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有棵树:》是某美国女作家的一部自传性小说,
我暂时居住的这片区域,位于某线地铁近末端。 它实现了我一个住地铁站附近的向往。 不过这片区域的周遭居民楼密集,街区较陈旧拥挤, 居于此地略微使人沮丧 。不过奔着它去曼岛方便,就不说什么了。本地生活方便, 物价较低。而且有许多中国商店及小作坊式工厂。
我回想了一下,除了布鲁克林有棵树那部小说, 我还认识那些住布鲁克林的人,* 有我在老人院工作时认识的黑人护工同事们- 她们倒是挺互帮互助的,如乘同一辆小汽车一同上下班。 比起她们之间的互助,对于作为她们同事我, 是似乎多一句话多一个指头的忙都不想帮。:)可能我爱抱怨了。 因为她们都是牙买加人,或都是海地人, 见面第一天就会自动帮忙同乡。比起她们这些小国家来的人, 中国人相互帮忙的不多。:)她们似blyn挺开心的,也不怕远。 当然blyn也很大,不定她们住得离皇后区不远。 我另外的广东人男同事也觉得住blyn好,房租较便宜。 我现在理解他是住在广东人的大本营里,一切方便。
我另外认识的住blyn的大多是我在社区大学时认识的广东籍同学 们。我只知道他们坐地铁而来, 有时他们会带便宜又好吃的烘焙店蒸菜吃。
我住在blyn这段期间,计划是曼岛看剧,使用当地图书馆, 探访当地有名的舞蹈学校,及可能的话, 搭地铁及大巴去趟滑雪胜地。
结果是,吃了几次当地便宜的中餐后,我就自己动手备饭了。 毕竟停车后还得走较远路才能吃到好些的中餐, 不如自己稍微煮一点还更合口味。若深入blyn腹地, 各国风味的餐食_餐馆食物好吃又干净又优雅,比如喝个咖啡, 咖啡馆小桌上有一小瓶插花,令人舒适愉悦, 为何郁于中国城的逼厌中餐厅的狭窄简素。 踏出的自已人的圈子似标准更高更舒服。
另外我漫步blyn博物馆总图书馆植物园中心区时, 曾试图寻找我几年前尝试过的一家越南面包饭馆, 结果在那一街区走来走去都找不到。结论是它关掉了,有些遗憾。 好处是给我弄清了街区分布。 原来这一区是沿其凯旋门广场呈辐射状有五六条大路展开。
这一点估计世界上很多城市或市镇的中心是这样的。 我见过乌鲁木齐市中心这样,日本电视剧:《初恋:》涉及的那札幌市镇也这样。谁是原创似并无必要搞清。 但这一片这是高大上区域,大片绿地公园, 公园周边高尚公寓楼挺多,居住也应挺惬意的。只是, 能支付起住中心区的只部分人。其他住地铁沿线的,远处的, 是大部分人,如去曼岛做工的指甲工美容工及各种工种的打工人。
我坐在其高大的图书馆窗户下读中文书。窗外是绿树环绕的展望公园,真是很好的读书环境。中心图书馆的lobby很高很大, 似展示效果多于实用效果。大堂里停留着很多母婴及保姆和小婴孩们。 保姆们大多是黑人妇女。民权解放运动多时, 做带小孩儿的保姆还是黑人妇女的出路之一。很明显, 比起打其他体力工,带孩子还算是好些的差事,收入还行。
我还去了我心仪已久的一间舞蹈学校。它位于ACTLANTICTERMINALCENTER 附近。我曾在网上,心仪于它的舞蹈课程,它为PD病患设计的舞蹈课听看起来觉得特别人性化,实践着舞蹈的社会功能。实地参观之后, 我觉得正统当代舞似不适合我,中国民舞才适合, 只是我就近找不到合适的成人舞蹈学校。但我专门驾车去到那里, 了了个心愿,也挺好。而且我就近看了巴克利中心, 亚特兰大路地铁火车中转站,及布鲁克林演出厅等等。都是布鲁克林最重要的地点我才有空驻足。想想纽约五区, 我还有史丹顿岛和布朗士没有居住过。真是,做了十年纽约客, 活动范围不大啊。我真要特别安排,才能对各区各方面熟悉起来。
不然,我怎会想猜出*布鲁克林有棵树*里,女作家成长是在那一片, 上学在另一片,工作又到曼岛。真真是她熟悉的blyn啊。 真真是我不熟悉,又正在熟悉的blyn啊。这一切,有何益处呢? 让我对纽约有更深了解,增加归属感吧。
我另一突兀想法是去windham滑雪场感受冬日愉悦。 我不想自己开车几小时去那里。 纽约巴士中心站每日一大早六点多有大巴车去那里,我向往多次, 惧于得临晨三四点钟从皇后区出发,总也不能成行。 这回住在地铁沿线,我准备起个大早,冒险去一次。 不知最终效果如何。
总归,blyn居住期间,我尝试了挺多居地铁沿线的便利, 也考虑了一下居blyn再工作在曼岛的可能性。 似乎万事皆有可能啊。就让《布鲁克林有棵树》的女作家带领我熟悉布鲁克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