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酒字为酉字,字形像酒坛。酉字由西和一共同组成。“西”本指“西方”。在我国古文化中,西方与“秋季”相关。“秋季”意味着“庄稼成熟”。故“西”转义指“谷物成熟”,其字形像酒坛。“一”指“酒坛里的内容物”。
由于酉字还表示时间(酉时)和方位(西方),为了不混淆,后来在“酉”字前面加三点水成了“酒”字。
晋人江统在《酒诰》记载:
“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煮熟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
据《史记》记载,夏朝的国君杜康,陕西白水人,传说为的“酿酒始祖”。《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
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名句流传千古,说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在这里,杜康,代指酒也。
酒在中国源远流长。文人雅兴,喜欢三杯两盏。布衣解渴,喜欢大碗豪饮。酒在中国人家,谈婚论嫁饮喜酒,祭奠亡人饮丧酒;此外还有寿酒,满月酒,庆功酒;苦酒、闷酒;有畅饮,有豪饮,狂饮。饯行、洗尘也离不开酒。与酒有关的历史故事,典故更是多如牛毛。“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温酒斩华雄”,“武松景阳冈酒醉打虎”......无不与酒有关。
酒的历史悠久,史书上记载的酒基本上是米酒和黄酒,米酒发酵时间短,黄酒发酵时间长。早期的米酒由于没有过滤,故而混浊,这也是古文献中的浊酒的由来。我们现在常喝的白酒是在元代才出现的,制作方法可能源自阿拉伯人的蒸馏酒技术,元代叫烧酌,明代开始叫烧酒。
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酒是最古老的酒是用糯米酿成的黄酒。据史料记载,越王勾践为鼓励出征将士,把大缸大缸黄酒倒在河溪里,“士卒共饮”而“雪会稽之耻”。王羲之在写《兰亭集序》时的曲水流觞喝的也是黄酒。
黄酒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元红酒(低糖),加饭酒(高糖),加饭是与元红酒相对而言,就是增加米和水的比例,加饭,加米也。我小时候一直以为加饭酒是吃饭时添饭喝的酒(笑)。你也许听说过女儿红,状元红和花雕酒的说法,其实这三种酒都是元红酒的俗称,苏州人生女儿后都要存几坛元红酒,待日后女儿出嫁时作为陪嫁,叫女儿红。生儿子存的就叫状元红。女儿未嫁夭折了就改叫花雕(凋)酒了(再笑)。
已故古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曾经说过:“中国文化,说到底一句话,园林、昆曲、黄酒。” 可见黄酒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这句话我觉得陈老说的是苏州文化,毕竟三者都源于苏州。但说起昆曲,起源于苏州昆山的它仅有600多年的历史,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略夸张了一点,改成“诗词”更符合历史事实。
再多说几句白酒,白酒在清以前,特指短期发酵的米酒。我们今天说的白酒古人称为烧酒。烧酒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较为抵挡的酒类(茅台先另当别论)。通常为社会上的低收入的人所饮用,有御寒活血之作用。通常与宴席不搭界。以站着喝,快速饮,为特点。上层社会多以黄酒为宴席酒,坐着喝,慢慢饮。之所以今天白酒取代黄酒,成为宴席上的主要酒品,大概归结于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军队作风。军中多穷苦出身,本就习惯烧酒,加之白酒浓烈,很符合军人性格,在横扫天下的过程中,也把这种白酒气带遍全中国。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饮用黄酒也渐渐回归正轨,黄酒酒精含量低,富含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营养物质,而且价格低廉(和白酒比),何乐而不为呢?
劝君更尽一杯酒,昔日黄酒今故人。