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非花—— 聊聊热剧《繁花》

文学,小说,影评,游记,散文,
时评,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繁花》过半,赞誉甚多。除开资本运作的因素外,思忖成因若干,病中无力成篇,略记几点:

第一、赶上了政治气候略微松动的节点。数年高压之后,这部与意识形态主旋律稍微保持距离的作品承载了全国观众某种主观向好的希冀。简单说,松了松绑,透了口气。

第二、官方的加持。这部充满了热血口号、创业激情的大型MTV串烧,在经济乏力,未来叵测,绿色蔬菜选择躺平的当下,无疑被预设了一种激励雄起的功效。

第三、同行的衬托。经历影视作品长期、普遍低智化、低龄化的精神饥荒之后,突然端上一盘总算像点人食样的菜肴,饥民们顾不上细嚼,已然纷纷叫好。

第四、选角的成功。这也是作品本身几乎唯一的成功。胡歌马伊琍从外貌、气质、语言上都堪称上海市井男女的最佳代言。强调“市井”二字是因为书中描写的男女故事大致可以看作九十年代的沪上金瓶梅,而非红楼梦。更难得的是,镜头真实展现了一对中年男女该有、特有的质感和韵味,以一己之力拉高了被塑料假体、滤镜磨皮长期主宰的内娱审美。

第五、本剧满足了六零到七零后这一批改革开放的最大获利者集体怀旧的心理需要。已经“上岸”的阿宝们有钱有闲之际,正是重温当年勇、当年情、当年繁花似锦的好时机。这其中含有一种对自己所经历的“黄金时代”的自豪感和一种“我的成功你无法复制”的命运优越感。

剧情过半,我打两星。一星给比下有余的选题;一星给胡歌马伊琍的外形。基于此,具体吐槽无意义,不如省些力气。

花事喧闹,开心便好。即便无法预示真实的春天,即便是镜花水月好景夕照…… 花开堪折直须折罢,明朝天气谁知道?

(作者周游,现居美国加州,著有长篇小说《喜相逢》、散文集《借问桃花源》。)


diaoerlang 发表评论于
博主视角笔力老到,6070后对改开黄金年代功成名就的集体怀旧,有眼像早前4050后知青一代喊出的青春无悔,当然青春无悔口号的背后更多的是苦涩无奈与掩饰。
亦缘 发表评论于
作者文笔好犀利!
我九十年代有七年在上海,那些年的上海与剧里偏差太大了。马伊琍演的上海女人很地道,其他的就只能呵呵了
注册很麻烦 发表评论于
我怎么看了开头就看不下去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有视角。
voiceofme 发表评论于
是,是一串MV通过不复杂没有悬疑的剧情合在一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