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爱情不要战争
(纯属个人观感,不喜请轻拍)
终于把《战争与和平》读完,从在回来的飞机上开始,历时整整两个月。
我在西单图书大厦买这本书的时候,同去的朋友笑着问我,“你那么爱文学都没有看过这本书么?”
“嗯,年轻时都不知道干嘛去了。”老实说,年轻的时候我总觉得这种书太老朽了。
“你一定看过吧?”我颇有点不好意思地问她。
“没看过!”她很干脆地回答。
我们俩就笑做一团。
也是,年轻的时候是快活的时候,胡闹的时候,谈情说爱的时候,是去经历生活的时候……而现在,才是沉淀的时候,是读书的时候——这自然是我为自己寻找的年轻时不务正业的借口。
然而有些书——我是真的这样认为——只有经历过人世,有些生活的经验之后才能够读懂。很多名著,太早读过,自以为懂了,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懂。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活得轻松些,人生一瞬,何必那么求甚解,不懂也不错,毕竟混混沌沌更容易快乐。
说到底,我就是抱着弥补青春时贪玩儿造成的种种缺憾来读《战争与和平》的。
合上书回望一下,如果小说的最后不是那枯燥的让人昏昏欲睡的论文,我的感觉可能会更兴奋一点。不得不说,大师最后那部分写得真是任性至极,夹带私货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当然我觉得这大概是因为即使写了前面那么多,托尔斯泰仍然感觉自己没能够写出自己真正想说的话,于是添加了这么不伦不类的一段,使整部著作更加难以定性……
想起以前经常有人会质问我,“你这写的算啥小说?!” 若是早一些看了《战争与和平》,我就会把最后这部分摆给他看,然后拿出大师的气魄回他一句:“我说是小说就是小说!”本来,世上哪有什么永恒的一定之规,不过都是人为而定,我们为什么要被别人的定义约束住呢?
不过还好,毕竟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小说,最后的出人意料的累赘的思想灌输(不可否认这些思想灌输是闪着光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的)对小说性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怎么评论这部世界名著呢?估计近一百多年来已经无数人赞美过这本书了,以至于让我对这本书期望过高……诚实地说,读这本书的确会遭遇很多惊喜,它有它的伟大之处,但是放下这本书,就会看到它作为一本小说的各种小瑕疵。
相对于和平时期的描写,我更欣赏托尔斯泰对战争的描写,我想这得益于他曾经亲身参加过战争,这部分的经历不是寻常人可以轻易获得的。一个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作家和一个完全靠想象来描写战争感受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应当会不一样,尤其对一个具有极高思想境界的作家来说,亲身经历以及由亲身经历而来的种种思考,都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他可以切身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切身理解什么叫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什么叫死亡近在眼前。
构筑一百多万字的小说需要有惊人的脑力,尤其在没有互联网可以快速查阅信息的年代。《战争与和平》的结构是简单的,朴实的,并不花哨,基本就是沿着时间线描写,花开几朵地逐一交代几个主要人物的活动和成长。
对于和平时期非爱情部分的描写,托尔斯泰如同生着一双细致、敏锐和犀利的眼睛,尤其对各种贵族沙龙上呈现出的人性的观察堪称绝妙。然而几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描写,在我看来则过于戏剧化。因为爱情太平常了,普通人都懂得,不会轻易被描写迷惑,而容易看出其中的逻辑是否合乎常理。
当然,爱情是没有常理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发生,但是需要铺垫和收尾,而托尔斯泰在描写爱情时显露出他的不解风情般的随意的笔端下人物情感的僵硬,以及在每一段情感结束时的草率收笔又显得人物们在情感方面像木偶般麻木或者情感轻浮者一般浅薄——这些爱情几乎没有深刻的,因为不够深刻而不动人,在我看来,连托尔斯泰极力想写出的真挚,也因为描写过于夸张而流于华丽。
印象最深的几个情节,比如娜塔莉被花花公子阿纳托利迷惑勾引而计划与其私奔,那时的娜塔莉就像一个可以为爱奋不顾身的精灵,仿佛她真的懂得爱情,并且有勇气追求真正的爱情,而一个阿纳托利结过婚的事实,轻易就把爱情击碎了,连情感上的挣扎都没有。让人不禁问,爱情到底是什么呢?爱情是已婚未婚的身份能够诠释和左右的吗?那样的情欲被深深撩起,甚至冲动到单方面向未婚夫毁掉婚约,准备私奔的爱情竟然一下子就消失了——娜塔莉竟然这么容易被打败,那个被托尔斯泰极尽笔墨美化的超凡脱俗的她在我眼里一下子平凡了,甚至庸俗了——她变成了一个耐不住寂寞的空虚的女性,真是让人惋惜。
而安德烈公爵对娜塔莉的爱情也是那么不堪一击,一封毁约信,一个想私奔的举动就把那份惊天动地让他重新回到春暖花开的人间的熊熊燃烧的爱情火焰扑灭了,连最起码的风度和对娜塔莉的怜惜都没有,要知道他是一个经历过战争生死的人,是一个经历过失去难产而死的妻子的人,是几乎死过去一次对世界丧失欲望的人,竟然对爱情的理解和实践也会如此肤浅……
只能说,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都不懂得爱情,甚至不具备爱的能力——或许这是人类的通病?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我本来以为安德烈公爵已经死于手术台上了(托尔斯泰那么煽情的描写让人觉得安德烈公爵一定是就此领盒饭了),甚至皮埃尔都听说了阿纳托利和安德烈公爵已经死了,虽然托尔斯泰安排勾引娜塔莉的阿纳托利和安德烈公爵在战地医院同时做手术——想想吧,这种巧合的概率有多大——我已经有点想笑了,然而当看到驮着受伤的安德烈公爵的马车住进娜塔莉她们家时,我几乎惊讶了,第一反应:“啊?安德烈公爵还没死?”第二反应:“这种情节设计也太……牵强了。”
当然我可以理解托尔斯泰想利用安德烈公爵的死解开一些结,升华一些东西,但是……唉,好吧,这个作者是托尔斯泰,好像百年来的读者都没有反对过这种安排。我的脑海中不禁又想入非非,要是我在小说里为了自己的写作目的这样安排人物命运,估计一定有人会说,“手法太低劣!”
不过当然,托尔斯泰虽然在剧情设计上想象力不足,但是托尔斯泰的思想境界却足够高到让人仰望,他把安德烈公爵的死和娜塔莉的爱情写得荡气回肠,弥补了情节庸俗的缺憾。
还有尼古拉对索尼娅的爱,这对青梅竹马长大的表兄妹,在经过一次(小说最开始朱莉的出现引起索尼娅吃醋,尼古拉向索尼娅表白,“整个世界我都不要!你就是我的一切。”)、两次(多洛霍夫向索尼娅求婚被拒后,尼古拉向索尼娅表示:“我爱您,我认为胜过爱一切的人。”)、三次(在月光下私定终身,尼古拉决定永远不和索尼娅分离了)地确定之后,我都认为他们的爱情已经铁板钉钉了……谁曾想,一见到有钱的信仰上帝的并不美貌的玛丽亚公爵小姐之后,尼古拉过去对索尼娅的爱和承诺就果断地烟消云散了,转而尼古拉开始发自内心地赞美起玛丽亚公爵小姐,“这是一个真正的天使”,“她的精神的天赋多么丰富”……我就忍不住看笑了。
不知道到底是钱的魅力太大了,可以整个颠覆一个家道败落的男人的精神世界,还是,托尔斯泰那个年代写部小说不容易,要推翻前面的设计和布线很难,那无异于推倒重来…..托尔斯泰就任它去了,反正他那么有名气,怎么写怎么都有人说他写得好,何况他的确有一支擅于渲染长于说服的妙笔——哪怕他写的爱情像肥皂剧一样浅薄无聊。
可怜的是索尼娅,那个美丽善良忠诚于情义(对抚养自己长大的罗斯托夫一家的照顾)、忠实于朋友(因为她的通报阻止了娜塔莉的私奔,免去娜塔莉身败名裂的命运)、忠贞于爱情(自始自终地痴情专一地爱着尼古拉)的姑娘,仅仅因为贫穷,最后成为了老姑娘……
我读着索尼娅的命运,只能在心里感叹,托尔斯泰一点都不顾惜她啊!也可以说,托尔斯泰,至少那时仅有四十岁的托尔斯泰,其实并不懂得真正的爱情是什么,也或者,这是托尔斯泰有意的对待真情的残忍的安排?
当然所有以上这些挑剔,都可以归结为《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毕竟是编撰的小说,写作历时数年之久,作者在情节设计和人物情感命运发展走向上出现纰漏完全可以理解。然而然而,作为号称世界上最伟大小说的作品,在我的感觉里,应当更完美一些才更衬得起它的响亮的名头。
除去战争部分人性的描写,整部小说对我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是对历史学家媚俗的历史记载的批判,以及个体,尤其小人物的个人意志汇聚而成的群体意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肯定,还有最可贵的皮埃尔的精神世界的成长(安德烈公爵的精神世界的成长也有价值,但因为他去世太早而过早地停止了),是我认为《战争与和平》里最有价值的部分,由此足以把《战争与和平》归入伟大小说里。
尤其皮埃尔这个贯穿小说始终的第一男主,从最初的天真莽撞,到意志薄弱被海伦诱惑结婚,到跟情敌多洛霍夫决斗后良心的不安,到遇到共济会成员之后开始寻求精神上的自我修养和提升,到采取一系列解放农奴的举措,再到战争期间皮埃尔的所见所闻对他的思想的进一步锤炼和锻造,以及小说最后,皮埃尔成为坚定的维护大众利益派,他不再盲目地拥护政府和皇帝,而是敢于反对无所事事的政府和皇帝,甚至不惜加入反政府组织,只是为了谋求大众和子孙的益处……这种境界已经完全不是终生都狂热地崇拜和追随皇帝的尼古拉可以理解和企及的了,确切地说,皮埃尔达到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所根本达不到的境界——那是真正的自由人的自由意志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
小说中给我最深印象的还有两处,一处是安德烈公爵第一次战场受伤,接近死亡时,仰望高远的天空时他领悟到的:一切都是空虚,一切都是欺骗——这是多么痛的领悟!(生命是美好的,应当远离战争,而专注于享受它——这是我延伸的安德烈公爵的领悟,他从那之后成为反战人士。)还有一处是皮埃尔致力于改善自己所有的农奴生活时,他的管家一手遮天愚弄皮埃尔的描写,给我的启发是:执行者的理念比决策者的理念更重要,当一个人脱离了实际,缺乏实干毅力,只是一味地听信身边人的说辞时,他将冒着多么大的被愚弄的风险啊!这个他,可以是一个最普通的民众,也可以是一国之君。
于是,整部小说最后部分,皮埃尔醒悟,“弦绷得太紧了,肯定要绷断的”,假如皇帝不能够为民众的利益做出实事,(无论是否是因为被身边大臣愚弄),那么人民都有推翻这个政府和皇帝的自由——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觉悟!这样的极具反叛意识的觉悟存在于任何一部小说中,那部小说都可以因此称为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