胀满,肠鸣便泻,食不化,喝水仍无法解决脱水而导致口渴。如神门脉绝,多死亡而无法治疗。在天上应火星失明,水星光明。■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伍
【原文】
帝曰:善。其不及何如①?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岁木不及,燥乃大行②,生气失应,草木晚荣③,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1】,柔萎苍干,上应太白星④。民病中清【2】,胠胁痛,少腹痛,肠呜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⑤,其谷苍⑥。上临阳明【3】,生气失政,草木再荣【4】,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⑦。复【5】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6】,华实齐化【7】,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8】⑧。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9】,脾土受邪,赤气后化【10】,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11】,其谷不成,咳而鼽,上应荧惑、太白星⑨。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12】,物荣而下【13】。凝惨【14】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⑩。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蒙眛,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13〕。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15】,病骛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呜,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14〕。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16】,上应岁星〔15〕。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17】复,肌肉瞤酸,善怒,脏气举事【18】,蛰虫早附【19】,咸病寒中,上应岁星、镇星,其谷黅〔16〕。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凋,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黅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17〕 ,上应太白、岁星〔18〕。上临厥阴【20】,流水不冰,蛰虫来见,脏气不用,白乃不复【21】,上应岁星,民乃康〔19〕。
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茂,燥烁以行,上应荧惑星〔20〕。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气乃后,上应太白星,其谷坚芒【22】〔21〕。复则寒雨暴至,乃零【23】冰雹霜雪杀物,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24】痛,延及囟顶发热,上应辰星〔22〕,丹谷不成,民病口疮,甚则心痛〔23〕。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上应镇星〔24〕。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25】,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胕肿,藏气不政,肾气不衡,上应辰星,其谷秬【26】〔25〕。上临太阴【27】,则大寒数举,蛰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上应镇星〔26〕,其主黅谷〔27〕。复则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生长不鲜,面色时变,筋骨并辟【28】,肉瞤瘈,目视(目巟目巟),物疏璺【29】,肌肉胗发,气并鬲中,痛于心腹,黄气乃损,其谷不登【30】,上应岁星〔28〕。
【原文通解】
●帝曰:善。其不及何如①?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1〕谓政化少也。(新校正云:详不及五化,具《五常政大论》中。)
▲黄帝道:很好。五运不及怎样?
岐伯说:问得真详细啊!▲
●岁木不及,燥乃大行②,生气失应,草木晚荣③,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1】,柔萎苍干,上应太白星④。
【1】刚木辟著:刚劲的树木劈裂损毁。高世拭:“刚木受刑。辟,刑也;著,受也。”
♥〔2〕清冷时至,加之薄寒,是谓燥气。燥,金气也。
〔3〕后时之谓失应也。
〔4〕天地凄沧,日见朦昧,谓雨非雨,谓晴非晴,人意惨然,气象凝敛,是为肃杀甚也。刚,劲硬也。辟著,谓辟著枝茎,干而不落也。柔,软也。苍,青也。柔木之叶,青色不变而干卷也。木气不及,金气乘之,太白之明,光芒而照其空也。
▲木运不及,燥气就会旺盛,生气与时令不相适应,草木不能当时生荣。萧杀之气亢盛,使劲硬的木受刑而碎裂如辟,本来柔嫩苍翠的枝叶边为萎弱干枯,在天上应金星光明。▲
●民病中清【2】,胠胁痛,少腹痛,肠呜溏泄。
【2】中清:中焦虚寒。
▲人们多患气虚寒,胠胁部疼痛,少腹痛,腹中鸣响,大便溏泄等病。▲
●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⑤,其谷苍⑥。
♥〔5〕(新校正云:按不及五化,民病证中,上应之星,皆言运星失色,畏星加临宿属为灾,此独言畏星,不言运星者,经文阙也,当云上应太白星、岁星。)
〔6〕金气乘木,肝之病也。乘此气者,肠中自鸣而溏泄者,即无胠胁少腹之痛疾也。微者善之,甚者止之,遇夏之气,亦自止也,遇秋之气,而复有之。凉雨时至,谓应时而至也,金土齐化,故凉雨俱行,火气来复,则夏雨少。金气胜木,太白临之,加其宿属分皆灾也。金胜毕岁,火气不复,则苍色之谷不成实也。(新校正云:详中清,胠胁痛,少腹痛,为金乘木,肝病之状。肠鸣溏泄,乃脾病之证。盖以木少,脾土无畏,侮反受邪之故也。)
▲在气候方面是冷雨不时下降,在天上应金星光明,在五谷是青色的谷不能成熟。
●上临阳明【3】,生气失政,草木再荣【4】,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⑦。
【3】上临阳明:指阳明司天之年。
【4】草木再荣:王冰:“金气抑木,故夏秋始荣。”草木(在夏秋)再度繁荣。
♥〔7〕诸丁岁也。丁卯、丁酉岁阳明上临,是谓天刑之岁也。金气承天,下胜于木,故生气失政,草木再荣。生气失政,故木华晚启。金气抑木,故秋夏始荣,结实成熟,以化气急速,故晚结成就也。金气胜木,天应同之,故太白之见,光芒明盛。木气既少,土气无制,故化气生长急速。木少金胜,天气应之,故镇星、太白,润而明也。苍色之物,又早凋落,木少金乘故也。(新校正云:按不及五化,独纪木上临阳明,土上临厥阴,水上临太阴,不纪木上临厥阴,土上临太阴,金上临阳明者,经之旨各记其甚者也。故于太过运中,只言火临火,水临水。此不及运中,只言木临金,土临木,水临土。故不言厥阴临木,太阴临土,阳明临金也。)
▲如遇阳明司天,金气抑木,木气失却了应有的生气,草木在夏秋再变繁荣,所以开花结实的过程非常急促,很早就凋谢,在天上应金、土二星光明。▲
●复【5】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6】,华实齐化【7】,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8】⑧。
【5】复:指复气。复有报复或报仇的意思。凡本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之气侮而乘之,己所生之气,又将复之,故称为复气。
【6】下体再生:即从根部重新生长。
【7】华实齐化:开花结果并见。
【8】白坚:张介宾:“白坚属金,秀而不实也。”外强中干之义。
♥〔8〕火气复金,夏生大热,故万物湿性,时变为燥。流火烁物,故柔脆草木及蔓延之类,皆上干死而下体再生。若辛热之草,死不再生也。小热者死少,大热者死多,火大复已,土气间至,则凉雨降,其酸苦甘咸性寒之物,乃再发生,新开之与先结者,齐承化而成熟。火复其金,太白减曜,荧惑上应,则益光芒,加其宿属,则皆灾也。以火反复,故曰白坚之谷,秀而不实。
▲金气抑木,木起反映而生火,于是就会炎热如火,湿润的便为干燥,柔嫩的变为干枯焦槁,枝叶从根部重新生长,开花结实并见。在人体则炎热之气郁于皮毛,多寒热、疮疡、疿疹、痈痤等病。在天上应金、火二星,在五谷则外强中干,秀而不实▲。
●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9】,
【9】虫食甘黄:味甘色黄之物多生虫蛀。
▲白霜提早下降,秋收肃杀之气流行,寒雨非时,损害万物,味甘色黄之物多生虫蛀,所以稻谷没有收获。▲
●脾土受邪,赤气后化【10】,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11】,其谷不成,咳而鼽,上应荧惑、太白星⑨。
【10】 赤气后化:赤气,指火气。赤气后化,指心气继脾土受邪后亦亢盛。
【11】白气乃屈:金气受抑制。
♥〔9〕 阳明上临,金自用事,故白露早降。寒凉大至,则收杀气行。以太阳居土湿之位,寒湿相合,故寒雨害物,少于成实。金行伐木,假途于土,子居母内,虫之象也。故甘物黄物、虫蠹食之。清气先胜,热气后复,复已乃胜,故火赤之气后生化也。赤后化,谓草木赤华及赤实者,皆后时而再荣秀也。其五脏则心气晚王,胜于肺,心胜于肺,则金之白气乃屈退也。金谷,稻也。航,鼻中水出也。金为火胜,天象应同,故太白芒减,荧惑益明。
鼽[qiú] ,鼻塞。
▲在人则脾土先受其邪,火气后起,所以心气亦继之亢盛,火气克金,金气乃得抑制,所以其谷物不能成熟,在疾病是咳嗽鼻塞。在天上应金星与火星。▲
◆◆◆ ◆◆◆
●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12】,物荣而下【13】。
【12】长政不用:生长之气不能发挥作用。
【13】物荣而下:指植物长势繁荣,但缺乏向上茂盛的力量。
▲火运不及,寒气就旺盛,夏天生长之气不能发挥作用,万物就缺乏向上茂盛的力量。
●凝惨【14】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⑩。
【14】凝惨:阴寒凝滞之气过盛。
〔10〕火少水胜,故寒乃大行。长政不用,则物容卑下。火气既少,水气洪盛,天象出见,辰星益明。
▲阴寒凝滞之气过盛,则阳气不能生化,繁荣美丽的生机就受到摧折,在天上应水星光明。▲
●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
【0】“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指火运不及之年,气候寒冷。从五行而言,火不及,则水必乘之,所谓“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在人体,因心阳素虚,复因寒邪偏盛,内外相合,损伤心阳,致心阳不振,故胸中痛。手少阴心经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寒邪阻滞,经脉气血不通,可见胁肋胀满,疼痛。
本段论述寒伤心阳所致的胁痛。
【0】“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指火运不及之年,在气候上偏于寒冷。寒气偏胜,易伤人体。寒为阴邪,伤人阳气,故寒邪入侵,心阳不振,病见胸中痛。心经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故寒性凝滞,闭阻经脉气血,经气不通,可见胸胁胀满。
本段也论述寒邪所致的胸中痛。
〔11〕(新校正云:详此证与火太过甚则反病之状同,傍见《脏气法时论》。)
▲ 人易生病多为:胸中疼痛,胁部胀满,两胁疼痛,上胸部、背部、肩胛之间及两臂内侧都感疼痛▲,
●郁冒蒙眛,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13〕。
〔12〕(新校正云:按《脏气法时论》云:心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今《脏气法时论》无“背”字《脉经》有。守]相引而痛。)
♥ 郁冒,证名。昏冒神志不清的病证。
〔13〕诸癸岁也。患,以其脉行于是也。火气不行,寒气禁固,髋髀如别,屈不得伸。水行乘火,故荧惑芒减,丹谷不成,辰星临其宿属之分,则皆灾也。
▲抑郁眩晕,头目不清,心痛,突然失音,胸腹肿大,胁下与腰背相互牵引而痛,严重时则四肢踡屈不能伸展,髋骨于大腿之间不能活动自如。在天上应火星失明、水星光明,赤色的谷类不能成熟。▲
●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15】,病骛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呜,泄注腹痛,
♥ 埃郁(āi yù)土湿之气上蒸结聚,形容炎热或炽热。
【15】黑气乃辱:指水气受到抑制。
▲火被水抑,火起反映则生土气来复,于是埃尘郁冒,大雨倾盆,水气受到抑制,故病见大便时时溏泄,腹中胀满,饮食不下,腹中寒冷鸣响,大便泄泻如注,腹中疼痛,
●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14〕。
〔14〕埃郁云雨,土之用也。复寒之气必以湿,湿气内淫则生腹疾身重,故如是也。黑气,水气也。辱,屈辱也。鹜,鸭也。土复于水,故镇星明润,临犯宿属,则民受病灾矣。
▲两足急剧拘挛、萎缩麻木、不能行走。在天上应土星光明、水星失明。黑色之谷不能成熟。▲
◆◆◆ ◆◆◆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16】,上应岁星〔15〕。
【16】秀而不实:草木茂盛繁荣却不结籽。
〔15〕木无德也。木气专行,故化气不令。生气独擅,故草木茂荣。飘扬而甚,是木不以德。土气薄少,故物实不成。不实,谓粃恶也。土不及,木乘之,故岁星之见,润而明也。
▲土运不及,风气因而流行,土气失却生化之能力,风气旺盛,则草木茂盛繁荣。生化无能,则秀而不实,在天上应木星光明。▲
●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17】复,肌肉瞤酸,善怒,脏气举事【18】,蛰虫早附【19】,咸病寒中,上应岁星、镇星,其谷黅〔16〕。
【17】繇(yáo):摇动的意思。
【18】脏气举事:寒水之气失制而旺。
【19】蛰虫早附:虫类提早伏藏。
〔16〕诸己岁也。风客于胃,故病如是。土气不及,水与齐化,故脏气举事,蛰虫早附于阳气之所,人皆病中寒之疾也。繇,摇也。筋骨摇动,已复常则已繇复也。土抑不伸,若岁星临宿属,则皆灾也。(新校正云:详此文云筋骨繇复,王氏虽注,义不可解。按《至真要大论》云:筋骨繇并。疑此复字,并字之误也。)
▲人们的疾病多见消化不良的泄泻,上吐下泻的霍乱,感觉身体沉重,腹中痛,筋骨动摇,肌肉跳动酸疼,时常容易发怒。寒水之气失制而旺,在虫类提早伏藏,在人多发病寒泄中满,在天上应木星光明、土星失明,黄色之谷类不能成熟。▲
●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凋,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
【0】“岁土不及”,指土运不及之年。从五行而言,土不及则木乘之,所谓“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在人体,因脾土不足,则肝木乘之。肝脉抵少腹,循胸胁,故肝气偏旺,则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张仲景遵经旨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尤在泾说:“盖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则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而虚则不传。”因此,本脏先虚,最易受他脏之气乘侮。
▲木邪抑土,土起反映则生金,于是秋收之气当令,出现一派严肃峻烈之气,坚固的树木也不免要枝叶凋谢,所以胸胁急剧疼痛,波及少腹,常呼吸少气而太息。▲
本段论述肝旺脾虚所致的胁痛。
●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黅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17〕 ,上应太白、岁星〔18〕。
〔17〕金气复木,故名木苍凋。金入于土,母怀子也,故甘物黄物,虫食其中。金入土中,故气客于脾。金气大来,与土仇复,故黅谷(原脱)减实,苍(原脱)谷不成也。
♥黅[jīn] ,黄色的。
〔18〕太白芒盛,岁减明也。一经少此六字,缺文耳。
▲凡味甘色黄之物被虫蛀食,邪气客于脾上,人们多病饮食减少,食而无味。金气胜木,所以黄色之谷受到损害,在天上应金星光亮、木星减明。▲
●上临厥阴【20】,流水不冰,蛰虫来见,脏气不用,白乃不复【21】,上应岁星,民乃康〔19〕。
【20】上临厥阴:如遇厥阴司天的情况。
【21】白乃不复:没有金气的反应。
〔19〕己亥己巳岁,厥阴上临,其岁少阳在泉,火司于地,故蛰虫来见,流水不冰也。金不得复,故岁星之象如常,民康不病。(新校正云;详木不及上临阳明,水不及上临太阴,俱后言复。此先言复而后举上临之候者,盖白乃不复,嫌于此年有复也。)
▲如遇厥阴司天相火在泉,则流水不能结冰,本来早已冬眠的虫类,重新又活动起来。不及的土运,得在泉相火之助,所以寒水之气不致独旺,而土得火助木气不能克土,所以也没有金气的反应,而人们也就康健,在天上应木星正常。▲
◆◆◆ ◆◆◆
● 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茂,燥烁以行,上应荧惑星〔20〕。
{20〕火不务德,而袭金危,炎火既流,则夏生大热。生气举用,故庶物蕃茂。燥烁气至,物不胜之,〔原衍"烁胜之",删。守]烁石流金,涸泉焦草,山泽燔烁,雨乃不降。炎火大盛,天象应之,荧惑之见而大明也。
▲金运不及,火气与木气就相应地旺盛,长夏之气专胜,所以万物因而茂盛,干燥烁热,在天上应火星光明。▲
●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气乃后,上应太白星,其谷坚芒【22】〔21〕。
【22】坚芒:白的颜色。
〔21〕诸乙岁也。瞀,谓闷也,受热邪故生是病。收,金气也,火先胜,故收气后。火气胜
金,金不能盛,若荧惑逆守,宿属之分皆受病。(新校正云:详其谷坚芒,白色可见,故不云其谷白也。经云上应太白,以前后例相照,经脱荧惑二字。及详王注言荧惑逆守之事,益知经中之阙也。)
▲人们多患肩背闷重,鼻塞流涕,喷嚏,大便下血,泄泻如注之病。秋收之气不能及时而至,在天上应金星失明、火星光明,白色的谷类不能及时成熟。▲
●复则寒雨暴至,乃零【23】冰雹霜雪杀物,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24】痛,延及囟顶发热,
【23】零:降落的意思。
【24】脑户:指头后部。
▲火邪抑金起反应而生水,于是寒雨之气突然而来,以致降落冰雹霜雪,杀害万物,阴气厥逆而格拒,使阳气反而上行,所以头后部疼痛,病势连及头顶,发热。▲
●上应辰星〔22〕,丹谷不成,民病口疮,甚则心痛〔23〕。
〔22〕(新校正云:详不及之运,克我者行胜,我[原有“者”,详文义删)之子来复,当来复之后,胜星减曜,复星明大。此只言上应辰星,而不言荧惑者,阙文也。当云上应辰星、荧惑。)
〔23〕寒气折火,则见冰雹霜雪,冰雹先伤而霜雪后损,皆寒气之常也。其灾害乃伤于赤化也。诸不及而为胜所犯,子气复之者,皆归其方也。阴厥,谓寒逆也。格,至也、亦拒也。水行折火,以救困金,天象应之,辰星明莹。赤色之谷,为霜雹损之。
▲在天上应水星光明、火星失明,在谷类应红色之谷不能成熟。人们多病口腔生疮,甚至心痛。▲
◆◆◆ ◆◆◆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上应镇星〔24〕。
〔24〕湿大行,谓数雨也。化速,谓物早成也。火湿齐化,故暑雨数至。乘水不及而土胜之,镇星之象,增益光明,逆凌留犯,其又甚矣。
▲水运不及,湿土之气因而大盛,水不治火,火气反而生旺,天气炎热,不时下雨,万物的生化很迅速,在天上应土星光明。▲
●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25】,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胕肿,
【25】寒疡流水:阴性疮疡,由于阳虚不化,溃后脓水清稀,状如流水。
▲人们多患腹胀,身体困重,大便溏泄,阴性疮疡脓水稀薄,腰股疼痛,下肢关节活动不利,烦闷抑郁,两脚萎弱厥冷,脚底疼痛,严重时足背浮肿。▲
●藏气不政,肾气不衡,上应辰星,其谷秬【26】〔25〕。
【26】秬[jù], 黑黍
〔25〕脏气不能申其政令,故肾气不能内致和平。衡,平也。辰星之应,当减其明,或遇镇星临宿属者乃灾。(新校正云:详经云上应辰星,注言镇星,以前后例相校,此经阙镇星二字。)
▲这是由于冬藏之气不能发挥作用,肾气不平衡,在天上应土星光明,水星失明,在谷类应黑黍不能成熟。▲
●上临太阴【27】,则大寒数举,蛰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
【27】上临太阴:太阴司天,寒水在泉的情况。
▲如遇太阴司天,寒水在泉,则寒气时时侵袭,虫类很早就冬眠,地上的积水结成厚冰,阳气伏藏,不能发挥它温暖的作用,▲
●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上应镇星〔26〕,其主黅谷〔27〕。
〔26〕(新校正云:详木不及上临阳明,上应太白镇星,此独言镇星而不言荧惑者文阙也。盖水不及而又上临太阴,则镇星明盛,以应土气专盛。水既益弱,则荧惑无畏而明大。)
〔27〕诸辛岁也。辛丑、辛未岁,上临太阴,太阳在泉,故大寒数举也。土气专盛,故镇星益明,黅谷应天岁成也。
▲人们多患下半身的寒性疾病,严重时则腹满浮肿,在天上应土星光明、火星失明,在谷类应黄色之稻成熟。▲
●复则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生长不鲜,面色时变,筋骨并辟【28】,肉瞤瘈,目视??,
【28】并辟:拘急疼痛。
♥瞤 [rún],肌肉抽缩跳动。
♥??,(huāng huāng,音荒荒) 目昏暗,视物不清。
▲土邪抑水而起反应则生风木,因而大风暴发,草类偃伏,树木凋零,生长的力量不能显著,面色时时改变,筋骨拘急疼痛,活动不利,肌肉跳动抽掣,两眼昏花,视觉不明或失常,▲
●物疏璺【29】,肌肉胗发,气并鬲中,痛于心腹,黄气乃损,其谷不登【30】,上应岁星〔28〕。
【29】疏璺(wèn):璺,裂纹的意思。疏璺,破裂的意思。
【30】不登:指谷物不得成熟、没有收获。
〔28〕 木复其土,故黄气反损,而黅谷不登也,谓实不成无以登祭器也。木气暴复,
岁星下临宿属分者灾。(新校正云:详此当云上应岁星、镇星尔。)
▲物体视之若分裂,肌肉发出风疹,若邪气侵入胸膈之中,就有心腹疼痛。这是木气太过,土气受伤,属土的谷类没有收获,在天上应木星光明,土星失明。▲
【整段翻译】
■ 黄帝道:很好。五运不及怎样?
岐伯说:问得真详细啊!木运不及,燥气就会旺盛,生气与时令不相适应,草木不能当时生荣。萧杀之气亢盛,使劲硬的木受刑而碎裂如辟,本来柔嫩苍翠的枝叶边为萎弱干枯,在天上应金星光明。人们多患气虚寒,胠胁部疼痛,少腹痛,腹中鸣响,大便溏泄等商。在气候方面是冷雨不时下降,在天上应金星光明,在五谷是青色的谷不能成熟。如遇阳明司天,金气抑木,木气失却了应有的生气,草木在夏秋再变繁荣,所以开花结实的过程非常急促,很早就凋谢,在天上应金、土二星光明。金气抑木,木起反映而生火,于是就会炎热如火,湿润的便为干燥,柔嫩的变为干枯焦槁,枝叶从根部重新生长,开花结实并见。在人体则炎热之气郁于皮毛,多寒热、疮疡、疿疹、痈痤等病。在天上应金、火二星,在五谷则外强中干,秀而不实。白霜提早下降,秋收肃杀之气流行,寒雨非时,损害万物,味甘色黄之物多生虫蛀,所以稻谷没有收获。在人则脾土先受其邪,火气后起,所以心气亦继之亢盛,火气克金,金气乃得抑制,所以其谷物不能成熟,在疾病是咳嗽鼻塞。在天上应金星与火星。
火运不及,寒气就旺盛,夏天生长之气不能发挥作用,万物就缺乏向上茂盛的力量。阴寒凝滞之气过盛,则阳气不能生化,繁荣美丽的生机就受到摧折,在天上应水星光明。人易生病多为,胸中疼痛,解部胀满,两胁疼痛,上胸部、背部、肩胛之间及两臂内侧都感疼痛,抑郁眩晕,头目不清,心痛,突然失音,胸腹肿大,胁下与腰背相互牵引而痛,严重时则四肢踡屈不能伸展,髋骨于大腿之间不能活动自如。在天上应火星失明、水星光明,赤色的谷类不能成熟。火被水抑,火起反映则生土气来复,于是埃尘郁冒,大雨倾盆,水气受到抑制,故病见大便时时溏泄,腹中胀满,饮食不下,腹中寒冷鸣响,大便泄泻如注,腹中疼痛,两足急剧拘挛、萎缩麻木、不能行走。在天上应土星光明、水星失明。黑色之谷不能成熟。
土运不及,风气因而流行,土气失却生化之能力,风气旺盛,则草木茂盛繁荣。生化无能,则秀而不实,在天上应木星光明。人们的疾病多见消化不良的泄泻,上吐下泻的霍乱,感觉身体沉重,腹中痛,筋骨动摇,肌肉跳动酸疼,时常容易发怒。寒水之气失制而旺,在虫类提早伏藏,在人多发病寒泄中满,在天上应木星光明、土星失明,黄色之谷类不能成熟。木邪抑土,土起反映则生金,于是秋收之气当令,出现一派严肃峻烈之气,坚固的树木也不免要枝叶凋谢,所以胸胁急剧疼痛,波及少腹,常呼吸少气而太息。凡味甘色黄之物被虫蛀食,邪气客于脾上,人们多病饮食减少,食而无味。金气胜木,所以黄色之谷受到损害,在天上应金星光亮、木星减明。如遇厥阴司天相火在泉,则流水不能结冰,本来早已冬眠的虫类,重新又活动起来。不及的土运,得在泉相火之助,所以寒水之气不致独旺,而土得火助木气不能克土,所以也没有金气的反应,而人们也就康健,在天上应木星正常。
金运不及,火气与木气就相应地旺盛,长夏之气专胜,所以万物因而茂盛,干燥烁热,在天上应火星光明。人们多患肩背闷重,鼻塞流涕,喷嚏,大便下血,泄泻如注之病。秋收之气不能及时而至,在天上应金星失明、火星光明,白色的谷类不能及时成熟。火邪抑金起反应而生水,于是寒雨之气突然而来,以致降落冰雹霜雪,杀害万物,阴气厥逆而格拒,使阳气反而上行,所以头后部疼痛,病势连及头顶,发热。在天上应水星光明、火星失明,在谷类应红色之谷不能成熟。人们多病口腔生疮,甚至心痛。
水运不及,湿土之气因而大盛,水不治火,火气反而生旺,天气炎热,不时下雨,万物的生化很迅速,在天上应土星光明。人们多患腹胀,身体困重,大便溏泄,阴性疮疡脓水稀薄,腰股疼痛,下肢关节活动不利,烦闷抑郁,两脚萎弱厥冷,脚底疼痛,严重时足背浮肿。这是由于冬藏之气不能发挥作用,肾气不平衡,在天上应土星光明,水星失明,在谷类应黑黍不能成熟。如遇太阴司天,寒水在泉,则寒气时时侵袭,虫类很早就冬眠,地上的积水结成厚冰,阳气伏藏,不能发挥它温暖的作用,人们多患下半身的寒性疾病,严重时则腹满浮肿,在天上应土星光明、火星失明,在谷类应黄色之稻成熟。土邪抑水而起反应则生风木,因而大风暴发,草类偃伏,树木凋零,生长的力量不能显著,面色时时改变,筋骨拘急疼痛,活动不利,肌肉跳动抽掣,两眼昏花,视觉不明或失常,物体视之若分裂,肌肉发出风疹,若邪气侵入胸膈之中,就有心腹疼痛。这是木气太过,土气受伤,属土的谷类没有收获,在天上应木星光明,土星失明。■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陆
【原文】
帝曰:善。愿闻其时也。
岐伯曰:悉哉问也?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1】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惨凄残贱【2】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其眚东①,其脏肝,其病内舍胠胁,外在关节②。
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其眚【3】南③,其脏心,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④。
土不及,四维【4】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拆【5】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6】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7】之复。其眚四维⑤,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⑥。
金不及,夏有光显郁蒸之令,则冬有严凝整肃之应,夏有炎烁燔燎之变,则秋有冰雹霜雪之复。其眚西,其脏肺,其病内舍膺胁肩背,外在皮毛⑦。
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四维发埃昏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其眚北⑧,其脏肾,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⑨。
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⑩。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
【点评】
本段阐述四季的变化,虽然细微之处会有不同,但总体的生长化成收藏之理大方向是不会变化的。
【原文通解】
●帝曰:善。愿闻其时也。
岐伯曰:悉哉问也?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1】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惨凄残贱【2】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
【1】鸣条律畅:形容春天是草木萌芽抽条正常的时令。
【2】残贼:指邪风。
♥燔烁[fán shuo],酷热如梵。
▲黄帝说:很好。希望听你讲一讲五气与四时相应的关系。
岐伯说:问的真详细啊!木运不及的,如果春天有和风使草木萌芽抽条的正常时令,那秋天也就有雾露润泽而凉爽的正常气候;如果春天反见寒冷惨凄霜冻残贼的秋天气候,那夏天就有特别炎热的反应。▲
●其眚东①,其脏肝,其病内舍胠胁,外在关节②。
〔1〕化,和气也。胜,金气也。复,火气也。火复于金,悉因其木,故灾眚之作,皆在东方。余眚同。(新校正云:按木火不及,先言春夏之化秋冬之政者,先言木火之政化,次言胜复之变也。)
♥眚[shěng],灾害,疾苦。
〔2〕东方,肝之主也。
▲它的自然灾害在东方,在人体应在肝脏,其病所内在胠胁部,外在筋骨关节。▲
● 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
▲ 火运不及的,如果夏天有景色明显的正常气候,那冬天也就有严肃霜寒的正常时令;如果夏天反见萧条惨凄寒冻的冬天气候,那时常会有倾盆大雨的反应。▲
●其眚【3】南③,其脏心,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④。
【3】眚(shěng):疾苦的意思。
〔3〕化,火德也。胜,水虐也。复,土变也。南方,火也。
〔4〕南方,心之主也。
▲它的自然灾害在南方,在人体应在心脏,其病所内在胸胁部,外在经络。▲
●土不及,四维【4】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拆【5】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6】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7】之复。
【4】四维:又名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称为四维;人的四肢也叫做四维;辰戌丑未月也叫做四维。此处指四季之末,应土气。
【5】鸣条鼓拆:狂风拔倒树木。
【6】振拉飘腾:是对暴风的形容。
【7】霖霪:久雨不止的意思。
▲土运不及的,如果辰、戌、丑、未月有尘土飘扬和风细雨的正常时令,那春天也就有风和日暖的正常气候;如果辰戌、丑、未月仅见狂风拔倒树木的变化,那秋天也就有久雨霜雪的反应。▲
●其眚四维⑤,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⑥。
〔5〕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也。维,隅也,谓日在四隅月也。(新校正云:详土不及,亦先言政化,次言胜复。)
〔6〕四维中央,脾之主也。
▲它的自然灾害在四隅,在人体应在脾脏,其病所内在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 金不及,夏有光显郁蒸之令,则冬有严凝整肃之应,夏有炎烁燔燎之变,则秋有冰雹霜雪之复。
▲金运不及的,如果夏天有景色明显树木茂盛的正常时令,那冬季也就有冰冻寒冷的正常气候;如果夏天出现如火烧灼的过于炎热的气候,那秋天就会有冰雹霜雪的反应。
●其眚西,其脏肺,其病内舍膺胁肩背,外在皮毛⑦。
〔7〕西方,肺之主也。
▲它的自然灾害在西方,在人体应在肺脏,其病所内在胸胁肩背,外在皮毛▲。
●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四维发埃昏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
▲水运不及的,辰、戌、丑、未月有尘砂荡扬而无暴雨的气候,则时常有风生发的正常气候;如果辰、戌、丑、未月有出现飞砂走石的狂风暴雨的变化,则时时会有吹断的树木飘荡的反应。▲
●其眚北⑧,其脏肾,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⑨。
〔8〕飘荡振拉,大风所作。(新校正云:详金水不及,先言火土之化令与应,故不当秋冬而言也。次言者,火土胜复之变也。与木火土之例不同者,互文也。)
〔9〕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它的自然灾害在北方,在人体应在肾脏,其病所内在腰脊骨髓,外在肌肉之会与小腿膝弯等处。▲
●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⑩。
【0】“政”,行使正常职能的意思。“权”,秤锤。“衡”,秤杆。用秤秤物时,必须使两者保持平衡。这里引伸为平衡的意思。风、火,湿、燥、寒五行气运在运动过程中,有彼此自动调节的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持相对平衡。例如一年中,上半年有某种太过的胜气,下半年可能有与之相反的气候发生,所谓“有胜必有复(报复之气)”。这是自然气候相胜相制的现象。五行气运有生有制,才能在总体上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
【0】“高”,指太过。“下”,指不及。“化”,指正常。“变”,指反常。上文是说,五运之气有太过的就加以抑制,有不及的就加以扶持,正常的就有正常感应,反常的就使之恢复正常。如张介宾说:“故高而亢者,必有所抑,因太过也;卑而下者,必有所举,因不及也,正而为化,则有以应之,不相悖也,邪而为变,则有以复之,承乃制也。”“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沈祖绵云:“句有误,当作‘此生长化收藏之理’。”可从。意谓五运之气保持相对平衡,自然界的生物才会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这是万物生长化收藏过程的自然道理,也是四时正常气候变生规律的体现。否则,平衡失常,天地四时之气就会发生闭塞。
〔10〕失常之理,则天地四时之气,闭塞而无所运行。故动必有静,胜必有复,乃天地阴阳之道。
▲总而言之,五运的作用,好似权衡之器,太过的加以抑制,不及的加以帮助,正常则和平,反常则必起反应,这是生长化收藏的道理,是四时气候应有的规律,如果失却了这些规律,天地之气不升不降,就是闭塞不通了。▲
●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
【0】“天地”,指代表天气和地气的五运六气。六气属阳,周于天外,代表天气,五运属阴,守于地内,代表地气。“动”,指运动不息,年年有变的客运,客气。“静”,指居恒不变,静而守位的主运,主气。“神明”,这里指北斗。《说文》:“神,从示,中声”。示,从二,从川,指天上日月星。《说文》“示,从二、三川,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王充:“神者,申也。”申,指十二支的方位(西南方),北斗七星,杓在申方,则斗柄指寅方(东北方),所谓“斗柄回寅,,天下皆春”。北斗,是天空的指时针,它围绕北极运转,一年一周,古代常通过观察斗柄指向,以确定时令季节。故张志聪注:“神明者,日月斗星也。纪,以日月纪度,星斗定位也。”这就是“神明为之纪”的含义。.“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阴阳之往复,指一年中太阳的周天运动,从春分点到秋分点为阳,从秋分点到春分点为阴。由于太阳位置的移动,地面接收太阳光热量有周期性的改变,因此形成冬寒夏热的更迭,所以,“寒暑彰其兆”,即是有寒暑的往来,显示着阴阳往复的征兆。这里,《内经》显然是从天文学的角度来回答上述问题。
〔11〕(新校正云:按故曰已下,与《五运行大论》同,上两句又与《阴阳应象大论》文重,彼云: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也。)
▲所以说:天地的动静,受自然力量的规律所控制,阴去阳来、阳去阴来的变化,可以从四时寒暑来显示出它的征兆,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两句文论述了自然气候变化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平衡,否则就会给自然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引申知识点】
五脏之间通过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以维持相对的协调平衡。在内、外病因作用下,某一脏之气出现太过或不及,都会给相关的脏气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体动态平衡的破坏,形成各种病变。例如肝气太过,常会引起心火旺盛,心火盛则肺失清肃而不能制约肝木,肝气就会横逆,侵犯脾胃。如《吴鞠通医案》肝风病例说:“癸亥正月廿八日,章氏,七十二岁,老年上虚下盛,又当厥阴司天之年,厥阴主令之候,以故少阳风动,头偏右痛,目系引急,最有坏眼之虑,刻下且与清上。羚羊角三钱连翘一钱刺蒺藜二钱 茶菊花二钱桑叶二钱生甘草八分苦桔梗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煮二杯,分二次服。日二贴,服二日。
三十日,少阳头痛已止,现在胸痞胁胀,肝胃不和,肢痛腰痛。议两和肝胃之中。兼与宜行经络。桂枝尖二钱半夏五钱 制香附二钱 杏仁泥三钱广皮一钱五分 生姜汁三匙广郁金二钱青皮一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二帖。初四日,诸症向安,惟余晨泄,左手脉紧,宜补肾阳。茯苓块五钱补骨脂三钱 莲子五分去心 生於术三钱 煨肉果三钱芡实三钱 菟丝子二钱 五味子一钱’水五碗,煮成两碗,分二次服,渣再煮一碗,明早服。”从案中可以看出,厥阴风木之气太过,致使少阳动风,热邪上犯,吴氏予以熄风清上,头痛止而肝胃不和之症复见,再议两和肝胃,诸症向安,又以补益脾肾助其恢复。可见在疾病过程中,五脏可以相互影响,而出现盛衰变化,因此在治疗上调整内脏腑功能,使之趋于协调平衡,即可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难经·七十五难》说:.“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术也(“不”字疑衍文)。经日: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这是《难经》为调治五脏病变而阐明的治法。它首先指出脏气失 调`有偏盛就有偏衰,因此“补不足,损有余”,也就成为调治五脏病变总的治疗法则。但是调治的方法,并不局限于直接在所病之脏进行补泻,可以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采用间接补泻的方法,同样可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这就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诚如滑寿所说:“经日,一脏不平,所胜平之,东方肝也,西方肺也,东方实则知西方虚矣,若西方不虚,则东方安得过于实耶?或泻或补,要亦抑其盛,济其不足,损过就中之道也。水能盛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泻南方火者,夺子之气,使食母之有余;补北方水者,益子之气,使不食于母也。如此,则过者退而抑者进,金得平其木,而东西方无复偏胜偏亏之患矣。越人之意,大抵谓东方过于实,而西方之气不足,故泻火以抑其木,补水以济其金,是乃使金得与水相停,故曰欲令金得平木也。”这是《难经》在《内经》五行生克理论基础上对中医治疗学的发展,对于调治五脏疾病,恢复脏气的协调平衡,很有指导意义。如叶霖说:“学者习玩斯篇,于补泻之法,获益非浅。”
【整段翻译】
■ 黄帝说:很好。希望听你讲一讲五气与四时相应的关系。
岐伯说:问的真详细啊!木运不及的,如果春天有和风使草木萌芽抽条的正常时令,那秋天也就有雾露润泽而凉爽的正常气候;如果春天反见寒冷惨凄霜冻残贼的秋天气候,那夏天就有特别炎热的反应。它的自然灾害在东方,在人体应在肝脏,其病所内在胠胁部,外在筋骨关节。
火运不及的,如果夏天有景色明显的正常气候,那冬天也就有严肃霜寒的正常时令;如果夏天反见萧条惨凄寒冻的冬天气候,那时常会有倾盆大雨的反应。它的自然灾害在南方,在人体应在心脏,其病所内在胸胁部,外在经络。
土运不及的,如果辰、戌、丑、未月有尘土飘扬和风细雨的正常时令,那春天也就有风和日暖的正常气候;如果辰戌、丑、未月仅见狂风拔倒树木的变化,那秋天也就有久雨霜雪的反应。它的自然灾害在四隅,在人体应在脾脏,其病所内在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金运不及的,如果夏天有景色明显树木茂盛的正常时令,那冬季也就有冰冻寒冷的正常气候;如果夏天出现如火烧灼的过于炎热的气候,那秋天就会有冰雹霜雪的反应。它的自然灾害在西方,在人体应在肺脏,其病所内在胸胁肩背,外在皮毛。
水运不及的,辰、戌、丑、未月有尘砂荡扬而无暴雨的气候,则时常有风生发的正常气候;如果辰、戌、丑、未月有出现飞砂走石的狂风暴雨的变化,则时时会有吹断的树木飘荡的反应。它的自然灾害在北方,在人体应在肾脏,其病所内在腰脊骨髓,外在肌肉之会与小腿膝弯等处。
总而言之,五运的作用,好似权衡之器,太过的加以抑制,不及的加以帮助,正常则和平,反常则必起反应,这是生长化收藏的道理,是四时气候应有的规律,如果失却了这些规律,天地之气不升不降,就是闭塞不通了。所以说:天地的动静,受自然力量的规律所控制,阴去阳来、阳去阴来的变化,可以从四时寒暑来显示出它的征兆,就是这个意思。■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柒
【原文】
帝曰:夫子之言五气之变,四时之应,可谓悉矣,夫气之动乱【1】,触遇而作【2】,发无常会,卒然灾合,何以期之?
岐伯曰:夫气之动变,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灾变,不同其候也。
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3】,其化生荣,其政舒启【4】,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①。
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耀,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焫【5】②。
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6】③。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④。
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凓冽【7】,其灾冰雪霜雹⑤。
是以察其动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⑥。
帝曰:夫子之言岁候【8】,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9】?
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10】,此之谓也⑦。
黄帝曰:其应奈何?
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11】⑧。
【点评】
五行之变化。
【原文通解】
●帝曰:夫子之言五气之变,四时之应,可谓悉矣,夫气之动乱【1】,触遇而作【2】,发无常会,卒然灾合,何以期之?
【1】动乱:指异常的运动变化。
【2】触遇而作:互相遇合而发生的。
▲黄帝道:先生讲五气的变化与四时气候的相应,可以说很详尽了。既然气的动乱是互相遇合而发生的,发作又没有一定的时间,往往突然相遇而生灾害,怎样才能预见呢?
● 岐伯曰:夫气之动变,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灾变,不同其候也。
▲岐伯答道:五气的异常变动虽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是他们各自的气候特性、作用、职权、表现以及引起的变动、灾害却可以从不同的物候变化考察出来。▲
●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3】,其化生荣,其政舒启【4】,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①。
【3】其德敷和:“敷”,敷布。“和”,温和。全句意为风气的美好特性,是敷布阳和之气,给大地带来了温暖。
【0】其化生荣:“生”,生发。“荣”,繁茂。全句意为风气的生化作用,是促使草木萌芽生发,花叶繁茂。
【4】其政舒启:“舒”,舒展。“启”,打开。全句意为风气的正常职能,是使万物生长舒展,藏伏在土中的生物,都能破土而出。
引申为舒展阳气,宣通筋络。
【0】其令风:它所主时的气候是风。因为风是春季的主气,反映着气候温和的特点。
【0】其变振发:“振”,振动。“发”,发起。全句意为风气的异常变化,是风势太盛,引起振动飞扬。
【0】其灾散落:“散落”,飘散零落。全句意为风气太胜所造成的灾害,是使许多植物飘散零落。
【0】东方是春天的主要风向,当东风到来的时候,气候由寒转温,草木生发,故风与木相应。下文“南方生热”,“中央生湿”等,义均仿此。《内经》五方生五气理论是建立在古天文,气象、历法基础上的,如《汉书·律历志》说:“太阴者北方,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东方为少阳所在的位置,在四时为春,气候温和,所以是风气主令的气节,南方为太阳所在的位置,在四时为夏,气候炎热,所以是火气主令的季节等等。可以看出风、火、湿、燥、寒五气的变化,与四时阴阳变化(太、少)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一年中各个季节气候的变化有正常和反常等不同情况,因此《内经》接着对五气的特点、作用、表现、变异、灾害逐→进行了分析。所谓“德”,即恩德。有给予好处的意思。故云:“天地之大德日生”。这里指五气所具有的美好特性。所谓"化”,即生化。有从无到有的 意思。《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生谓之化。”这里指五气所具有的生化作用。所谓“政”,即正事,是行使正常职能的意思,这里指五气所具有正常的作用。所谓“令”,即时令,指当时的季节。这里指五气主管的时令。“灾”,灾害。即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这里指五气反常时所造成的各种灾害。“变”,变异。即异乎寻常的变化。《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极谓之变。”这里指五气偏胜引起的变化。以下义同。
〔1〕敷,布也。和,和气也。荣,滋荣也。舒,展也。启,开也。振,怒也。发,出也。散,谓物飘零而散落也。(新校正云:按《五运行大论》云:其德为和,其化为荣,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义与此通。)
▲黄帝又问:有哪些不同呢?
岐伯说:风是生于东方的,风能使木气旺盛。木的特性是柔和地散发,它的生化作用是滋生荣盛,它行使的职权是舒展阳气,宣通筋络,行时令是风,它的异常变化是发散太过而动荡不宁,它的灾害是摧残散落。
●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耀,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焫【5】②。
【0】南方生热,热生火:南方是夏天的主要风向,当南风到来的时候,气候由温转热。火性炎热,火热同气,故热与火相应。
【0】其德彰显:“彰显”,即光明显著。全句意为火气的美好特性,是光明显著之气,给大地带来了充足的阳光。
【0】其化蕃茂:“蕃茂”,即繁荣茂盛。全句意为夏气的生化作用,是促使植物繁荣茂盛。
【0】其政明曜:“明曜”,即明亮光曜。全句意为热气的正常职能,是明亮光曜,普照万物。
【0】其令热:它所主时的气候是热。因为热是夏天的主气,反映着气候炎热的特点。
【0】其变销烁:“销”,熔化。“烁”,烧灼。全句意为热气的异常变化,是天气热极,好象能铄石流金一样。
【5】其灾燔焫(fánruò):“燔焫”,即燃烧的意思。全句意为热气太胜所造成的灾害,象大火燃烧一样,使许多植物焦枯。
〔2〕 (新校正云:详《五运行大论》云:其德为显,其化为茂,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焫。)
▲热是生于南方的,热能使火气旺盛。火的特性是光明显著,它的生化作用是繁荣茂盛,它行使的职权是明亮光耀,行时令是热,它的异常变化是销铄煎熬,它的灾害作用是焚烧。▲
●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6】③。
【0】中央生湿,湿生土:中央是大地所在,能产生湿气,使过于干燥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所以它能使土气旺盛。一年中的长夏(六月)便是湿气最旺的季节。
【0】其德溽蒸:“溽”,同潏,即湿润。“蒸”,即热蒸。全句意为湿气的美好特性,是湿润热蒸,因为长夏气候炎热,雨水较多,所以有湿热熏蒸的现象。
【0】其化丰备:“丰”,丰富。“备”,完备。全句意为湿气的生化作用,是使值物充实丰满。因为长夏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所以植物生长比较成熟。
【0】其政安静:“安静”,稳定的意思。全句意为湿气的正.常职能,是使万物的生长稳定。因为长夏季节,有充足的雨量和阳光,使许多植物的生长到了成熟阶段,有了固定的形态,再不能向前发展了。
【0】其令湿:它所主时的气候是湿。因为湿是长夏的主气,反映着气候潮湿的特点。
【0】其变骤注:“骤注”,即暴雨如注。全句意为湿气的异常变化,是急剧的暴雨。因为长夏季节是雨水较多的季节,故有时出现急骤的大雨。
【6】其灾霖溃:“霖”,久雨。“溃”,崩决。全句意为湿气太胜所造成的灾害,是久雨不止,引起洪水泛滥,堤防崩决。
也即久雨不止,泥烂堤崩。
〔3〕溽,湿也。蒸,热也。骤注,急雨也。霖,久雨也。溃,烂泥也。(新校正云:按《五运行大论》云:其德为濡,其化为盈,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
▲湿是生于中央的,湿能使土气旺盛。土的特性是洋溢,它的生化作用是充实丰满,它行使的职权比较安静,行时令是湿,它的异常变化是急剧的暴风雨,它的灾害是久雨不止,泥烂堤崩。▲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④。
【0】西方生燥,燥生金:西方是秋天的主要风向,当西风到来的时候,气候由湿转燥,由热转凉,清凉干燥与金属的性质相类似,故燥与金相应。
【0】其德清洁:“清”,清凉。“沽”,明净。全句意为燥气的美好特性,是使气候凉爽,天气明净,即所谓秋高气爽。
【0】其化紧敛:“紧敛”,收缩的意思。全句意为燥气的生化作用是紧缩收敛,促使值物生长成熟,这正是秋收的景象。
【0】其政劲切:“劲”,强劲。“切”,急速。全句意为燥气的正常职能,是行使强劲急速之气,这正是秋风劲急的表现,所以它能使植物停止生长。
【0】其令燥:它所主时的气候是燥。因为燥是秋天的主气,反映着气候清凉而干燥的特点。
【0】其变肃杀:“肃”清肃。“杀”,杀灭。全句意为燥气的异常变化,是过度清冷,引起许多植物过早凋谢。
【0】其灾苍陨:“苍”,指苍色树木。“陨”,即干枯凋落,全句意为燥气过胜所造成的灾害,是使许多尚保持苍翠的树木都干枯凋落。
〔4〕紧,缩也。敛,收也。劲,锐也。切,急也。燥,干也。肃杀,谓风动草树,声若干也。杀气太甚,则木青干而落也。(新校正云:按《五运行大论》云:其德为清,其化为敛,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
▲燥是生于西方的,燥能使金气旺盛。金的特性是清洁凉爽,它的生化作用是紧缩收敛,它行使的职权是锐急的,行时令是干燥,它的异常变化是肃杀,它的灾害是干枯凋落。
●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凓冽【7】,其灾冰雪霜雹⑤。
【0】北方生寒,寒生水:北方是冬天的主要风向,当北风到来的时候,气候由凉转寒。水性寒冷,寒水同气,故寒能使水气旺盛。
【0】其德凄沧:“凄沧”,即寒而是甚的意思。这种寒冷之气给大地带来了冬天的征象。
【0】其化清谧:“清”,清静。“谧”,固密。全句意为寒气的美好特性,是促使生物清静固密,处于闭藏状态。
【0】其政凝肃:“凝”,凝固。“肃”,严肃。全句意为寒气的正常职能,是严肃凝固。此因气候寒冷,冰雪凝结,呈现一严肃的气象.
【0】其令寒:它所主时的气候是寒。因为寒是冬天的主气,反映着气候寒冷的特点。
【7】其变凓(li)冽:“凓冽”,即严寒。全句意为寒气的异常变化,是天气过于寒冷,因此出现严寒和冰冻。
【0】其灾冰雪霜雹:这是指较大的、足以造成灾害的冰雪霜雹。
〔5〕凄沧,薄寒也。谧,静也。肃,中外〔守]
严整也。冽,甚寒也。冰雪霜雹,寒气凝结所成,水复火则非时而有也。(新校正云:按《五运行大论》云:其德为寒,其化为肃,其政为静,其变凝冽,其眚冰雹。)
▲寒是生于北方的,寒能使水气旺盛。水的特性是寒冷的,它的生化作用是清静而安谧的,它行使的职权是凝固严厉的,行时令是寒冷,它的异常变化是剧烈的严寒和冰冻,它的灾害是冰雹霜雪。▲
● 是以察其动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⑥。
【0】“察”观察分析。“动”动态变化。“由”,顺从。“应”,相应。上文的意思是说所以要注意观察气候与物候的动态变化,分析德、化、政、令、变、灾的各种情况,即各个时令季节气候变化的正常与反常现象。因为在不同气候变化的作用和影响下,万物会随之发生变化,而人体生命活动也要作出适应性的反应,否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6〕夫德化政令,和气也,其动静胜复,施于万物,皆悉生成。变与灾,杀气也,其出暴速,其动骤急,其行损伤,虽皆天地自为动静之用,然物有不胜其动者,且损且病且死焉。
▲所以观察它的运动,分辩它的特性、生化、权力、表现、变异、灾害、就可以知道万物因之而起的变化,以及人类因之而生的疾病了。▲
以上论述了五气的生成以及正常和反常气候的特点,并结合与之相应的物化现象,说明四时气候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引申知识点】
上文对五气在不同时令季节中的各种气候变化特点,包括正常和反常情况,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分析,这对于临床上考察各种气候变化的特点,以及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篇所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形象地说明气候变化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关系到人体的生命存,基于此,临床辨证必须结合时令季节、气候变化,对病因、病机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因时制宜,提高临床疗效,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关键所在,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气宜,即气候变化之所宜,也就是要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特点,才能正确地分析病因病机。如《神农本草经疏》说:“夫四时之气,行乎天地之间,人处气交之中,亦必因之 而感者,其常也。春气生而升,夏气长而散,长夏之气化而软,秋气收而敛,冬气藏而沉,人身之气,自然相通,是故生者顺之,长者散之,化者坚之,收者肃之,藏者固之。此药之顺乎天者也……然而一气之中,初中末异,一日之内,寒燠(热)或殊。假令火热之候,人之感暑,忽发冰雹,亦复感寒。由先而感者为暑病,由后而感者为寒病。病暑者投以暑药,病寒者投以寒药。此药之因时制宜,以合乎权,乃变中之常也。此时令不齐:之所以宜申也。”缪希雍认为临床辨证要注意审时用药,随气制宜,既看到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又注意到气候变化的特殊情况,这不仅与《内经》的旨趣不相违背,而且也切合实际应用。
● 帝曰:夫子之言岁候【8】,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9】?
【8】岁候:岁运。
【9】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意为五星突然出现异常运动,是否也会导致气候的异常变化呢?
▲黄帝说:先生讲过五运的不及太过,与天上的五星相应。现在五运的德、化、政、令、灾害、变异,并不是按常规发生的,而是突然的变化,天上的星星是不是也会随之变动呢?▲
● 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10】,此之谓也⑦。
【10】应常不应卒:常规发生是相应地影响自然气候,突然发生是不相应。
〔7〕德化政令,气之常也。灾眚变易,气卒交会而有胜负者也。常,谓岁四时之气不差晷刻者,不常不久也。
▲岐伯说:五星是随天的运动而运动的,所以它不会妄动,不存在不应的问题。突然而来的变动,是气相交和所起的偶然变化,与天运无关,所以五星不受影响。因此说:常规发生是相应的,突然发生是不相应的。就是这个意思。▲
● 黄帝曰:其应奈何?
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11】⑧。
【11】各从其气化也:各从其天运之气的变化而变化。
〔8〕岁星之化,以风应之。荧惑之化,以热应之。镇星之化,以湿应之。太白之化,以燥应之。辰星之化,以寒应之。气变则应,故各从其气化也。上文言复胜皆上应之,今经言应常不应卒,所谓无大变易而不应。然其胜复,当色有枯燥润泽之异,无见小大以应之。
▲黄帝问道:五星与天运正常相应的规律是怎样的?
岐伯说:各从其天运之气的变化而变化。
【整段翻译】
■黄帝道:先生讲五气的变化与四时气候的相应,可以说很详尽了。既然气的动乱是互相遇合而发生的,发作又没有一定的时间,往往突然相遇而生灾害,怎样才能预见呢?
岐伯答道:五气的异常变动虽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是他们各自的气候特性、作用、职权、表现以及引起的变动、灾害却可以从不同的物候变化考察出来。
黄帝又问:有哪些不同呢?
岐伯说:风是生于东方的,风能使木气旺盛。木的特性是柔和地散发,它的生化作用是滋生荣盛,它行使的职权是舒展阳气,宣通筋络,行时令是风,它的异常变化是发散太过而动荡不宁,它的灾害是摧残散落。
热是生于南方的,热能使火气旺盛。火的特性是光明显著,它的生化作用是繁荣茂盛,它行使的职权是明亮光耀,行时令是热,它的异常变化是销铄煎熬,它的灾害作用是焚烧。
湿是生于中央的,湿能使土气旺盛。土的特性是洋溢,它的生化作用是充实丰满,它行使的职权比较安静,行时令是湿,它的异常变化是急剧的暴风雨,它的灾害是久雨不止,泥烂堤崩。
燥是生于西方的,燥能使金气旺盛。金的特性是清洁凉爽,它的生化作用是紧缩收敛,它行使的职权是锐急的,行时令是干燥,它的异常变化是肃杀,它的灾害是干枯凋落。
寒是生于北方的,寒能使水气旺盛。水的特性是寒冷的,它的生化作用是清静而安谧的,它行使的职权是凝固严厉的,行时令是寒冷,它的异常变化是剧烈的严寒和冰冻,它的灾害是冰雹霜雪。
所以观察它的运动,分辩它的特性、生化、权力、表现、变异、灾害、就可以知道万物因之而起的变化,以及人类因之而生的疾病了。
黄帝说:先生讲过五运的不及太过,与天上的五星相应。现在五运的德、化、政、令、灾害、变异,并不是按常规发生的,而是突然的变化,天上的星星是不是也会随之变动呢? 岐伯说:五星是随天的运动而运动的,所以它不会妄动,不存在不应的问题。突然而来的变动,是气相交和所起的偶然变化,与天运无关,所以五星不受影响。因此说:常规发生是相应的,突然发生是不相应的。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问道:五星与天运正常相应的规律是怎样的?
岐伯说:各从其天运之气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